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晉升駐世人皇之後,又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大動作。

駐世人皇、駐世人皇,精髓就在這個“駐”字兒上。

何謂駐?高職低配,謂之駐!而高職低配的本質,就是超出當前職位的權柄,以及對於當前職位的絕對掌控力。

這就好比,讓一州之長,去掛名一個貧困縣城的縣長……正經的縣長,要想坐穩這個縣長,得拉攏豪紳、得平衡縣吏,得曉之以情、動之以利,得抽絲剝繭、徐徐圖之。

正經的縣長,要想在縣長這個位子上做些實事,得去和縣裡的大戶們討論專案,得去郡裡找各個實權部門化緣。

但任由他如何勤奮、如何努力,這個縣長都很難在縣裡擁有絕對的權力。

總會有人使絆子、總會有人拖後腿、總會有人陽奉陰違……偏偏就算你知道是哪些人在使絆子、在拖後腿、在陽奉陰違,你也不一定就奈何得了他。

因為人背後站著的,可能就是郡裡的高官,也有可能是州里的大吏!可若是一州之長來掛名這個縣長。

他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從郡縣兩級的利益網裡捋出一個線頭來嗎?他不需要!他只需要看一眼這個縣的資料,就能大刀闊斧的給這個縣找專案、砸資源、拉人脈。

只要他願意,很短的時間內,這個貧困縣就能彎道超車,一躍為州里首屈一指的富裕縣!至於縣裡的豪紳們、縣吏們,滿不滿意、舒不舒服……重要嗎?什麼,你說這他們背後還站著郡裡、州里的高官,甚至是中樞的高官?那又怎樣?你儘可以去請他們來給你站臺,看看他們肯不肯為了你這點微末利益,來與我開戰!這……就是陳勝當前所面臨的局面!層次相差太大,下邊的文武百官,無人能違逆他的意志。

可供爭奪的利益太小,不值當上邊的三清六御來與他開戰,打個你死我活。

於是乎,大漢的萬里江山,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由陳勝主宰!他不必再受任何人掣肘、也不必再顧忌任何人的利益,可以大刀闊斧的按照自己的構想,去建設這個他親手開創的龐大帝國!恰逢,歷經十五載積累,許多客觀條件都已成熟,能夠支撐他去做一些大動作……一方面。

他落地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朝廷選拔官吏的制度,徹底葬送了世襲制、世官制等等舊制復辟的可能性。

並且順勢引出了“六年中等教育”的概念,將其與先前的“六年初等教育”和大漢至高學府稷下學宮連為一體,進一步完善了大漢的教育制度。

這件事,他前前後後準備、鋪墊了將近二十年,如今走到這一步,也算是水到渠成。

攤子鋪開,遇到的一系列阻力也都在他的掌握之內,並沒有引發朝堂震盪。

敲定科舉制度後,他就又馬不停蹄的召集四大軍區的眾多將級將領入京,召開一場持續月餘之久大型軍事會議。

在這場軍事會議上,決議了三件事關大漢軍伍發展方向的大事。

第一件事:精兵減員,四大軍區現役的兩百多萬將士,將會在未來三年來削減到一百萬左右,解放出更多的生產力投入到建設大漢的偉大事業當中。

同時加快兵員流轉,留存更多的優秀兵員,提高四大軍區的整體戰鬥力。

第二件事:熱武器改革,大漢將在二十年內,慢慢的從冷兵器作戰為主、熱武器作戰為輔,過渡到熱武器作戰為主、冷兵器作戰為輔。

這並不是說往後漢軍將士們就將放棄武道,事實上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磨合過後,大部分漢軍將士都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武道實力與熱武器作戰,完全不衝突!就好比同樣是兵,一個能肩扛千斤大炮以時速百里的速度急行軍,還能邊跑邊開炮的兵王,和一個抱著幾斤重燧發槍,跑上四五里地都能翻白眼的老爺兵,顯然不具備任何可比性!第三件事:大漢對外擴張的腳步,將永遠都不會停止。

