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高亢的鷹鳴聲中,裹著一件熊皮大氅的陳勝在漫天風雪之中,精準的落在蒙恬、陳風二人面前。

二人恭恭敬敬的捏掌一揖到底:“末將蒙恬(陳風),拜見大王,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匆匆趕到的諸多王廷侍衛亦正要見禮,陳勝便擺了擺手,示意作罷。

他面色黑如鍋底,大步走向前方的上將軍行營大堂:“進來說話!”

“唯!”

二人應了一聲,放慢腳步,遠遠跟上陳勝。

陳勝走到大堂上方,“嘭”的一聲重重坐在了坐榻之上。

堂下垂著頭顱不敢落座的二人,聞聲身軀微微一顫,腦袋垂得更低了。

“說說心得吧!”

陳勝面無表情,語氣不善的輕喝道:“您二位是如何平叛平出一位反王來的!”

不能怪他態度不好,任誰見天996,好不容易才盼星星、盼月亮盼到除夕放假,滿心老婆美食熱炕頭,結果進了家門兒還連口熱水都沒喝上,便因為底下人出了岔子,火急火燎、頂風冒雪的跑到一千多里外出差,心情都不太可能好到哪去。

蒙恬暗中給陳風使了個眼神兒:‘你是陳家老二,你上!’陳風搖頭,還了他的一個眼神兒:‘你是上將軍,你上!’陳勝瞅著下方磨磨蹭蹭不敢開口的二人,不悅的皺了皺眉頭:“陳風,你乃特戰局局長,你來說!”

“唯!陳風無奈一步上前,揖手道:“啟稟大王,此事經過還得從徐州諸世家起兵作亂開始說起……”話題稍微扯得有點遠,但陳風的描述卻很精簡,三言兩語的便帶過了蒙恬與陳嬰指揮八萬紅衣軍鎮壓十餘萬徐州世家聯軍的過程,切入到以琅琊呂氏為首的一眾徐州世家,撤入到城陽郡後的突變。

不過他身後的蒙恬聽後,倒也沒覺得陳風這是在給他上眼藥。

他很清楚,這雖然是徐州世家聚兵作亂之後,陳勝第一次駕臨徐州。

但他與陳嬰指揮大軍鎮壓徐州世家聯軍的全過程,陳勝都一清二楚。

甚至極有可能比他與陳嬰這兩個一線的統兵大將更清楚!誰有功、誰有過,完全不需要誰再來鉅細無遺的贅述。

“我特戰局潛伏在城陽世家聯軍中的密探回報,賊逆呂柏自號齊王,定於二月初二於東海之濱舉行祭天大儀,昭告天地、復大齊國統……”“城陽世家聯盟之中,蘭陵東郭氏、廣陵羋氏,先後有使者使者尋上門來,言賊逆呂柏,勾結妖族、不當人子,將在祭天大儀上冊封蛇妖白帝子,為東海龍王,起水族大軍,與我紅衣軍交戰……”“末將多方複核此情報,訊息無有錯漏,只因大雪封道,極大的影響了情報傳輸通暢,以致於近日才傳回王廷中樞,請大王降罪!”

陳風再捏掌,一揖到底。

他身後的蒙恬見狀,也跟著一揖到底:“請大王降罪!”

上方的陳勝擰著眉頭沉思,看都懶得底下裝犢子的這二人一眼。

這事兒不小!他在陳縣收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將此事與荊軻先前稟報過的域外妖族尋求封神之事聯合在了一起。

而當初荊軻將此事稟報他時,他就判斷過,此事域外妖族表面上,似是在尋求與塗山瑤所在的塗山氏一樣的洗白之路。

但實則,大機率是一場分流九州人族氣運,削弱敵手、壯大自身的陰謀!而今這個什麼勞子呂柏的所作所為,無疑是進一步論證了他的論點。

如果當真只是為了尋求外援,幫助他們抵抗他紅衣軍的攻伐,那為何不以琅琊呂氏之名給那條大蛇封神?這事兒不是他呂家人的老本行嗎?總不會是那呂柏真天真的以為,憑他手裡的那點力量,就能從他漢廷的盤子裡咬下一大口蛋糕,劃地而治吧?而且正常人落入他們那個境地,拼命降低存在感求活路還來不及的,怎麼可能會再拼命作死刺激明顯打不過的敵人呢?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這明顯不符合邏輯。

比方這個什麼蘭陵東郭氏、廣陵羋氏,不就很識時務嗎?自個兒當人奸還不夠,還要續上呂齊的國統一起跳火坑……陳勝很快就梳理清楚的狀況,沉聲問道:“軍隊情況怎麼樣?”

蒙恬連忙一步上前,揖手道:“啟稟大王,徐州大雪已經綿延二十多日,積雪淤道、行軍艱難,若勉力為之,只恐傷亡會極大!”

