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

在李斯、尉繚、贏侃等一眾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宮衛飛快的來到大殿中央,雙手捧起竹簡。

“稟報王上,李信將軍兵敗,在前往城父途中,被楚將項燕追殺,二十萬大軍,盡數被楚軍所殺,七都尉戰死,其餘都尉盡數被俘!”

宮衛臉色慌張的稟報道,說出這番話,宮衛整個人都在顫抖。

而在大殿內。

“啊!!!”

“這!這可如何是好?”

得知訊息的文武百官,全都一臉驚駭的看向彼此,神色滿是慌張。

李信統領的二十萬秦軍全都兵敗了!!!

這……

那秦國眼下該怎麼辦?

不僅僅是大殿內的文武百官,就是站在百官最前面的李斯、贏侃、尉繚等人,也好不到那裡去,臉色都隨著宮衛的話,而變得蒼白起來,許久方才回過神,隨即擔憂的看向彼此。

最令人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李信兵敗,這支由南陽入楚的二十萬秦軍,被楚國所滅,這也意味著武關岌岌可危。

必須要立即讓王賁統領大軍回防秦國!

想到這裡。

李斯等人全都轉頭,滿是擔心的看向大殿上的嬴政,只見嬴政身穿黑色王服,呆呆的站在大殿上,兩眼無神,整個人都陷入呆滯狀態。

“王上!”

隨著韓謁者驚呼的聲音,李斯、尉繚等人,以及文武百官這才看到,嬴政跌跌撞撞的後退兩步,隨後往後倒,直接暈了過去。

“王上!!!”

“王上!”

這些李斯、贏侃等人也瞬間慌神,滿是關心的看向嬴政,然而秦國素來有規矩,文武百官不得越階上前,否則就是觸犯秦國律令,不僅會被治罪,甚至還可能會面臨刑罰。

這也是為何當初荊軻刺殺嬴政的時候,百官縱使沒有佩戴利劍,但那麼多魁梧兇猛的將軍,依舊不敢上前阻攔荊軻。

哪怕是眼睜睜的看著荊軻追殺嬴政。

眼下亦是如此,望著昏迷過去的嬴政,百官即便滿心著急,卻也只能幹看著。

幸好太醫夏無且很快便去到嬴政身邊,確定嬴政無礙後,只是怒火攻心,便讓宦官小心翼翼的抬嬴政回後宮休息。

見到嬴政離開。

大殿內,瞬間便嘈雜起來,無數官員面面相覷,彼此大聲議論。

“國尉,眼下應當如何是好?”

贏侃這時候也皺著眉頭,一臉擔憂的來到李斯身旁,看著一旁的尉繚、王綰等人,想到隨李信出征的贏羲,但眼下,贏侃也顧及不了那麼多,擔憂之餘,望向尉繚詢問道。

嬴政如今已由太醫帶去休息,他們也不能幹坐著。

秦國把各郡邑的大軍逐步派遣到韓地、趙地、燕地、魏地,鎮壓這些地方的叛亂,眼下秦國境內的秦軍,反而寥寥無幾。

二十萬秦國大軍兵敗,楚國隨時都可能會發兵攻打秦國。

“昌平君謀反,絕無可能僅是一人,立即留意其他城邑訊息,命人密切關注武關。重泉君!汝可領兵,立即將昌平君、昌文君留在咸陽的族人,盡數捉拿,隨後勞煩重泉君,領咸陽官吏先去駐守武關!”

尉繚對著贏侃說道,目光看了空曠的大殿上一眼。

“調兵增援武關之事,需等王上親自下令!”

尉繚嘆息一聲,幸好贏侃是王室宗親,背後乃是贏氏宗族,由贏侃調令咸陽官吏,沒人能說什麼,而且贏侃在擁有封地後,門下聚集有大量的門客、力士,是眼下為數不多能先去武關看守之人。

尉繚最擔心的便是,若是武關一旦失守,那麼秦國連調回王賁的時間都沒有。

“好!”

贏侃聽到尉繚的話,點點頭,隨後看向李斯一眼,與李斯互相點頭後,方才轉身離去。

李斯望著贏侃離去的背影,面色滿是凝重,幸好贏侃相信他,否則昌平君謀反,恐怕他這個位居廷尉的楚人,或多或少,都要被牽連進去。

一直以來,李斯都從未想過,昌平君居然會反叛。

要知道昌平君都已經是秦國丞相,並且隨著秦國滅韓、趙、燕、魏,昌平君這個秦國右丞相,遠非齊相、楚國令尹能夠比肩。

此時,更讓李斯擔憂的是,昔日嬴政曾經有過驅逐客卿的念頭,如今昌平君反叛,李斯很難斷定,嬴政對楚系官員會不會因為此事,而有隔閡。

“昌平君叛秦,李信、蒙恬兵敗,恐怕魏地難留啊!”

“是啊!早知道……哎,昔日吾便有言,滅魏之後,不當過急攻楚!”

百官之中,一些年邁的官員,紛紛搖頭。

曾經很多無人聽過的話,也在這時候,絡繹不絕的說出來,‘都怪當初不聽我的話’這句話誰都會說,並且隨著說出這句話,在危難之際,望著其他人一臉擔憂、著急的模樣時,一股優越感便會隨著這句話油然而生,並且在事情結束前,以及結束後,很長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些事情無法挽回後,變成很多人一輩子的口頭禪。

“我王本無意與楚國交戰,皆因那白衍居功自傲,仗著我王寵信,滅魏之後,不回咸陽,反而直接攻楚!若非白衍,豈有今日之事,豈有昌平君叛秦,李信兵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調教天下,從給貴妃娘娘當太監開始

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