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所在的地方,必然有飯館酒樓客棧,人越多,規模自然也就越大,檔次,也就可以儘可能地提上去。

確切地說,是人造就了一切;人的數目足夠多,自然也就呼喚出了飯館,呼喚出了酒樓,呼喚出了適用於自己身上的三六九等。

而當流民足夠多時,飯館,自然而然地也就應運而生。

流民的隊伍,在向東行進,大家的目標很明確,雪海關。

從三年前開始,民間就一直流傳著這樣一段民謠:丘八跟著平野伯,立大功;黔首跟著平野伯,吃飽飯。

於這個時代,對絕大部分百姓而言,能吃飽飯,已經是祖先保佑下的最大福報。

鄭伯爺團隊自盛樂城始一直到雪海關以來,這幾年在民生上的努力,也終於見到了突出成效。

一是因為魔王們極為高明的地方民生髮展和治理的能力,二則是因為數次對外戰爭到最後都是極為划算效益極高的買賣,三則是以鄭伯爺為核心的高層建築們,他們對於享樂,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可謂是以身作則,這就使得蛋糕可以分配得更為均勻一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條,第一條是根本,其餘的再多,都是附加。

燕京城都收到了伐楚勝利的訊息,晉地百姓,自然知道得更早。

百姓們對於戰爭和國家大局,其實是沒什麼清晰概念的,但身為局內螻蟻一隻,還是有些浮沉飄搖的認知。

這一仗打完,楚人,大概就打不過來了;野人早早地被鄭伯爺拾掇過了,雪原上的威脅,也不會再出現了。

一甲子,百年,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太過遙遠,有十年二十年的安穩日子在望,已經足夠他們用腳去進行投票。

最先出來的,是自野人之亂後,這兩年一直躲藏在山中或者溝水間的晉地百姓,他們有的據寨而守,有的,則乾脆形成了類似山大王的模式,將自己隔絕在外,以求自保。

前兩年,燕人對晉東之地一直是放養狀態,晉西之地的消化還需要時間和精力,更別說早早地就被認定肯定還要再打仗受到波及的晉東了。

所以,燕軍並未對這塊區域進行大規模的清掃,也就是剿匪。

而這些“山大王”也很知趣兒,雖說其中不乏有野心勃勃者,但還真沒人腦子不清醒地打出什麼“王旗”想要自立天命。

靖南王的王旗一直在奉新城,鄭伯爺的鄭字旗也在雪海關飄揚,沒人敢當這個出頭鳥。

伐楚大捷訊息傳來後,春江水暖鴨先知,首先,戰事,不大可能短時間內再在晉東之地發生了,百姓們自然也就從躲藏之處出來,畢竟誰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權力;當山大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人其實過得衣衫襤褸,極為艱難,只是勉強活命罷了。

而那些各路山寨的頭領們,大部分也都選擇了順從民意,另一部分,則是識時務,因為他們清楚,當燕人收拾完楚國,接下來,必然會騰出手來對晉東之地進行清理。

此時主動出來率眾歸附,還能落得一個體面。

這是第一波流民,他們數目真的不算少。

接下來,還有第二波流民。

第二波流民就是為了支撐伐楚之戰所動員的民夫隊伍,其中,絕大部分民夫都是要歸鄉的,但也有不少,在看見雪海關的民夫待遇以及互相交流之後,一咬牙一跺腳,就打算溜雪海關去的。

這裡頭,牽扯極多,但仗眼瞅著要打完了,外加還有雪海關計程車卒和官員在那裡盯著,一些開小差的,燕國其餘方面也無法追究。

就算要追究,其原籍的地方官,也很難千里迢迢地跑到這裡來,就算來了,他還敢去平野伯府門口去鬧?第三波,則是早幾年因為野人之亂,從晉東之地逃過望江的難民,故土難離,他們算是歸鄉了。

對這一點,穎都官員上下包括成親王府,其實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來,他們是需要給平野伯一個面子,畢竟那位可是敢領兵進穎都城抓人的主兒,二來,穎都這幾年來一直有流民問題難以解決,人太多了,也是麻煩,同時也是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再加上晉地今年水災頻繁,可以想見在之後的將來,還會有更多難民向這裡湧來,還不如現在將這些麻煩給提前送出去騰個空。

