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看似被建虜竊據著,可實則在風平浪靜之下,卻藏著太多的暗流,單單是族群對立,以少御多,壓榨遼民,就是一個大的火藥桶。

從天啟元年的遼瀋淪陷,遼左,遼南,遼西的大片疆域,一步步被建虜攻陷,這助長了建虜的囂張氣焰。

大批不願接受建虜統治的遼民,開始屬於他們的反抗,但所經歷的結果無一例外,都被建虜鐵血鎮壓。

這些兇殘的屠戮,奠定了建虜在遼東以少御多的根基,活著的遼民被嚇得膽寒,被迫承受著建虜的盤剝,壓榨。

一個核心族群不過百萬的區域性叛亂政權,若是能打亂他們內部的秩序,影響他們進取的勢頭,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並非是什麼難事。

“所以現在朝廷那邊,所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

劉興祚坐在主位上,看著左良玉、沈世奎說道:“若是這樣的話,那咱們東江軍這邊,必須要儘自己所能,多多幫朝廷分憂,幫陛下分憂才行.”

左良玉聽聞此言,本懸著的一顆心,卻跟著落了下來。

似他所講的那些話,並非是他想要講的,而是奉天子之命,要求講給劉興祚的,以叫劉興祚清楚,東江軍在皮島這個地方,所佔據的核心位置,是怎樣的存在。

“劉帥所言極是.”

左良玉收斂心神,正色道:“在末將赴任東江鎮之初,陛下曾講過一句話,若是有可能的話,可派出一支隊伍,渡海趕赴朝鮮境內.”

“朝鮮?”

劉興祚眉頭微皺,看向左良玉說道:“在這等形勢下,我東江軍趕赴朝鮮,難道是要佔領一些要地嗎?”

“不.”

左良玉擺手道:“陛下的意思,是准許我們東江軍,能以大明的名義,拉攏朝鮮這個被建虜嚇破膽的藩屬國。

如果可能的話,等以後天津、登萊等地,都具備一定的海貿能力,可跟朝鮮進行海上的貿易,滿足朝鮮的一些需求。

除此之外,像我們東江軍所需的糧食,包括鐵料等物,都能就近向朝鮮進行補充,不過火器火炮之類,還需朝廷進行提供。

時下在西山那邊,陛下先前所設武備院,研製出幾款威力大,射程遠的火炮,等以後會分裝到咱們東江軍這邊.”

崇禎三年的朝鮮,雖說和建虜存在聯絡,但還遠沒有到崇禎九年,皇太極親征朝鮮,自此和大明斷絕聯絡的地步。

也是從建虜徹底征服朝鮮後,在他們實控的側翼,就沒有了後顧之憂,甚至靠著盤剝朝鮮,不斷增強自身國力。

“這件事情,只怕並不好做啊.”

劉興祚眉頭微皺,開口道:“當初建虜征伐朝鮮,所表現出的悍勇一面,叫朝鮮上下被嚇破膽。

雖說朝鮮在一些事情上,還是拒絕了建虜的要求,可時下的朝鮮境內,恐不敢過多跟我們大明有所聯絡。

畢竟……”“劉帥,您曲解末將的意思了.”

左良玉伸手道:“在朝鮮這件事情上,陛下的意思是徐徐圖之,准許我們東江鎮,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優勢,逐步恢復和朝鮮的聯絡。

不需要朝鮮真正聽大明的話,叫他們出兵招惹建虜,畢竟朝鮮境內的兵馬,多數還不如大明的衛所兵。

陛下所想要的,是透過一些利益上的往來,達成咱們東江軍,日後能夠借道朝鮮,襲擾鎮江、寬甸諸堡等地。

同時利益上的往來,也能有助於大明修建海船,朝鮮境內的木料,有很多都是適宜修建海船的。

陛下還說了。

在削弱建虜這件事情上,是一個要長期維持的過程,所以我們東江鎮這邊,要懂得分擔一些壓力,更要充分利用區域矛盾,圍繞如何削弱建虜一事上,展開相應的謀劃,而非單純的襲擾建虜.”

劉興祚:“……”對左良玉所傳的這些話,劉興祚的心裡很是複雜,先是配合天津出海船隊,護送一支天子選中的隊伍,能安全的在遼南登岸,緊接著左良玉、沈世奎他們,率部進駐到東江鎮這邊,現在又要跟被建虜嚇破膽的朝鮮,取得相應的聯絡。

這一樁樁一件件,前後聯絡到一起後,讓劉興祚感受到素未謀面的天子,似乎針對建虜這邊,在謀一盤很大的棋。

“若天子這般言明,那本帥定當竭盡全力.”

劉興祚正色道:“若真的能將朝鮮拉攏過來,對後續的平叛建虜,或許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末將也是這樣想的.”

左良玉笑著說道:“不過具體如何做,咱們東江軍,只需譴派精銳即可,初次赴朝鮮的事情,等軍機處參贊大臣金鉉,從天津趕赴東江後,籌建起東江平虜前指後,由金參贊具體來辦。

此後針對朝鮮這件事情,還需劉帥跟金參贊詳細商榷,畢竟想要謀成此事,背後還有著諸多要去做的.”

劉興祚點點頭,沒有再多說其他。

行軍打仗的事情,他擅長。

跟人去耍嘴皮子,他犯怵。

好在針對朝鮮這件事情,有金鉉這位文官負責,否則真要怎樣做好此事,劉興祚的心裡也有些犯難。

“對了劉帥,末將這邊還有一事.”

沈世奎此時開口道:“在赴任東江前,陛下有過旨意,東江這邊的隨軍講武堂,必須儘快籌建起來。

當初遼東局勢複雜,東江軍又身兼重任,所以在此事上有所拖延,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此番末將等率部赴東江,陛下從西苑講武堂那邊,調撥一批講武堂教員,還有相應的兵書典籍.”

“一切謹遵上諭!”

劉興祚聞言,神情正色道。

在跟左良玉和沈世奎的交流中,劉興祚能清晰的感受到,遠在京城的天子,對於他絕對的信任。

單單是這樣的信任,就叫劉興祚心裡很是激動,這是在先前所從沒有過的。

雖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可真正敢這樣做的,那又有幾個能躲過文官的嘴?可是執掌東江軍以後,劉興祚能感受到東江鎮的前後變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