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清江浦

賈珩讓人延請內閣閣臣以及兩江總督沈邡,江左布政使徐世魁,淮揚巡撫兼漕運總督杜季同,簡單將事情敘說一遍。

“這幾日江淮暴雨連綿,需得在中游決口洩洪,以緩解洪澤湖之壓力,不然下游鳳陽、淮南、淮安都有潰堤之險.”

賈珩面色凝重如冰,沉聲說著,然後將帶來的淮河輿圖,讓書吏張懸起來,介紹著淮河的水勢。

“淮揚府縣我大漢財賦重地,不容有失!”

賈珩強調著此事的嚴峻性,最後總結道。

兩江總督沈邡與一旁的徐世魁對視一眼,都是從對方臉上看出凝重之色。

趙默目光深沉,鄭重問道:“永寧伯,洪澤湖湖堤當真有潰決之險?”

賈珩道:“雨這般下法兒,只怕最多五六日,就有漫溢之險,洪澤湖原為懸湖,淹沒淮安府城只是時間問題,而淮安府一淹,漕運自然休提.”

說著,看了一眼淮揚巡撫兼漕運總督的杜季同。

“河道之事,我等不通水利營造,是堵是疏,一切由永寧伯做主就是.”

就在這時,兩江總督沈邡面色淡淡說道。

洩洪如是出了差池,洪澤湖再行潰決,朝野上下,勢必群情洶洶。

雖不至因河堤之事而怪罪眼前少年,但能臣幹吏之風評勢必有所降低,或許京中聖眷也有衰減。

徐世魁聞言忙道:“永寧伯如有吩咐,我江左布政使司定然全力配合.”

漕運總督杜季同也道:“永寧伯在河南就整飭河務,致使中原不蒙水患之災,今督南河,自當是一言而斷.”

一副此事你來做主的模樣。

趙默道:“如事有緊急,那就洩洪,淮揚之地不容有失!”

賈珩點了點頭道:“既然幾位大人都同意,那等稍後,你我就聯名上疏,具事題奏朝廷,而後本官即刻前往潁州,讓京營騎軍疏散洩洪之地聚居的百姓,徐侍講,給朝廷書寫奏疏.”

在一旁兼領河庫道的徐開,應了一聲,然後拿起奏本,開始書寫。

沈邡:“……”

賈珩說完,也覺得有些渴,端起小几上的茶盅,呷了一口。

此事雖系他一片公心,但也難免為一些人雞蛋裡挑骨頭,甚至坐觀事敗。

那麼,在場的幾位,一個都別想置身事外。

沈邡沉吟了下,說道:“如河道衙門以為可洩洪中游以保下游,兩江衙門自是聽從河道衙門安排.”

賈珩目光盯著沈邡,問道:“除此之外,沈大人還有其他良策嗎?”

事到如今,這沈邡還在為自己留後路,以供將來辯解,這就是老官僚,等到出了事兒,眼前這位保證是第一個說,當初永寧伯在說此事可行。

沈邡道:“本官不知河道水利事務,自能聽從河道衙門的安排.”

賈珩道:“這次洩洪的百姓,後續安置事宜,江左布政司衙門要負責災後重建事宜,賑濟百姓一應開支花銷,都由江左布政司衙門統籌.”

中游洩洪,只是減輕下游淮南、鳳陽府以及洪澤湖的壓力,那麼這幾府自然要做出一些補償。

徐世魁看了一眼沈邡,見其面色如常,道:“這是應該的,淮揚等地分屬江左藩司,既蒙洩洪之利,也該負責災後重建事宜.”

趙默沉吟片刻,開口道:“永寧伯,本官隨你一同前往潁州,疏散百姓.”

賈珩聞言,倒是多看了一眼趙默,道:“也好,潁州之地的百姓安置,也離不得趙閣老協調、轉圜府縣.”

