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幫心悅誠服地臣服於餘汗青〗

……

江湖傳說,太湖幫不肯歸順的第二天,餘汗青帶著弟弟餘汗年和小妹餘青青搖著一條小木船登上太湖湖心島。

三天後,餘汗青帶著弟弟和小妹還是搖著那條小木船從太湖湖心島回到了千果巷。

再過了三天,太湖幫二幫主李飛虎帶著幫主牛坤的親筆信和一封拜貼獨上茅山拜見主持道人張天師,說幫主牛坤偶遇風寒不能親自前往,但是太湖幫全幫上下願意拜餘汗青為江南武林盟主,並送來賀禮白銀十萬兩。

太湖幫作為江南武林第一大幫如此心悅誠服地臣服於餘汗青,茅山派又是如此堅決的支援餘汗青,江南武林其他人士自然沒有理由發對,也不必要反對。

於是,餘汗青於茅山之巔與茅山主持道人張天師、蘇州寒山寺主持智空法師、蘇州西山周家莊周擎天老爺子、太湖幫二幫主李飛虎、晉陵城著名大儒段梓禮煮酒論英雄,餘汗青當上了江南武林盟主。

至於,餘汗青帶著弟弟和小妹在湖心島發生了什麼,沒有知道,也沒有誰提起。

為此,餘汗青成了江湖的一個謎。

餘汗青的武功到底有多高,沒人知道。

餘家的鎖喉槍到底如何也沒人知道。

……

〖牛坤土匪不做,做商人,成為了江南武林的一段佳話〗

……

江湖傳說,餘汗青道法高深感化了每一個人。

太湖幫幫主牛坤也被餘汗青感化了。

那一年,江南武林成立的盛典上,太湖幫幫主牛坤帶著眾兄弟對天發誓從此不再過問江湖事,然後遣散眾人,留了幾個得力的弟兄不做土匪,學起了經商。

……

牛坤土匪不做,做商人,成為了江南武林的一段佳話。

……

牛坤在晉陵城南運河北岸千果巷之側建起了一個萬柳巷,做起了大財主。

……

〖那時,餘家是何等興旺,何等榮華富貴〗

……

那時,餘家是何等興旺,何等榮華富貴。

可是,江南武林成立的第十年,餘汗青邀請江南武林各大掌門在千果巷茅山茶樓喝茶,長嘆人老了,應該享受天倫之樂,把盟主之位傳給長子餘孝恩。

餘汗青生三個兒子餘孝恩、餘孝天、餘孝廉和兩個女兒餘孝荷、餘孝梅,五個子女從小聰明好學,武功均有一定造詣。次子餘孝天十二歲出家,已經接任茅山第二十七代掌門。長子餘孝恩武功四十九式餘家拳、十二式餘家鎖喉槍獨霸江南武林。

……

由余孝恩接任新的盟主江南武林個個心服。

……

〖餘汗青在書房裡坐化昇天了〗

……

那一年,六月十二,餘汗青八十歲大壽。

六月初十,江湖各門各派前來賀壽的賓朋已經住滿了晉陵城各大小客棧。

六月十一,千果巷碼頭已經停業。碼頭兩岸連綿十數里停滿了各色帆船。碼頭上搭建起了一條長三丈寬二丈高三尺的戲臺,一條寫滿幾百個“壽”字的紅色幕布掛在戲臺的後牆上。鶴算千年壽,松齡萬古春。兩幅賀壽對聯懸掛在戲臺兩邊。

千果巷家家戶戶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斗大的壽字。

六月十二,流水席擺滿整個千果巷,從巷頭到巷尾二百多桌。

可是,就是那一天,餘汗青八十歲大壽,餘家發生了一件怪事。

巳時,大戲已經開鑼,胡家班唱的姚茂良的《精忠記》。餘汗青,由老太君和兒女陪著一起看戲。

臨坐下來時,餘汗青發現次子餘孝天沒有回來,正要想問:“茅山的請帖送了沒有?”

只見餘孝天的大弟子青雲子曾善渡匆忙趕來,倒頭就拜:“恭喜老太爺八十大壽!”

