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941王大臣案

“宮裡有刺客。”

侍猶豫著把宮裡的事兒說了出來,一下子讓在場諸人都震驚的瞪大眼睛。

這可是大明皇宮禁地,怎麼會有刺客混入宮中。

“刺客在哪兒?他的目標是誰?抓到沒有?”

魏廣德最先反應過來,馬上就追問道。

“刺客被侍衛發現了,盤查的時候因為支支吾吾半天都答不上話來,所以當即就拿下。”

侍面對幾位當朝重臣凌厲的目光,立即就把情況說了出來。

“人是在乾清宮宮門外被抓到的,因為皇爺剛要出來上朝,發現有刺客後,馮公公就把皇爺護著回了乾清宮,還說請首輔大人宣佈今日免朝。”

侍繼續說道。

聽到萬曆皇帝沒事兒,眾人都鬆了一口氣,至於免朝,那都是小事兒。

隨即,張居正轉身就對著身後不遠處還列隊等待皇帝御皇極門的文武百官說道:“今日陛下身體有恙,免朝。”

說完話,張居正就帶著魏廣德、呂調陽跟著侍從左掖門進入皇城,前去拜見萬曆皇帝,而楊博和譚綸則是回到朝班裡,和其他人一起緩緩向外走。

“楊尚書,譚尚書,陛下身體如何?剛才那邊說話,我們也沒聽清楚。”

楊博和譚綸回到人群中後,馬上就被身邊的人圍住,追問萬曆皇帝的情況。

萬曆皇帝朱翊鈞雖然還小,可畢竟是皇帝,在這個年代不止是地位崇高,更是朝廷的決策者。

別看都說大明朝是內文官操縱,內閣首輔才是話事人,但實際上文官是執行者,首輔其實更像個定主意的人,但是真正執行,必須還是宮裡批紅確認才能頒佈下去。

所以,大明朝還真不能缺一個人當皇帝。

畢竟,在制定內閣制度的時候,首輔大人可沒有宰相之實,他的票擬可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必須有宮裡司禮監的批紅才能生效。

“陛下那裡沒什麼事兒,只是受了驚嚇。”

楊博開口說道。

宮裡發現刺客這麼大的事兒,很快就會傳遍朝野,自然是不可能的保密的,所以楊博也沒打算保密。

“陛下如何會受驚嚇?”

“是不是宮裡又有奸佞想要禍害陛下,我等必須進言,請陛下遠離小人。”

“陛下年幼,如何能受得了驚嚇,必須嚴查。”

眾人當即七嘴八舌說起此事,都口口聲聲說要嚴懲首惡。

“你們不要吵吵了,宮裡是發現了刺客,所以才讓陛下受到驚嚇。

這麼大的事兒,錦衣衛和東廠肯定會徹查的,我們就不要擔心了。”

譚綸這時候開口說道。

有楊博和譚綸爆出的驚天大瓜,本來都往外走的朝臣都不走了,轉身又重新匯聚到皇極門下,等待閣臣出來,讓他們知道宮裡皇帝的訊息。

而進入皇宮的張居正和魏廣德等人則是緊趕慢趕往乾清宮一路小跑,到達宮門外時,正好看到幾個東廠番子壓制著一個身穿侍服的中年漢子跪伏餘地。

不用說,這個人就是那個所謂的刺客。

跑過來的路上,魏廣德已經從侍口中問清楚事發經過。

原來萬曆皇帝朱翊鈞本來出了乾清宮就要去建極殿換上袞服,結果剛出乾清宮,宮外的太監宮女紛紛避讓行禮,那個刺客顯然不懂宮裡的規矩,就傻愣愣的站在那裡,一下子就給凸顯出來了。