趙默如果不去坐鎮,事後查問起來,也有袖手旁觀之嫌。

如今整個大漢朝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落在整個江淮之地,等洪汛結束,誰最後做了幾分,朝堂諸公都有一個評價,既為宰臣,自有格局。

趙默轉而看向沈邡,叮囑道:“沈大人留守淮安,疏散寶應縣的百姓,從金陵購置糧米,查察最近坐地起價的糧商.”

賈珩眸光閃了閃,最近據錦衣府奏報,淮安和揚州頗是出現了一些南京的官宦子弟,從蘇松等地搜刮糧食,準備了一隻只滿載貨物的糧船,就等著淮北、淮南決堤,趁著米糧稀缺時,享受饕餮盛宴。

他現在引而不發,就是要看誰跳出來,該一網打盡的一網打盡,該給天子打小報告的打小報告。

再說,洛陽城的太倉還有幾百萬石糧米,這是經濟手段,縱然沒有這些……別人囤糧,他囤刀槍。

沈邡點了點頭,道:“閣老放心,兩江總督衙門與江左布政使衙門,早已括備相關物資,及時解送至江淮各地.”

待這邊兒安置妥當,賈珩也不多做盤桓,交代劉積賢讓其吩咐錦衣府衛傳令在淮安府、揚州府、徐州等各處河堤、閘壩的將校,嚴守堤堰,防備洪汛,而後與趙默,領著京營騎軍以及錦衣府衛,前往王家壩所在地的潁州。

沈邡與江左布政使徐世魁則是回到驛館,漕運總督杜季同回到漕運衙門,開始忙碌起來。

……

……

神京城,宮苑

坤寧宮中,燈火彤彤,照耀在通明如水的地板上。

崇平帝坐在一張几案後,面對眼前的珍饈美味,動不下筷,宋皇后見此,秀麗的眉蹙著,陪同著在一旁敘說著話,道:“陛下,膳食都涼了.”

崇平帝擺了擺手,愁容滿面說道:“朕用不下.”

轉而看向一旁垂手侍立的戴權,道:“派人去通政司那邊兒看看,江淮那邊兒的奏疏遞送過來沒有?”

這幾天,隨著江淮之地的傾盆暴雨,波及了江左淮南、淮北等地府縣,奏報暴雨成災的奏疏,如雪片一般遞送神京的通政司,以致整個大漢朝的文武百官都在關注著江淮之地的大雨。

因為不少朝堂重臣的家鄉還有糧田都在淮揚等地,更不必說這等財賦重地,一點兒閃失都不能有。

京中一些淮揚、淮徐籍的官員,已經把前南河總督高斌的八輩祖宗問候了個遍。

當然,也有一些心思陰祟的,也想借此看一看永寧伯的笑話。

戴權連忙應了一聲,離了殿中,前往殿外,吩咐著內監再次前往通政司。

崇平帝嘆了一口氣,道:“這幾天,北方諸省的奏報,雨倒是下的差不多了,陸續放晴,河南的險工也撤去了不少,終究沒有因兵河兩事蒙受災劫,民心歸附,但淮南那邊兒卻有愈演愈烈之勢,也不知南河修的那些河堤,能不能撐住.”

這些時日,河南水災威脅退去,河工與丁夫漸散府縣,口口相傳之下,原本因叛亂而喪失的人心漸漸歸附。

而作為河南總督的賈珩,自是在百姓和員吏中威望日隆,尤其是結合著泗州的大水,兩相對比,也得到神京城中出身河南籍的中低階官員的交口稱讚。

宋皇后柔聲道:“陛下,子鈺的奏疏是怎麼說的?”

崇平帝道:“上次在淮安府的奏疏,提到調撥了江北大營兵馬前往淮安,與趙默、沈邡等人協調軍民,針對堤堰虛實分別佈置,但堤堰畢竟不是子鈺修的,南河衙門……”

說到最後,臉上仍有幾分怒氣翻湧。

方修的河南之堤無一處決口,而南河總督衙門所修河堤卻一衝即潰,河務貪腐之事,朝野俱知,但貪腐歸貪腐,不能一些河堤都不修吧,朝堂之上袞袞諸公中,不少都是江淮之地的戶籍。

這也是,一些官員對河道官員一網打盡而沒有引起軒然大波的緣由。

宋皇后寬慰說道:“子鈺他在江淮之地坐鎮,想來會有辦法的,陛下.”

