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在農村,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養豬養牛的,養牛是為了種田,沒有牛怎麼種田?這年代也沒有什麼機械種田的說法。

大型機械化種田,只適合北方的平原地區,南方以丘陵地帶為主,田地高低不平,人均也就一二畝土地,土地少,人口又多的村子,很多人還分不到一畝田地呢,所以機器種田不現實,至少在這個時代還不現實。

以後肯定是慢慢的會實現機器種田的,機器耕田,機器插秧,機囂收割,慢慢的大家也就不養牛,也不養豬了。

不少地方農民想養豬,都不讓養了,說是會汙染環境,只能由專業的養豬場養豬了,農民想吃豬肉都得買。

就算是農戶養了豬,也不準私自屠宰了,更別說是私自殺豬賣豬肉了。

但這個年代農村人養豬,卻是農村老百姓重要的經濟來源,一年要用的錢,基本上全靠賣了幾頭豬身上獲得。

農村人除了辦喜事會殺豬,也就過年殺頭豬了,但也不是家家會殺豬,很多村裡人過年殺豬,也大半都是賣肉給村裡人,自己也只留下一部分過年吃了。

像夏家這樣,一次殺兩頭豬過年的情況,那就相當少見了,而且還沒有打算通知村裡人,約村裡人來買肉。

通常村裡誰家裡過年要殺豬,其實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會問問誰家要買多少斤豬肉,好心裡有數,不打招呼就殺,基本上是很少的了。

尤其是夏家這種除夕前一天才殺豬的,村裡人基本上都已經準備好了,過年要用的豬肉,誰還會來買你家的豬肉啊!

第二天一大早,夏家連著殺了二頭二百多斤重的大肥豬,驚動了不少村裡人來看熱鬧。

“有德叔!你家怎麼今天才殺年豬啊?而且還殺了兩頭大肥豬,恐怕不會怎麼好賣吧!該買豬肉過年的都基本上買了。”

“這兩頭豬的豬肉沒有打算賣,大年初五我家大丫頭結婚,到時候請大家都來喝喜酒。”夏有德臉上帶著喜色,笑著說道。

“呵呵!那怪不得了,恭喜有德叔了,對了,你家雪梅嫁的是哪裡啊?這辦喜事要用的豬肉,不是男方家裡送過來嗎?”

“唉!她老公是西江那邊的,家裡也沒什麼親人,這喜事也就只能在我們家裡操辦一下了。”

“喲!原來是這麼回事啊,那豈不是成了上門女婿了?”

“瞎說什麼呢?我家又不是沒有兒子,招什麼上門女婿啊!只不過是雪梅嫁的太遠了,這喜事不這樣辦,那還能怎麼辦?”

來打聽事的人還不少,不過大家知道夏家收了三十萬彩禮,覺得夏家殺二頭大肥豬辦喜事,也沒什麼的了。

收了人家這麼多的彩禮,別說殺兩頭豬了,就算殺三頭都沒什麼的了。

再說又是嫁外省,在女方家裡大辦一下喜事,也是漲面子的事情,至少也說明了男方是有經濟實力的,女方嫁過去以後,也是能過上好日子的,總比那些不聲不響,嫁到外地去了的人。

夏家也算是村裡最早裝了電話的人家了,在村裡早就已經不是窮苦人家了,又是最早建了三層樓房的人家,村裡人提起夏家,都是非常羨慕的,那個不說夏家生了個好女兒。

當然,夏家的兒子,和另外兩個女兒也很爭氣,一家出了三個大學生,在一九九八年這個年代的農村,真的是很難找得到啊!

和二十年後不一樣,二十年後的大學生,含金量和現在也沒辦法比。

所以夏家在十里八鄉的名氣還是不小的,成了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典範。

經過了幾天的接觸,李利覺得夏雪梅的這個弟弟,還有兩個妹妹,性格並不壞,人品應該也還可以,知道夏雪梅這個大姐,這些年為他們付出了很多,他們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的讀大學,都是因為他們有個好大姐,他們心裡也是非常感激大姐的。

