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越來越正確

一名都司衙門的僉事,一名調查部的工作人員,加上一名錦衣衛,從司獄司衙門提出了一名犯人。

“你叫什麼名字.”

審查以調查部為主。

雖然知道對方的詳細資料,可調查部的工作人員還是按照流程詢問道。

錦衣衛第一次與調查部合作,猶如外人一樣,安靜的坐在一旁,好奇的留心調查部的工作程式。

調查部自從在北平興起後,逐漸與按察使司衙門深度合作,已經不再是普通的機構。

目前的權屬並不清晰,但是人們知道,調查部的權利很大。

隨著皇太孫的監國,類似調查部這樣的組織,越來越走到臺前,根據皇太孫的說法,隨著工業化社會的興起,需要越來越多的職能部門。

年輕人手上與腳上拷著鐵鏈,固定在椅子上,他也被鎖在上面,限制的死死的。

在中國的周邊,存在大量這種的行徑。

“流放遼東豈不是便宜了他們.”

朱高熾解釋道:“遼東現在可不是荒蕪之地,他們犯了罪,去遼東過好日子,哪裡叫流放呢.”

這件事上,年輕人做的是不是最好的選擇,可做都已經做了,還能說什麼呢。

“而且必須要我來殺.”

年輕人恢復了鎮定,“想必父親在天之靈才能得到慰藉.”

“可你好不容易找到了母親,難道不想想她以後怎麼辦,該有多傷心.”

這位在江淮河畔連殺兩人,重傷四人,輕傷三人的狠人。

大明的社會,最後是鑽的漏洞。

“這件事伱做的魯莽了.”

《五行元素總表》,已經收錄了三十九種元素。

因此雖然打下了安南,可因為缺少治理的人才,終歸又失去了,所以朱高熾才重視人才,不只是軍隊的人才,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拉攏。

因此這些拐賣婦女的人們,就去大員贖罪吧。

抄沒的家產賠償給被解救的婦女,那些使用拐賣婦女的人,全部被判流放,流放地為大員島。

調查部的工作人員惋惜的說道:“你在北平呆過數年,應該相信我們.”

錦衣衛想起來就驚歎。

很快,報告送到了朱高熾處。

普通人需要活著,因此有了大量的人主動賣身給官紳,造成了這條法律並不能完全施行下去。

這並不是值得稱讚的事情。

朱高熾向朱元璋繼續說道:“有了治理病患的良藥,那麼士兵們就敢戰鬥,大員的食人族又算的了什麼.”

果然是從前線回來的基層武官,手段了得,只可惜了,犯下如此大案,有理也變成無理,不但前程沒有了,性命也保不住。

“我大明律承認賣身契?”

“事情就是這樣子.”

查到有任何拐賣婦女的場所,從重從嚴處罰,這個市場遭受到了半毀滅性的打擊。

年輕人抬起頭,終於態度鬆軟,說道:“我對不起她,我是個不孝子.”

軍隊斷層,危害是巨大的,官員同樣如此。

但是隨著明朝社會的發展,小冰河時期的天災,加上人口陷阱的農業社會,大量的人口陷入貧苦。

目前的大員。

“我叫做武震孟.”

屯田、學校、工商業等行業的發展,因此讓大員有了文明的底蘊。

“金州的醫學發展迅速,前年的時候就有了治療瘴氣的中藥,經過幾年的實驗,已經有了更有效的藥湯.”

眾人無法評價。

大員也是如此。

社會上的事情無法一言概括,充滿了許多的矛盾和妥協。

“鐵.”

……

一個個的噱頭,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不但報紙上刊登,苦主們也要報仇。

然後是明朝,除了在澎湖設立巡檢司,還在基隆、淡水兩地屯駐軍隊,以防止倭寇的侵擾。

“目前案子最大的難題,是別人握著那婦人的賣身契,咬死了是買來的女子,當初簽了契約的.”

唯獨在這件事上,那人做的的確太過了。

“砂.”

隨後是安南。

大員島除了最開始少部分內地移民的開荒,以及隋唐宋的商人開發,到了宋朝,又將澎湖地區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駐守。

“水銀.”

穩定的地方對於官員的素質低一些,像安南這樣新收回的地區,必定需要精銳的官員。

事情鬧得太大,朱高熾已經得知了,他不知道具體情況,下令調查清楚。

沒有人敢小覷他。

士兵戰死的少,病死的多,傷病讓軍隊失去戰鬥力,也讓士兵們無心留在安南。

靠著一把刀殺的喇虎打手們逃散,一個人殺穿了江淮河畔,無人敢阻。

然後瘴氣逐漸從南方消失,例如嶺南瘴氣的文字記錄,在北宋時期還有大量的記載,到了南宋時期逐漸少了,乃至明朝已經很少有記錄。

年輕人的結果還沒有明確,但是江淮河畔,乃至所有青樓場所,受到了清查。

當人們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就會出現食人的行為。

朱高熾笑道。

沒有人是清白的。

殺人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準備,以及他需要承擔的後果,沒有後悔的想法。

“麟角.”

