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疑惑著接過信,“這是...”“前段時間洢州父老鄉親寄來長安給你的感謝信,暫存在我這裡了.”

宋紹元解釋道:“大部分來自我們州學——你給州學寄的錢,被用來修造教學樓閣,聘請教師,提升教師待遇,幫扶那些上不起學的孩童。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你出資建造的洢州病坊,以及洢州商會——因為你的緣故,光王殿下(李善)優先在洢州修建了鐵路,又沿著鐵路,把道路修到了山裡。

最貧困的幾個山村也有了出路.”

李昂翻閱著一封封來信,表情漸漸變化,特別是看到一封署名甘小二的信件後。

“長安城雖好,但畢竟不是老家.”

宋紹元說道:“百年千年後,你我都化為一抔黃土,這座城又會換一群意氣風發的少年人。

而洢州百姓,則會永遠記得你。

不管你以後的修為高低,地位變化.”

“...”李昂表情複雜地放下所有信件,朝宋紹元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這些信你拿回去看吧.”

宋紹元拍了拍手掌,抖落瓜子皮,笑道:“這次就算了,下次來記得帶藥箱。

聽說現在的念絲手術法,還能做那什麼產...產驗?幫你嫂子也做下.”

“是產檢.”

李昂笑著糾正道,擇日不如撞日,他乾脆回了趟金城坊宅邸,從家裡取來藥箱,用念絲給尤笑做了個產檢,並在夫妻倆的強烈宣告中,沒說出胎兒性別,給夫妻倆保留驚喜。

結束產檢,李昂走出居德坊,思索片刻轉頭去了蒲留軒家中。

————蒲留軒家裡正好吃完午飯,程居岫也在,師徒三人如同當初在洢州一般,坐在庭院裡閒聊。

“修行遇到瓶頸了?”

蒲留軒與程居岫相視而笑。

李昂疑惑不解道:“老師笑什麼?”

“難得.”

蒲留軒微笑道:“當初在洢州,聽聞奚陽羽說你是顱中斷劍卦象、此生修行無望的時候,我還好一陣內疚,覺得是自己失誤,讓你白跑長安一趟,希望落空。

後來你以狀元身份考進學宮,我才長舒了一口氣,覺得你吉人自有天相.”

“我和老師都以為,你就是那種蘭陵報連載小說裡的主角命格,永遠能有驚無險,逢凶化吉.”

程居岫笑道:“想不到也會遇到瓶頸.”

“我要真是主角,那就應該在複試出榜後,直接漏出王霸之氣,那還用得著被奚陽羽判無法修行.”

李昂翻了個白眼吐槽道。

“呵呵.”

蒲留軒輕笑一聲,突然正色道,“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李昂下意識回答道。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意思是,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遵循本性行事名為“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名為“教”。

“學宮先賢曾經說過,修道如修心,修道即修心。

無論符術劍念體,還是昊天神術,乃至邪修典籍,任何道途的第一步都是先認清自己。

只不過認清的方式有所不同.”

蒲留軒說道:“邪修將人最基礎最原始的本性放在第一位。

破壞慾,佔有慾,食慾...將這些慾望不斷放大,美其名曰追逐天性。

你覺得,這樣對麼?”

李昂不暇思索道:“自然是錯的.”

“錯從何來?”

蒲留軒問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邪修可以解釋,自己是在遵循天道賜予的天性行事,何錯之有?”

李昂眉頭微皺,他本來想說這是詭辯,但單個詭辯的說法,明顯不夠堅實可靠。

“缺少了修身.”

程居岫說道:“修行是個明心見性、認識自我的過程。

而喜怒哀樂愛恨等人性,皆為上天賦予,是中性的。

廣義上的惡人、魔修,也能夠認識自我——他們可以接受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的事實,並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因此,將人心比作一塊田地,惡人只管澆水施肥,田地裡自然會長出無數繁茂而雜亂無章草木。

邪修的修行速度很快,後期遭遇的阻礙也更多.”

“沒錯,相比之下,修行正道要困難一些.”

蒲留軒說道:“需要在心田中,修剪象徵著雜念的雜草,明確自己想要什麼,追求什麼。

自正其心,淨其意。

這便是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李昂咂了咂嘴巴,“聽起來有點像禪宗的明心見性.”

程居岫和蒲留軒同時笑了起來,前者解釋道:“禪宗的明心見性,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德,其實都是一種東西。

都是教人認識自我。

因此說儒釋道一體倒也不假.”

“其實你早就已經實現了,只是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蒲留軒笑道:“在城裡走走吧,看一看周圍景象,會有收穫的.”