只要有這個心就夠了,李利覺得夏雪梅這些年的付出,總算是沒有白費了。

如果這個弟弟和二個妹妹,都是些白眼狼,不懂得心懷感恩之情,那李利可就真要為夏雪梅感到不值了。

以後李利恐怕也會勸夏雪梅,不要再和家裡有什麼往來了,因為真的不值得。

至於夏雪梅的爸爸,在李利看來就是一個老實的男人,而且還有點怕老婆。

不過男人怕老婆,並不是什麼壞毛病?與其說是怕老婆,不如說是愛老婆,只是愛的表現方式有點不一樣。

夏有德也和李利進行過一次長談,話裡話外都是說家裡這些年,很對不起大女兒夏雪梅,希望李利以後,能夠好好的對夏雪梅,夏雪梅是一個性格多麼好,心地又善良,又很懂事等等。

同時夏有德又為他的老伴黃桂英說了一些好話,他也知道老伴黃桂英有諸般的不是,這些年為了幫著家裡,耽誤了大女兒的婚事,確實是做的有些太自私了。

還有剛開始的時候,怎麼反對李利和夏雪梅結婚,甚至是想勸夏雪梅去醫院打胎的事情,夏有德希望李利不要往心裡去,他老伴黃桂英操持這個家也很不容易。

如果她不狠一點心,早早的就讓大女兒嫁人了,她的弟弟和兩個妹妹也沒有辦法順利的考上大學,更不要說順利的讀完大學了。

說完了這些,夏有德又說道:“其實你和雪梅這丫頭能夠再一起,某種原因上,你還得多謝你岳母,要不是她一直不願意點頭,把大丫頭嫁出去,也就輪不到你現在和大丫頭在一起了。”

“大丫頭從小就長得漂亮,在家裡幹活又勤快,養豬餵牛,做飯做家務活,帶弟弟妹妹,做農活,樣樣都是一把好手,讀書也很認真,當年要不是家裡實在太窮的話,她是肯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學的。”

“本來我和她娘都是希望她考中專師範什麼的,那個時候讀中專師範都不需要交學費,而且一出來就有工分,馬上就可以賺工資的,也能幫家裡貼補一點家用。”

“可大丫頭心氣大,性格又有點倔,一心想考北大,最後他自己填了重點高中的志願,把她媽可是氣得不輕。”

“最後高中還沒有讀完,和她媽大吵了一架,一氣之下跟著一個遠房的親戚,去了南方打工,雖然每月都寄錢回家,但她也是夠心狠的,連著三年都沒有回來過年,說是過年也要加班,車費貴,路上不安全。”

“又寫信給她弟弟,要他努力讀書,一定要上高中考大學,不用擔心學費的問題,她會賺錢寄回家裡。”

“原本我和她媽也是希望兒子考個師範,出來當個老師就挺好的,兒子嘴上也答應了,但以後填報志願還是報了重點高中。”

“後面兩個妹妹也都差不多,母女兩人這些年其實一直都在鬥氣,關係並不是很好,大丫頭過年回來,也不怎麼願意和她媽多說話。”

“雖然說她媽做的有點過了,但其實也不能全怪她,就好像村裡那些媒人來說媒,其實也是大丫頭自己心氣高,看不上那些人,她如果真想嫁人了,她媽又怎麼可能攔得住呢?”

“其實千錯萬錯,都是我這個當爸爸爸的錯,要不是我沒什麼大本事,家裡太窮了,大丫頭也不會中途綴學,去南方打工了,她原本是可以考上大學,好好讀書的。”

“大丫頭心裡受了委屈,她媽過得也不容易,村裡人背後沒有少說她閒話的,可是家裡三個人都要讀高中大學,如果不靠大丫頭在外面打工賺錢,你讓她怎麼辦?”

“如果不讓三個孩子繼續讀書,那豈不是更對不起大丫頭做出的犧牲,還有這些年所受的委屈。”

李利聽了老丈人的一番話之後,也是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只能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容易易啊!