只不過,不會再用以前那種大兵團橫推的擴張方式,而是將會轉變成以小股部隊滲透、斬首、擊潰為主的擴張方式。

打下來的領土也不會再直接併入大漢疆域之內,而是將以駐軍殖民地的方式,先行消耗當地土著人口、改造當地生存環境,等到條件成熟時候,再併入大漢疆域版圖之內。

最後,大漢將在東海成立第一支海軍,為日後海外擴張做準備……第一任海軍上將:李信!等到這場漫長的軍事會議結束,已是年關將至。

而在新春到來之前,一家家名叫“供銷社”的雜貨鋪,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內,在大漢十七州內所有人口超過一萬的城池內低調開業。

花花綠綠的糖紙,在每一地都吸引了無數孩童前來圍觀。

很多年後,人們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那一間間小小的雜貨鋪,其實是一個大時代的開端……另一方面。

陳勝釋放了盤踞在金陵內的大漢國運之力,代他巡狩大漢十七州!在他還未晉升駐世人皇之前,他對於大漢國運的掌控,其實非常勉強。

有種小孩掄大鐵錘的吃力感,遲緩、笨拙不說,且那鐵錘即便是勉強掄出去,也難以收回來……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自孔雀王朝歸回大漢後,便長居金陵,一步不出。

而在晉升駐世人皇,他對於大漢國運的掌控,直接就從小孩掄大鐵錘,直接轉變為劍仙御劍,不但能御劍破長空,還能御劍三千里外取敵首級!在他的操控之下,原本如同名山大嶽一樣盤踞在金陵城一動不動的浩瀚國運之力,化作風暴、變成潮汐,呼嘯著衝出金陵、漫向大漢十七州!所過之處,一切外道異類,倉皇得就如同陰溝裡的臭蟲,驟然暴露在了強光之下!逃得慢的,暴死當場!逃得快的,也整日被無處不在的危險感折磨得幾乎發瘋!連帶著,一切人道之外的異常氣機,都被浩瀚的大漢國運之力湮滅、侵蝕!深山老林誕生的妖邪,越來越少。

亂葬崗誕生的兇靈,也越來越少。

這些姬周天子時代遺留下來的駁雜氣機,對於人道而言,就如同菜園子裡野蠻生長的雜草與害蟲!當大漢這個主人,將這些雜草、害蟲,盡數滌盪一空後……人道終於蓬勃興盛了起來!……在陳勝的大刀闊斧、雙管齊下之下。

大漢的發展速度,彷彿一下子就按下快進鍵!各式各樣的天才,在各行各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什麼十五歲真氣外放的武道天才。

什麼十二歲正氣外放的大儒胚子。

什麼一州修意高手過百。

什麼一州宗師強者數十。

魯菽改良芋頭成功,畝產達到兩千斤,糧食問題大為緩解。

黃火藥、擊發槍的出現,四大軍區列裝的大刀長矛開始分批淘汰。

數學、化學與物理正式作為三門單獨的學問,入駐大漢最高學府稷下學宮。

第一次科舉考試,在九州所有郡治之地同步舉行,參考的考生超過十萬之眾。

內燃機的模型機出現,一種名叫“石脂水”的黑色液體,出現在了梅花山莊諸多大匠的視界當中。

連帶著生育率,都跟競賽似的連年上漲,幾乎是每一地,都有著一胎生育多個、以及老蚌懷珠的逸聞軼事在流傳……雖然底層百姓們的日子,依然很苦。

依然有很多人,一月到頭都吃不了幾頓乾的,更別說見到葷腥。

依然有很多人,一家人都湊不出一身不打補丁的衣裳,孩子多了衣裳甚至只能輪流穿出門……但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都相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但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了熱情,都在努力的在跟隨著時代的腳步向前走。