“又要走?”

李昂眼角一抽,何繁霜讓自己出門,蒲留軒讓自己在城裡走走。

我又不是腿腳不便需要復健的老年人,也不需要刷微信步數,總讓我走路幹嘛。

拗不過蒲留軒,李昂只好推門走出庭院,來到長安街頭。

他不知道蒲留軒要自己看什麼,只好漫無目的地閒走。

他去了燕國公府,看見了被燕雲蕩強令著練習冬泳、磨礪意志的燕家男丁們。

他去了義寧坊景寺,看見了正在分發雞蛋、糖果、蔬菜的波斯景僧——當年他和楊域厲緯來過這間景寺,還以為那個說話神神叨叨的波斯景僧是世外高人,現在一看,也不過是個沒有靈氣波動的普通人。

他甚至去了僻靜竹林中,找到了那尊槐靈。

“你應該知道,你我之間已經兩清了吧?上次通知你穢暗蟲的訊息,已經還清了.”

槐靈的樹皮臉龐虛著眼睛看著李昂,它再怎麼說也是不知道活了多少歲的妖魔,又不是幫人開解愁緒的知心姐姐。

“閒聊嘛.”

李昂笑呵呵地說道,“鈺環呢?”

“在東市逛街.”

槐靈冷冷道,“你想問什麼?”

聶鈺環一直把李昂當作她心目中的英雄,如果她在的話,免不了會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槐靈,讓它幫李昂的忙。

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解決了,省得麻煩。

“是這樣的,我修行遇到了瓶頸,我的老師讓我在城裡走走,說我已經實現了明心見性...”李昂將蒲留軒的話語複述了一遍,除了那本萬靈書,長安城裡最有可能幫到他的就是槐靈了。

槐靈閉著眼睛聽完了李昂的敘述,樹皮臉龐始終沒什麼表情。

就在李昂以為它已經睡過去的時候,槐靈才睜開雙眼,平靜道:“和載乾三年時相比,現在的長安城,環境好了許多.”

“嗯?”

李昂一挑眉梢,不明白槐靈的意思。

槐靈簡短道:“草木繁茂,水流清澈.”

“你對這座城市,乃至虞國的改變,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李昂回味著槐靈最後的這句話,步履緩慢地走在街上。

他還保留著去見槐靈時的容貌偽裝,因此路上沒有人認出他的身份。

他只是走著,看著。

由於防瘧方略的緣故,城裡的死水潭被清掃一空,路面不再是汙水橫流,道路兩側都有加了蓋的地下排水渠。

連帶著水質也清澈了不少。

街道上行人如織,可以看到許多抱著孩子出行的家庭——現在有了抗生素,家庭不用因為擔心嬰孩生病,把他們關在家裡。

穿著太醫署學生制服的少年少女們,揹著書包從街邊走過,極遠處,似乎傳來了靈氣機車的悠遠汽笛。

甚至連酒肆中那些背井離鄉來到虞國的賣酒胡女們,眼底也多了幾分對生活的希望與光采——李昂推動民間建立了更多的工會組織,為底層民眾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等。

雖然遠不足以實現大同社會,但至少至少,能提供一點點希望不是麼?多年的鋪墊與積蓄,如同緩釋膠囊一般,慢慢發揮著作用。

李昂邊走邊看,若有所思。

他明白了蒲留軒他們的意思。

和四年前相比,長安城的變化可以說天翻地覆。

在虞國土生土長的蒲留軒、何繁霜等人,對於這種變化的感觸,反而要比具備異界記憶的自己更加深刻。

李昂行走於街巷,穿過人群,最終停在了那座位於道德坊的藥王神廟前。

他站在信眾絡繹不絕的廟宇前方,周身籠罩在縹緲香火中,清澈雙眼靜靜凝望著廟堂之上那尊自己的雕像。

來自五湖四海的虞國百姓跪拜於神像前方,他們並非在拜著神像,而是在拜著未來的希望。

李昂耳畔似乎響起了曾經某個少年在洢州藥鋪裡,酒醉過後發下的宏願。

“我要讓人們吃得飽,穿得暖,看得起病,上得起學...”“我要讓世上沒有苛捐雜稅,貪官惡吏...”“我要保護那些願意好好生活的普通人,懲罰那些透過傷害、剝削無辜來謀取利益的人...”“我要讓人們有尊嚴地活著,活的像個人...”冷風徐來,吹落了庭院銀杏樹的一片黃葉。

李昂伸手接住葉片,踏步上前,將黃葉插入到香壇當中,轉身走出了廟宇,目光中再無迷茫。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極品爐鼎

正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