黃桂英這樣做,錯了嗎?站在她的立場上,她也並沒有做錯什麼。

這個年代的農村,如果有機會考上中專師範之類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讀高中考大學,因為你考上了高中,也很難有機會考上大學,並且考高中,讀大學都是要花錢的。

但是如果你考上了中專師範,那就不一樣了,讀中專師範,這些學校都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而且畢業後,基本上百分百的都是有工作分配的。

李利對此也是有親身體會的,重生前的那一世,李利的父母年紀都挺大的,在他中考前也是說過不少次,希望她考上師範,畢業之後到學校當老師的話。

夏雪梅不聽家裡的勸,硬是報了重點高中的志願,她母親心裡沒有脾氣才怪了,畢竟讀高中可是要交學費的。

儘管如些,家裡還是讓她上了高中,只是不知道母女兩個因為什麼事情大吵一架,最後夏雪梅一氣之下退學了,去了南方打工。

最後還寫信讓弟弟一定要讀高中,考大學,這的確是有點賭氣的成分在,但又何嘗不是她心裡的一個結呢?

夏雪梅自己沒有辦法去讀大學,也只能寄望於自己的弟弟妹妹們了。

這也就不難解釋,夏雪梅為什麼會為了保住自己主管的職務,主動對李利獻身了。

因為她知道自己跟李利有過節,因為她也知道,自己如果不能夠保住這份工作的話,她恐怕就沒有能力,繼續供弟弟妹妹們完成學業了。

她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但是為了弟弟妹妹,她又只能低頭。

晚上,兩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夏雪梅問李利,他爸爸和他聊這麼久,都聊了些什麼?

李利想了想,便一五一十的,將她爸爸跟她說的話,都告訴了夏雪梅。

李利當然希望夏雪梅早日解除了,和她媽媽之間的心結,畢竟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雖然說這句話並不是非常的絕對,但絕大多數的父母,對子女都不會有什麼壞心思,都是疼愛子女的。

李利重生前的那輩子,小時候可是沒有少挨父親的打,那拳頭可是真的很硬啊!直接打在身上,甚至是頭上,有時候母親在一旁看著直抹眼淚,為此和父親吵架。

長大了之後,李利回想起小時候被父親經常打的情景,心裡都是有些怨氣的。

儘管如此,李利也還是選擇了原諒,對父親一直都很孝順,也能體諒父親的不容易。

重生前的李利,父母生養了十一個孩子,六個女兒,五個兒子。

儘管最後還活著的只有四個女兒,二個兒子,五個子兒沒有一個是因為挨餓受凍而死的,這在那個年代,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大哥三十歲的時候,死在了戰場上,連屍體都找不到,只能立了一座衣冠冢。

留下了二個兒子,比李利小不了多少,雖然有每月二十四元的撫卹金,但那裡夠用啊!

大嫂又因為父親拒絕了一次性撫卹金,對父親埋怨在心,直接離開了家裡,把兩個兒子留下來了。

父親每天都很忙,母親又因為生多了孩子,沒有做好月子,導致身體虛弱,只能在家裡做做飯,養養豬,沒有辦法下田幹活。

就算兩個孫子再怎麼不聽話?父親也不敢打兩個孫子,但對於李利這個最小的兒子,就沒有那麼客氣了,稍有不聽話,便是拳腳相加。

李利上面還有二個沒出嫁的姐姐,李利的父親,最多也就是說兩句,打是不敢打的,罵也不敢罵的太重。

記得有一回,最小的姐姐因為捱了父親的罵,差點喝農藥自盡了,可把李利的父親給嚇壞了。

李利的父母對李利其實也有點不公,二哥娶老婆花了差不多上萬元,那可是八六年的時候。

後來兩次建房子,父母都幫了不少,至於李利這個最小的兒子,父母根本不考慮,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顧不上了,他們年紀太大了,先緊著幫二兒子。

後來母親病逝了,那年李利不到二十歲,還沒有成家立業,但料理母親的後事,李利也承擔了一半。

後來李利自己娶的媳婦,父親,那年都70歲了,根本就沒有能力出錢幫他,而且每年還要給父親寄生活費。

父親走之前,也是李利出的錢,為父親治病,父親走的時候,李利給他寄的那些生活費,父親並沒有花完,用李利的名字開的帳戶,在信用社存了一千五百元。

結果辦理父親後事的時候,二哥和二嫂還要求這一千五百元也要平分。

至於李利這些年給父母的錢,用二嫂的意思說,就是他二哥在沒有結婚分家之前,賺的錢也是交給了父母,既然李利是給父親的生活費,現在父親走了,這些錢當然是屬於父親的遺產,所以也是應該分的。

至於他們建房子,借了父母的錢沒有還,則是隻字不提,說也是這錢是父母給他們用的,跟李利沒有什麼關係。

儘管如此,李利還是選擇了原諒,不想為了這點錢,和哥嫂撕破了臉。

二嫂心裡也是有怨氣的,她的理由就是,他們夫妻倆一直都在父母身邊照顧父母,而李利則是一直都在外面打工,做生意賺錢。

對此李利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不吵也不鬧,也沒什麼好吵好鬧的,父母都已經不在了,總不能為了這點錢,連兄弟都不要了吧?

