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三十五年,正月初一,大朝會。

在這次的朝會上,首先是高麗李成桂,倭國足利義滿,本雅失裡,暹羅王子等一眾被大明擊敗之國的受降儀式。

對其中一些人來說,他們應該是第一次親自來到大明京師,這皇宮之中。

而來到京師後,對於自己敗給了大明,也明白了原由。

南京城的輝煌,皇宮的雄偉,還有那一列列軍隊。

他們感覺自己輸得並不冤枉。

尤其是本雅失裡和足利義滿,當他們乘坐火車的時候,才明白自己的國家跟大明差距有多大。

當然,現在不存在他們的國家了,已經變成了大明的省份。

朱元璋並沒有賜死他們,而是允許他們在京師居住,並且還分了些小宅院,算是給他們最後的體面。

這樣的行為也讓其他國家的使臣感受到了大明仁義。

而第二件事,自然就是最為受到關注,關於東勝神州之事。

首先是宣佈了關於遠征東勝神洲的計劃,對於新航線的打造,有望在一年之內建設而成。

也就是說在洪武三十六年夏季時,就會開啟遠征計劃,進行大規模的遷徙。

而在今年六月,首先會有一批先遣軍出發。

——

大明正月,藍玉的三十萬軍隊趁著季風出發,目標天竺。

在經過十多日的航行之後,終於是抵達了天竺地區,東恆伽王朝邊境。

如果翻閱天竺地區的戰爭史,那就會驚奇的發現,這幾乎是一部被暴揍的痛苦史。

在幾千年來,天竺地區一直遭受到外族的入侵,幾乎沒有過勝利的時候。

原本生活在天竺地區的是矮黑人,平均身高比倭人還要更低,頭大腿短,面板黝黑,鼻寬唇厚,頭髮捲曲。

在一千五百年前,白種人雅利安人從伊朗到了印度北部,然後就開始了對印度的戰爭。

而顯然矮黑人並不能打贏雅利安人,最後雅利安人建立了種姓制度,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天竺。

哪怕是雅利安人來後,天竺地區也是不斷的被侵略,一直在捱打,從來沒贏過。

這也是為什麼朱英覺得天竺地區唾手可得的原因。

事實也是如此。

藍玉讓人去到海邊的城池傳話,要他們對大明臣服並且投降。

畢竟不宣而戰有違道德,作為禮儀之邦,這點講究還是要有的。

原本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的藍玉,突然得到前面傳來的訊息,海邊的這些城池,投降了。

藍玉:???

我都準備好了大軍準備攻打了,你跟我說投降了?

“這是怎麼回事。”

把寶船當做臨時軍營的藍玉,不由是問道。

“回稟大將軍,我等入城後一路暢通無阻,而後見到了其城主,責令其投降,其便也就降了。”

負責翻譯的錦衣衛回道。

“這便降了?莫非是有詐?”藍玉追問道。

錦衣衛微微停頓了下,而後道:“回大將軍,其城主及城內大臣三十二人,已跟隨於寶船之下,還請大將軍接見。”

這一下,藍玉頓時沒話說了。

幾個人去傳話,然後把別人的城主跟大臣都給帶了回來,還能說啥。

藍玉不由感嘆道:“我來時問太孫,這天竺該如何。太孫回我,隨手可滅矣。”

“我當是太孫為振士氣,沒曾想太孫說的便是事實。”

