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五年的冬天,大宋京城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

元嘉五年的冬天,大宋京城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

冬月十七。

天剛矇矇亮。

王華帶著大駙馬牛飲川和皇城司守道堂掌事南宮守道敲開了皇城緊閉的大門,叫醒了熟睡中的文帝劉義隆。

……

與此同時,南宮守道已經派手下請來了老國丈袁湛。

南宮守道覺得此事過於重要必須有老國丈在才能拿出好的辦法。

……

皇帝寢宮的偏殿,文帝劉義隆睡眼朦朧斜躺在偏塌上。

汪公公站立在劉義隆旁邊,問道:“王大人,什麼大事,天還沒有亮叫醒了皇帝陛下,還叫來的老國丈……”

……

王華連忙給皇帝請罪,並把府上這幾天發生的事彙報給了文帝劉義隆。

這幾天的事情來的太奇怪了,文帝劉義隆聽的雲裡霧裡,打著哈欠說道:“這就這事,早朝不可以嗎?”

汪公公也在怪罪王華,怪罪南宮守道。

……

王華不急不忙的再次談起此事,王華說,活著的死了,死了的活著,事情也過於奇怪。

再說,有一個人死了還被驅鬼術派來趕到家裡尋扎那塊布片,那塊不片上寫了三個字:風雲軍。

……

風雲軍?

聽到風雲軍,劉義隆從龍塌上抬起身坐了起來,看著王華問道:“怎麼回事?”

……

王華又把剛才的事講了一遍。

王華說,這一切都表明風雲軍將有大動作,或者針對風雲軍將有大的事情要發生。

那塊布片分明在傳達著什麼不知的資訊。

……

〖劉義隆覺得這樣的仇殺乃是個人恩怨〗

……

劉義隆聽了王華的奏報後,大為震驚。

刺殺朝廷大臣,以鬼怪禍亂朝綱,非同小口。

而且事情的矛頭指向風雲軍。

文帝劉義隆命汪公公令皇城司必須徹查此事。

……

但是南宮守道卻說,這件事表面上看是針對風雲軍,其實針對的就是宜都來的人。

這件事一定還與某一個特定的人有關。

對於南宮守道說這些話文帝劉義隆深表不同意見。

劉義隆還是那樣大度,那樣豁達,始終覺得這次殺人也許就是王華與李覓、張渡之間的的個人恩怨,或者是妖人針對西鳳橋的報復。

……

〖南宮守道堅持認為這是又一次刺王殺駕的開始〗

……

南宮守道又談了勾魂刀的事。

南宮守道說勾魂刀乃是鳳棲村執法堂鳳飛揚的獨門兵器,天下絕無僅用。

……

文帝劉義隆又問了牛飲川。

牛飲川還是那句話,勾魂刀確實是鳳棲村執法堂鳳飛揚的獨門兵器,乃是鳳飛揚懲戒修仙者勾取被懲戒者魂魄的兵器。

……

牛飲川再次談到了姐姐丘白雪。

牛飲川說對於鳳棲村的事自己知道的有限,如果要了解詳情還是要請教姐姐丘白雪。

文帝劉義隆點頭稱讚,表示自己一定會去詢問丘白雪。

……

南宮守道又堅持認為京城最近發生的離奇事件也許就是那個隱藏在背後的人再次作案,矛頭還是皇城,還是皇帝陛下。

南宮守道堅持認為這是又一次刺王殺駕的開始。

……

〖袁湛強調對待風雲軍不能僅憑推斷亂施懲戒〗

……

可是,袁湛堅持認為此事撲朔迷離不能妄下定義,一切都需要證據,只有有了足夠的證據才能採取行動。

……

袁湛強調對待風雲軍,對待仙人族只能安撫,不能征討,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無辜懲戒,尤其是不能在沒有證據僅憑推斷的情況下亂施懲戒。

