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八路軍攻城指揮部,李浩和周參謀長剛吃完飯,準備守在作戰室等進攻部隊捷報時,晉綏軍談判代表直接找了過來,要求馬上進行談判。

李浩一臉不解,還以為部隊想要示威的計劃洩露了,晉綏軍準備先發制人。

談判開始後才明白自己多慮了。

“周參謀長,李團長,我們剛剛接到總司令命令,讓我們今天晚上就把談判搞完!”

中將開門見山說。

“考慮到你們八路軍攻佔大同確實付出巨大代價,戰區決定把給你們的補償再增加一倍!”

“如果貴軍同意,我們現在就籤協議.”

“答應給貴軍的補償和嘉獎一起,由接防部隊帶到大同城,移交給貴軍!”

補償增加一倍後,和自己提出來的要求仍然隔了十萬八千里,李浩當然不會同意。

毫不猶豫反對道:“不行,戰區的補償太少.”

“如果同意,八路軍出動重兵攻擊大同這場仗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我們就會成為整個八路軍的罪人.”

“考慮到戰區確實很困難,我可以在上次談判提出來的條件上減兩成,這是我們能給出來的最大誠意,再少就沒法談了.”

對方顯然是有準備而來,聽了李浩的話後一點也不意外。

拿出一張紙反駁道:“周參謀長,李團長,這是戰區今天白天發給我的一份情報.”

“上面說貴軍攻佔大同後,查封了大同城內所有日偽軍和日本財閥控制的商鋪,倉庫,煤礦.”

“戰區判斷:貴軍從這些人手裡查封了大量財富和物資,如果全部摺合成大洋,肯定不低於一百萬.”

“另外,我們談判的過程中,貴軍的軍事行動一直沒有停.”

“每天都有好幾個煤礦被貴軍攻佔.”

“這些煤礦不僅有財富,裝置,糧食,物資,還有大量武器彈藥.”

“貴軍攻佔這些煤礦後,幾乎把煤礦裡能帶走的東西全部裝車運回根據地,甚至還帶走了好多曠工.”

“一個煤礦也許繳獲不到太多東西,但十個煤礦,甚至一百個煤礦加起來,繳獲到的東西就多了,肯定能彌補貴軍在攻城戰中的一些損失.”

“再加上戰區給的補償,貴軍攻擊大同這一仗肯定不會吃虧.”

李浩明白了,原來這才是對方急著找自己談判的緣由,並不是八路軍準備示威的計劃提前暴露。

既然計劃沒暴露,那剩下的問題就好解決。

戰區雖然收到八路軍封存大同城日偽軍商鋪和倉庫的情報,也知道八路軍各部正在進攻大同境內大小煤礦。

但大同仍然控制在八路軍手裡,具體有沒有繳獲到那麼多財富,全憑自己一張嘴。

至於對方是否相信,那就不是自己的事了。

長鬆一口氣回答:“周將軍,如果我們真繳獲那麼多東西,那你就太小看日本人了.”

“我們確實從大同城日偽軍手裡查封了大量物資,這一點我不否認.”

“但這些物資都是敵人來不及帶走和摧毀的糧食,加起來有近一百萬斤.”

“繳獲到的大洋和金銀細軟非常少.”

“日本人早就算到自己守不住大同,提前把金銀細軟和大洋藏了起來,我們搜遍整個大同才見過不到十萬大洋和價值五萬大洋的金銀細軟,和周將軍你收到的情報相差很大啊?”

“城外我們已經拿下大小24個大小煤礦,也確實繳獲不少東西,但肯定沒周將軍你情報中說得那麼多.”

“那些煤礦都有軍隊和護礦隊防守,軍隊就不用說了,都有臨死前摧毀武器的習慣,大家都清楚.”

“護礦隊也不好對付,從打下來的煤礦來看,護礦隊有超過一半隊員是日軍退役下來的老兵.”

“臨死前摧毀武器的習慣已經深入到他們骨子裡,所以我們也很難從他們手裡繳獲武器.”

“不多的武器幾乎都是從偽軍和日本僑民手裡繳獲的.”

“總共二十四個大小煤礦,繳獲到的步槍不超過五百條,輕機槍不超過十挺,怎麼彌補我們在攻城戰中的損失?”

中將被李浩一連串反問給說蒙了。

收到這份情報時,中將對接下來的談判充滿底氣,稍微準備一下就信心滿滿殺到八路軍指揮部,要求重啟談判。

忽略了一件事:自己收到的情報只是戰區判斷,並沒有真憑實據。

而且情報中提到的東西都是在大同發生的,現在這裡還是他們地盤,怎麼說都是他們說了算。

就好像昨天的談判,明知道八路軍給自己的傷亡和損失清單有水分,但卻沒辦法反駁,心裡再怎麼苦,再怎麼不服氣,也只能往肚子裡咽,誰讓自己沒證據就來呢?放下手中寄予厚望的情報後,中將決定跟李浩開門見山。

戰區給自己發這份情報時也轉發了總司令的命令。

他急了,想早一點控制大同,透過埋在大同地下的煤礦給自己賺取財富,彌補晉綏軍越來越弱經濟底子。

命令上說得很清楚:如果今天晚上談不下來。

明天一大早,集結在邊境上的三個主力師就會進入大同,對大同境內的八路軍施加軍事壓力,配合他們談判。

總司令不想透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大同歸屬,更不想和八路軍發生軍事衝突,挑起戰事。

這一點中將比任何人都清楚。

一旦戰區下達軍事施壓的命令,誰也不敢保證八路軍會不會針鋒相對,最後導致兩軍爆發衝突。

所以中將肩膀上的壓力非常大,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達成這場談判。

“周參謀長,戰區已經給貴軍下達了撤退命令,不管補償有沒有達到貴軍要求,該撤退必須撤退,這是軍事命令,沒有任何商量餘地,否則就是違抗軍令,輕則上軍事法庭,重則被當成叛軍消滅.”

“明天一大早,集結在大同邊上的三個主力師就會進大同,從貴軍手中接防這裡.”

“我勸周參謀長還是同意我剛才的提議,避免兩軍發生不必要的摩擦.”

“我相信貴軍還沒有膽量正面阻擊我們,挑起戰事,破壞統一戰線,成為民族罪人.”

“簽了協議,你們在撤退時還能拿到一些補償.”

“不籤協議,等三個主力師趕到大同城外,你們什麼也拿不到,何必呢?”

“威脅!”

周參謀長和李浩腦子裡同時冒出兩個字。

互相對視了一下,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怒火。

談判桌上佔不到便宜後,就開始歪門邪道,打算透過軍事施壓來逼八路軍就範。

但他們的算盤顯然是要落空了。

李浩早就想到他們會進行軍事施壓,而且提前做了準備。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訂閱!求月票!求收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雲事蹟

劉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