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卿,你覺得聽到戡亂救國之詔的那幫廷臣,會何時趕來乾清門,扎堆勸諫朕收回中旨呢?”

崇禎皇帝端著茶盞,看了眼早已回來的王承恩,淡笑著對孫承宗說道,隨後呷了口茶,不過眉宇間的凝重,卻未消散絲毫。

時間,他現在要爭取一切能爭取的時間!然在所謀之事未拍板前,他不能亂!“回陛下,老臣覺得…盞茶功夫吧.”

眉宇間帶著凝重的孫承宗,恭敬的對崇禎皇帝拱手道,然此時他的內心,則為用膳之前,天子所講那些話,依舊覺得心驚不已。

難怪天子要頒此中旨,原來天子的目的,是想……“皇爺,以首輔韓爌為首的內閣、部、院、科、道等廷臣,齊聚乾清門外,請願求見皇爺!”

曹化淳行色匆匆,恭敬的走到崇禎皇帝跟前,拱手作揖道。

“來了!”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一甩袍袖道:“走吧,擺駕乾清門,朕要在平臺,召對!跟朕的這幫好大臣,好好的,認真的,商討軍機要務!孫卿,隨朕一同前去吧.”

“奴婢遵旨!”

“老臣遵旨!”

曹化淳、孫承宗等人,當即拱手作揖道。

崇禎皇帝所講平臺召對,是大明天子召集朝臣,詢問政務的場所,尤其是對地方上的封疆大吏,為凸顯隆重,凸顯重視,皆會在平臺召對政務。

平臺,位建極殿居中向後,與乾清門相對,為今天這場平臺召對,崇禎皇帝已經籌謀了數日。

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避免一些悲劇發生。

“你們說天子會召見我等嗎?若陛下不召見的話,那這戡亂救國之詔,豈不是就要被內閣明發了?”

“此詔,牽扯到天津、登萊、東江等地,怎麼都繞不開兵部,哪怕是叫兵部給事中駁斥,冒著惹怒天子的風險,也絕不能明發出去.”

“可這是中旨啊,就算……”彼時在乾清門外,齊聚的朝堂廷臣,那神情間帶著憂色,帶著憤慨,帶著不安,在這裡小聲議論著。

韓爌、李標等內閣大臣,靜靜的站在前面,雖沒有講話,但身後那幫大臣所講之言,他們皆聽到了,心中更是不斷的揣摩聖意。

“陛下口諭,群臣齊聚平臺,召對!”

曹化淳提前行至乾清門外,在身後宦官的簇擁下,見到眼前的群臣,神情淡漠,朗聲喝道。

韓爌、李標等一眾廷臣,聞言心中不由大驚,天子再度毫無徵兆,做出平臺召對的決斷,這到底是想要幹什麼啊!“臣等領旨!”

然心中就算再驚疑,可天子口諭已下,他們唯有奉旨聽令,一個個神情不定的朝平臺方向而去。

“孫卿,你先到一旁候著吧.”

崇禎皇帝坐在龍輦上,神情淡漠的說道:“這次能否挽救大明,能否力挫建虜,就看這次召對了.”

“老臣領旨.”

孫承宗拱手應道,緊皺的眉頭,自出了乾清宮就沒鬆開過,顯然他心中對這次平臺召對,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在曹化淳的引領下,齊聚乾清門的群臣,以韓爌、李標等內閣大臣為首,整齊的朝崇禎皇帝所在趕來。

當見到崇禎皇帝,已至平臺坐著,韓爌、李標這些閣臣也好,亦或者身後那幫廷臣也罷,一個個心中都暗暗生疑。

“跪!”

在韓爌、李標他們肅立而定後,王承恩向前走了數步,朗聲道。

以韓爌為首的朝班隊伍,行拜禮,山呼:“吾皇萬歲!”

“萬歲!”

“萬萬歲!”

“眾卿平身!”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視線定在人群中所站的周延儒、溫體仁二人,神情淡然的說道。

“謝萬歲!”

在這平臺之上,行拜禮的群臣,先後站起身來,這場平臺召對,也算開來了序幕。

“朕聽聞,你們齊聚乾清門,可是對朕所頒中旨,有異議?”

崇禎皇帝神情淡漠,掃視眼前朝班群臣,說道:“怎麼?可是覺得朕所講,有不對的地方?韓卿,你是內閣首輔,你先說,眼下朝局不定,就別那麼多規矩了.”

這平臺召對的好處,在與天子召群臣商討政務,遇到問題時,由天子點名大臣,可掌握相應主動。

“陛下,今建虜雖取道蒙古,分兵寇邊,然眼下局勢,遠遠沒有到陛下心中,所想的那般危急.”

在平臺所聚群臣的注視下,韓爌向前走了數步,拱手作揖道:“陛下所頒中旨,明戡亂救國之詔,與當今局勢來講,必會引起動盪啊!望陛下,念在社稷安定,請收回此道中旨。

內閣已著兵部,商討好對策,可命遼東督師袁崇煥,即刻率部馳援京畿,擊退寇邊之建虜!”

“是嗎?那就是朕錯了?”

崇禎皇帝雙眼微眯,掃視眼前群臣,冷冷的說道:“你們該不會還在心中以為,當前寇邊的建虜,只是攻破了龍井關、大安口等要隘。

遵化、三屯河兩處軍事要地,雖說有被建虜威脅的風險,但卻不至於被建虜直接兵臨城下吧!你們是不是都以為,朕這幾日,不到文華殿理政,就不管當前緊急軍務了?朕實話告訴你們,眼下只怕喜峰口這處要隘,已然被另一支建虜主力攻破了!難道非要等建虜八旗,打到我京畿要地這邊,你們才肯醒過來嗎?!!!”

崇禎皇帝所講之言,叫韓爌、李標等一眾群臣聽後,那心中皆生出驚駭,臉色紛紛大變起來。

倘若喜峰口這處要隘,亦被建虜攻破,那遵化、三屯河兩處要地,就真的徹底暴露在建虜兵鋒之下了。

“陛下,若真是這般的話,那就更該詔命袁崇煥,即刻班師回援京畿!”

韓爌強壓內心驚駭,雙手止不住的顫抖,對崇禎皇帝拱手作揖道。

“韓爌!你這個內閣首輔,除了會叫袁崇煥之外,還會幹什麼!”

崇禎皇帝厲聲喝道,從龍輦上站起身來,指著韓爌喝道:“這些年,朝廷聽從袁崇煥之言,向天下攤派遼餉,斥巨資,修築了關錦寧防線,說能五年平遼,朕信他,以為他是大明肱股,能助朕解決建虜之患,可結果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醫科學生下鄉,你讓我來做皇帝

夢言痴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