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兵馬司

賈珩以及謝再義、蔡權等人,在五城兵馬司司衙中取了謝再義的六品武官的兵部告身,官袍,騎著駿馬,就來到東城五城兵馬司。

在至東城之前,賈珩還以為會是一片破敗蕭條,但這一路而見,卻見街道齊整,人煙阜勝,繁華不下西城。

而東城兵馬司衙門就坐落在梧桐街,這一路載滿了梧桐。

馬車停在兵馬司門前時,已是晌午時分。

賈珩在蔡權等人的簇擁下,不容守衛在衙門前的兵丁稟告,就是大步進入官廳。

司務廳之中,條案後的一個著文吏服的胖孔目擱了筆,笑道:“老趙,東市剛開了一家酒樓,名為迎風樓,他們的獅子頭不錯,一會兒去弄點兒.”

另一個孔目,愁眉苦臉道:“我沒你老王心大,聽說新來的堂官,正尋人做筏子呢,咱們指揮都調到總衙去了.”

那王姓孔目笑道:“怕什麼?他們這些當官的,走馬燈一樣,什麼時候也離不了我們這些辦事兒的.”

“你先去罷,等下,幾位副指揮過來,我還要將這些東西給他送去.”

那趙姓孔目笑了笑,說著,這老王尋他,無非是想多找一個人分擔餐費罷了。

“好,那你忙著.”

那王姓孔目笑了笑,整了整官袍,就是起身,招呼著其他幾位書佐。

然而,就在這時,庭院中黑壓壓過來一群人,間或傳來說話聲。

一個兵丁閃進司務廳,道:“幾位大人,賈大人來了!”

那王姓孔目剛剛尋了兩個書佐,聞言就是一愣,沒有反應過來,道:“哪個賈大人?”

“還能那個,提點五城兵馬司的賈大人.”

廳中眾人聞言,面色倏變,都是呼啦啦站起,出了官廳相迎。

而這時,賈珩業已入得庭院,著三品武官袍服,沉靜目光看向從官廳出來的一應吏目。

“卑職見過指揮使大人.”

眾人都是行禮拜見。

賈珩淡淡道:“著各吏目、總旗以上軍卒,至廳中敘話.”

說著,也不理下方几人,徑直入得官廳。

賈珩坐在條案之後,沉聲道:“東城指揮霍駿、副指揮田則等幾人可在?”

見半晌無人應,趙姓吏目說道:“賈大人,霍指揮身子不爽利,告了假,田副指揮這會兒他們都在公幹,一會兒應回衙中.”

賈珩沉聲道:“霍駿病了有幾天了?幾天不坐衙視事,他這個指揮過得比本官都愜意,你們與他相熟的,告訴他,儘快到司衙履任新職,再敢拖延,本官定要治他個怠慢上官,瀆職公務之罪!”

眾人聞言,都是心頭一凜。

賈珩道:“霍駿既已調任五城兵馬司,另有委用,如今的東城指揮,已由謝再義擔任,去將四個副指揮喚來,都認認人.”

趙姓吏目頓時就招呼著幾個兵丁,分頭前去喚人。

不多時,從外間匆匆跑來兩個武將,皆著從六品武官袍服,甫一進入官廳,就是抱拳告罪,道:“卑職宋廣遠,侯昆見過賈大人.”

賈珩道:“兩位副指揮,來到正好,東城指揮已由這位謝再義接任.”

宋廣遠是個中年武將,聞言就是抬頭看向謝再義,然而這一看,就是一愣,遲疑道:“敢問謝指揮可是京營出來的?”

謝再義詫異說道:“你認得我?”

宋廣遠笑道:“方才聽著名字熟悉,不想果是那位謝百戶,先前公文發至東城,卑職還以為是何人同名同姓,不想還真是京營有著小李廣之稱的謝百戶.”

謝再義道:“小李廣不敢當,現在也是跟著賈大人當差.”

