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帝俊的接納。

東方大能有了兩條出路,也有了兩個選擇。

一是歸順巫族,一是逃離洪荒大地。

當然還有一條出路是西方。

但他們的道在東方,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白虎祖王就沒離開東方。

即便白虎祖地已經告破,他也沒有離開。

西方,小白可以去,白虎族的族人可以去,唯獨他不可以去。

或者說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先不說吳天會不會答應,弒神盤王就不會答應!

更何況,他的道,還在東方。

身為東方的老祖,他這點操守,還是要的,也是要守的。

所以,在祖巫離開後,他又回到了白虎祖地。

只是沒人知道罷了。

就像麒麟祖山的廢墟中,也藏著一個殘魂一樣。

十二祖巫一路向東橫推。

東方各族各有選擇。

或選擇臣服。

或選擇離開大地去投靠帝俊。

帝俊以周天星辰為基地開始收納逃離洪荒的各個種族勢力。

相比巫的暴力,他就溫和了很多。

所以,越來越多的種族,大能,勢力,都選擇了他。

逐漸,一個由眾多種族聯合組成的新勢力形成了。

凌駕於洪荒,東西方各大勢力之上,身量極其龐大。

一躍成為了洪荒第一大勢力,稱之為妖!

妖族,其實並不是一族。

而是一個大融合。

是除巫族以外的所有種族。

這也可以看出帝俊的胸懷和格局。

妖族後來者居上,一躍超過了巫族。

其實巫族,現在也就十二祖巫,十二個光桿司令。

至於他們征服的種族勢力,在他們眼裡不算巫族。

當然,在帝俊眼裡也不算。

至於算什麼?在祖巫眼裡應該是附庸,或者說奴隸!

而帝俊,隨時準備著接納他們,歡迎他們迴歸妖族。

回到妖族這個大家庭。

伏羲女媧被迫也做出了選擇,帝俊太一出門相迎。

還有眾多妖族大能,這個時候,女媧在洪荒聲望已極高。

伏羲女媧帶來的妖族也極眾,或者說伏羲和女媧在洪荒的勢力已經極大!

他們也極具號召力。

伏羲女媧的加入,妖族這個大家庭,進一步壯大。

也贏得了越來越多的種族信任。

紛紛來投!

這減少了祖巫東進道路上的阻力,也加快了他們東進的速度。

這也與帝江選擇了一條阻力相對較弱的路有關。

至少他沒有一開始就選擇去推白玉京,陰陽老祖的陰陽洞天和乾坤老祖的乾元山也不在這一線。

這也說明了,帝江這個祖巫老大的睿智。

所以,他們一路橫推,沒有遇到多大阻力。

一直推到了東海之濱!

一舉震懾了整個洪荒。

初戰白虎祖王,力壓,戰而勝之!

然後一路橫推,天下無敵!

巫族神權,貫穿東方大地!

勢不可擋!

他們來到東海之濱,有些望洋興嘆的意味。

擅長海戰的,也就共工一人。

其餘祖巫戰力或多或少都要打些折扣。

尤其是祝融,完全沒有下海的慾望。

或者說打內心深處拒絕!

所以他們止步東海之濱,從長計議。

蓬萊島他們或許可以攻伐,但龍族,就麻煩了。

深入大海,一半往上的祖巫都排斥!

他們的根基,神權都在洪荒大地。

所以出海和入海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好的選擇。

而且一旦出師不利,對他們也是打擊。

東王公西王母,如果再加上龍族,他們並無信心一舉拿下!

但如果什麼都不做,他們又不甘心!

最後他們還是決定給蓬萊島一個教訓!

殺雞儆猴!

至於到底是殺雞儆猴,還是殺猴儆雞,在他們看來龍族最難搞,所以,蓬萊島的就成了雞,因為它至少在海上,而不是深入水下。

當然,是雞是猴也並不重要!

所以蓬萊島受到了來自包括祝融在內的十二祖巫的聯手攻擊!

蓬萊島在十二祖巫圍攻下,震盪不休!

護島大陣忽明忽暗,支撐大陣的扶桑木落葉紛紛。

好在東華帝君有西王母從旁協助暫時還穩得住。

西王母手持西方素色雲界旗加持大陣,道道仙光如錦緞鋪陳,又透陣而出!

至於素色雲錦旗中的吳天元神印記,自然被她磨滅了。

這個女人,也夠狠。

至於吳天元神有沒有受傷,吳天卻不知道。

因為那應在西方身上。

合道元神已經極大。

元神之光覆蓋整個西方!

所以這點印記,應該算是毛毛雨吧?

蓬萊島被圍攻,護島大陣震動。

遠在白玉京的鴻鈞只抬起眼皮看了一眼。

他現在其實也很糾結,他離證道只有一步之遙。

但這一步是需要委身天道。

或者說他需要證道成聖,而不是證道混元。

而現在的天道,卻只佔洪荒的一半。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方塵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九域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