所以,伴隨著伐楚大戰即將落下帷幕,一場極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遷移在三晉大地上,出現了。

這是一個破敗的城鎮口子,破敗於野人之亂時,但這裡畢竟是一個交通要道,因為要經過這裡的流民眾多,所以有人支起了一些攤子。

有做吃食的,也有剃頭的,也有看病的郎中;吃食自不會很精緻,剃頭工藝還好,畢竟把式繁瑣卻又便攜,郎中嘛,草藥不多,捎帶著看看,瞧瞧,藥不夠煎,但病患心裡能安穩不少。

流民雖說是流民,但裡頭,也並非全是赤貧者,所以,花銷得起的人,還是有不少的。

只是大背景下的行色匆匆,也預示著這是一場短暫如煙花一般的繁榮。

但大體還是應了老一輩的一句話: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徐闖在一處攤位前坐了下來,面前,一尊碳爐,上面支了個鍋,鍋裡煮著鍋底,泛著紅。

入冬了,天兒冷,吃火鍋能驅寒氣。

其實,火鍋這種吃食並非鄭伯爺獨創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有,但正是因為鄭伯爺喜好這一口,所以在雪海關那兒,流傳度極廣。

雪海關那兒官營的大火鍋店,就有好幾家,物美價廉,冬日裡的生意一向極為紅火。

只不過這裡嘛,無論是鍋底還是涮菜,都是能簡就簡,不計較什麼口感了,能顧著一口熱乎帶著味兒的吃食就已經是極為不易了。

徐闖坐下後,先丟出一塊碎銀子,然後毫不客氣地伸手指了指面前的鍋底,道;“下菜.”

老闆知道這是遇到大主顧了,說不得還是有官身的,尋常百姓人家,就算逛街吃食,也極少用銀子的。

“好嘞,客官您等著.”

菜,很快就放了下去。

徐闖左手捂著自己的胸口,右手拿起筷子,開始夾菜吃。

熱騰騰的吃食入腹,徐闖臉色先是舒暢,隨即,是有些痛苦,再之後,是抑鬱。

這時,一個手中持劍身穿普通棉衣的劍客在徐闖對面坐了下來。

劍客將劍立在一側,自己則拿起筷子,渾然不拿自己當外人一樣,開始夾菜吃。

老闆看向這裡,見徐闖也只是神情自若地繼續吃著,也就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是認識的。

其實,徐闖並不認識眼前的這位劍客,但他哪怕現在身受重傷,也依舊能夠感知到這名劍客身上的氣息。

世人都以為,品字前的數字越低,實力越強,懂點行的人,會知道諸如術士煉氣士這類的,他們實力波動很大;而真正入門的人才懂得,五品之上,算是登堂入室了,四品之上,更是個截然不同的境界,至於三品,則已然是巔峰之所。

一樣米養百樣人,修行之道,也絕沒有什麼是一板一眼的絕對;正如自己先前所碰到的那尊人不人鬼不鬼的屍傀,論真實實力,其實無論是他還是那個老者,都不怵他,但交戰下來的結果,卻是其一人,近乎解決了自己二人。

再看眼前這個年輕劍客,其拿筷子在鍋底撈菜時自帶著一種韻律。

這其實就是一種氣質,類似男人看女人時喜歡評點有沒有風塵氣息,女人評比男人時看其到底是虛的還是殷實;用劍的人,看用劍的人,其實也是有著相似的道道。

一塊野鹿肉在下面,徐闖去夾,隨即,劍客也去夾,二人的筷子碰撞到了一起。

緊接著,在剎那間對碰了十多次,鍋還是那個鍋,鍋底甚至都沒起幾分漣漪,短暫的試探之後,徐闖收回了筷子。

他身上有傷,到底是心虛。

其實,先前的一番試探,已經猜測出了對方的水平。

一個,可能已經有四品的劍客。

就算沒有四品的境界,但必然已經有了四品的實力,已經帶著那股子神韻了。

劍客,其實和術士很多地方是相似的,術士講究的是感悟天人之際,而劍客,有時候也喜好那種神來之劍。

相較而言,武夫這種“大木頭”,是處於諸多行道的鄙視鏈最底端。

如果自己沒受傷,徐闖能夠從容很多;他現在受了傷,外加先前剛被一個莫名其妙地“屍傀”給揍了個半死,所以,現在頗有一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感覺,對這種來歷不明的“強者”,本能地帶著一些畏縮。

“你身上有傷.”