這其實是藍玉對天竺的情況不瞭解了。

在之前,李景隆的下西洋艦隊曾經來到過這裡,正因為這裡屬於海邊的繁華地帶,有著許多商人和貿易港口,因此對於訊息的傳播非常靈敏。

其實早在藍玉出發前,大明要對天竺開戰的訊息就已經傳了過來,然而城主這邊,把訊息傳回王都後,到現在也沒收到到底是打還是不打的回覆,也沒有見到援兵過來。

因此就直接投降了,在天竺,投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況是強大的大明。

大明在天竺的影響力很大。

天竺三面環海,海貿的生意是天竺沿海地區王朝收入大頭,而在海貿上,這天下難道還有比大明有更大影響力的國家嗎。

尤其是近些年來,大明不斷的發展海貿生意,大量的大明商品暢銷世界,作為第二站的天竺,也因為大明的商品轉賣而因此沒少賺。

藍玉抵達的這裡,叫奧里薩邦,是東恆伽王朝統治地之一,由七十多個部落組成,人口在三百萬左右。

在這個時期,天竺地區的人口數目是非常接近大明的,甚至隱約還有超過的趨勢。

按照歷史的軌跡,現在天竺人口已然達到了九千四百多萬人。

實際上比大明還要多。

當然,現在的天竺處於是四分五裂的狀態,包括德里蘇丹國在內,有十二個統治勢力。

比如現在的奧里薩邦,名義上屬於東恆伽王朝,實際上跟諸侯國差不多。

藍玉的三十萬大軍聽上去很強勢,但要比人口的話,可能僅僅對於奧里薩邦的兵力都差不多。

然而,天竺國家的兵,以戰鬥力低下著名。

簡單點說,就是烏合之眾。

這也是為什麼面對大明軍隊直接投降。

他們感覺自己根本不可能打過大明的軍隊,哪怕他們有著十多萬的大軍能夠堅守城池。

藍玉很快就接收了附近的大城。

進入到城池之後,藍玉這才發現,原來這城主的手下還有十幾萬的軍隊。

不過那些士兵個個骨瘦如柴,身材矮小,毫無精氣神可言,比暹羅和真臘計程車兵都要遠遠不如,這跟明軍完全沒有對比。

“曹震,有時候我都覺得有些不對勁,咱們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把這裡給佔領了下來?”

“我原以為還要打上一段時間,哪怕沒有暹羅那麼久,但也不是幾天就能拿下的吧。”

“今日好像才正月初三,如果我們早幾天出發,是不是都能在這城裡過正旦了。”

“剛才我知曉,這附近的百姓,竟然有七十多萬,我都懷疑是不是翻譯錯了,然而還真是如此。”

藍玉有些不敢想象,這可是幾十萬人口的大城,他沒費一兵一卒,就直接給拿下了。

天竺是弱,也不能弱成這個樣子吧。

曹震回道:“這些兵士太差,只能作為後勤所用,衝鋒陷陣大約是湊個人數罷了。”

“這城裡糧食不缺,錢財多用來修建廟宇,百姓也是逆來順受之感。”

藍玉點點頭:“那便先打著吧,且看有什麼能打的再說。”

——

天竺的情況朱英並不知曉,不過印象中一直是戰五渣的存在,反正誰去都能打贏,純屬簡單難度。

實際上朱英還真沒想好怎麼去管理天竺。

因為天竺的人口實在太多了,對比大明都絲毫不弱,歷史上侵略天竺的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沒去改變種姓制度,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種姓制度,才讓少數人得以統治天竺如此之多的人口。

朱英也擔心啊,如果把種姓制度搞沒了,這可是近萬萬人,大明還隔著海,那能操控得了嗎?

所以藍玉帶軍隊去天竺,朱英也沒有安排教化的事情,或者說不敢安排。

這要是把天竺給教化了,來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天竺版本,那還真是給自己找麻煩。