“今年十九歲,是步兵甲字營一哨三隊隊長,殺人是我做的,任何處罰我都接受.”

除了島上的食人族,還有就是瘴氣。

“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

簡單的一句話,人們動容了起來。

當然。

武震夢臉色如常,對方的惋惜,讓他心裡覺得被重視,因此解釋道:“但是不如此,不能解我心頭之恨,我不怕死,這輩子我不欠誰的,誰也不要想欠我.”

從京城周邊開始清理,逐漸往外延伸,清查出數千餘人,全部流放大員島。

“金.”

“丹.”

大名鼎鼎的揚州瘦馬,是多少人的血淚。

“水硫.”

年輕人低下頭。

年輕人主動說道。

從大明律而言,哪怕是掌握有賣身契,但也只是僱工,不能算作是奴婢。

那麼是朝廷無官可用嗎?

真正的原因,是官員不行。

“黃色.”

遼東使用閹工,最苦最累最危險的活都由他們幹了,從內地移民過去的人,只需要安穩的生活和工作。

“大員沒有官府,而且那邊聽說有食人族,就這麼送過去,恐怕立不住腳.”

軍人,前線的戰鬥英雄,救母殺人……

哪怕是同情他的人,按察使司也要求按律行事。

朱高熾冷冷的說道。

而真正得到大開發的,還要屬鄭成功,隨著明朝的滅亡,大量的人口湧入了大員。

“以往流放不是遼東嗎,怎麼改成大員島.”

朱元璋都關注此事,好奇的問道。

有了閹工的存在,遼東的建造效率已經追趕上了北平。

軍隊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官員。

“我知道.”

長期的鬥爭中,必定會有傷亡。

瘴氣最開始是南方。

普通鄉紳以長工的名義,高官則以家人的身份。

在大員的佈局,就是預先的手段。

先民們靠著與自然的鬥爭,砍伐樹木墾荒田畝,一片片的城池和鄉村建立,從大自然手中贏得了生存權。

打天下重要,治理天下同樣重要。

猶如朱棣打下安南的第十三個年頭,到當地巡視的御史說了這樣的話。

還真無官可用。

官差們都不敢上前捉拿,還是他自己放棄了抵抗。

瘴氣一直是最大的問題。

都以自己的標準去殺人報復,那還要法律做什麼,殺人償命,如今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鐵證如山,事實清楚,其實沒有什麼好審的,只不過影響力太大了,整個京城都鬧翻了天。

良久。

在明朝前期還有不少的記載,經過明末清初的人們開發,大員的瘴氣記錄也就少了。

整個江淮兩岸都安靜了,那些名女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高聲稱讚朝廷仁德。

歷史上朱棣出征安南,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有炎熱溼瘴。

受時代的侷限性,大明並沒有讓皇室取消奴婢,但大明律規定,普通人家是不能有奴婢的。

“小時候不懂事,等長大懂事了,可她已經吃了多年的苦,受了這麼多年的侮辱,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才能彌補,只有殺了那些欺負她的人,我覺得很公平.”

“我們永樂朝派往安南出任地方官的,都是兩廣、雲南的舉貢生,也就是說這些原本都是地方官裡的‘孩子’,他們不懂得社會和人心,不熟悉大明律法,如此之官治理一方,怎麼能治好呢?”

“銅.”

這位看起來普通的軍隊基層武官,一下子就變得不普通了,吃百家飯長大的衛所崽子,狠勁只是藏在心裡。

朱高熾看著手裡的技術報。

調查部的廖榮,親自向朱高熾做報告。

哪怕是功臣勳貴的奴婢,也只能是皇帝賞賜,而不是自己私自擁有,否則就是違背了大明律。

“銀.”

派遣這樣初出茅廬的書生去安南當官,缺乏經驗,能不出問題嗎?

永樂朝,十分的缺乏官員階梯。

京營、五城兵馬司,調查部,錦衣衛聯合督辦。

工作人員一臉的遺憾。

這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讓人忍不住露出笑容。

雖然有些錯誤,但總是在發展不是麼,不停的發展下去,《五行元素總表》就會越來越正確。

牛痘技術也已經成熟,開始從金州向外推廣,還有就是痢疾的有效藥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三國建了一座城

山野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