劍客吃著人家的飯,說道。

“對.”

徐闖大大方方地答應了。

他的傷,很難遮掩,不僅僅是胸口的那三個窟窿,還有裡面的屍毒。

好在,他到底是從溫明山下來的,溫明山至今為止,出過的真正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鳳毛麟角,他徐闖,都算是裡頭了不得的一位了;也因此,溫明山上的武者,絕大部分在練刀和練劍弄得“一道無成”後,心灰意懶之下,就去研究起了“旁門左道”。

比如,醫術。

梁國的人都知道,溫明山上的人,練刀練劍,沒練出過什麼驚人的名堂,但山上的大夫,那是個頂個的好。

梁國御醫,泰半出自溫明山,附近其他國家的權貴甚至是晉地、乾地以及楚地那兒,每年都有不少人特意去溫明山求醫問藥。

但即使如此,徐闖也覺得自己難以繼續壓制住這屍毒了。

越到最後,就只剩下唯一的一個真正有效的法子,那就是散去氣血,也就是……散功。

將屍毒伴隨著氣血散出去,保住自己的一條命。

而後,自己將面臨的,不僅僅是功力失去個七七八八的結果,更是這具身體的巨大虧空,也就是成為病癆。

徐闖不是聖人,一身修為不易,他還想再找找辦法,再拖一拖,不到最後時刻,他不想去散功。

“還是中毒了.”

劍客又道。

徐闖點點頭,道:“對.”

劍客繼續吃菜,順手,喊店家要了兩個饃。

徐闖打量著面前的劍客,見其不說話了,只道是對方在故意賣關子,開口道;“兄臺可通醫術?”

劍客搖搖頭,道:“只會治江湖外傷.”

徐闖面露失望之色。

劍客又道:“但我知道一個人,最擅用毒,善用毒者,自然善解毒.”

下毒和解毒,看似是兩個極端,但實則是一種共通的原理,不洞悉毒藥的本質,二者都不可能入門。

“哦,那位高人在何處?”

劍客搖搖頭,道:“現在不知道在何處,但過不了多久,應該就要回來了.”

“回哪裡?”

“雪海關.”

雪海關有一矮子,善潛行,三條腿行路,疾步如飛;善用毒,善殺人於無形。

徐闖嘴巴張開,怎麼又是那個地方?一時間,徐闖都以為對方是雪海關派出來追殺自己的人,但一想又覺得不通,對自己,對方根本就不用脫褲子放屁才是。

否則先前為何又放了自己?“你這是什麼毒?”

劍客問道。

徐闖抿了抿嘴唇,沒急著回答。

他感覺到了,眼前這名劍客,應該和雪海關很是熟悉。

劍客咬了一口饃,一邊咀嚼著一邊認真打量著徐闖,道:“瞳孔發黑……唇瓣發紫……面色呈暗青………手背青筋顯露………畏寒………甲黑………”說著說著,劍客放下了手中的饃饃,臉上的神情,逐漸從狐疑到驚訝再到震驚最後,又歸於平靜。

徐闖能夠感知到,眼前這位,不是在裝。

因為用劍的人,都喜歡直來直去。

能把劍用得登堂入室,再喜歡刻意表演的人,真的不多。

劍客很認真地道:“你中的,是屍毒?”

徐闖一愣,猶豫了一下,點點頭,然後,帶著希望問道:“你瞭解屍毒?”

“我也中過.”

“什麼!”

徐闖一時狂喜。

劍客又道:“被一個,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存在,給打敗了,然後中了毒.”

“是,是,是,對!”