……

袁湛建議,一邊安撫風雲軍,一邊安排人手秘密調查此事,並命南宮守道抓緊召集天下有修為的修仙者加強皇城司守道堂的力量,防止風雲軍有變。

……

袁湛的話句句在理。

王華深表同意。

牛飲川本來就是不韻世事的小蠻牛,自然沒有多餘的話。

劉義隆點點頭也同意了袁湛的建議。

……

〖文帝劉義隆當眾宣佈犒賞風雲軍〗

……

一陣討論之後,天色已經大亮,汪公公已經開始催皇帝上早朝,文武大臣早已經在英華殿等候。

……

英華殿上,文帝劉義隆當眾宣佈,要於元嘉六年元宵節在宣德殿大宴群仙,犒賞風雲軍,並再次許諾要把古南楚所有疆土劃歸仙人族,讓人族與仙人族永享太平。

……

也許這是文帝劉義隆要息事寧人吧。

也許劉義隆也相信了仙人族會有什麼動作吧。

……

〖劉義康強調朝議乃是自古朝廷禮法〗

……

彭城王劉義康在大堂上當場再次提出異議。

劉義康覺得把古南楚所有疆土劃歸仙人族乃是朝廷大事,應該先進行朝議再由皇帝最後裁決,如果由皇帝獨斷朝綱不僅有違大宋朝建國以來的常理,也不符合禮法。

……

劉義康說,朝議源於周商時期,乃是自古朝廷禮法,自周商以來歷朝歷代有德明君凡遇軍國大事均需經商議而後決定。

《易經·繫辭上》有“議之而後動”,《尚書·洪範》中有“立時人作卜筮,三人佔,則從二人之言。”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亂,各國出於富國強兵的需要,君主紛紛禮賢下士,國家的政治、經濟等各項政策都要經過眾人商議後方可定奪。

大宋國建國以來,武帝特別重視朝議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朝議制度,明確凡遇軍國大事由皇帝親自主持召集臣下共同議事,讓群臣各抒己見。

宋武帝有明確訓言,凡遇軍國大事均需經商議而後決定。

……

劉義康這個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白,把古南楚所有疆土劃歸仙人族這件事既沒有和他商量,也沒有和太皇太后蕭太后說,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很沒有禮貌。

……

劉義康在朝堂之上面對文帝劉義隆依然咄咄逼人。

……

面對劉義康咄咄逼人的氣勢,文帝劉義隆微微一笑,詢問禮部尚書謝燕青皇帝獨斷與朝廷禮儀。

……

〖禮部尚書謝燕青:武帝特別重視朝議制度〗

……

禮部尚書謝燕青乃是四大家族謝氏子弟,謝晦案爆發後,禮部尚書謝燕青一直站在文帝劉義隆一邊譴責謝晦,言謝晦清君側乃是欺世盜名。

為此,謝晦事件之後,文帝劉義隆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和寬容,沒有對謝氏家族進行株連,也沒有對謝燕青做什麼。

謝燕青還是禮部尚書。

……

如今文帝劉義隆相問,禮部尚書謝燕青不得不站出來為文帝劉義隆仗義執言。

這是文帝劉義隆期盼的。

……

可是,禮部尚書謝燕青走出列班卻跪了下去。

禮部尚書謝燕青說:“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陛下對自己,對謝氏家族有再造之恩,其恩情比山高,比海深,當永世不忘。於私自己當粉身碎骨報答陛下,萬死不辭。”

“可是臣乃陛下的臣子,也是大宋的臣子,於公,皇帝有言,臣子不敢不言,更不敢亂言禍亂朝綱。”

……

禮部尚書謝燕青一陣屁話,最後說了關鍵的一句話:大宋國建國以來,武帝特別重視朝議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朝議制度,明確凡遇軍國大事由皇帝親自主持召集臣下共同議事,讓群臣各抒己見。

……

禮部尚書謝燕青顯然和劉義康一個鼻孔出氣。

……

〖禮部尚書謝燕青:武帝特別重視朝議制度〗

……

朝廷內人們紛紛議論起朝議制度。

劉義隆已經無語,可是,又有五位大臣,分別禮部尚書左侍郎嚴青山、禮部尚書右侍郎黃福海、御史臺三位言官柳正清、武成峰、程自力,他們分別站出來大談朝議之重要。

言下之意,皇帝獨斷朝綱不僅有違禮法,還有違祖制。

……

關於要不要朝議的爭論已經紛紛揚揚。

但是,支援朝議乃是朝堂的主流。

朝堂之上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朝議。

……

確實也應該如此。

支援朝議乃是一個大臣的本分。

支援朝議肯定是對的,強調朝議更加是對的。

……

試問,沒有朝議又要大臣幹什麼?

天底下又有哪一位大臣會反對朝議?

顯然,劉義康已經在朝堂上點起了一把火。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鋒戰影

翠筱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