崇平帝點了點頭,道:“現在只能看子鈺的了,朕在神京也有力難使.”

說話間,似乎也有些餓了,拿起筷子,忽而想起一事,問道:“晉陽前日上了奏疏,提及她和咸寧已經先回洛陽,先前在開封府一直坐鎮,朕已加了她的年俸,聽說還有賈家的幾個小姑娘?”

宋皇后嫣然一笑,道:“陛下,是保齡侯史家的,還有榮國府賈政的兩個女兒,原是去探望子鈺的,咸寧昨個來信說了,說子鈺的這幾個妹妹,不愧是武勳之女,當時子鈺在開封府坐鎮,讓她們回去,她們還不回去.”

崇平帝面上現出柔和之色,道:“難得,難得.”

說著,正要端起茶盅,忽而一頓,道:“說來子鈺也在開封許久了,他家的秦氏在家也不少提心吊膽,皇后賞賜點兒什麼給她.”

宋皇后笑道:“那臣妾就挑幾件真真國,進貢的物件賞賜過去.”

崇平帝也不再說什麼,正要用著晚膳。

就在這時,戴權從外間而來,面上帶著驚喜之色,說道:“陛下,通政司剛剛收到的六百里急遞,是從淮安府清江浦遞送而來的,還請陛下御覽.”

崇平帝聞言,面色先是一怔,旋即面帶喜色,連忙放下筷子,聲音帶著催促,說道:“拿來,朕看看.”

戴權連將奏疏遞送過去。

崇平帝凝神閱覽奏疏,在宋皇后關切的目光下,閱覽而罷,掩起奏疏,面色複雜,輕輕嘆了一口氣。

“陛下.”

宋皇后抿了抿櫻唇,低聲說道。

崇平帝面色變幻,嘆道:“洪澤湖有些撐不住了,子鈺他們聯名具題,淮揚之地,不容有失,合議在中游地段的潁州洩洪,以分洪水之勢,這已是四天前的奏疏,想來潁州已經開始洩洪了.”

宋皇后聞言,玉容微變,一時有些震驚,道:“洩洪?”

“子鈺和趙默去了潁州,安置疏散的百姓,子鈺還向朕奏請,免了潁州洩洪殃及之地百姓的秋糧.”

崇平帝輕聲說著,忽而面色鐵青,道:“這個高斌,如果能好好督修河堤,豈有洪澤湖大堤潰堤之險?又何至於逼迫到如此地步?等洪汛一過,對其過往貪墨河帑,輸送之地一概嚴查!”

宋皇后見此,勸慰說道:“陛下息怒.”

崇平帝發了一通火,著戴權尋來硃筆,在奏疏上御批,這才用著晚膳。

寧國府,後宅,逗蜂軒

雲鬢蔥鬱,一身淡紅色衣裙的麗人,立身在窗前,眺望著外間蒼茫的夜色。

“秦姐姐.”

這時,寶釵近前,輕輕喚了一聲,少女雪膩的玉顏上,見著關切之色,往日豐潤的臉蛋兒已有幾分清減。

秦可卿秀眉下,秋水盈盈的美眸見著迷濛之色,悵然道:“夫君這一走,一晃眼也有兩個多月了.”

隨著賈珩離京日久,原來心底還有著一些微妙的秦薛兩人,早將曾經的那些彆扭拋在一旁,反而時常來往,親密了許多。

寶釵寬慰道:“據邸報上說,現在珩大哥又兼領了總督河道的差遣,自入夏後,江淮那邊兒下起了暴雨,只怕會釀成洪災,珩大哥現在正忙著這樁事,等月底就好了.”

