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嚴格的說還是屬於傳呼機的時代,大街上到處是傳呼機的廣告,所謂的通訊店裡面,擺放的也是以尋呼機為主,店門口是一長竄的尋呼臺的名稱和號碼,代理尋呼臺收費。

手機仍然是屬於高收入人群的消費,通話費並不便宜,實行的也仍然是雙向收費,漫遊狀態下的收費更貴,本地拔打外地的長途電話收費高達一點五元一分鐘。

普通的流水線工作,月收入最多也就五六百元,是消費不起手機這種東西的,月收入低於幾千元的,也一般不會購買手機。

如果不是跑業務的,經商的,需要用到手機,就算是收入五六千元一個月,捨得花錢買手機的人也不多,只有那些做生意,跑業務,或企業高管們,才是手機消費的主要物件,普通人一般能買個BB機掛在腰上,就已經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一臺漢顯的中文BB機,都要一千多元。

摩托拉羅新款翻蓋手機,此時售價六千三百元,入網要交二千五百元押金。

若基亞推出的新款滑蓋手機,售價高達八九千元,有些地方甚至賣一萬多元。

愛華手機官方定價五千九百八十八元,比摩托拉羅手機還便宜了三百多元,比若基亞又便宜了三四千元,實行的是統一官方定價,全國鋪貨,在主要城市,經濟發達的繁華地段設立愛華手機品牌專賣店。

這種專賣店現在已經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設立了一百多家,首批十萬部愛華手機已經發出去了。

這款愛華手機具備了很多新技術,具有中文輸入,編輯簡訊,並配備了貪吃蛇,俄羅斯方塊,連連看三款經典的遊戲,科技感十足。

截止到一九九八年,國內手機市場共有使用者超過了兩千萬,並且還在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五十到百分之二百的速度增長。

所有人都能看出,國內通訊市場是一份急速膨脹的大蛋糕,但在吃蛋糕的人群中,唯獨沒有華夏人。

最先坐不住的是官方。

1998年,資訊產業部下達《關於加快行動通訊產業發展的若干建議》,檔案很長,一言以蔽之,實施“手機審批制”。

任何國內移動裝置的生產,都要先報備審批,在拿到許可後方可生產。那麼問題來了,誰能拿到許可呢?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國內市場當然是國內本土公司優先,比如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的康佳手機。

然而這不是重點,因為當檔案出臺後不久,國內手機市場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一方面,以康佳為代表的國產小公司沒錢,沒技術,但能輕而易舉地拿下生產牌照;

另一方面,以艾立信,摩托拉羅為首的外國品牌有錢,有技術,但新款手機的生產審批遲遲無法獲得。

受此影響,美華電子廠代工的艾立信,魔托拉羅,東門子的手機代工業務,也大受影響,好在有自己家的愛華手機需要生產。

而若基亞和摩托拉羅,艾立信等國外公司的新款手機,也只能在國外生產了,想在華夏國內市場上銷售,那就只能走進出口了,如此一來,就大大的增加了成本。

愛華手機開售一個小時後,收到了各地的旗艦店的銷售資料,一小時銷售的總量,突破了二千部,還有很多正在交易中。

愛華公司的辦公區,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一個小時的銷量達到二千部,這個資料已經大大的超乎了大家的想象了。

而一部愛華手機售價近六千元,其中的利潤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豐厚了。

事實上,到了九九年,手機的價格就已經下降了很多了,以若基亞為例,現在售價上萬元一部,到了明年只需要六千元左右。

而到了二零零零年,很多手機的售價已經降到了1000多元的時代了,一些新款高階手機也只賣二三千元了,若基亞最貴的新款手機,也只賣四千元左右,售價最貴的是三心手機,最貴的一款賣到了6000多元,艾立信,東門子,若基亞都出現了千元以下的手機,艾立信售價最便宜的機型,甚至已經降到了750元。

一九九九年開始,國產手機開始登臺表演了,出現了很多的國產品牌,什麼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康佳手機,科健手機,東信手機等等。