陳勝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可看當下的天氣,降雪極有可能會一直持續到三月、四月!難道要眼睜睜的坐視那人奸分流九州人族氣運給那頭蛇妖?陳勝沉吟片刻之後,輕輕的嘆了口一氣,索性道:“我給你透個底!”

“據我判斷,呂逆作亂並非只是看上去的自立為王這般簡單,而是欲借王侯之位,偷取我漢廷乃至整個九州人族的氣運,給那頭蛇妖!”

“至於氣運為何物,你們可能懂、可能不懂,總之你們可以將其簡單的理解為運氣,一個人的運氣好壞,能左右他是升官發財還是厄運連連,放大到一個民族,就能影響這個民族是繁榮昌盛還是日薄西山!”

“所以,城陽郡,我漢廷丟得起.”

“反我稱王,這口氣我陳勝也咽得下.”

“但我的漢廷乃至整個九州人族的氣運,我們不能輸、也輸不起!”

“今夜是除夕,令前線開倉,好好犒勞犒勞弟兄們,過個豐年.”

“初三,整軍備戰.”

“雪橇不是已經證實可做雪地行軍之用嗎?推廣至全軍.”

“正月十六,無論雪停不停、道能不能走,都必發兵城陽!”

他的語氣並不如何嚴厲。

但這道軍令背後那股子不計代價的決絕之意,卻已經足以令蒙恬心下巨震。

瞭解陳勝用兵的將領都知道,陳勝極少下達死命令,多少都會留下一點活動的空間,避免統兵大將為了執行軍令,將士卒置之死地。

蒙恬神色肅穆的捏掌一揖到底:“謹遵王令!”

陳勝看向陳風:“你特戰局在城陽郡內有多少密探?”

陳風想了想,揖手回道:“回大王,不下二百人.”

這麼模糊的答案,很不符合特戰局的工作性質。

可陳風只知道他特戰局有多少密探在城陽郡。

千機樓有多少細作在城陽郡,他哪知道啊?而陳勝這明顯問的就是他們整條隱秘戰線……陳勝對這個數字還算滿意,他想了想後,沉聲開口道:“替我在城陽郡放條訊息出去:人奸呂柏,妄自稱尊、倒行逆施,竊吾九州人族之氣運供養域外妖族,損吾炎黃子孫萬世之基,凡我九州兒女、人人得而誅之,今吾大漢王師、傾力討賊,凡棄暗投明、陣前倒戈者,首惡從輕判決、從者既往不咎!”

“凡負隅頑抗、死不悔改者,一律按背吾炎黃子孫、叛吾九州人族之人奸不赦之罪論處,夷三族、毀宗祠、絕苗裔、挫骨揚灰,望諸君早日迷途知返,勿謂言之不預!”

“夷三族、毀宗祠、絕苗裔、挫骨揚灰”一連四句,陳勝每吐出一句,蒙恬和陳風的眉頭就跟著猛地跳一下,臉色也越發肅然。

特別是陳風,此刻滿腦子的都是先前他舉行公審大會之前,陳縣發回給他的奏章上,叉掉了他“以絕後患”四個字,補充上的“依法辦事”四字硃筆批註!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如世家,大兄都沒有行株連之舉。

而這回卻是一開口就要順著三本族譜往下殺!如果說,先前陳勝那番關於氣運的解釋,令二人知曉了此事的嚴重性。

那麼這四句,就令二人知曉了陳勝心頭的決心!頓了頓,陳勝再次說道:“一字不改,原封不動的給我傳遍城陽郡所有城池!”

陳風揖手:“唯!”

陳勝點了點頭,起身就準備往外走:“此間仍舊交由你二人主持,家中還烹著我的飯食,我就先回去了,待到正月十六,我再來給大軍壓陣!”

蒙恬忙道:“大王,區區兩三萬殘兵敗將,如何配大王親至,末將願立軍令狀,三月之前,必將人奸呂柏之首級,敬獻御案之前!”

陳勝淡淡的笑了笑,不緊不慢道:“我不為那兩三萬殘兵敗將而來,而是為那頭有大志向的蛇妖,以及它所謂的水族大軍而來……人奸都得死、沒道理它們能活,這要傳出去,世人還只當我陳勝欺軟怕硬,只會朝自己人使勁兒!”

蒙恬恍然,揖手道:“末將孟浪!”

話說到這裡,陳勝倒是突然又想起一事而來:“對了,最近外界的風言風語,你可有耳聞?”

蒙恬本能的看向陳風,卻發現陳勝看的是自己,他愣了愣,揖手道:“末將近來輾轉徐州諸郡,未曾留意外界有何傳聞,請大王示下!”

陳勝:“就是外界將我紅衣與幽州軍、搏浪軍並列,譽我紅衣軍為天下第三軍的傳言!”