儘管他反應也很快,馬上就跟著周邊人學著做,可畢竟是慢了一拍,被眼尖的皇帝和馮保發現。

做為宮裡提督太監的馮保當然不會允許手下如此沒有眼力勁,當即派人去詢問他是哪個宮的,準備把人打發出皇城,到外面的皇莊去。

宮裡是不能留這麼沒眼力勁的人,那是丟他馮大伴的臉,讓皇爺和娘娘認為他沒有統馭侍的能力。

結果幾個御前太監一詢問,那人就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話來。

能被馮保選派到皇帝身邊的人,自然都是七竅玲瓏的,當即就發覺不對,立即聯手上去把人控制下來。

要知道,馮保隨著隆慶皇帝剛回宮那會兒,可是被派到御馬監做掌印的。

御馬監不僅管理著皇帝禁軍,還有一支在皇宮裡挑選的精壯太監組成的軍隊,負責宮裡的安全。

這支全部由太監組成,從來就不打折的軍隊,自然就是內廷的淨軍,而馮保身邊人大多都是他從淨軍中選拔出來的。

這些人一部分留在萬曆皇帝朱翊鈞身邊充當跑腿和護衛的工作,他馮公公身邊也不缺乏這樣的人,所以雖然那人看上去也是孔武有力,但還是很快就被制服。

不過因為打鬥就在萬曆皇帝眼前進行,所以小皇帝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一點驚嚇。

畢竟都多少年了,萬曆皇帝記憶力這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遭遇,被嚇到也正常。

三人匆匆走過刺客身前,魏廣德只是停下片刻端詳一番,他記憶力可沒有這事兒,也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這遭。

不過,就在王大臣身前不遠處,從其身上搜查刀劍各一把卻是不爭的事實,說其欲行刺皇帝也來源於此。

人被東廠番子接手,魏廣德也不方便留下來審問,宮裡應該是有辦法讓刺客開口的,所以只稍稍停留,假意整理下因為奔跑顯得有些另外的官袍和官帽,就又往乾清宮跑去。

等經過通報進入乾清宮見到皇帝無礙坐在御座上,三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畢竟朱翊鈞年齡太小,又剛死了父親不久,都擔心小孩子受到驚嚇染病什麼的。

“馮公公,可曾讓太監來為陛下診治,開一副靜心的湯藥。”

首輔張居正在禮畢起身後就對馮保問道。

“張首輔,雜家已經讓人去叫了,想來很快就會到。”

馮保答道。

“朕無事,可為什麼會有刺客來行刺朕,難道是朕這個皇帝做的不好嗎?”

先前還和往常無異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在看到張居正和魏廣德後,臉上表情微變,在張、馮二人說完話後,用帶著哭腔的語氣問出來道。

“此事透著古怪,陛下不必如此,待廠衛查清楚事情緣由再說。”

張居正立即開口道。

一路過來的路上,問清楚事發經過後,張居正就很是狐疑此事。

要說有刺客行刺小皇帝,那必然需要有受益者,也就是小皇帝一旦遇刺身亡,誰會從中得到好處。

外面的藩王府嗎?

不可能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可不是獨子,他下面還有個親兄弟。

若是有藩王府預行謀逆之事,就算事成,皇位也不可能如前朝正德時一樣,從宗室親族中尋找近親繼嗣,直接讓穆宗莊皇帝四子朱翊繼位就是了。

此刻,在張居正腦海裡還因為侍說出的刺客一事在苦思幕後黑手,根本就來不及想其他。

要知道,萬曆皇帝繼位不過半年,還那麼小,根本就沒有親政,就算有天怒人怨的行政,怨恨的矛頭也應該是針對他們這幾個輔政大臣才對。

就在此時,兩宮太后已經知道訊息,急匆匆趕到了乾清宮。

因為今日本來是要視朝的,所以馮保在事發後第一時間派出人手去皇極門通知內閣幾位閣臣,回到乾清宮後才想到給慈慶宮那邊傳遞訊息。

加之張居正、魏廣德等人是一路小跑著來的,倒是比兩位太后早了片刻。

陳太后進去安撫被驚嚇到的萬曆皇帝,張太后帶著張居正、馮保和魏廣德等人到了偏殿商討此事。

“人由廠衛下獄,嚴加審訊,必須查處幕後黑手。”

張太后到了偏殿,馬上就對馮保下命令道,顯然是不想經過刑部來審理此案了。

事涉皇帝,張居正和魏廣德也沒有提刑部爭取。

由宮裡查辦此案,更容易讓兩宮太后信服,外朝還真不便插手進來。

“外朝那邊,就仰仗三位閣老,朝廷不能亂。”

張太后轉頭又對張居正、魏廣德和呂調陽說道。

三人聞言都是齊齊躬身。

宮裡的皇帝,自有兩宮太后安撫,三人從乾清宮出來,剛好碰到急匆匆趕來的太醫院太醫。

張居正只是叫住他,讓他用心為萬曆皇帝診治,三人這才準備去內閣。

出了皇極門,結果就看到本該回衙門辦公的朝臣都聚在皇極門下,看到他們出來就呼啦啦圍了上來。

“陛下如何了?”

“陛下可曾被賊子傷害?”