是一個人,說的就是一個人!劍客點點頭,然後將自己的劍拿了起來,懸于徐闖面前,道:“你既然是被他所傷,證明你意圖對伯爵府裡極為親近的人不軌,因為那位,只會保護那幾個最親近的物件;對不起,我不能放你走,我得抓你回伯爵府.”

徐闖的嘴角抽了抽,道:“是他們放我走的.”

“呵呵.”

劍客笑了,反問道:“你當我傻麼?”

“………”徐闖。

“要麼現在就死於我的劍下,要麼,現在就隨我回雪海關.”

“真的是他們放我走的,對了,是一個瞎子,一個身份地位不低的瞎子.”

“北先生?”

“好像是.”

“那就更不可能了,看來,你是真當我是傻子,北先生這個人,平時一直和和氣氣的,但做事,最為心狠手辣,喜歡斬草除根,他怎麼可能會放你走?你很不錯,居然能逃出來,但你遇到了我,是你運氣不好。

我的這一份飯錢,會在帶你迴雪海關後,讓伯爵府的人,還給你.”

說著,劍客起身,拔劍,橫于徐闖脖頸前。

“你真的是,誤會了,真的是,誤會了………”“呵呵.”

劍客微微一笑,道;“別拿我陳大俠,當傻子.”

……“確定了麼,伯爺何時回來?”

熊麗箐問瞎子。

瞎子回答道;“三日後就回來了,按照主上的脾氣,應該是自己帶兩三百親衛先趕回來.”

那裡的一攤子事,戰俘、繳獲等等,應該都留給四娘去處理;然後,這邊的事情,則由自己去處理;先前,是自己迴雪海關換回了四娘,估摸著,自己馬上又要去那邊,將四娘再換回來。

“謝天謝地,終於回來了.”

熊麗箐很是高興地說道,“關裡,需要備置的事………”“公主放心,這些事,我會去處理好的.”

“辛苦北先生了.”

“應該的,也是分內的,公主和柳姑娘只需要做好準備安寢主上即可,這次出征回來,主上應該是累壞了。

其實,仗打完了歸打完了,議和了也議和了,但接下來的事兒,不見得比打仗來得輕鬆。

真正打家底子打地基的時刻,就要到了.”

公主點點頭,道:“我明白的.”

“那屬下就先下去了.”

“北先生您忙.”

瞎子走出了小廳,這時,一名傳信兵快步而來稟報道:“北先生,陳大俠回來了.”

“哦,人在哪兒?”

“前廳喝茶.”

“好,我知道了.”

………陳大俠這個人,他是個好人。

雖然一開始的認識,有些誤會,導致其最後被沙拓闕石近乎打殘;但後來,冰釋前嫌了,且成功忽悠其當了好幾次打手。

先前,開戰前,陳大俠是在劍聖身邊學劍的,開戰後,陳大俠去過一次戰場,而後,就又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他到底是個乾人,過於摻和燕楚之戰,不太好。

至於去年幫主上演戲搶回了公主,陳大俠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他幫自己的好兄弟搶回老婆,這算是違背國家大義麼?總之,陳大俠自有屬於他的那股子道德和家國主義標準,雖然,這套標準外人有些難以理解,但他自己能弄通順就好。

瞎子走進前廳,看見陳大俠坐在那裡喝著茶,然後,又看見了被綁著橫置於地上的徐闖。

徐闖嘴裡被塞了東西,其肩膀和手腕以及氣海位置,都被設了禁制。

此時,見到瞎子走進來,徐闖當即開始“嗚嗚嗚”喊起來。

陳大俠則好整以暇地坐在那裡,繼續品著茶,嘴角掛著些許弧度,像是在等待表揚的學生。

瞎子馬上驚歎道:“哎呀,陳大俠,這這這,我們為了抓這個畜生可謂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卻還是被這個畜生給逃脫了。

還是你有本事,竟然將他給我抓回來了,你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啊!”

“………”徐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我在海賊世界打卡旅行

鹹魚七九九

愛吃紅燒蘿蔔的墨墨的新書

愛吃紅燒蘿蔔的墨墨

六零,兇殘團寵美人,一拳十個人

一顆檸檬果

帷下

小野薔薔

同辛難忘

旺仔包子

重生之再回高三

穿過暮光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