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明的天子越久,崇禎皇帝就越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將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

一旦那樣,就算把自己累死,也不可能解決問題。

分門別類的去將各種壓力,分攤到各個有司身上,巧妙利用各方的矛盾和衝突,維持住基本的大平衡,自己站在統籌的角度,去制衡,去治理,那麼就能在一次次的鬥爭中,取得既定的目標。

權力場上的鬥爭,向來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但凡是人,就會有需求。

崇禎皇帝比較慶幸的,是大明儘管存在很多弊政和毒瘤,可是整體的框架,還算是比較完整的。

這一點,是其他勢力不能比擬的。

當大明的權力中樞,暗藏著各種爭鬥和博弈時,遠在千里之外的草原,卻呈現另一種態勢。

科爾沁大草原。

“噠噠噠~”湛藍的天空下,一隊隊精騎飛速馳騁,數不清的人影,散佈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風很大,吹的無數旌旗作響。

肅殺之氣,瀰漫在這片天地。

“哥,您說汗王集結精銳大軍,卻遲遲不向阿敏部展開攻勢,究竟是作何打算?”

披甲挎刀的多鐸,眉頭緊鎖,跟在多爾袞身後,“各旗的部分將校,對汗王這種行為,都表示很不理解,甚至出現一些聲音.”

“這就是汗王的目的.”

眼神堅毅的多爾袞,朝帥帳快步走去,“隨著大金在遼地頻遭失利,加之莽古爾泰、阿敏的率部叛逃,這對於我大金而言,已到生死存亡之際。

當初汗王要將國都,從盛京回遷至赫圖阿拉,儘管將遼左治下的人口、財富等,都分批的遷移走,可依舊引起不小的爭議。

現在的大金,經受不起任何的失利,更別提分裂了,倘若再出現這等情況,那大明就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擊敗我八旗勁旅.”

“可惡的崇禎!”

多鐸冷芒一閃,咬牙道:“要不是這個狗皇帝,在遼地頻頻挑起戰爭,大金就不會經歷這些慘敗。

早晚有一日,我要率領八旗健兒,踏破大明的關隘,殺進大明腹地,叫崇禎這個狗皇帝,知道我八旗的厲害!”

想法真是太單純了。

看著比自己小上幾歲的弟弟,多爾袞的心裡生出感慨,就當前所處的境遇,八旗想要再殺進大明腹地,即便鎮壓叛逃的阿敏、莽古爾泰所部,鎮壓躁動的科爾沁各部,也很難對明軍造成嚴重威脅。

其一,遼東這一戰略要地,除了鐵嶺和撫順等少數地域,其他地域和八旗已再無關係,遼西、遼南等地被明軍收復,遼左被叛軍竊據。

其二,大明重開榷關,透過北地貿易緩和與草原各部的關係,更透過榷關貿易,挑起察哈爾、內喀爾喀、喀喇沁等部,對於科爾沁各部、八旗之間的衝突與侵掠。

其三,八旗被斬斷的物資輸送通道,至今都沒能籌建起來,以范家為首的晉商群體,被崇禎皇帝連根拔起後,就叫八旗的戰爭潛力遭受嚴重損失。

其四,八旗內部間的矛盾激化,滿漢對立愈發嚴重,特別是黃臺吉為了積蓄力量,強行遷移國都,在滿洲八旗造成極大的影響。

其五,八旗內部的分裂,阿敏和莽古爾泰的叛逃,對八旗造成極壞的影響,也加劇增強汗權的困難程度。

其六,大金所控疆域內的災害,過去由整個遼東供養,還沒有凸顯出來,可隨著遼地的多數丟失,這一威脅開始顯現出來。

八旗真的能渡過危機嗎?內心複雜的多爾袞,想到大金當前所處的境遇,就生出很大的擔憂,倘若這些危機不能渡過,那八旗就會土崩瓦解。

“多爾袞!!”

帥帳內,一道聲音響起,叫愣神的多爾袞,下意識看去。

“汗王.”

多爾袞脫口道。

“處在這等關鍵時刻,你愣什麼神.”

黃臺吉穩坐在帥椅上,冷厲的眼眸,直直的盯著多爾袞,“與阿敏部的對戰,必須要做到一戰促成,與阿敏部的主力對戰,本汗會領著各旗精銳,在所處地域展開,你,豪格,多鐸,要統領著鑲藍、正白兩旗,繞開阿敏部的騎兵隊伍,給本汗插到所部後方,將背叛大金的蒙古各部,都逐一的清掃屠殺!”

帥帳內,聚集的不少八旗貴族、將校,紛紛看向了多爾袞。

站在一旁的范文程、寧完我,看了眼對方,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時下所處的境遇,對於大金而言,已到生死存亡之際。

倘若側翼的科爾沁各部,不能真正被大金掌控,那麼今後等待大金的命運,就會是無休止的征戰。

一旦陷入這種無意義的征戰下,大金想要積蓄力量,儘快擺脫所處困境,無疑是難如登天的事情。

“汗王,請撥3000漢軍火槍兵隨行.”

多爾袞收斂心神,單膝跪地,向黃臺吉請命道:“此次偏師想迂迴後方作戰,儘快……”“本汗給你5000漢軍火槍兵!”

迎著無數目光的注視,黃臺吉伸手打斷道:“此戰,必須要做到速戰速決,要叫盤踞前線的叛軍,知道後方出現怎樣的情況。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本汗要叫所有人都知道,背叛本汗,背叛大金,將會付出怎樣慘烈的代價,此役,本汗要徹底控制住科爾沁草原。

待解決阿敏部叛亂,本汗要解決掉察哈爾、內喀爾喀等部,想要解決掉明軍,想要削弱大明,就必須控制住整個漠南!”

在遼東地區的頻頻失利,使得黃臺吉內心明白一點,想要戰勝大明,想要削弱大明,就必須掌握更多的優勢。

儘管大金過去控制著遼東多地,可是大明發揮出自身優勢,頻頻利用水師力量,來對所部展開襲擾,這讓所部蒙受的損失太多。

今後想要再度殺回遼東,再度殺進大明腹地,就必須要集結更多的精銳,以大規模騎兵作戰,來叫明軍沒有任何招架之力,等到那個時候,大明再想應對,就是極難的事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爺說書5794的散文新書

小爺說書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