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鑄煉的苦旅。

每一個人走到見穴靈或是宗師這一步,都吃盡了苦,流盡了血。

吳荒流落街頭要過飯,與匪徒拼殺。

許安卿從一個小廝做到紅門大袍,最後痛失摯愛,一路的坎坷不足為外人道也。

東隋雙美從英俊變得醜陋,罵名傳遍南蠻域,這種精神苦痛誰又能體會?長雲子毫無背景,獨自修道,能到如今這個境界又是怎麼來的?唐蘊芳、曲煙妃等人就更不必說了,她們都是歷經生死才找到真正的自己。

易寒呢?易寒是飲血踏屍,從亂世銅爐之中鑄煉而出。

他們這些人認清楚了自己的路,所以可以做出戰鬥的決定。

辛妙娑不一樣,她的人生太順了,所以還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路,什麼一時衝動,什麼是意氣用事。

易寒理解她的心情,卻也清楚她還欠缺鑄煉,還沒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當然,易寒也明白,有的人不需要所謂的鑄煉,不需要所謂的磨礪和苦難,直接就能達到巔峰。

那種人,萬古罕見,寰宇難尋。

辛妙娑是天才,卻不是震古爍今級別的天才。

“路還很長,慢慢走,會有機會的.”

易寒喃喃自語,這是他對辛妙娑要說的話,這是還沒機會說出口。

拋開雜念,他開始思索起十八苦地獄的陰謀,結合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他漸漸有了猜測。

但他不敢確定,因為這個目的太瘋狂了,瘋狂到整個世界都不敢相信。

可是基於十八苦地獄的種種跡象,易寒又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釋。

只能姑且按照自己的猜測,去尋找突破的機會。

但目前為止,他需要做的事,完成自己的任務——成為天下之龍。

易寒盤坐在了床上,靜靜感悟起來。

他從來不會小瞧真正的天才,他也不認為自己就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他需要對自己繁雜的術做一個系統的歸納,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路。

自從見過了那位算命老農之後,他就一直在深思這個問題,並尋求一個歸納的方法。

如今也該是時候了。

“燻颻.”

易寒睜開眼睛。

燻颻抬起頭來,道:“怎麼了?”

易寒道:“幫我護法,我要閉關三日,不見其他任何人,包括夜幽.”

燻颻輕輕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夜大人是我們可以命令的?”

易寒擺手道:“我在修煉,為了任務,她會理解的.”

“你只需要照做就好.”

燻颻表情有些不高興,嘟著嘴哼了一聲,才緩緩點頭。

她討厭易寒這樣的命令語氣。

無論如何,易寒終究是沉下了心神,進入思想的深層次模式,開始歸納自己的道。

在十餘年的生死拼殺之中,他對天下八道皆有領悟,尤其擅長武道、丹道、陣道、器道,對馭道、象道、文道也略懂。

如今成為靈師,走上了靈道的路,算是天下八道皆有涉獵了。

首先是歸納武道,這是他最先接觸的道,也是造詣最深的道。

武道是綜合之術,為天下八道之首,修習人數最多,成就了無數的神靈,是當之無愧的修煉第一體系。

自己目前的武道,是以《神羅帝經》為核心玄法,以五臟運法運轉周天,修習劍法,以至殺伐。

劍法博採天下之眾長,又在戰場拼殺之中推陳出新,總結提煉出了屬於自己的劍法。

以前過於忙碌,忙於生死,雖然劍法已成體系,卻未命名。

如今,易寒決定,將自己的劍法命名為神易劍法!神乃玄妙,易為變化,神易者,天地亙古玄妙變化也!由於是戰場提煉而出,故神易劍法簡潔、果斷、狠辣、刁鑽,不注重招式的花哨,只注重殺伐的效率,可謂是真正的奪命之法。

而在此基調之上,配合以萬靈劍法之靈變,孔雀劍法之威勢,四季劍法之灑脫,冰峰劍法之險絕,以及...暗魔劍法之毀滅,形成體系完整、上限無窮盡的精妙劍法。

易寒在歸納的同時,識海之中出現無數道身影,分別演化劍法之招式精要、氣勢精神、玄妙變幻,以及所蘊含的道。

過了不知道多久,他才常常出了口氣,身上靈光閃爍,一道道靈氣澎湃,而又消失無蹤。

站在門口的燻颻駭然回頭,她剛剛分明感受到了一股恐怖的殺伐氣息,此刻卻又消失不見。

而易寒,已經開始歸納自己第二套體系——靈道。

以死為相,以命為途,傾聽死去的聲音,述說不存在的耳語,與神靈對話,與邪祟共謀,即為靈師。

這是天下八道之中最神秘的道,也是易寒最後才開始接觸的道,他甚至有一種預感,靈道才是自己最重要的道。

他的靈道是最正統的,繼承於古法石板,相當於拜靈祖姜亂冥為師。

靈魂的強大,心境的堅固,見慣了死亡,各方面的優勢讓他如魚得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歷經了魂語、傀儡之境,達到了靈道第三境,即詛咒之境。

詛咒之境,或許是靈道前期最關鍵的一次蛻變,需要不斷用詛咒施法,承受反噬與變化,變成“另一類人”,才能漸漸感悟到第四境“陰司”的定義。

由於此道並無前人經驗,所以只能暫時擱置,在漫長的修煉旅途中,尋求機遇和變化。

緊接著是丹道。

易寒的丹道基礎,來自於十五年戰爭之中,對軍需藥品的基本瞭解,已經無數次受傷之後的治療,慢慢形成了丹道常識,繼而修煉丹道無上寶典《活死人術》,成為真正的丹師。

但丹之一道,和武道、靈道並不一樣,它並無詳細劃分,只有領悟到一定境界,才能感悟到天地的法則,成為丹道宗師,即物藏師。

這需要醫者仁心,需要對天地物藏有著無與倫比的瞭解和運用,才能透過《活死人術》慢慢達到物藏師的境界。

依舊是時間的堆積,不可速成。

再說到陣道,易寒開始頭疼。

他很清楚自己並不是天賦特別出眾那一類,所以每次修煉陣道,都感覺無比吃力。

那些扭曲的陣法符文,完全不是自己的智慧可以理解的,即使費盡心機請教,也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心血。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有依靠《陣道古解》慢慢摸索。

馭道講究與生命之靈的共通,易寒對此道的瞭解,處於——講起道理來,老母豬戴罩罩,一套又一套,但真正實操,卻啥也不會。

相比起來,他對器道反而熟悉很多,至少有《煉器九章》這種神書為根基。

而且戰鬥經歷多了,對兵魂、器靈還有一定的感悟。

而象道,這玩意兒從修煉之初,就要確定象體,根據象體的特性加之修煉,和其他道有著本質的區別。

最後的文道,易寒反而有所感悟,畢竟好理解,也有文道的基礎在。

都是九年義務教育,況且易寒好歹是大學本科,諸子百家之言知道大半,背出來也沒問題。

他試過大吼“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也試過默唸“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成若缺,大巧若拙.”

該試的都試過,反正一點鳥用都沒有。

他很清楚,自己並未真正領悟,只是知道字面意思罷了。

一切都需要繼續鑄煉。

修煉,是一場逆天的苦旅。

萬法之主的路,艱難得讓人難以想象。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瞎眼贅婿,老婆竟是當朝女帝

黃瓜君

天元之門

孟子川

遙遠的救世主

李英帆

微弦漲落:開拓官的九月尋跡之旅

熒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