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釜山行》正式開畫,更多觀眾也看到了這部喪屍題材的災難電影。

在天空之城影業的運作下,全國首映零點場超過5000家影院,《釜山行》輕鬆拿下3020萬元。

這個資料非常不錯,已經超過了上一部《隧道》的零點場票房。

這是相當不錯的午夜場成績,要知道,前些天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的午夜場票房,也不過789萬元。

後者卻是續集。

能去午夜場觀看電影的,無疑都是影迷中的發燒友群體,這些人具備很強的口碑輻射能力。

《釜山行》在他們當中的反響相當不錯。

瀚海娛樂的電影似乎又要成功了,這讓華宜、光線、伯納等電影公司的臉面不太好看。

雖然國內的電影市場雖然足夠大,但是他們並不希望再冒出一個能夠挑戰他們在業內地位的電影公司。

而且這家電影公司是如此生猛,製作的電影全部大賣。

如果說瀚海娛樂一開始沒有發行能力,還算是弱點的話,自從這家公司收購了天空之城,成立了自己的發行部門後,唯一的弱點也沒有了。

再想壓制瀚海娛樂,只能寄希望於他們自己出問題,或者大製作的電影遭遇滑鐵盧了。

本來,他們並不看好《釜山行》。

畢竟題材敏感,能過審已經讓他們驚訝不已了。

再加上還是三國合拍片,也沒有成功的先例。

這讓他們對於這部電影的未來感到悲觀,本以為瀚海娛樂終於要失敗了。

可是,點映的結果,卻讓他們大感不妙。

電影非常精彩,就連他們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人,都覺得這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之後的零點場票房,更是證明了他們的擔憂並不是無的放矢。

三千萬的零點場票房,足以證明這不電影的成功。

先不說能賺多少,最起碼是不可能賠本的。

他們現在能期望的,只有電影正式上映後,口碑解禁,不為觀眾所喜,繼而票房暴跌了。

只是,他們的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陳嶼深知宣傳的重要性。

經過多部電影以後,宣傳部門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

當口碑解禁後,宣傳部門立刻組織水軍,在各個論壇刷起了評論。

“這部電影緊張且刺激,是不可多得的喪屍題材電影。

電影很巧妙的在每場戲加大賭注和籌碼,讓你的腎上腺素時刻處於飆升狀態,根本不給觀眾傳奇的機會,使得觀眾被代入到崩壞喪亂的喪屍世界,而片中的角色也忍受著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摺磨.”

“這部電影不僅僅只有緊張和刺激,更多的是在病毒爆發後,人們的真實內心,人性也會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而劇中的角色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隻會滿血打怪的工具人。

電影中展現了人性的醜惡,但是也有人性的光輝,這正是我喜歡的一點.”

“看完後很爽的感覺,每一根神經緊繃著,雖然重要角色的犧牲讓人不免遺憾,但是該片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喪屍片.”

“這部電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電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更加接近普通人。

但這正是電影令人著迷的一點,因為當災難真正降臨,我們可能也會和主角團們一樣.”

這些發燒友般的影迷,往往看過之後,還會在透過各種渠道,散播自己對於影片的看法。

有兩種影片他們評論最多:一是亮點十足的好電影,二是槽點無數的爛片。

毫無疑問,《釜山行》就是亮點十足的好電影。

這部電影揭露了人性的陰暗,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輝。

喪屍也不再笨拙,而是多了很多動作。

有別以往的主角形象,這部電影的主角更貼近普通人,更能引起影迷的共情。

如今是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發燒友般的影迷,樂於以各種論壇、微博、豆瓣和時光網等電影網站作為活動基地,頻繁發表關於新上映影片的評論和看法,已經能影響到相當多人的觀影選擇。

比如豆瓣,它的影響力就很大,上面的電影評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觀影人群的選擇。

豆瓣上的興趣組,熱衷於電影的各種預告片,並在網上反覆欣賞,甚至會推薦給剛認識的網友;他們會在興趣組裡討論自己喜歡的電影,並且表明這週末會買哪一部新片的票;在看完電影之後,他們會把自己的觀感與同興趣組的朋友分享,繼而在豆瓣發表評論。

豆瓣的影迷群體,他們對電影業的瞭解不亞於專業人士,對行業內幕和影視花絮如數家珍,他們樂於討論電影,從電影的導演,到演員,從服化道,到劇情。

他們此時的影響力,已經能製造廣泛的口碑,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電影票的銷售。

宣傳部門真正要做的,是如何討好這部影迷的歡心。

如果能讓評分網站上的電影發燒友認可,那麼這部電影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好在,目前為止,電影得到了他們的喜愛。

雖然評分一直在降低,但是比較穩定,還屬於好電影的評分層級。

電影質量有所保證,宣傳營銷到位,加上在傳統熱門喪屍片基礎上適當的一點創新,《釜山行》開畫當日,就壓過影院中所有正在放映的影片,以1億7280萬元的單日票房,從同樣是大熱的《盜墓筆記》手中搶到了單日票房冠軍的頭銜。

