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再主動開口,與眾人一起磨了一陣手術過程的詳細方案!討論的過程中,本來鄭主任等人都還沒怎麼在意,是周成一人在唱獨角戲,基於薛修德教授對周成的信任,然後這整個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本身就是自周成這裡衍生而集大成。

因此,不論是胡線和,還是景觀星,包括鄭主任等人,都沒開口言語。

但當週成又訴說了一陣後,好像之前他們覺得的,一些在理論之內,操作之外的一些流程,竟然被周成用十分巧妙地方式給剝離了出來。

高難度的手術術式,其本質往往並不複雜,如果是你覺得複雜了,那麼一定就還沒能夠踏入到門內去。

有一些操作,也是可以進行拆解的,即便是iv類手術,也是可以逐漸拆分,成iii類,甚至是ii類操作,只是整體疊加起來。

景觀星作為繼薛修德之外,第二個能夠主動操作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叫教授,他是最有發言權,也是最知曉這個手術術中難點的。

開口問:“小周,你的意思是,後續還能夠設計出來這樣的公式套筒?只要骨折線對位合適,這種高難度的術式,其實就相對比較簡單了?”

公式、套筒,最簡單的就是克氏針作為引導,然後定點打螺釘。

然後才衍生出其他的各種‘公式’。

周成點頭,說:“是的,景教授,我們目前提出來的,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適應徵其實是有一定限度的。

這種超長骨折線的骨折,就不在適應徵之內.”

“這些都是需要一步步完善的.”

周成的話,瞬間讓景觀星和胡線和二人面面相覷。

“現在的這種手術,還能夠逐步擴大適應徵?”

胡線和先開口問。

“應該會隨著術式的開展臺次增加,會逐漸成熟起來.”

周成也沒把話說死,心裡暗忖。

路要一步一步走,楊弋風幾輩子搞出來的好東西,哪裡是一下子就能夠全放出來的,他又不是傻子。

景觀星則再問:“小周,你是不是,其實心裡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規劃了?只是之前,並未提出來而已啊?”

周成沉默,並未言語。

骨折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術,就對傳統的鋼板螺釘、髓內釘內固定術相關的器械公司,是一場比較大的衝擊。

自己只是個人,不是官方,肯定不能夠以國策的方式來進行強行做什麼。

如果一下子就把所有骨折的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適應徵放出來,逼得別人無路可走,那就是逼得狗急跳牆。

自己作死。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可以一定的影響別人的生存之道,這是競爭。

但是如果一下子把別人碾壓住,而沒有能夠支撐壟斷的實力,就是作死。

“景教授,您可太高看我了,這些都是在臨床中,比較常見的病種,有時候暗中瞎琢磨一下而已.”

周成不自大,因為他已經不必夜郎自大。

薛修德知道周成不想深入這個話題,便連打起岔:“小周,景教授,咱們還是先把問題的核心,放在今天這臺手術之上吧.”

“小周,你剛剛說的這些公式,是可以簡化操作的,但目前這臺手術是沒有這種公式的,那該如何在沒有公式的情況下,把這臺手術儘量做得更好,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難點啊.”

“長骨折線……”差不多又過了五分鐘,一切就緒。

周成等人往手術間裡走,周成一邊與薛修德教授洗手,一邊問:“薛教授,我在這裡主刀這種iii類手術,是沒問題的吧?”

每個醫生,不管是教授還是副教授,都存在定點執業。

異地執業,是需要向目前執業點進行彙報的。

薛修德教授聞言,笑了笑:“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原則問題,鄭主任肯定是在之前,就有過考慮的,你就放心吧。

流程的問題,不是你我需要考慮的問題.”

“請會診會有請會診的樣子,不會有什麼坑的,除非以後這個單位的所有人,再也不想與其他任何同道接觸.”

請會診手術,你自己不把流程完善補全,然後坑了別人一道。

這一次,我硬抗下來了,你社死不說,以後誰還敢與你一起做事?開什麼玩笑?一切都準備就緒。

眾人到了手術室,周成再次確定了一下自己的主刀位:“薛教授、景教授、胡教授、鄭主任,這臺手術因此暫時沒有公式輔助,我就先試試了啊?”

“小周,我們也很好奇,你是如何在沒有公式的情況下操作的。

我們都沒有把握,自然就只有你了.”

景觀星迴了一句。

周成上臺,看到了之前的入路已經做好,應該是上一次沒有完成的術式,殘餘下來的。

周成沒有棄用,而是打量了一下兩個入路,緊接著,周成就問作為一助的薛修德,先要來了一顆克氏針。

仔細地打量了一眼後,用克氏針定位了一下大概的骨折線上緣,這般後,周成未再行操作,而是繼續把小切口專用的內固定器械,用原有的口子,進行了放置。

將兩端的傘蕈樣器械放置入骨髓腔後,並未直接開始結合的固定。

而是又一次放任不管。

這般後,周成就道:“為了保險起見,我們現在重新透視一次,看看骨折線與移位的情況吧.”

