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能買賣的宅子有兩種。

一種是私產,會在門上掛上售牌,表示要賣。

價錢另外談。

還有一種就是罪產。

由衙門收繳之後發賣。

張硯的前身本有兩間鋪子,就是被充公成了罪產發賣掉了,也才差點讓張家萬劫不復。

罪產並不常有。

一般想要買宅子,特別是地段好一些的宅子都只能自己去找。

張家現在不適合去住什麼豪宅。

有個七八間屋子,有自己的水井、水房,還有一個小院壩,獨門獨戶的就行了。

這種宅子在成北那邊有,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出售。

轉了幾圈看到三戶掛著售牌的人家。

宅子的內部格局都差不多。

唯一一家也就多了一個小澡堂子,冬天冷的時候就很有用了。

所以張硯也沒怎麼跟人講價,直接就要了那戶帶小澡堂的宅子。

買了宅子還要看裡面的傢什。

只有基本的一些桌椅板凳,很多都很舊了。

牆面這些也多有掉灰的地方。

各屋的青磚也好壞不齊......都需要規整。

更何況這宅子以後還是給大哥成親時當門面的。

必須要整得漂漂亮亮的。

找人弄房子做傢俱這些不需要麻煩別人,劉木匠就有的是這種人脈關係,帶著張硯轉了一圈就找夠了人手,並且按照張硯的要求最快下月初就能把宅子規整好。

這一折騰就過了中午。

張硯沒像往常那樣回家裡吃飯,而是扭頭去了東市場那邊的書坊鋪子,要找畫師,除了你自己認識的熟人之外最方便的就是去書坊找。

那邊會有畫師常坐。

不過張硯心裡自有打算,對於畫師他是有相當要求的。

錢可以多給,但畫出來的東西風格必須要是他心目中的那種才行。

這樣挑挑揀揀的找合適的畫師反倒是比之前買宅子都慢......等到找好了畫師,再溝通好,最後拿出成品時已經快到戌正時了。

張硯午飯和晚飯都沒吃,雖然趕了點,但出來的東西還是讓他很滿意的。

“怎麼現在才回來呀?”

“嘿,找個好點的畫師比我之前想的麻煩多了。

從中午開始,一直忙到剛才,多加了點錢才趕出來的.”

“加錢?這麼急幹嘛?用得著嗎?”

王蘭萍聽明白自家二子去幹嘛了。

但對其為了圖快趕時間加錢的行為很不滿意,覺得花了冤枉錢。

“娘,畫像是個精細活,他得按照我的口述一點一點的畫,有時候還會需要修改,這樣才畫得像。

一鼓作氣的畫完總比一天畫一點好得多吧?”

張硯一邊填肚子,一邊笑著給自己辯解。

當然,他並不會承認自己是不希望每天耗在書坊裡浪費時間。

多給點錢,讓畫師畫快一點,他也就省事了。

“哥,這就是你找人畫的老師傅的福相嗎?我能開啟看看嗎?”

家裡最活潑的人自然就是張慧圓。

她與大哥張順回家也沒多久,剛才吃了飯。

見到張硯帶回來的畫軸盒子就很好奇。

之前吃飯時聽老母說起過福相的事情,此時哪裡還按捺得住?“嗯,先去洗手,洗乾淨了再拿.”

張硯擺手阻止了小妹伸向畫軸的手。

這東西在他這裡還是有些最基本的講究的。

至少碰之前必須要淨手。

“哦.”

張慧圓聽出了二哥語氣裡的不容置疑,也不去多想,小跑著就去了廚房,舀水把手搓洗了兩遍。

出來後還得意洋洋的讓張硯檢查,等到張硯點頭應許之後才歡呼一聲將放在桌上裝畫軸的盒子拿起來。

屋裡除了張硯在埋頭刨飯之外,其餘人都好奇的看著張慧圓拿起來的那隻盒子。

張家現在最神秘,最被無條件信任的一個人就是“老師傅”。

但關於這個“老師傅”的事情卻又少得可憐。

甚至連姓名都不曾被張硯提起。

反正問就是“不曉得”。

如今老師傅的模樣被畫了下來,自然將張家人的好奇心全都勾了起來。

“咦?二哥,怎麼有三根畫軸啊?你畫了三幅嗎?”

三幅?畫福相向來都是一副便夠。

為什麼畫三幅?張硯還是沒停下手裡的筷子,嘴裡一邊嚼著東西,一邊略帶含糊的回答說:“三位老師傅.”

“啊?三位?!當年救我們的不是隻有一個嗎?怎麼多出來兩個呀?”

作為曾經最靠近老師傅的張慧圓,按照模糊的記憶提出了疑問。

而且在這之前張硯從未說過老師傅有三位。

張硯看似漫不經心的繼續一邊吃一邊解釋:“最開始只有一位老師傅,後面學得深了便又有兩位。

我這一身所學就是他們一人教一點慢慢積累起來的。

所以娘說要給老師傅立福相的時候我就把他們三位都畫了下來。

這種事可不興遺漏,對吧?”

“對對對!”

即便對張硯這種打一棍子冒個屁的行為很是不爽,就連最喜歡二哥的張慧圓也翻起了白眼。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那老師傅是一位還是三位還不都是二哥說了算?而且雜學二字本就很古怪,那些老師傅多些怪癖不想被人知道也不是沒可能。

再說了,張家人實在是想不出張硯會在這種事情上扯謊的理由。

當張慧圓展開三幅畫像時,屋裡除了張硯之外的其餘三人都瞪大了眼睛。

畫像上的三人神態各異,但卻都顯得很平和。

全是長鬚並梳攏髮髻的老者,都盤膝坐在一種沒見過的臺座上。

腦後還有一圈金色的如日輪一般的霞光四散。

張家人許久都沒說話,他們也不知為何,當自己看到這畫中三人時總會有種莫名的肅穆感。

甚至都不敢去看畫中人的眼睛。

“好了,收起來吧。

等新宅子規整好之後在讓三位上供奉.”

張硯察覺到了屋裡的沉悶氣氛,拿過小妹手裡的畫像捲起來收好,沒讓家裡人繼續看。

而當張硯收好畫軸,張家其餘三人才長長的鬆了口氣,重新開始說笑,話題也從畫像上下意識的轉到了新宅子和大哥張順之後的婚事上去。

他們並不曉得為什麼自己會本能的避諱那三幅畫像。

究其原因只有張硯最清楚。

因為那畫中三位可不是什麼老師傅,而是道門中最高的三位天尊。

居中一卷畫的乃是“玉清元始天尊”,在其左邊的是“上清靈寶天尊”,右邊的是“太清道德天尊”。

也就是一般人稱的“三清”。

三清自有通天徹地之威,又豈是凡俗可以直視,可以妄論?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小子想當大俠

易銘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