侯昆在一旁看著二人敘舊,眸光閃了閃,也是附和笑著說話。

見幾人寒暄起來,賈珩也暗暗點了點頭。

謝再義並非無根浮萍,就是當初馮唐都聽過其人名頭,想來以之接管東城指揮,應能做到上下膺服。

“而三河幫以為我是要藉機整頓東城兵馬司,再行出手,但實際的著力點不在東城,而在錦衣府,這就是釋放的一顆煙霧彈.”

賈珩目光將東城一干吏目以及小校的神色,收入眼底。

毋庸置疑,這座官廳之中,八成就有三河幫的眼線。

念及此處,賈珩咳嗽了一聲,頓時廳中一片寂靜。

賈珩迎著一眾目光,開口說道:“謝指揮接管東城,諸位也知,無非是神京城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大案,本官受皇命提點五城兵馬司,不得不有所作為,而攘外必先安內,五城兵馬司需要整頓,東城更需要整頓!以往那種敷衍塞責,懶散怠慢的風氣,需得一掃而空.”

這話其實已經隱隱在點霍駿的抱恙不出,但更多的還是在跟東城兵馬司的三河幫眼線釋放麻痺訊號。

先整頓東城兵馬司,再動手下大力氣清理東城的江湖幫派勢力。

兩位副指揮都是拱手稱是,表了幾句決心。

賈珩又等了一會兒,終究見到姍姍來遲的兩位東城副指揮。

一名魏越,一名洪振,二人進入官廳,規規矩矩向賈珩行了跪拜之禮。

賈珩沉聲道:“國家應考舉子被青皮無賴毆殘,聖上震怒,士林譁然,而青皮無賴就是出自東城,你們幾位副指揮,有何感想?”

魏越聞言,竟是“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大人,是卑職等人無能啊,才讓三河幫幫眾肆虐一方,為禍坊裡.”

見此,其他副指揮面色變了變,心頭暗罵一聲,也都是紛紛下跪請罪,而東城一些吏目、小校見此也是相繼跪下請罪。

賈珩故作沉吟,而後喝道:“現在說這些,又有何用?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偵破此案,給天下一個交待,還神京城一個朗朗乾坤!”

賈珩擲地有聲說著,目光掃過下方跪著的眾人,在眼前這個魏越身上盤桓了下,如此賣力的表演,實是讓人生疑。

賈珩沉吟說道:“此外,東城兵馬司從今天兒起,要開展一場清街行動,將一些遊手好閒、尋釁滋事的青皮無賴清掃出來,編練成役夫,或挑糞、或掃街、或疏渠,同時要尋訪東城以及東市的商鋪,接受其舉告青皮、無賴,基本做到有告必有究!”

幾乎不用想,這場清街行動,會以虎頭蛇尾而告終,最終抓幾個遊手好閒的二流子,至於三河幫的弟子,一個都抓不到!

而這就是他給三河幫釋放的第二顆煙霧彈!

你以為我躊躇滿志,又是明升暗降霍駿,又是搞轟轟烈烈的清街行動,然後見招拆招。

但實際上,這都只是虛晃一槍!

東城兵馬司中的幾位副指揮以及總旗小校都是齊聲應道,更有拍胸脯保證的。

賈珩見此,似乎很是滿意,面上的冷色散了一些,說道:“說完公事,還有一件私事,明天,寧國府將會舉辦封爵之宴,以做慶賀之意,諸位若是得空,可來府喝杯水酒.”

這封爵宴自是第三顆煙霧彈。

官廳中的眾人聞言,面色都是一愣,繼而有一些就是心領神會,笑道:“多謝大人,我等一定登門叨擾.”

心道,這種宴禮,迎來送往,是拉近與上官關係的好機會,看來這位賈大人不愧是少年英傑,公私兩顧。

賈珩見此,也不再多言,看向一旁的謝再義,說道:“謝指揮,你是隨本官先回去,還是現在坐衙?”

謝再義道:“先護送大人回去罷.”

