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這是前段時間,遼前、宣府鎮、大同鎮等地,所送來的碳敬.”

李忠捧著一本賬簿,恭敬的遞到李如楨跟前,說道:“只不過與往年的相比,少了近三成……”“孃的!都有哪些狗東西,敢糊弄我李家的!”

本把玩著手串,哼唱著戲文的李如楨,神情冷厲,一把搶過眼前賬簿,罵道:“一個個都覺得翅膀硬了,敢單飛了是吧。

當初若是沒有我李家的提拔,就他們這幫狗東西,哪個能起來,這祖大壽的碳敬呢?覺得自己當上神樞營右副將,就能猖獗了!?”

翻看著手裡的賬簿,李如楨的心情就愈發煩躁,碳敬這一項,比往年少了近三成,那便是少了近十幾萬兩銀子啊。

尤其是瞧見這賬簿上面,沒有寫祖家孝敬的碳敬,一股無名的怒火,就在李如楨心底湧出。

想當初他們李家在遼東那邊,絕對是一霸,縱使是寧遠望族的祖家,那都要攀附在他們身上。

現在李家的威望,不比當初了,一個個就開始耍小手段,想擺脫他們李家,看來都是想蹦躂了。

“老爺,祖家的碳敬送了,不過是隨了張家的碳敬一塊兒給的.”

李忠見狀,忙上前解釋道:“還有吳家等,都隨了別家的碳敬,祖大壽、吳襄他們,都派人過來解釋了,說被天子調到神樞營任職……”“這是什麼狗屁說辭.”

李如楨合上賬簿,皺眉道:“別以為老子不知道他們,一個個心裡都是什麼盤算,去,給那些沒進碳敬的傢伙,都寫一封信……”“老爺,大事不好了!!!”

就在李如楨想安排李忠,給那幫不長眼的傢伙,寫去書信警告一番,叫他們明白,李家現在雖說有些沒落,但手裡所掌握他們的把柄,那同樣不是鬧著玩的,但偏偏這個時候,書房外響起一道驚慌的聲音。

“哪個狗東西,敢叨擾老子!”

本坐在官帽椅上的李如楨,被此打斷後,心情變得更加燥怒,捏著手裡的手串,便朝書房外走去。

“老爺,出大事了!”

外院管事李斌,跪倒在地上,對李如楨喊叫道:“宅邸外來了大批錦衣衛,將各處都圍起來了.”

心情燥怒的李如楨,聽聞此言,立時就愣住了,錦衣衛怎麼圍了他們李家,難道是出什麼事情了?直覺告訴李如楨,肯定是出事了。

“是誰帶隊過來的?”

李如楨皺眉喝道:“除了錦衣衛之外,還有別的人沒?有沒有忠勇軍?”

別看李如楨是在府戴罪,然對外面的局勢,還有朝堂的格局,瞭解都是很清楚的,不然李家名下的那些產業,又怎能保持不錯的勢頭呢?“是駱養性!”

李斌情緒略顯激動道:“據府上家丁來報,祖大壽、吳襄這些人,亦領著神樞營的將士,隨錦衣衛一同前來了.”

李如楨臉色微變,心裡暗暗揣摩起來,祖大壽和吳襄他們,率神樞營跟著錦衣衛過來,那定然與袁崇煥一案無關。

且他們並沒派人傳遞訊息,肯定是知曉此事時,錦衣衛就完成了相應部署,壞了,定是崇文門稅關一事,叫天子覺察到什麼了。

“李忠!快!將書房裡放著的歷年冰敬、碳敬的賬簿,全都給老子燒了!”

李如楨虎目微張,指著李忠喝道。

“喏!”

儘管李如楨並不清楚,這次駱養性領著錦衣衛,還把祖大壽他們招來,將整個李宅都團團圍著,到底想做到哪一步。

不過內心深處的直覺告訴他,事情只怕不簡單,想要解決這次麻煩,看來要用到藏在秘密之處的某些秘聞了。

“錦衣衛奉旨辦差,即刻開啟府門,否則以謀逆論處!”

儘管說是在內院這邊,但是從多面所傳來的怒吼聲,叫李如楨心生慌亂,奉旨辦差,謀逆論處,單單是這樣的言辭,就叫李如楨覺得事情鬧大了。

同樣覺得鬧大的,還有祖大壽、吳襄他們。

“駱指揮使,這李家究竟是犯了何事,竟叫錦衣衛這般大費周折?”

祖大壽騎在馬上,看向氣定神閒的駱養性,說道:“難不成是李家的人,有觸怒到天威的?還是說李如楨又做了……”就錦衣衛的種種表現,便叫祖大壽的心裡,生出陣陣的不定,倘若因為李家被抓,而牽扯到他們,那可不是件什麼好事。

“祖帥,實話告訴你吧.”

駱養性微微仰頭,神情淡然道:“這李家,牽扯到崇文門稅關抗稅一事。

且據錦衣衛的探查,李如楨在府戴罪期間,並未遵守我大明法紀,相反卻幹了諸多蔑視皇恩之事。

陛下在知曉此事後,極為震怒。

這次祖帥率部過來,可定要好好表現啊,若是有什麼顧忌的話,最好提前解決好,省的到時……”聽著駱養性話裡有話,祖大壽雙眸微張,眉宇間流露出些許驚疑,但是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李家這次是要倒啊。

不行,必須要趁此機會掃乾淨才行,不然真叫錦衣衛發現什麼,被呈遞到天子御前,那事情就大發了。

“駱指揮使,這李家佔地很大,不如這幾個側院,就叫本帥帶隊清剿吧!”

想明白這些的祖大壽,當即對駱養性說道。

“等此事結束後,向陛下交差,本帥擺下宴席,此次與駱指揮使一見如故,不知可否賞臉?”

“好說,好說.”

駱養性面露笑意道:“既如此,那就勞煩祖帥了,駱某先前還有些擔心,所帶的人手不足,不能完成好陛下交代的差事.”

對祖大壽的這番表現,叫駱養性第一感覺就明悟了,祖大壽、吳襄這些遼東將領,先前跟李家的關係不一般。

不過想想也對,畢竟李家是李成梁當家時,那在遼東的底蘊和威望,絕對是最強的,難免會培育不少關係。

但駱養性覺得崇禎皇帝對祖大壽很是看重,那日後定然會委以重任,既然是這樣的話,倒不如提前結個善緣,日後也好給駱家謀取好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人物錄

傳承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