蒙恬恍然,連忙喜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陳勝戰術後仰,不可思議的看著他:“你也這麼認為?”

蒙恬疑惑的看著他:“縱覽天下兵馬,或唯有幽州軍能穩壓吾紅衣軍一頭,搏浪軍若與吾紅衣軍狹道相逢,誰勝誰負還猶未可知,位列天下第三、已是屈就,有何疑議?”

陳勝皺了皺眉頭,雙膝一曲就又坐了回去:“此事或許是我的疏忽,是我帶著紅衣軍、打了太多取巧的仗,令你們驕縱得連自己姓什麼都快忘記了!”

話音雖不重,但言語中的含義之重,卻令蒙恬面色猛然一變,連忙揖手道:“末將惶恐!”

陳勝張了張口,呵斥的話語都到了唇邊,卻又被他給嚥了回去。

他揮了揮手,輕聲道:“坐下慢慢說……陳風,去吩咐伙房一聲,把我的晚飯也煮上,快去快回.”

陳風應了一聲,匆匆離開大堂。

陳勝則目不轉睛的盯著下方有些揣揣不安的蒙恬,一時間不知該從哪裡說起。

驕兵必敗,這是一個哪怕未曾學習過兵法的大頭兵,都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的爛大街道理。

既然爛大街,為何古往今來還會有那麼多統兵大將折戟沉沙於驕兵之下?甚至其中還不乏身經百戰的名將?那就是因為,驕兵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身處其中,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是驕兵!其實很早之前,陳勝就發現紅衣軍內部充斥著一股盲目自信的驕傲情緒。

但那時候,紅衣軍軍勢未成,哪怕是虛假的盲目自信,也總好過於自卑的畏戰怯戰!再加上,連年征戰,陳勝既沒有足夠長的時間,用高強度的練兵來打磨掉紅衣軍的浮躁,又捨不得用一場可控的慘敗,來令紅衣軍接受自己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強大的現實。

於是乎,他也只能不斷校正自己的思維,保證自己不會陷入到盲目自信的驕兵情緒當中。

後續紅衣軍的一系列大捷,也證明了,只要統兵大將能保證頭腦清醒,麾下的將士們驕傲一點,的確能視之為一種積極的正面狀態。

在這種狀態的加持下,大軍往往能在承受遠高於正常軍隊所能承受的極限傷亡比的不利戰況之下,依然保持旺盛的進攻慾望,頑強作戰到底。

紅衣軍的威名,一半來自於的陳勝的不敗金身加持,另一半就來自於這種驕傲的情緒加持。

只要是陳勝親自統兵出征,無論對手是誰,紅衣軍都能先勝上三分氣勢!別小瞧了這三分,換成尋常的軍隊,哪怕統兵大將同樣是一流名將,也得花費無數手腳和心血,才能積累起這三份士氣。

可如今這種驕兵情緒,都已經蔓延到蒙恬這位上將軍團長這裡了,這個問題,就著實有點大了……不一會兒,陳風就端著一大盤熱氣騰騰的水煮羊肉進來了。

陳勝拿起一塊肋排沾了點醬料塞進口裡,招呼二人一起吃。

二人也有樣學樣,一人拿起一根肋排橫在嘴邊撕下一大口。

陳勝一邊吃一邊說道:“蒙恬啊,驕兵必敗是怎麼個道理,我想不用我來給你細說了吧?”

蒙恬想也不想的就要開口認錯。

陳勝擺了擺手:“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我沒有怪你的意思,紅衣軍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我比你更清楚……我們現在不談過往的戰績,只談眼前!”

蒙恬點頭稱是。

陳勝想了想,問道:“王廷侍衛的戰鬥力,你見過吧?”

蒙恬點頭,毫不掩飾讚賞之意的由衷稱讚道:“王廷侍衛乃末將生平所見最精銳之軍,不動如山、動如激雷,千人一體、戰陣如一,末將有生之年若能練出一支堪比王廷侍衛的精銳之軍,死而無憾矣!”

說完之後,他才驚覺這番話有些不妥,連忙道:“末將僭越,請大王恕罪.”

陳勝輕笑著搖了搖頭:“我也是統兵之人,焉能不知統兵大將對精銳之軍的喜愛?”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我們現在就以王廷侍衛為例,來仔細的分析一下,如何才能練成一支精銳之軍!”

“首先!”

他豎起一個手指:“肯定是令行禁止,這是一支軍隊的基本功,要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他根本就算不上一支合格的軍隊.”

蒙恬面色如常的點頭,論令行禁止,紅衣軍不差王廷侍衛分毫!陳勝豎起第二根手指:“其次,必然軍陣配合,軍隊的強悍之處,絕非簡簡單單的人多勢眾,一支訓練有素、通曉軍陣的大軍,能勝十倍烏合之眾!”