賈珩點了點頭,就是帶著謝再義、蔡權出了東城兵馬司。

而賈珩一走,官廳之中頓時就是竊竊私議起來,有的說要在明日如何給這位賈大人送禮,有的在說清街行動,而因是午飯飯點兒,原本圍攏的吏目、小校,自是三三兩兩散去。

東城,安邑坊

李宅,原東城指揮霍駿正和李金柱一同用飯,在一旁聽完那王姓吏目所言,冷笑一聲,道:“這位賈將軍,以為將霍某明升暗降,請來了京營的一位名聲在外的猛將,就能管束著東城這一攤兒,真是痴心妄想!”

這位原東城指揮,大漢六品武官,年歲在三十出頭,長著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方面闊口,看著頗有英武之氣。

李金柱道:“霍兄弟,這次還是連累你了.”

“李兄不必介懷,等過了這個風頭,王爺那邊兒會將我調至山東登萊衛,任衛指揮使.”

霍駿舉起酒盅,說道:“先容忍這小兒一段時日.”

李金柱點了點頭,笑道:“明天俺老李就去會會這位賈大人.”

霍駿點了點頭,舉起酒盅,道:“不過,這位賈珩小兒不是個好說話的,李兄要做好撕破臉的準備.”

他隱隱聽到一些風聲,就連齊王都在這人面前吃了一些虧,但具體不知。

李金柱笑道:“俺老李醒得利害,絕不會魯莽行事.”

他已不是當年那個一把單刀,無牽無掛,敢打敢殺的傻柱了。

“不過,需得留一條後路了,得將虎子送出去才是.”

李金柱舉起酒盅,遞至唇邊,目光微垂,思忖著。

……

……

賈珩用罷午飯後,並沒有在五城兵馬司坐衙,而是散發了請柬之後,先去了一趟京兆府衙。

因為今日正是賈珍充軍流放之日。

嶺南山高路遠,煙瘴籠罩,蛇豹叢生。

他總要去送送才是。

京兆衙門一旁的囚房中,幾個京兆衙門的差官押著一個蓬頭垢面,身著囚服的中年人,在鎖鏈的嘩啦啦聲中,一步一步挪動著出了牢房。

賈珍脖戴重枷,腳下以鎖鏈銬著,因為在牢房許久不見日頭,剛一出得,就覺得頭有些暈眩,那張瘦削烏黑的面容上,有著幾分憔悴和蒼白,雙目茫然失神。

就在這時,忽聽到遠處有人,沉喝說道:“賈珍,你媳婦兒來送你了.”

賈珍身形一顫,一雙渙散的目光,凝了凝,徇聲看去。

只見路旁停著一輛馬車,由著一個老僕拉動著。

馬車旁,尤氏佇立眺望著自己,身旁還有一個提著食盒的丫鬟。

雲堆翠髻的尤氏一身褐色襦裙,衣著也不似往日那般華美豔麗,透著一股簡素,往日那一張嬌媚、豔麗的臉蛋兒,如今不施粉黛,白紙如曦,略有著幾分憔悴。

“老爺……”尤氏遠遠一見賈珍,輕喚了一聲,快行幾步,雖未落淚,但也有著幾分悽然之色。

賈珍看向尤氏,愣怔了下,忽然面色激動,聲音沙啞說道:“你怎麼來了?其他人呢?蓉哥兒呢?西府裡的老太太還有大老爺呢?”

尤氏玉容蒼白,抿了抿櫻唇,輕輕搖了搖螓首,眸中漸漸湧出淚珠來,心頭一酸,說道:“老爺,他們都不來了.”

“他們為何不來?可是府裡有事耽擱了?”

賈珍面上現出一抹期冀,說道:“我現在去了嶺南,那裡山高路遠的,他們總該著人送些盤纏才是啊。

就是他們都忘了,蓉哥兒在東府裡,也得送這些官差一些銀子,還能讓我路上過得舒坦一些,我給你說,等過三五年,說不得就天下大赦,那時,或許我就放回來了.”

