第138章大開工

作為北境第一實權親王之子,嫡長子朱高熾,已經半認定的世子。

他的書房不像外人們所想的奢華和名貴,反而非常的簡樸,除了各種書籍和資料之外,就是一些桌椅,書架。

走入這裡,撲面而來的的一股氣息,讓人們會感覺到小王爺的勤奮和學識。

社會經濟是一個模型。

朱高熾的臉上充滿了慎重,隨著王府形勢的大好,權利的遞增,如何利用好這股優勢。

煤炭業是重中之重。

而煤炭業已經開始掌控北平全境的燃料資源,成為了舉重輕重的力量。

煤老闆不光是一個人,也是利益的集合。

背後有勳貴,官員,武將,地主,甚至還有王府的太監,形成了一張密集的大網。

財富的增長,必定會帶來這些伴生物。

這股力量,接下來會受到他的打擊,把這股力量壓服,掌握在手中,不但為王府帶來利潤,也為工業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援。

寬和嚴。

朱高熾決定不受後世西方理論的影響,開始計劃採取嚴。

不會讓資本凌駕於大明。

……

“老大最近在忙什麼?整天見不到影子,也沒見去衛所.”

朱棣從外面回來。

王妃上前相迎。

“總不是和你一樣,誰也不知道他忙什麼呢.”

“咱知道.”

一旁的朱高煦得意的說道:“大哥在書房呢,誰也不見,已經兩天了.”

“他倒是會用人.”

朱棣不置可否,看向還沒有開竅的老二,長子在他這個年齡,已經開始做事了。

“老二,你常常要學你大哥,伱知道你大哥什麼最厲害?”

“大哥會掙錢.”

朱高煦毫不猶豫的回答。

人人都說大哥點石成金,掙錢的手腕厲害。

朱棣搖了搖頭。

“你大哥會用人,他知道自己的長處,也知道自己的短處,懂得因才施用.”

“手裡那麼多廠子,你大哥卻從來不忙亂,因為你大哥手下有不少的人才,這些人才為你大哥衝鋒陷陣,所以你大哥可以呆在書房.”

哪個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都能成才。

王妃一臉的笑意。

朱高煦被難住了。

衝鋒陷陣不是軍士們的事情嗎,難道父王說的是大哥和軍戶的關係親嗎。

可誰都誇大哥,連校場的師傅們,言語中也常提起大哥。

看了眼老二,朱棣暗中搖了搖頭,老二的資質,比老大要差多了。

世子府。

“父王今日在不在府裡?”

“回大公子,王爺今日在府中.”

管事太監恭敬的說道。

朱高熾確認了朱棣在王府,帶著自己的章程離開了世子府。

王府太大,他可不想浪費力氣空跑一趟。

一刻鐘後。

朱高熾正式向朱棣遞交了申請,從燕山三衛中,招工三千人,合計五千軍戶工人,開展第一階段的大鐵道計劃。

五千人在北平已經不是一股小的力量,特別是出自於軍戶之中,本就是成熟的軍事組織。

“老大啊,你這步子很大呀,如果按照你的章程,你在北平的財權,軍權,比咱都要強.”

“父王是擔心兒子嗎?”

朱高熾直接詢問道。

有些話說開的比較好,他又沒有小心思,藏著捏著反而不好。

朱棣搖了搖頭。

如果對長子這點信任都沒有,朱棣也不會為長子大開方便之門,長子做的事,以及他的態度,令朱棣很欣慰。

“過猶不及啊.”

朱棣嘆道。

“只是經濟手段而已.”

朱高熾輕描淡寫。

見老大執意,朱棣也不再勸。

得到了准許,朱高熾立即招來小九等技術工匠。

北平已經有一段鐵道,執行了幾個月,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也掌握了不少的問題。

“有的鐵道路段運貨量少,通車也少,所以鐵道沒有怎麼變形,可以正常使用.”

“繁忙的鐵道路段,是最耗費力氣的,鐵道工人每日都要巡查,大致兩個月就要把歪曲的鐵軌敲打回去.”

“根據這個現象,新的鐵道,特別是預計會大量使用的鐵道路段,在鐵軌下方搭建木枕,以固定鐵軌.”

小九的本子上,同樣密密麻麻寫了許多的字。

鐵道-i型軌枕鐵道-橫形軌枕鐵道,是鐵道發展的變法。

i幸軌枕鐵道,也會被淘汰,因為它只能起到堅硬地面的作用,而無法固定鐵道寬度。

可i形軌枕鐵道,比起橫形軌枕鐵道,除了用料至少節省好幾倍,鋪設速度也要更快,建造成本也大幅降低。

朱高熾拿過小九的本子,在上面直接畫出了橫形軌枕鐵道。

“這種設計最全面,但成本也最高,你看看能不能明白.”

小九接過本子,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尋常人都看得明白,可密密麻麻的軌枕,看的小九驚了口氣。

按照這法子來修建,各方面的成本都要成倍的遞增,最重要的是工期問題。

最簡易的鐵道,有時候順利的情況下,以兩千人的鐵道工程隊規模,一口氣一天能鋪設六七里。

如果按照自己的豎型,一天也可以勉強達到五里。

可如果按照小王爺提供的這個施工方法,一天能超過四里就很了不起了。

從北平最北的密雲,到最南的東明縣,道路全長近一千四百里,按照最快速度,也需要整整一年。

而且密雲到東明縣,路況和全年修的鐵道完全不同,有時候一天四里都達不到。

哪怕鐵道工程隊規模初期會有五千人。

成本也無法接受,鐵道運營至今還是虧損狀態呢。

“這法子不行.”

小九直接否了。

其餘的工匠暗自咋舌,小九師傅果然膽子大。

“三者結合使用呢?”朱高熾又出了個主意。

當北平府全境的鐵道修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鐵道的運輸量,會幾何倍的增加。

繼續使用簡易鐵軌,朱高熾擔心無法正常運作。

隔三差五的修葺不提,萬一導致四輪馬車翻車,對聲譽和利益損失可就大了。

小九低著頭,在本子上仔細翻看。

“俺覺得不錯.”

另外一名技術工匠小聲的說話,認可小王爺的提議。

他是負責鐵道維護的工匠,對鐵道有更清楚的認知。

“在繁華的路段,按照小王爺的法子,在正常的路段,就按小九師傅的法子,在使用較少的路段,仍然修建最簡易的鐵軌.”

“小九,你看呢.”

小九合上本子,同意了這個方案。

在屋子的角落,有捲起來的圖紙,工匠們展開掛在牆上,是一張巨大的輿圖。

上面標註了各地的地形形勢,以及施工進度要求,和施工的規劃。

“你們辛苦了.”

朱高熾讚揚道,然後說道:“回頭你們和鐵道工程隊確定下來,主要還是要參考你們專業人員的意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中華帝王錄

使用者15243686

聖時龍光

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