周成這話,讓其他人都始料未及。

不過,正式手術前,再操作透視一次,屬於常規操作。

眾人退出,到了隔離間。

很快,透視結果出來了,骨折線對位還算頗好,應該是薛修德或者是景觀星教授的手法復位,做得極好,比術前的骨折線裂開程度看起來要貼合得多。

這般後,眾人才重新進手術室,薛修德問:“小周,你剛剛這麼透視一次。

是要做什麼啊?”

“薛教授,主要是為了定位和定向.”

“我剛把克氏針放在的位置,正好大概就是平骨折線上緣的位置。

我在思考,等會兒克氏針,到底是要平骨折線上緣進,還是在下緣進.”

“評估這個的主要依據就是,我要看看這個骨折線的斜角,以及我們要用到的小切口內固定器械的上下長度.”

“這也是我不把內固定器械提前固定的原因。

而且我要評估一下軸徑,因為最好的固定方式就是,把克氏針打到骨折線下,而內固定器械能夠剛好跨越過克氏針的位置.”

“這樣才能夠達到最好的固定效果.”

周成一邊說,一邊就又開始操作了起來。

薛修德教授等人都還在消化剛剛周成所述內容的時候。

便只見,周成竟然已經是操作著兩端的內固定器械,將其完美地貼合在了一起。

但是,此刻,周成並未完成將內固定器械撐開抓住骨內骨質的操作,而是在比比劃划著。

見此情形,薛修德忽然反應過來,問:“小周,你不會是想著,透過盲導,將克氏針打到內固定器械的那個孔裡面去吧?”

薛修德是見識內固定器械最多的教授,因此,他對其結構是最為熟悉的,其中,在傘蕈結構的蒂部,有一個留出來的孔,他一直都沒想明白到底是什麼用處。

但是,現在思考起來,貌似,這個孔,是周成提前就留好了的。

周成其實早在設計這個內固定器械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長骨折線的骨折的小切口內固定器械。

那麼,在這個傘蕈結構中,還有一些頗為奇怪,看不出來的形狀,是否,都有其他用途?周成一笑:“是的,薛教授,其實,這種理念是借用於髓內釘內固定術過程中,用到的外器械公式,可以從體外,將螺釘盲打入髓內釘的螺孔之中.”

“只是現在還沒有設計好而已.”

周成回覆後。

也沒多言,而是先透過克氏針的尖端,戳破了外側的面板,然後穿過肌層,直達到骨骼外。

“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我們選擇放內固定器械,至少要在骨折線上方2c中間部位的長度,一般不低於5c”

“我們內固定器械中部的孔,一般是放在中間部位,因此,我們至少選擇的進克氏針部位,是在骨折線下方3c中間部位的長度越長,這個距離就越大.”

“這樣骨折斷端兩邊的骨質保留就越好.”

周成一邊說著,一邊就直接用電鑽,竟然直接朝著股骨把克氏針打了進去,一路,除了股骨帶來的阻滯感,竟完全沒有其他的阻滯感了。

很快,克氏針就來到了骨髓腔的另外一側骨質內壁。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周成要麼是跨越過了傘蕈內固定的傘把,要麼就是穿過了那個孔。

這麼精準地就恰好能夠穿過那個部位,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周成也沒有第一時間把打入的克氏針進行透視,而是採用同樣的方法,把第二個克氏針同樣打了進去後。

再透視了一個正側位。

透過c臂x線的閱片器,可以看到,克氏針正好穿過了內固定的那個孔,不偏不倚。

這是對整個手術流程絕對的控制!在術中,有一些經驗比較豐富的術者,可以盲穿打到一定的結構,比如說直接打到股骨大轉子,這是經驗。

但是要固定點打到一個孔裡面去,而且這個孔還是隨機的,這就不是經驗能夠做得到的了。

這種操作,如同是賣油翁的神技也不為過。

隔離室內,陣陣倒吸涼氣的聲音發出。

但周成並未因為這些聲音就有所起伏,而是繼續說:“因為骨折線在第一次透視的時候,十分平整,因此,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若是先把內固定器械固定.”

“可能會讓斜行骨折斜行短縮移位,最後導致手術失敗,這也是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在內固定這一步,比較掣肘的地方.”

“斜行骨折的時候,要相當注意到這一點.”

“可我們若是橫穿先橫行固定,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斜行存在滑動,而且滑動的趨勢很大。

周成繼續道:“斜行骨折,單純的克氏針平行固定,無法達到固定效果,所以我們最好還要加內固定,內固定器械是四方固定,我剛剛已經讓上下兩端的中間連線在了一起.”