因為賈珍被關押在牢房中,隔絕訊息,其實還不知道神京城最近的風雲變幻,什麼賈珩封爵以及提點五城兵馬司,都不知曉。

尤氏看著因為被關押了太久,恍若開啟話匣子一般,滔滔不絕的賈珍,少頃,待其說完,才嘆道:“老爺,現在寧府裡已有了新主人,蓉哥兒不在東府裡,現在跟著西府大老爺那邊兒過活呢.”

“東府有了新主人?怎麼回事兒?東府現在是誰在主事?”

賈珍聞言面色劇變,想了想,驚訝道:“難道是薔哥兒?”

尤氏輕輕搖了搖頭,目光復雜,幽幽說道:“是珩大爺.”

“珩大爺是哪個玉字輩兒……嗯?賈珩小兒?!”

賈珍瞳孔一縮,因為憤怒,渾身都在顫抖,驚聲道:“怎麼會是他?不該是他啊!他有什麼資格住在寧國府?那是我們這一支兒的……”

尤氏玉容微頓,抿了抿唇,輕聲道:“老爺,先用些酒菜,這裡面的事兒,三兩句話說不清楚的.”

賈珍聞言,壓了壓心頭的驚怒心緒,此刻倒也覺得腹中飢渴難當,牢房的飯菜簡直是豬食兒,點了點頭道:“是,是.”

這時,尤氏從丫鬟手裡接過食盒,在一旁的石臺上布著菜餚,而後低聲吩咐一旁的丫鬟,去拿幾兩銀子,求差官能否將重枷開啟,方便犯人進食。

那差官想了想,拿著鑰匙,過來給賈珍去了枷,沉聲道:“你們快點兒,等下典史老爺派完差,就要啟程上路了.”

尤氏應著,衝那差官道了一聲謝。

賈珍去了重枷,只覺渾身輕鬆,只是垂眸看著菜餚,皺了皺眉,道:“怎麼這般清淡?葷菜都未見幾個?”

尤氏聽著賈珍的挑三揀四,幽幽嘆了一口氣,說道:“妾身孃家日子也過的緊巴,老爺犯了罪,我那個誥命夫人昨兒也被禮部的來人除了,這魚、這雞,往日吃膩的東西,以後都未必餐餐有了.”

賈珍這時撕過一個燒雞,抬頭看向尤氏,這時才發現其竟未著絲綢衣衫,不由就是一驚,再次問道:“寧府呢,寧府我記得還有不少莊子、鋪子,一年好幾萬兩銀子的.”

“都歸珩大爺了.”

尤氏給賈珍滿了一杯,那張婉麗、柔美的臉蛋兒,現出一抹苦笑,加之玉面淚痕尚在,愈是我見猶憐。

不等賈珍驚怒詢問,尤氏解釋道:“原本宮裡因老爺除爵的事兒,不忍寧國斷了香火供奉,想將爵位轉繼給他……”

“什麼,簡直豈有此理?憑什麼給他!”

賈珍聞言,目光幾欲噴火,口中正吃著的燒雞殘屑混合著油膩口水噴出來,就是落在尤氏那張光潔如玉的臉蛋兒上。

尤氏芳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拿著手帕擦了擦臉蛋兒,道:“老爺,您聽我說完,宮裡下詔書將爵位轉贈給他,但他不要,然後上了一封《辭爵表》.”

賈珍冷哼一聲,不及細思什麼辭爵表,就道:“他倒是有自知之明!”

“這封《辭爵表》據說寫得言辭懇切,也讓那位珩大爺的賢德之名傳遍神京,而原本頒好的襲爵詔書,也沒有作效.”

尤氏言及此處,玉容微頓,心湖中不由倒映出那少年的身影,以及那至今思來,仍在心底盤桓的話:

“夫人,走路還是要看路為好,若是摔破了相,以賈珍的漁色性子,說不得真會休妻另娶……”

賈珍皺了皺眉,怒道:“既是辭了爵,他怎麼又入住了東府?”