“張公,宮裡現在什麼情況?”

眾人七嘴八舌讓魏廣德覺得好不煩躁,不過這時候不是他說話的地兒,他就靜靜站在張居正身側,讓首輔大人去應對這樣的場面。

“諸位同僚,事才我等已經見到陛下,陛下無礙。”

張居正話剛說完,周圍的群臣都是一陣歡呼。

不管是出自真心還是假意,反正氣氛剛好。

“陛下只是受了些許驚嚇,已經不礙事兒,宮裡已經讓太醫給陛下出一副靜心安神的方子,陛下很快就會無事。”

張居正繼續說道。

“現在陛下又是什麼情況?在靜養還是.”

又有人問道。

“陛下在乾清宮休息,兩宮太后已經到了,他們會好好安撫陛下的,各位同僚不必掛心。

剛才我等在乾清宮的時候,娘娘還囑咐我等要忠於王事,盡心辦差。

所以,還請諸位大人先回各自衙門處理公務,可不能因此耽誤了政事。”

張居正接著答道。

“陛下無礙就好,那賊子應該被五馬分屍,現在又如何了?”

“賊人已經縛手。”

身邊人關心完皇帝,又開始關心刺客的訊息,張居正也馬上給予瞭解答。

魏廣德就靜靜站在一側,觀察著周圍這些朝臣的神態。

不過仔細觀察一圈發現,周圍人貌似都沒有異常,不像有和刺客一夥之人。

“賊人是不是該交由刑部嚴加審問,查處幕後主使。”

忽然,有六科言官發話道。

“應該交由三司會審.”

知道了皇帝無礙,朝臣們的視線很快就被牽扯到如何處理刺客身上。

皇帝年幼,按說不該有仇人,刺客所有人都關注到此事背後的“不簡單”上面,一致認為是有幕後之人推動,欲行悖逆之事。

查案,自然應該交給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才對,三司會審,一定要查出幕後主使,嚴刑峻法,嚴懲不貸。

“魏閣老,你也說句話啊。”

聽到朝臣要請將刺客交刑部,張居正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就有人催促起一旁的魏廣德和呂調陽。

“娘娘已經讓廠衛負責嚴查此事,諸公稍安勿躁,等待廠衛的審問結果即可。”

魏廣德只得把宮裡的情況說了出來,此事是張太后定下來的,他關心自己兒子,所以吩咐廠衛嚴查也是可以理解的。

聽說是太后吩咐讓廠衛查辦此案,六科的人也就沉默下來。

這會兒兩位太后是惹不起的,君不見高拱就是被懿旨、令旨和聖旨直接趕下臺的。

好吧,高拱能一下子收到三份宮裡最有效力的旨意,罷官去職,貌似歷史上也是獨一份,無出其右了。

“各位大人就回衙門辦公去吧,等待宮裡的訊息即可。”

魏廣德上前一步,對周遭的同僚說道。

“是啊,娘娘要大家盡心辦差,這個時候可絕對不能再出岔子,大家都多用心。”

呂調陽這時候也站出來說道。

在內閣三人安撫下,百官這才向宮外走去,各自回衙門辦差去了。

但是宮裡遇刺的事兒,也是風似的傳遍了京城的各大衙門,到中午的時候,四九城的大街小巷就已經流傳出了各自訊息。

不過因為京城各衙門都正常運轉,倒是沒有傳出什麼皇帝遇刺重傷,不治一類的傳言,都知道皇帝無事,只是被驚嚇住了。

其實,老百姓還都是淳樸的,都知道當今天子不過十歲稚童,眼見有人行刺,大人都會被嚇的不行,何況還是小孩子。

即便他是九五之尊,可終究還是個小孩。

在百姓口中,不免還要咒罵那刺客一句,對這麼小的孩子都下得去手。

而此時錦衣衛北鎮撫司地牢裡,刺客已經被押解到此,直接就上了刑房開始用刑審問。

錦衣衛逼供手段可是有淵源的,都是世世代代祖傳的手藝,那刺客進去沒一盞茶的功夫就已經交代了一大堆東西出來。

東廠沒有囚牢,所以辦案是借用錦衣衛的場地,也是因此,今日馮保是什麼都不做,就守著要審問結果,好回宮交差。

“你確定,這個叫王大臣的傢伙,就是想進宮偷東西?”

馮保此時看著手裡的供詞,一臉不可置信對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問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剛登基稱帝,她就說我是昏君

極品花生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