暫且來說,對於天竺只能是當做糧草,儲備基地,可以更好的去攻打帖木兒地區。

教化的事情,還是先看看吧。

反正哪怕是到了後世,天竺地區的種姓制度也沒有絲毫的改變。

今日是正月初四。

朱英又把朝會給改了。

去年正月初一的大朝會後,是正月初七才開小朝會。

然而在朱英的感受裡,其實朝會這個東西在正月期間沒有多大幹系,因此在這次大朝會後,乾脆又直接停朝到正月十六。

乾脆是等元宵節過了,才開始準備朝會。

當然,雖然沒有朝會,但是各衙門還是照常上班的,哪怕是正月初一的這一天,至少治安司衙門也是需要人來值班。

小文承今年已經七歲了。

所謂是七歲八歲狗都嫌,現在的小文承確實是調皮搗蛋得很。

曾經朱英有些不理解,為什麼老爺子對長子特別的偏愛,難道不應該都要關照一些嗎。

現在的朱英有些理解了,他現在有九個孩子,七男二女,已經可以說完全照看不過來了。

很多時候,甚至可能一連大半個月,有些孩子都不會見到。

除了長子小文承,長女小玉婷可以隨意出入坤寧宮外,其他的孩子是不能隨便進出的。

這是規矩,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總不能經常一群孩子鬧哄哄的四處吵鬧吧。

而經常見到的,自然感情上就深厚了一些。

況且,現在有幾個妃子,如真臘公主蘇丹娜,倭國公主香子,占城公主阿娜妮亞,已經又懷孕了。

作為太孫,他自然不可能弄什麼避孕措施,不管是生多少孩子,也不存在養不起的可能。

因此也就是一直生。

這其實已經是有所節制的關係,否則現在朱英的孩子都已經有十幾個了。

“殿下,西域的那兩位妃子,還有玉妃,這些時日殿下也該多多寵幸一番了。”

“這都已經過去這麼久還未懷孕,怕是容易遭人閒話。”

一大家子人在後花園賞雪,小孩們則在平地裡堆雪人,在朱英旁邊的是十位妃子。

葉月清附耳過來,輕聲對朱英說道。

西域來的姐妹花艾米拉和依拜蒂,還有梨園的左小玉,雖然一直也有侍奉,但是到現在為止,肚子都沒有動靜。

所謂是母憑子貴,時間一長,宮裡難免有些閒言閒語。

葉月清作為太孫妃,負責管轄朱英後宮,因此這才特意對朱英說道。

“嗯,我會注意的,這幾天就讓她們先輪流侍寢幾天吧。”

朱英也明白,肯定是有些事情了。

不過作為太孫,實際上對於後宮的一些情況,最好是不要去爭奪,交給葉月清處理最佳。

他若是下場了,就容易出更大的問題來。

常言道,三個女人一臺戲,現在後宮已有十位妃子,彼此之間怎麼可能和和睦睦,總會是有些爭端出現。

朱英要做的,有時候只需要表達出一個意思就行了。

現在沒有孩子的,也就剩下三人,朱英自當是要多照顧一些。

葉月清接著說道:“關於東勝神州之事,現在都比較嚮往,聽說那邊的疆域非常遼闊,比之大明絲毫不讓,甚至還有過之。”

“不知殿下如何作想,當是以諸國分封之策定於東勝神洲,兼之以藩王之國。”

“若是如此的話,怕是要好好的劃分一下地方才是。”

“這些都是殿下的孩子,誰又想做那閒散王爺,渾渾噩噩過一輩子,殿下應該早做打算才是。”

朱英點點頭。

隨著孩子越來越多,逐漸長大,這些事情是他需要先考慮好。

按照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如果放開了造,百子千孫還真不叫個事情。

也是因為太孫的關係,才堪堪十位妃子,實際上現在想著進獻妃子的人多了去。

不僅是大明內部,外部的國家也是一大堆。

甚至前些日子,遠在歐洲的趙秀才都來信,說那邊很多國家的公主,都想來到大明。

對於歐洲,現在因為距離遙遠的關係,通常兩三年才有一封信。

因著大明的商品暢銷,加上大明的強盛,因此趙秀才在歐洲混得挺不錯的。

聽說自己都已經娶了一位歐洲公主為妻。

現在朱英暫且顧及不到歐洲那麼遠的地方,主要的目標還是中東地區的帖木兒。

等帖木兒這邊搞定,才可以說把目光投向歐洲。

自然,這估摸著都是十幾年後的事情了。

目前朱英的打算,是把帖木兒給熬死。

因為帖木兒的關係,現在的帖木兒帝國哪怕一堆毛病,但也算是巔峰時期。

按照朱英的推算,等熬死了帖木兒後,天竺那邊基本上也推得差不多了,到時候四分五裂的帖木兒帝國下手起來就變得簡單多了。

現在強行派遣大軍去跟帖木兒對戰,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反而是白白的損耗大明兵力。

不得不說,年輕,還真是個巨大的優勢。

活得久,那也是門本事。(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末日有紅警

動員兵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