尤氏抬眸,看著對面蓬頭垢面的丈夫,將心頭那一抹異樣思緒壓下,解釋道:“西府的二老爺以他賢德,自請他為寧國族長,宮裡就降詔書,讓他以小宗成大宗,以便祭祀寧國先祖,宮裡還有個說法是寧國府,本就是國庫出銀敕造的,然後,不久他就剿了翠華山的匪寇,立了大功勞,活捉匪首,然後宮裡就封了他三等雲麾將軍的爵.”

“這……”賈珍聞言,恍聞驚雷噩耗,蒼白的面色幾乎扭曲,手中的雞腿似乎香味不再,味同嚼蠟,仰天怒吼道:“怎麼會這樣!老天不開眼啊,怎麼讓賈珩小兒封爵!”

尤氏見到賈珍失態怒吼一幕,幽幽嘆了一口氣,一時間不知如何安慰,倒也沒有多想,岔開話題道:“老爺,鳳丫頭先前派了平兒姑娘,說寧府明天要慶祝那位珩大爺封爵,說念我日子過的艱難,要讓我接進寧府……”

“接你進寧府?”

賈珍忽然頓了怒吼,如遭雷殛,猛然將一雙虎狼般的眸子,緊緊盯著尤氏,黑黢黢的雙手,猛地抓住尤氏的削肩,雙目漸漸充血,猩紅可怖,怒吼道:“你是不是也想進寧府?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享富貴榮華慣了,是不是有天想著爬上那位珩大爺的床!繼續安享榮華富貴!”

“我沒有!老爺,我不打算過去的.”

尤氏聞言,嬌軀輕顫,一張臉蛋兒刷地蒼白,淚珠盈睫,顫聲道:“老爺,你……你弄疼我了.”

賈珍五官猙獰地看著尤氏,滿腔憤恨與怒火在心底熊熊燃燒。

他是珍大爺,現在那賈珩小兒是珩大爺!

他是三等威烈將軍,那賈珩小兒是三等雲麾將軍!

他居住在寧國府,現在那位珩大爺也居住在寧國府!

是的,那位珩大爺奪走了他的一切,現在住在寧國府,威風八面,何其快意,一定在想著給他戴綠帽子?

他絕不能容忍!

念及此處,賈珍似乎想到了那一幕,他的妻子尤氏,在那賈珩小兒胯下婉轉承歡……

只覺一股戾氣叢生,邪火直往腦門兒上撞。

看著眼前楚楚可憐,眉梢眼角都是動人風韻的妻子,只覺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雙手鬆開尤氏的削肩,向著那纖細的脖頸兒掐去。

他絕不能被戴綠帽!

絕不能啊……

“瘋了,老爺瘋了……”一旁尤氏的丫鬟見著這一幕,稚麗臉蛋兒刷地蒼白一片,驚聲嚷著,竟是手足無措。

而尤氏被賈珍扼住脖子,柳葉細眉下的美眸中現出絕望,一張豔麗哀絕的白膩臉蛋兒已是漲紅,口中嗚嗚道:“老爺……”

而在馬車車廂內,一著翠白色羅裙的尤二姐、一著大紅色襦裙的尤三姐正自低聲說著什麼,聽到動靜,徇聲望去,幾乎嚇得花容失色,連忙挑開簾子下了馬車,向著賈珍衝去。

而尤氏這時已被掐得已是喘不過氣來,美眸目光漸漸渙散,意識甚至都有幾分迷糊。

蓋因,賈珍在這一掐中,幾乎要將心頭的所有憤恨,都要發洩出來。

而就在這時,卻聽得一把沉喝,“好個不知死活的東西!”

繼而卻見飛起一腳,踹在賈珍的半邊臉上,將其踹翻在地。

“咳咳……”

尤氏劇烈咳嗽著,微微躬下身來,雙手護住脖頸兒,大口喘著氣,好似一條渴死的魚般,美眸中現出劫後餘生的慶幸。

著一襲三品武將官袍的賈珩,立身在近處,目光冷冷看向幾個京兆衙門的兵丁,喝問道:“爾等為何讓犯人與家眷獨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日月餘暉

夏日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