科健手機更是號稱第一家國產品牌的手機,只可惜技術指標不合格,被人戲稱為玩具手機。

這樣一來,真正的第一家國產品牌的手機,應該是李利弄出來的愛華手機了。

好像事實上也是,因為愛華手機已經搶先上市了,徹底改變了歷史,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而且愛華手機是真正的自主技術研發的國產手機,像科健,波導等國產品牌手機,其實基本上都是和國外的手機品牌商進行合作的,用的都是國外的核心技術。

得知愛華手機開售第一個小時的銷售業績之後,李利心裡還是非常滿意的,二千部手機真的已經不少了,別說只是一個小時的銷量,就算是一天的銷量,都已經知足了。

一天二千,一個月就是六萬了,一年下來就是七十二萬了。

想想那怕是到了二零零年,這個銷量在國內也是佔了很大份量的,國產品牌銷量第一的潑導手機,在二零零零年的這一年,也只賣出去了88萬部手機。

而愛華手機全國只有一百多家門店的情況下,一小時能賣出二千部手機,已經非常的不錯了,全國還有很多地方,想買都買不到,因為銷售渠道還沒有完善起來。

“太棒了,這手機還能當遊戲機用,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怎麼打發無聊的時間了!”

“靠!這手機還可以上網呢!可惜移動運營商沒有開放這個功能。”

“這手機也太漂亮了,小巧玲瓏,我實在是太喜歡了。”

“是啊!通話質量也是杆杆的,清楚的很,一點雜音都沒有。”

“靠!有沒有這麼誇張啊?一款國產手機而已,難道還能比我的若基亞手機還好嗎?”

“嘿嘿!你的若基亞花了上萬元,若基亞有的功能,愛華手機也都有,關鍵是若基亞手機,有我的這款愛華手機漂亮嗎?”

“這倒也是,看得我都想再買一部愛華手機了。”

所有買到愛華手機的人都心喜不已,愛華手機的表現,超乎了大家的想象啊!

截止到晚上的十點鐘,愛華手機的銷售資料顯示,首日賣出了近萬部手機,每家門店都售出了近百部手機,作為一家手機銷售門店來說,一天銷售近百部手機,這個銷售量已經相當驚人了。

這個銷量可以說是有點驚人了,至少在九八年這個時候還是很驚人的。

一天銷售一萬臺手機,一年365萬,若基亞在華夏的銷售量,在九八年都達不到這個數字。

第二天,這個訊息便出現在各大報紙,新聞媒體上,首款國產手機愛華手機上市首日,銷售量突破一萬部。

上市第二天,銷量依然火爆,保持了一萬以上的銷售量,第三天依然保持在一萬以上,首批十萬部手機,不到十天便銷售一空,第二批十萬部愛華手機迅速的出貨,發往全國各地,但很多地方仍然是一機難求。

愛華公司仍然在加快增設門店數量,同時與各大手機店展開合作,打通更多的銷售渠道,讓更多地方的人,都能夠買到愛華手機。工廠也不得不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的生產。

第一款國產手機的銷售表現,震驚了很多人,包括全球各大知名手機品牌商,國內的想要入局手機業務的企業,也開始加塊了速度,利用政策的紅利,尋求國外手機品牌的合作。

國外手機品牌商有技術,也有資金,他們想要進入華夏市場,但卻拿不到許可證,國內的一些電子企業,則可以輕而易舉的拿到許可證,但他們缺少技術,也缺少啟動資金,而是雙方展開了合作,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科健電子忙活了一年,推出了一款手機,卻被人戲稱為玩具手機,科健不幹心失敗,正好三心電子有意進入華夏市場,卻苦於拿不到手機的生產牌照,於是兩家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在深鎮成立了科健三心電子公司,推出新款手機。

波導原本是生產尋呼機的公司,其技術實力非常的不錯,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硬扛摩托拉羅尋呼機的廠商。

可是波導公司也已經意識到了,尋呼機的末路很快就將到來,尋呼機遲早會被手機所取代,這是時代的大勢所趨,所以波導公司也急於切入手機業務,與法國一家手機品牌達成了技術合作,對方負責提供技術,波導負責生產和華夏國內的銷售。

東信是最早為摩托拉羅等國外手機,代工生產手機的代工廠,是國內引進第一條手機生產線的企業,這些年積累了一定的手機生產技術,他也不甘心只是做一個代工企業,也入局了手機業務,推出了一款東信手機。