隨著賈珩受封永寧伯,加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軍政,成為一省封疆,寶釵最近時常讓鶯兒囑託人,在外高價從一些衙門書吏手裡購置邸報,私下翻閱。

對這段時間朝廷發生的大事也有了解,從賈珩上《陳河事疏》,再到兼領南河總督,在寶釵心頭都有一個完整的脈絡。

秦可卿眸光轉向寶釵,心頭微動,問道:“薛妹妹,邸報上怎麼說?”

邸報,她之前倒不怎麼看那些,嗯,只顧著摸著骨牌、麻將了,以後是得需要尋一些來看了。

寶釵水潤微光的杏眸見著思索之色,柔聲道:“姐姐,我在金陵居住時,小時候,每到五六月份都有暴雨,多是下到六月底,不過,這幾年雨量小了不少,不想今年暴雨成汛,想來也就這幾天,應該就有訊息了吧,如是有了訊息,珩大哥會向朝廷上疏,邸報應會登載.”

秦可卿螓首點了點,欣然道:“那我明天讓人去衙門取閱一份兒,咱們姐妹研讀一下.”

寶釵默然了下,抿了抿櫻唇,道:“姐姐也不要太過擔憂了,珩大哥他在河南未雨綢繆,黃河就沒有出什麼岔子,這次在淮安,也一定可以的.”

秦可卿聽著寶釵所言又是開封,又是淮安的,心底生出一股沒來由的不自然,默然片刻,輕聲道:“先前大姐姐和三妹妹她們過去,我原是該尋機會過去的.”

當然這話只是一種感慨,再給一次機會,多半也不會隨著前去。

寶釵輕輕嘆了一口氣,瑩潤杏眸中見著失神,如梨蕊的臉蛋兒上同樣有著幾許悵然若失。

她又何嘗不是如此作想?那人在外建功立業,她也想去看看。

可當初是那位晉陽長公主領著人乘船南下,一來與人家不怎麼熟,二來,就算因著表姐那邊兒得以隨行,榮寧兩府眾目睽睽,她又以什麼名義去呢?

退一步說,她去見他,留著秦姐姐一個人孤零零在這兒?嗯,好像也有些不妥。

就在兩人牽掛著賈珩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鳳陽府,潁州——

賈珩與內閣大學士趙默,立身在一處高崗之上,望向遠處已成一片汪洋的濛窪等地,看著在水中露出一角的房屋屋脊還有楊樹梢,面如玄水,心情沉重。

原本居住在此地的三個大鎮,近萬百姓在京營騎軍和潁州縣吏的幫助下,已經帶著簡單的財物,連夜向潁州其他縣城遷移、安置。

這場洩洪,除卻損失一些財物,沒有人員傷亡。

當然,與當地百姓的衝突總是免不了的,好好的家園成了洩洪之地,豈無怨氣?

賈珩轉而對著一旁的潁州知州廖業說道:“廖大人,等事後災民安置,由揚州、淮南等地的藩庫支取,以應百姓,不致使百姓受了委屈.”

這次洩洪不是什麼都不管,而是讓沿途州縣做好接應,此後還有對百姓的相關補償。

廖業面色一肅,拱手說道:“為朝廷分憂,潁州上下義不容辭.”

賈珩點了點頭,眺望遠處天上翻滾不停的陰雲,轉頭看向趙默,說道:“趙閣老,本官還要返回洪澤湖檢視水勢,部署人手,就不在此多留了,此間善後事宜,還請閣老與江左布政使衙門做好交接,等洪汛之後,本官會再來潁州,看一看這裡的百姓.”

趙默面色一肅,說道:“永寧伯只管先回淮安,此地由本閣在此坐鎮即可.”

不管如何,此次洩洪之後,江淮下游的壓力輕鬆許多,等事後補償就是。

“那一切就有勞趙閣老了.”

經此一事,雖然仍不喜趙默,但其人作為閣臣的能力、格局還是有著一些。

賈珩也沒有多做耽擱,在錦衣府的護衛下,又是冒雨趕回淮安府的清江浦。

來到清江浦,就見到了關守方。

隨著中游洩洪,淮河分流,洪澤湖水位上漲之勢也隨之一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日月餘暉

夏日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