再說也說不清楚,一家人的帳怎麼能算的清楚呢?父母有父母的想法,誰讓李利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這麼晚呢?

而且當初,父母都不打算生下李利來,李利的母親都已經在醫院掛了號,正排著隊打胎呢!

後來聽到裡面,有人打胎疼得嗷嗷叫,李利的母親怕痛,又回去了,最後把李利給生下來了。

在李利看來,父母把他生下來,又把他養大了,沒讓他餓過肚子,也沒讓他凍著了,就是最大的恩賜了。

所以儘管,他小時候捱了父親很多的打,父母也沒有幫他娶妻生子,但李利從來,也沒有因此埋怨過父母,更沒有不孝順父母。

夏雪梅的母親或許有對不起她的地方,但李利覺得夏雪梅也沒有必要去怨恨自己的母親,更沒有必要和她母親有什麼心結。

李利把自己的經歷,也都對夏雪梅說了一遍,當然是借了別人的名義說的,畢竟夏雪梅也是知道他,小時候父母,就因為車禍而死了的事情。

“其實我心裡早就沒有怨恨我母親了,我也知道我母親的不容易,這些年之所以沒有嫁人,是我自己不想嫁人。”夏雪梅笑了笑說道。

“沒有碰到過合適的,自己喜歡的男人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也是考慮到了,如果我嫁人結婚了以後,再想這樣幫弟弟妹妹,就有點難了,畢竟嫁了人之後,也要考慮夫家的感受,不能一心只顧著孃家這邊,而不顧及夫家這邊的意見。”

“就算丈夫沒有什麼意見,但是丈夫的父母,公公婆婆肯定是會有很大意見的,所以就乾脆遲幾年再考慮嫁人的事情了。”

李利笑了笑說道:“那現在呢?現在是不是心甘情願的想嫁人了?”

“我現在肚子裡都懷了你的孩子,就算不想嫁也不行啊!”夏雪梅看了李利一眼,微笑著說道。

“況且就算是嫁給你了,你也不會想著讓我把賺來的工資交給你吧?”

“那我要是讓你把賺來的工資全上交給我,你願不願意呢?”

“當然願意了!反正你已經給了我家裡三十萬了,就算我以後不再給錢家裡,我弟弟和妹妹他們讀書的錢,也足夠了!”

過年這幾天,李利也跟著夏志強去走親戚拜年,和夏雪梅的七大姑,八大姨,舅舅舅媽,表哥表弟,表姐表妹,都認識了一遍。

到了大年初五,夏家的親戚們都來喝喜酒了,加上村裡的,足足擺了有四五十桌。

不過擺這麼多桌肯定是擺不下了,先是遠來的親戚們吃,最後才是村裡面的人,就跟擺流水席一樣,這桌吃完了,把菜撤下去,又重新上一桌菜,輪到下一桌的人上桌。

夏雪梅已經懷有身孕了,自然不適合在喝酒了,所以敬酒用的都是白開水。

李利雖然也想用白開水代替,但敬那些長輩們的酒,卻是實打實的白酒,喝到最後還是難逃一醉。

這天寧振文和寧振武兄弟也來喝喜酒了,兩人和黃桂英本就是遠親,加上和李利,夏雪梅兩人的關係,過來喝一杯喜酒,也是正常的。

另外就是大年初六,也是李利和夏雪梅一起離開北湖,返回深鎮的日子。

這幾天李利過的都有點樂不思蜀了,在這村子裡,手機都沒有訊號,要爬到山頂上去,才可能有點訊號,所以很多人想要給他打電話,拜年,都是沒有辦法的,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夏雪梅家裡的座機號碼。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不再膽怯,重拳出擊強吻校花

閒來盡尋歡

從網路電臺開始橫推娛樂圈

奶茶的悲哀

全民轉職:你要黑絲還是白絲?

耳東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