後者同樣首日大賣,1億6141萬元的票房只是稍稍遜色於《釜山行》。

讓人驚訝的其實是《封神傳奇》,之所以驚訝,是這部電影在由範爺的加盟下,票房依舊不盡如人意。

這部電影從首日進賬7800萬元後,後續票房一路走低。

《釜山行》上映當天,更是隻進賬157萬元,連動畫電影的票房都比它高。

週六,根據貓眼、淘票票等軟體釋出最新的統計資料,《釜山行》的影院現場觀眾評分為,預期國內票房成績在15億以上。

這個分數,對於《釜山行》這部災難喪屍片來說,算是非常不錯的口碑了。

更讓陳嶼驚喜的是,三流報紙竟然評論了《釜山行》,雖然字裡行間都是對南韓製度以及視人民為草芥的嘲諷,但是,以三流報紙在國內的影響力,帶給電影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釜山行》,一部對人性深度剖析的電影。

在危急情況下,是選擇獨活還是一起生亦或是讓別人生,這個過程裡面包含著自私、猶豫、醒悟、寬容以及大愛,每一次危難狀況下的重生,也包含著利用、渴望、互助、勇敢以及犧牲。

各種情感相互交雜,上演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災難逃生戲,讓人回味和反思.”

“《釜山行》沿用了一個好萊塢行屍題材的模板,是一部商業片,裡面集合裡許多的商業元素,比如明星演員,優秀的特效,中日韓三國合拍的第一部喪屍題材電影,從各方面來迎合觀眾的觀影口味。

來自華夏的導演嫻熟的運用好萊塢的敘事手法營造張力,又以其獨具匠心的情感締結動人於心。

導演,編劇對人文藝術性的不妥協,對人性細節的精準拿捏和絕妙刻畫,每一個形象都被得以細緻入微的精雕細琢。

在形式上,《釜山行》裡開往釜山的ktx列車,完全復刻自南韓民眾的日常生活——包括中途經過的天安和大田站,,出現的人物包括了老少中輕病弱殘孕,完全就是縮小版本的南韓社會組成,極具代入感的同時,又讓不瞭解南韓社會的人感到新鮮.”

三流報紙評論後,《釜山行》算是徹底出圈了。

陳嶼見狀,立刻加大了宣傳力度。

又是一千萬的宣傳資金撥付了出去,一定要趁著熱度,大造聲勢,讓更多人知道這部電影。

於是乎,豆瓣和時光網,乃至各大論壇上再次出現了群起出動的水軍。

他們充分發揮人數上的優勢,大量的好評出現在了《釜山行》的電影評論區。

充分受到好萊塢電影培養的影迷,喪屍片愛好者,國產電影的紅粉,乃至被電影劇情打動的普通路人影迷,全都化生為《釜山行》的發燒友,到處傳播這部電影的訊息。

水軍部門的推波助瀾,更是讓影迷發燒友的傳播度進一步擴大。

這時,宣傳部門收買的電影博主也有了動作,這是一位有著數百萬粉絲的大博主,他從色彩的角度分析了《釜山行》。

“從色彩上來講,色彩無疑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藝術語言,無論是現實主義風格、還是表現主義風格的影片,色彩變成了無可取代的電影藝術語言,既傳遞情感,又表現思想,既烘托氣氛,又體現風格。

《釜山行》整體色彩清冷,主色調偏黃綠,作為一部“災難喪屍片”,這樣的色調可以讓觀影者的情緒代入進電影中,演員臉上的色彩偏土黃,更能突出角色的窘迫,和恐慌。

在穿越車廂時,發現喪屍在隧道沒有光線的時候是看不見的,所以大家找方法在黑暗時行動。

這裡,黑暗代表生存,光明代表死亡.”

他在微博上的評論,引來了無數影迷的關注。

“黑暗代表生存,光明代表死亡,這種暗喻,似乎貫穿全片啊!”

“沒錯,電影結尾,在隧道的時候,倖存者是安全的,但是當他們走向光明,迎接他們的卻很可能是士兵的射殺.”

“這麼一說,電影好黑暗啊!”

“在黑暗的現實,也抵不過人性的光芒.”

截至首映日,這部影片的宣傳和發行總計投入了一千多萬元。

要是加上上映之前的費用,妥妥的超過了四千萬元。

如此高的投入下,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週日,週六的票房資料出爐。

電影口碑擴散,加上有三流報紙的“宣傳”,票房比之週五提高了不少,單日豪取1億9650萬元的超高票房。

繼續力壓當天入賬1億5412萬元的《盜墓筆記》,穩坐單日票房榜的榜首位置。

短短兩天,《釜山行》的票房便超過了3億,無限接近4億元大關。

週日,電影熱度不減,排片率理所當然的上升到了同期所有放映影片的第一位。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釜山行》的上映時間很巧,同期並沒有好萊塢大片上映。

一部《寒戰2》以及龍哥的《絕地求生》都趕在了7月上映。

唯一能和這部電影叫板的是《盜墓筆記》,可是這部流量明星主演的電影,在票房也壓不住集結了三國明星的《釜山行》。

……“8月份第一個週末,國內影院再迎來兩部大規模開畫的新片,市場熱度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準。

由瀚海娛樂、希傑娛樂、東寶株式會社製作,天空之城影業發行的《釜山行》,開畫首周便登陸了國內超6000家影院,首週三天豪取5億6362萬元。

力壓取得4億7839萬元票房的《盜墓筆記》,穩穩的坐在了周票房冠軍的寶座上.”