人們開荒種地,越來越多的荒山野地變成了耕地。

人們開渠引水,令一片片貧瘠的土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

人們開山修路,一條條又寬闊又平坦的道路如同血脈一樣連線起一個個村、一座座城。

而那些富裕的勞動力,則在地方官府的引導下,去了各地的工廠,成起了產業工人,拿起了工資。

他們工資,給孩子們扯了布,給髮妻買了發繩,給老人割了豬肉……物資加快了流轉。

人口開始了流動。

蒸蒸日上的國力,不斷反饋到大漢的國運之上。

而變強的大漢國運,又進一步庇護它的子民們。

人道頂住了天災!陳勝鎮壓了人禍!四方外夷燒香磕頭,求如狼似虎的大漢軍隊別來打自己都求不過來,哪還敢再來覬覦大漢邊疆……於是乎,沒有干擾的良性迴圈,就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快!這是人道的大時代。

也是大漢的大時代。

……等到漫天仙佛,從先前陳勝以大漢國運之力逼退靈寶天尊的挫敗中回過神來時,就愕然發現,大漢的國運之力已經又翻了一倍,且還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不斷的變得更強、更霸道!這真的不能怪他們遲鈍。

在此之前,時間從來都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夏禹、商湯,也曾有再現上古人族戰天鬥地之姿的復興之勢。

但他們僅僅只是睡了一覺,那兩位偉大的人皇,就淪為了兩捧黃土。

帝辛也曾英明神武,外徵犬戎、內平叛亂,國富民強、四海昇平。

但他們只是稍微推波助瀾,帝辛的一世英名就淪為萬世惡名,巍巍大商也被姬周取而代之!怎麼這回,到漢皇這裡,時間卻成了他的武器呢?漫天仙佛想不明白!有那足智多謀之輩,試圖故技重施,從陳勝這個問題的根源下手。

卻發現,這個人不專權、不斂財,不好美人、不好美名,堂堂駐世人皇,卻日復一日的過著堪稱清苦的生活。

對付帝辛的那些手段,完全使不到他的身上去!尋思著換個人重臣下手吧,看了一圈兒卻發現,大漢所有朝臣,都是被無數條條框框約束著、被無數雙眼睛明裡暗裡的盯著在行使權力,算計一兩個朝臣,短時間內根本就動搖不了大漢的根基……也有仙佛試圖腳踏實地,從底層百姓當中去尋找大漢的破綻。

他們收束自身氣息瞞過大漢國運之力沖刷,混跡的紅塵俗世當中,試圖用自己漫長的人生經歷,來分析這個龐大的帝國。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有試圖去看懂這個帝國的仙佛,都徹底迷失在了這個日新月異的新興的帝國當中。

大部分仙佛,都看不懂這個新興帝國。

勉強看得懂的,也完全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勉強跟得上時代步伐的,也完全抓不住時代的脈搏……哪怕只是短短几個月的觀察,他們都感受了過去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都不曾有過的巨大變化!這種彷彿直面時代洪流的日新月異之感,令這些早就習慣一夢數百年、山外還是老模樣的仙佛,第一次品嚐到了被時代拋棄的滋味兒,也第一次有了“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句招呼都不會打”這樣的感慨。

等到兩個不同方向的仙佛,拿著相同的答案無功而返時,在九天之上匯合時,又已經是兩三年後了……得體諒體諒他們遲緩的工作效率,畢竟他們以前可都是睡個覺都能睡幾百年的老人家,能在短短兩三年完成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他們已經用上洪荒之力了!而這個時間段裡,大漢已經又完成了一輪變革,國運之力已經恐怖得絕大多數仙佛,連直視它的資格都沒有了!直到這個時候,仙佛們才不得不承認,局勢已經徹底脫離他們的控制,以及,在他們的疏忽之下,一個堪稱恐怖的怪物已經出現在了這片天地之間!他們關於天人之爭的一系列謀劃,走到這一步,算是徹底卡住了!準確說,是不但卡住了,還讓人道絕地翻盤,吹響反攻的號角……倘若還想要將這場戰役繼續打下去,就只有兩個選擇:一、強行破局!二、重啟計劃!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散人逐道錄

北荒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