“此刻,再開啟內固定的傘蕈固定裝置,就不會再導致骨折的偏倚了,而且術前的手法復位就極好,因此,這屬於加壓固定.”

“這是借用了加壓螺釘的原理在內.”

周成一邊說,一邊把傘蕈內固定裝置的傘架撐開,刺入到了骨髓內腔!“這是第二道固定裝置,這是防止一定程度地前後左右錯位,因為這是多軸向固定,在完全撐開狀態下,正好可以佈滿骨髓腔.”

“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加用外套的鋼絲捆紮固定,以防止側方移位,這是借用了髕骨骨折鋼絲捆紮固定的理念.”

說完,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周成就又再透視了一次。

這回透視完,景觀星便長長嘆了一口氣:“學以致用,推陳出新。

小周這手術做得好啊.”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出於藍。

在眾人都能理解,能夠找得到參考物件的情況下,再結合利用,這就是推陳出新。

有既往大家都熟悉的內固定方式作為參考解析,一切自然而然。

加壓螺釘、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克氏針、鋼絲捆紮內固定,熟悉嗎?再熟悉不過了,這是經典的術式,經過了歷史多次的驗證的。

“是啊,這些術式,這些理論,其實就是我們日常所見,小周這是真的把這些東西都吃透了,才能夠旁徵側引.”

“小周對知識系統的掌握程度,已經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胡線和也如此說。

接著,他又道:“甚至於我們課題組目前即將進行的課題,依舊如此.”

說到這,胡線和就盯著周成看。

自己那個傻學生,智商沒問題,但是被周成拿捏得死死的,這是讓他過不了味兒的。

周成自知,自己是有利用了餘橫的嫌疑,但也於心無愧,那是餘橫自己提出來的,他只是給了一定的助力而已。

但終究還是佔了便宜,不賣乖:“謝謝胡老師,謝謝景教授誇獎.”

“手術做到這一步,其實就已經可以結束了,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還是要多加一步,鋼絲捆紮!”

周成接著轉移了話題:“若是患者術後可以靜養的話?但是如果還是需要早期下床活動,那麼,儘量地把固定做好,就是必須的事情.”

手術後,要早起活動,必須要有絕對的固定,否則的話,手術又不是玩笑,哪裡能夠這麼快地就去參加什麼活動?鄭主任聞言就開口道:“辛苦小周醫生你了,如果不是你的話,那麼今天,我可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這每一步,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都是驚心動魄的,恐怕是無法再重複了.”

薛修德搖了搖頭:“鄭主任,這種手術,還是不要再重複了吧.”

醫學不容炫技,不管是薛修德,還是景觀星,乃至周成,第一次看到這個病例,首選的治療方案,仍然是十分穩妥的傳統治療方式。

追求美觀與追求質量比,無疑是醫療的質量更為重要。

若非是鄭主任自己暗中助力,再加上病人自己有特殊的要求,這一臺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就不該正式開展。

想這麼多辦法,你以為不是耗費腦子的事情麼?鄭主任也是個老油條了,自然是聽懂了薛修德意思:“薛教授,下次絕對不會再出現這種事情了.”

這臺手術的思路,雖然是借鑑了許多以往的手術,但是操作難度之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是功虧一簣,即便是成功,病人自己還要承擔各種風險。

鄭主任雖然是自己扛住了風險,但若是這老先生真發生了什麼事情,最後對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推廣,是很大的阻礙。

如今這局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能夠找出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式的限制與缺陷,然後將其打入天牢,永世不得超生那種。

只是如今,還有療效、後盾、資金在硬扛著而已。

周成不為所動,依舊是謹慎地加用了第三層的鋼絲捆紮。

只見周成將鋼絲提前束縛成了一定的形狀,類似於彈簧狀,接著將遠端送入到口子中。

骨膜外,緊貼著肌肉,周成要做的,是讓這種鋼絲環繞骨週一圈,這一步的操作難度,也是很難想象的。

即便是在切開的狀態下,放置鋼絲,仍然要藉助於公式的輔助!但只見,周成卻輕而易舉的如同擰螺絲一樣地,把鋼絲送了進去,然後從下方的切口處,竟然很簡單地就把鋼絲頭給取了出來。

見狀,包括薛修德教授在內,頭皮都麻了,手上的肌肉,格外僵硬。

這是這次操作難度最高的一步,甚至比盲打到內固定器械的那個孔裡面,仍要難度更高,他們本以為,周成會花費很多時間!但?似乎,並不是這麼回事。

幾人愣了愣,語氣不淡定,景觀星更是直接抓住了周成的手,小心端詳一陣,語氣顫抖:“小周?”

“這不科學!”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時是說的你

霓虹染闌珊

死亡不是終點

飛向全宇宙

定要把王妃弄到手

諾一

都市重生之開局爆改航母

漫清洲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