首信是若基亞的合作伙伴,為若基亞代工生產手機,它也要生產自己的品牌手機。

加上康佳等企業,也在紛紛的入局,國產品牌手機的春天,似乎就要到了,國內的手機市場即將開始洗牌了。

不過,美華手機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品牌,還是有一年左右的日子好過的。

李利心裡面是這樣想的,只是他想的有點太理所當然了,正當他在趙娉娉和趙婷婷的住處,一手抱著一個兒子,看著兩個長的幾乎一模一樣的兒子,分不清到底哪一個是哪一個的時候。

已經調任愛華公司總經理的陳雪,打了一個電話給他,摩托拉羅,東門子,艾立信,若基亞等國際品牌手機機,紛紛的下調了手機售價,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在原價的基礎上,幾乎是腰斬了。

原價六千三百元的摩托拉羅,下調到了三千八百元,原價九千八百五十元的新款若基亞手機,降到了六千三百元,原價五千八百元的艾立信手機,只賣三千三百八十元。

絕大多數的國外大品牌手機,售價降到了比愛華手機更便宜,甚至便宜了很多,擺明了是想圍剿愛華手機啊!

其實這就是國外品牌一貫的做法,華夏沒有的技術商品,他們都是賣高價,賺取暴利,華夏有了的技術商品,他們就開始低價傾銷,讓你苦心研究的技術產品,連研發費都賺不回來,而他們則會推出更高技術的產品,繼續賣高價,賺取暴利。

就像後來的光刻機一樣,華夏研發出了90奈米的光刻機,國外廠商馬上就在華夏低價傾銷90奈米光刻機。

但人家65奈米光刻機,價格仍然賣的十分的昂貴。

當華夏的企業好不容易研發出來65奈米光刻機技術,國外的光刻機生產廠商,又馬上開始降價傾銷65奈米的光刻機了,不過人手上的45奈米光刻機,售價仍然是讓你高不可攀。

總之國外的這些商家,就是為了要讓你覺得,自己研發不如直接買更划算。

當華夏的企業有了這種心態的時候,卻不知自己已經落入了別人的陷阱當中,當所有的技術都掌握在別人手裡的時候,別人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卡住你的脖子。

李利不是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只是他沒有想到,國外的那些手機品牌商,行動會來的這麼快,簡直就是有點迫不及待呀!

殊不知,美華手機的熱銷,正在重新定位國內的手機市場,稱之為大洗牌也不足為過,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美華手機便賣出去了三十五萬臺,而且隨著銷售渠道的進一步拓寬,銷量仍然處於上漲之中,市場佔有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以上,整個華夏國內的手機銷量一個月都不足一百萬臺,愛華手機就佔了三十五萬臺,摩托拉羅,若基亞等國外品牌商,那裡還能坐得住啊!

所以很快便組成了戰略同盟,集體降價,企圖圍堵愛華手機,最好是讓愛華公司破產倒閉了才好。

“我們愛華手機的銷售量,下降了多少?”李利問道。

“結果目前還不清楚,不過我們追查了十幾家旗艦店,銷售量下降的還是挺嚴重的,至少下降了三成左右。”陳雪說道。

“只下降了三成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暫時先觀望一下吧,另外加快推出香江版本的手機,儘快在香江上市銷售,東南亞地區也是一樣,我們要儘早打通國際市場,才有資本和這些國際大品牌抗衡。”李利說道。

降價是遲早的事情,不過李利並不想太早的降價,那樣對剛剛購買了愛華手機的人來說,有點太不友善了。

剛花了差不多6000塊錢買的手機,才過一個月就貶值了一半,誰心裡也不會好受啊!

就像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才花了一萬七八千元一平方米買的房子,降到了五六千元一平方米,而且買了房子的集體抗議,甚至是出現了打砸開發商售樓部的事情。

愛華手機如果在這個時候,大幅度的降價,估計很多的消費者都會想要退貨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之醫仙縱橫

南風未起

異能元宇宙大戰

異能者

我書裡的大乘期女主,跑出來啦!

香江

讓設計鋰電池,你卻搞出核聚變?

傳說中的牛戰士

東瀛不大,創造神話

陝西熊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