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智商不是很高的南宮毓秀和八歲的小孩李潼玩到了一起。

看著一大一小兩個快樂玩耍的身影,母親不再認為南宮毓秀是被李風搶來的,她更像是撿來的。

“這姑娘……是幽州誰家的?”

“她不是幽州人士,江湖人,師父是明月道人.”

母親沒有聽過明月道人,雖然南宮毓秀的身份配不上李風,但人不是李風搶來的就行。

“你去了一趟幽州,變化很大.”

李風誠懇地道:“以前是兒子混賬,做了很多錯事,惹得母親不高興,今後兒子一定彌補以前做的錯事,好好孝順母親,還有照顧弟弟.”

母親很欣慰:“你這樣我就放心了,你的太子之位被廢黜不久,李元也沒有犯錯誤,短期內你父皇不會再廢黜。

你好好表現,最好想辦法先回京城.”

“只要回了京城,才能奪回你的太子之位.”

李風點頭表示一切聽從母親的吩咐。

那邊南宮毓秀向李潼展示了自己的身手,喜的李潼連連鼓掌,大聲較好。

南宮毓秀也極為高興,興奮之下揚言要收李潼為弟子。

母親深深地看了眼南宮毓秀,轉頭對李風說:“這個女子,你可千萬不要和她養育後代,我怕她的愚蠢遺傳給孩子.”

“我現在也擔心這個問題.”

李風過去揪著南宮毓秀的衣服把她拉回身邊:“你怎麼和你師姐一個毛病?他是我弟弟,你收他為徒不是亂了輩分嗎.”

南宮毓秀委屈一撇嘴:“哦.”

李潼已經徹底被南宮毓秀征服了,連母親都不要了,跑到她身邊,死死拉著南宮毓秀的衣服不鬆開。

“你回京有住的地方嗎?”

“父皇沒有賞賜府邸,今夜只能去酒樓暫住.”

“不必出去,立政殿還有你住的地方.”

李潼最高興:“母后,我可以和南宮姐姐一起睡嗎?”

李風拉過李潼:“那是你嫂子.”

李潼從小就怕這個大哥,見他說話,立馬縮起腦袋不敢回答。

“小翠,去給幽王收拾下房間.”

李風歪頭看到幾個宮女,在下面忍不住搓了搓手,李風那王八蛋還真夠狠的,這幾個宮女全部染指過,真不怪他親孃都討厭他。

到了晚膳的時候,李叡來了。

李叡後宮眾多,相貌出眾的更是繁多,不過她們都比不上李風的母親,因為她是皇后。

李睿來立政殿用膳更是家常便飯,不過這次過來,他想多瞭解瞭解李風,為什麼改變這麼大。

要知道以前的李風,徒有太子之名,只會幹一些齷齪事,說他紈絝子弟都對不起紈絝子弟。

“拜見陛下.”

“平身,這位是?”

李叡進來就看到了正在和李潼打鬧的南宮毓秀。

李風沒想到李叡會過來,介紹道:“這位是南宮毓秀,明月道人的徒弟,隨我一同進京保護我的.”

“名門之後,不錯.”

能讓李叡用名門兩個字,可見明月道人在江湖上的名聲不小,這倒是超過了李風的預料,看起來明月道人的勢力不小。

“潼兒,來父皇這裡.”

“我不,我要嫂子陪我玩.”

李潼見識過南宮毓秀的身手後,徹底成了她的腦殘粉,一刻都不想和南宮毓秀分開。

李睿笑笑也沒當回事,轉身詢問李風幽州的事情,主要是攤丁入畝這條政令。

李風詳細解釋了一遍,李叡若有所思,而後問道:“幽州執行的如何?”

“目前還在初期階段,百姓呼聲很高,士紳豪族們被我穩住,暫時沒有反對的聲音,父皇對這條政令有興趣?”

李叡點點頭:“不過想推廣下去,難度很高.”

“父皇有想法?”

“自然是有的,朕登基初年,下令統計全國人口,然統計的人數,朕至今感覺不對.”

“這些年少有戰事,國庫稅收卻不增反減,這裡面問題很大。

你的攤丁入畝,似乎是應對之策.”

李風搖搖頭說:“父皇,於一州之地而言,執行攤丁入畝可行,但要是在全國範圍內執行,不僅不行,反而會導致全國民怨沸騰.”

“何解?”

“各地情況不同,若是統一標準執行,反而會讓下面的貪官找到貪汙的理由。

父皇要是想在全國推行,我建議先統一標準.”

“統一什麼標準?”

“大乾的稅收,根據各地情況的不同,收取上來的也不盡相同。

有白銀,銅幣,糧食,有絹布,甚至還有草料等等.”

“這些都是根據各地情況不同,而收取上來的不同稅賦,但地區不同,這些東西的價值就不同,而這樣可操作的空間就太大了.”

“父皇要是想推行攤丁入畝,不如先將賦稅統一,統一收取銀子為賦稅。

這樣不僅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

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李叡眼睛一亮:“風兒,這是你想出來的?”

李風心說這是一個叫桂萼的人想出來的,我只是剽竊。

“父皇覺得這賦稅之策如何?”

“好,很好,風兒,你成長了許多.”

皇后怕打擾父子倆談論政務,在一旁一直等著,直到父子倆談完,她這才端著飯菜過去。

“幽州苦寒,風兒吃不到家裡的飯菜,可要多吃一些.”

皇后用話語提點李叡,李叡只當做沒聽到,對於李風這個嫡長子,李叡其實寄託了很大的期望。

即便他幹了那麼多混賬事,被貶為幽王,發配到了幽州,他依然派了魏東亭過去暗中保護。

而今李風展現出超強的治國能力,李叡其實比皇后更想他回來,可是李元被封為太子後,做事一直勤勤懇懇,沒有犯過錯誤,他也不好罷黜。

尤其是李風身上還攤著事情,趙言的彈劾不能無視。

“明日朝會,趙太尉定然會向你發難,你做好準備.”

提及此事,李風就是一肚子火:“父皇,趙言在半路…”李叡搖搖頭說:“我知道,但你沒有證據,沒有證據,一切只能是你的臆斷。

趙言在朝中勢力頗廣,不是你的臆斷可以打壓下去的.”

“明日不僅是趙言,還有六部官員發難.”

李叡用完膳,並不在立政殿休息,而是去其他妃子那,對此,皇后雖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習慣了。

李風和南宮毓秀吃完飯後,到了一側的宮殿休息,李潼死活也要跟來,李風只好讓南宮毓秀帶著這個小拖油瓶。

沒成想,二人在這裡見到了一襲白衣勝雪的溫雪。

隨即是一把劍飛到了李風面前插入了地上:“練劍.”

李風頭疼無比,低頭卻發現李潼已經拋棄了南宮毓秀,一臉崇拜的看著更帥,更俠氣的溫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還是白

陽光下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