磕完三個響頭,青雲子說道:“昨天清晨早課結束,我師父本來講好要帶我們弟子七人下山來給老太爺您拜壽的,可是,一直等到傍晚都沒有聽到師傅召集,我們幾個人急了就去找師傅。可是師傅不見了。”

青雲子喘著氣,語無倫次地繼續說道:“師傅留下一張便籤,一份賀信,說是仙遊四海去了。賀信是給您老太爺的。我怕茅山生變,留下其他弟子鎮守道觀,自己一大早匆匆趕來給老太爺拜壽,壽禮也忘了帶。”

說著青雲子舉著雙手恭恭敬敬地呈上賀信。

賀信只有十個字:恭喜父親大人仙緣已近。

餘汗青微笑了一下,對長子餘孝恩說:“去巷尾范家看看,他家老爺範仁貴先生回來了嗎?我有事要請教。回來了,速速來報。”

快到午時的時候,長子餘孝恩走過來對父親說巷尾范家老爺回來了。

餘汗青立刻起身,帶著餘孝恩趕往巷尾范家。

餘汗青走進范家,向范家老爺請教。

餘孝恩在范家門口守候。大約一盞茶的功夫,餘汗青從范家出來,匆匆往回趕,對兒子餘孝恩說:“不要跟我了,去陪你母親。記住以後萬事要聽母親的。”

餘孝恩不知父親講話何意,一頭霧水,回到大戲臺前,陪母親看戲。

正午,戲已經散場,喜宴開始,餘家兒孫幾十口人等著要給老壽星拜壽,卻不見餘汗青回來。

老夫人命長子餘孝恩回家去請。

餘孝恩回到家,找遍了餘家大院,不見父親蹤影。問遍了餘家大院的每一個人,都說看到老太爺回來的一個人關在書房裡,沒有一個人看到他出來。

餘汗青在書房裡坐化昇天了。

……

書房裡的書桌上留了一幅字,乃餘汗青親筆:

兒孫自有兒孫福,父輩求仙自逍遙。

……

〖餘孝恩在餘家大院裡消失了〗

……

那時,餘家的主心骨其實是餘孝恩。

餘孝恩是江南武林的盟主,餘家拳的掌門,千果巷碼頭的財主。

餘汗青的昇天沒有給餘家帶來什麼不利,餘家還是那樣榮華富貴。

只是餘家沒有知道為什麼餘汗青在書房裡坐化昇天了。

更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事還要接踵而來。

第二年,春三月,桃花盛開的季節,餘孝恩留下一封和他父親一樣的家書:“兒孫自有兒孫福,父輩求仙自逍遙。”,在餘家大院裡消失了。

那年四月初二,餘孝廉身披道袍離家出走,上了茅山做起了道士。

千果巷餘家偌大的家業,靠餘孝恩的獨子餘謙之苦苦支撐。

餘謙之從父親餘孝恩手中接過江南武林盟主令旗,成為新一代江南武林盟主、餘家拳掌門和千果巷餘家主人。

……

〖餘家已經不再興旺〗

……

千果巷餘家,看上去還是那樣榮華富貴。

山牆上蝙蝠、壽字組成的鏤花圖案寓意“福壽雙全”,門楣上雕飾著九世同居的紋樣,屋頂上出挑成橋顯得雍容華貴。大門在院子的東南角。院子共有三進,進門的屏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

但是,餘家已經不再興旺。

……

當黃天霸來到千果巷餘家時,千果巷餘家深宅大院裡僅剩了祖孫四代五個人,餘汗青家長門長孫餘謙之,餘謙之祖母餘汗青之妻老太君王氏王賽花,餘謙之母親餘孝恩之妻老夫人柳氏柳莀玫,餘謙之之妻夫人沈氏沈茹雲,還有十一歲的大小姐餘四鳳,也就是後來的鳳思雨。

……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江湖,更是殘酷的讓人鄙視。

當你站在頂峰的時候,多少人為利益所驅,仰望你,讚美你,跟隨你;當你落入谷底,又有多少人貶低你,諷刺你。

千果巷餘家鼎盛時期,多少人追隨,多少人巴結,多少人羨慕,又有多少人敢怒不敢言。千果巷餘家僅存祖孫四代孤寡老弱五人,江湖就在傳言千果巷餘家是靠神鬼傳說糊弄人。

千果巷餘家是依然還那樣榮華富貴。

千果巷餘家依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但是,千果巷餘家已經真的不再像江湖上傳說的那樣美麗。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痴魔封道

九菇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