蒙恬再次點了點頭,面色依然沒有變化,紅衣軍的軍陣配合,比之王廷侍衛雖有所不及,但相去亦不遠。

陳勝豎起手裡啃得光溜溜的羊肋骨:“這兩點素養,可以作為九州軍隊戰鬥力的分水嶺,具備這兩點的是為合格的軍隊,只具備一點或兩點都不具備的,都可以打入烏合之眾;除了這兩點之外還具備其他素養的,就算得上是強軍之屬,這點你有異議麼?”

蒙恬沉吟了片刻,搖頭示意沒有異議。

“很好!”

陳勝扔了羊肋骨,再抓起一大塊羊肉撕了一口:“打了這麼多仗,見識了這麼多敵手,我給強軍也總結出了四點素養!”

“第一點,單兵戰鬥力.”

“第二點,戰陣精熟程度.”

“第三點,軍隊凝聚力.”

“第四點,軍隊的共同信仰.”

“首先是第一點,在合格的軍隊之上,一支大軍內武者的數量佔比、以及武者的整體水準,可以直接決定一支大軍的戰鬥力強弱,這一點你承認麼?”

蒙恬想了想,再次點了點頭,面色仍然沒有什麼變化。

直到陳勝接著往下說:“王廷侍衛全員武者,境界最低為開脈境,凡百夫長必為氣海、二五百主皆為後天!”

“紅衣軍內的武者佔比數量呢?幾成了?超過兩成了麼?其中還八成都是鍛骨境?全軍上下除了你這位被漢廷氣運推上後天境的上將軍之外,還找得出第二位後天境高手嗎?若是在兩軍交戰、戰況膠著的情況下,有一支王廷侍衛這樣的精銳之軍殺入戰場,直取你中軍帥旗,你拿什麼擋?”

“哦,你是不是想告訴我說,紅衣軍會戰陣?”

“紅衣軍的萬人戰陣集結速度,縮短到多長時間?進六百息了嗎?變陣又需要多長時間?進一炷香了嗎?”

“王廷侍衛的戰陣你見過麼?只要有半數人員到齊,他們三十息就能成陣,變陣更快,二十餘息就能完成變陣!”

“哦,你是不是還想告訴我,紅衣軍凝聚力強,你可以拿人命填,爭取時間布大陣,以人數的優勢取勝?”

“今歲二軍打徐州之戰時,分兵撤退你知道有多少兵馬沒有歸建麼?兩成!當然,這是因為我低估了‘主將陣亡’對於一支軍隊的負面影響之大,但這就不足以說明二軍的問題了嗎?我對一軍的影響更大,若是某天我戰死沙場,你想過一軍會崩成什麼樣子嗎?難道我死了,漢廷的基業就可以拱手讓人了?若打過來的是異族,你還準備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殺進我漢廷疆域,對桑梓的父老鄉親們舉起屠刀?你們都是為我陳勝一人活著的?”

“還有同是紅衣軍,我不曾區別對待過一軍和二軍,為什麼一軍和二軍的戰鬥力會相差這麼大,還沒有一丁點縮小差距的趨勢?你這位紅衣軍軍團長有深入的去尋找過問題所在嗎?如果你尋找過,那你為什麼沒有發現一軍有共同信仰,而二軍還沒有?如果你思考過,你為什麼沒有去請求政治部向二軍傾斜政工幹部?”

“你這位代軍團長什麼都稀裡糊塗的,還好意思跟我說,紅衣軍憑什麼不能做天下第三軍?”

“底下的袍澤弟兄們不知輕重往天上飄,你也跟著往天上飄?”

“我這個前軍團長帶著紅衣軍打了那麼多勝仗,至今每臨戰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一子落錯、滿盤皆輸,無法將這幾十萬袍澤弟兄帶回來喝酒吃肉、娶妻生子.”

“你才做了多久的軍團長,就覺得天下再無你不能戰勝之軍?”

“還狹路相逢,勝負難料?”

“就你現在的指揮水準,真撞上廉頗,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陳勝一句一頓,字字句句都如同刀槍劍戟一般,直往蒙恬心窩子裡亂捅!捅得蒙恬攥著一根羊肋骨,腦袋都快垂到褲襠裡,老臉羞愧得幾乎要滴出血來。

他的年紀,比陳守還要年長兩歲。

但而今被陳勝噴的狗血淋頭,他心頭卻是生不出哪怕一丁點的逆反之意。

因為陳勝的話,句句都在理,且句句都直指問題核心!他服氣,大寫的服氣,心服口服、五體投地那種服氣!除了服氣,就只剩下敬畏。

就像羊群的領頭羊,吃了一輩子的草、管理了一輩子的羊群,驕傲的覺得自己就是吃草的生物中,最強大的!直到有一天,它看見了一頭正在吃草的牛!這不只徹底擊碎了他的三觀。

還令他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華淳的新書

李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