華宜的董事長辦公室內。

小王總看到自家大哥看完電影票房後一言不發,他便忍不住開口詢問道:“哥,怎麼樣,《釜山行》的票房下跌了沒有?”

大王總的臉色有些難看:“是跌了點,但是走勢很穩健案,下跌的幅度也非常小。

可以說,他的電影又成功了.”

小王總張張嘴,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他們兄弟倆自從二十年前開始創業,投身電影行業,這幾十年風風雨雨走了過來,也算是什麼都經歷過了。

賺錢的和不賺錢的電影也都拍過,可是像陳嶼這樣,公司每部電影都大賣的,還真沒遇到過。

要說劇本,這幾部電影的劇本也說不上多好。

要說演員,也都屬於實力派,唯一算是一線的也只有一個蒂凡尼-唐。

可就這樣,瀚海娛樂能硬生生闖出一條路來,連他們這些做同行的都不得不佩服。

而且,陳嶼做生意也是讓人無話可說。

最近更是大手筆收購了估值接近30億美刀的華夏音樂集團的百分之60多的股份。

這麼大手筆的交易,陳嶼肯定付出了不少錢。

就這樣,他竟然還有錢,能掏出30億元購買大廈。

算下來,兩筆交易超過了一百億。

這個年輕人,怎麼會這麼有錢?聽說,在幾年前,他還只是電視臺的一個小員工。

大王總嘆了口氣,不服不行啊!陳嶼的成功絕對不是僥倖。

他查過對方的資料,陳嶼自從開公司以後,就沒失敗過。

做的生意可以說是一本萬利,有戲製作更是成了對方的現金奶牛。

就算偶爾有一兩部電影失敗,對他來說,也遠遠談不上失敗。

事到如今,陳嶼和他的瀚海娛樂,已經成了他和華宜上下必須正視的對手了。

唯一讓他感到安慰的是,華宜今年的鉅製,馮導的《我不是潘金蓮》就快上映了。

馮導的電影還沒有失敗過,而且女主還是話題女王範爺。

兩者強強聯合,說不定還能創造出今年的票房神話呢。

……電影成功,陳嶼身上的壓力一輕,他也可以開始著手忙其他工作了。

於是,他找上了烏導。

陳嶼開門見山的問道:“烏導,《釜山行》這個專案結束後,你有沒有其他的專案?”

他早就惦記著封神三部曲了,只是怕影響到烏導的工作,才一直忍到現在。

如今,電影初步取得成功,烏導暫時也不用那麼忙,是不是可以考慮後續的專案了?烏導搖頭道:“沒有,是有些公司想請我拍電影。

不過,劇本都不太合適,投資也太小。

我不想拍小成本電影,放不開手腳.”

陳嶼又問道:“那烏導你那有考慮什麼合適的劇本嗎?”

“有,不過……”烏導猶豫道。

陳嶼說道:“不過什麼,說說看.”

“不過,我考慮的劇本是古裝神話題材的,取材於……取材於《封神演義》.”

烏導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到了最後,幾乎細不可聞。

陳嶼也理解他為什麼會底氣不足。

《封神演義》是華夏的國民級大ip,雖然不是四大名著,但是影響力卻絲毫不遜色於四大名著。

可是,這也造成了國內對《封神演義》的開發程度相當之高。

不提《封神演義》被翻拍了一遍又一遍,就是裡面的高人氣角色,也不知道產生了多少衍生電影和電視劇,甚至是動畫電影。

在這種情況下,你拍的好,自然能吸引到足夠的觀眾,可要是沒拍好,肯定是罵聲一片。

在上映的時候,就會有人用放大鏡挑刺,拿你的電影和老片子做比較。

再者,還沒下畫的《封神傳奇》的票房很不理想。

投資高達億,集結了兩岸三地的明星,可是總票房卻只有2億8378萬。

連投資都收不回來,他又怎麼有信心靠著這個劇本拉來投資呢。

只要烏導有了這個意向,他就不怕。

封神,又一個大ip。

只要第一部可以成功,必然可以連續拍攝好幾部續集的系列電影。

只要握有多個系列電影的版權,就算公司發展遇到挫折,靠著系列電影的版權也能躺著賺錢,妥妥的當個人生贏家。

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府:老鐵,你想要鐵飯碗嗎!

御清天帝

星藍為空

二流鹹豬手

季總別虐了,夫人她要帶娃改嫁!

門蟲

末日來臨第一天就成為龍國高層

星辰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