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至關重要的新領域

驚鴻晶片能夠使用的最關鍵的領域除了一直有計劃的智慧汽車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可穿戴裝置。

手機的發展歷史,其實也是人類科技的進步史。

從最開始的貝爾電話機,再到桌面搖動式電話,隨後是座機,大哥大,功能手機再到智慧手機。

通訊裝置是越來越先進,而且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

人類對日常使用的工具最終極的要求就是方便攜帶不礙事。

如今的使用者已經很難想象,在90年代人們揣著如板磚一般中的大哥大到底是什麼樣一種感覺?

同樣在幾十或者是上百年之後的人類看如今大家拿著巴掌大小的手機也會覺得十分的奇怪和難以理解。

取代智慧手機的一定不是其他品牌的手機,而必定會使更加輕便的可穿戴裝置。

能夠考慮到這個問題的可不僅僅是陳瀟一個人。

其實全世界做移動網際網路的,或者是終端裝置的公司都考慮到的這個問題。

包括蘋果、htc、谷歌、三星等,也一致認為可穿戴裝置必定會代替手機。

在智慧手機終端賽道已經出局的,htc和谷歌等公司,也從幾年前就開始發力做可穿戴裝置。

比如大家都以為已經死掉的htc其實並沒有死掉,而是在早幾年就開始自己生產或者是給索尼等企業代工生產可穿戴智慧裝置,而且銷量還不錯,利潤也能夠保證公司很滋潤的活下去。

在目前整個可穿戴裝置市場,並沒有顛覆性的技術革命,大部分只是噱頭。

許多廠家追求可穿戴裝置,也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股價能夠再多漲一點,或者是能夠贏得風投,把自己的公司賣一個好價錢。

目前全球的可穿戴裝置大概分為兩塊。

一塊就是以智慧手錶和智慧手環為代表的,技術比較成熟的日常功能性可穿戴裝置。

這類可穿戴裝置技術原理比較簡單,而且技術也比較成熟。

智慧手錶和智慧手環所要達到的技術目的,也僅僅是為了記錄使用者日常的一些生理和運動指標。

所以在手環和手錶前面加了智慧兩個字,並不意味著手環和手錶真的是智慧,而是他擁有某一項比較可觀的功能罷了。

另一大塊就是現在市場上炒的非常火熱的ar和vr裝置。

ar裝置全稱叫做augmented reality也就是增強現實技術。

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影象的技術,是一種將真實世界資訊和虛擬世界資訊“無縫”整合的新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螢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

比如這段時間在東洋比較火的夢可寶遊戲,使用者將夢可寶手機遊戲開啟,手機的攝像頭就自動工作。

從手機螢幕上可以看到街道或者是草叢之中有可愛的小精靈,但現實生活中並沒有。

這就是ar技術的應用。

全息投影也是ar技術的一種。

比如在東洋的某綜藝節目上,主辦方利用ar全息投影技術,將鄧阿姨復活在舞臺上。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東洋是走在了全球技術的前列。

而vr技術的全稱叫做virtual reality,也就是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資訊、模擬技術於一體,其基本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

簡單來說,虛擬現實是把真實的你帶進虛擬世界裡,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有一種的沉浸的體驗。

比如東洋的動漫刀劍神域之中,主角主角玩遊戲所帶的裝置就是vr裝置。

當然現實生活中,vr技術可沒有刀劍神域那麼先進。

現在市面上各種vr裝置參差不齊,但技術水平含量都不怎麼高。

充其量也只是一個簡易的光學轉換裝置,在眼睛在眼鏡桶前面放一個手機。

使用者帶著裝置之後,看著手機播放的經過特殊處理的畫面,就感覺好像置身於畫面之中。

即便是如此簡陋的原理,在市面上也少有與其匹配的遊戲或者是應用資源。

不過vr裝置的銷量之所比較好,是因為動作片也能夠經過簡單的視覺處理,讓使用者能夠身臨其境。

這是單身漢的福音。

特別是在某些網站上,出現了賣裝置送資源的福利。

這讓不少男性網友深諳其道並且趨之若鶩。

但無論是vr裝置也好ar裝置也好,亦或者是智慧手環和智慧手錶。

其都沒有達到人類所預想的可穿戴智慧裝置目標。

造成這種窘境的原因有三個。

第1個是裝置的體積實在是太過於龐大。

可穿戴的ar和vr裝置,少說都有兩三百克如果有一些效能比較好可能會達到一兩斤。

如此笨重的裝置戴在頭上,躺在床上看看電影還行,是絕對不可能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之中使用。

如果你在大街上看著,誰真的帶著vr眼鏡在行走。

你是絕對不會向他投以羨慕的眼光,而是會默默的罵一句傻逼。

第二個原因就是,效能不足。

目前所有的可穿戴裝置,要麼就是簡單的視覺騙局,要麼就是簡易的虛擬現實,相互融合(比如夢可寶遊戲)。

裝置還並沒有真正的做到給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方便。

造成這樣的原因,除了是因為裝置晶片的計算能力達不到要求意外,許多應用也達不到要求。

第3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續航問題。

如果不使用長天科技的生物電池,按照手機功能打造的可穿戴裝置其耗電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而耗電則意味著電池體積增大,同時也意味著重量增大。

當然可穿戴裝置沒有辦法完全普及,還有很多原因。

這些都是裝置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但實驗室研發的驚鴻晶片就能夠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效能方面就不說了,生物晶片在和傳統的半導體晶片聯合封裝之後,所擁有的效能將會遠遠的超過現在市面上的一切商用晶片。

無論是用在pc上還是用在可穿戴裝置上,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陳瀟從說明書上能夠得知,神經元的生物晶片是能夠直接和大腦連線的。

如果神經元生物晶片能夠直接和大腦連線,那麼就可以將人的整個眼睛當做是可穿戴裝置。

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了裝置過於龐大,或者是不美觀、不方便攜帶的問題。

不過這只是更像科技未來的研究途徑。

路還是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陳瀟除了將dna儲存研究告知了屈萍外,更重要的是將神經元晶片和大腦連線對一些技術原理告訴了屈萍。

2015年已經來到了年底。

陳瀟還是會在實驗室和團隊的成員一起共同攻克難題。

陳瀟笑著對屈萍說道:“在我們研發出神經元性變和大腦連線這個科技以前,利用我們封裝好的驚鴻晶片,做一個簡單的可穿戴裝置,應該是沒有問題吧?”

陳瀟讓屈萍和團隊做出一個簡單的可穿戴裝置,其目的就是為了檢驗驚鴻晶片的相關功能。

畢竟還有兩個月,也就是12月份將是第2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去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長天科技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參加。

這一次長天科技肯定不會缺席。

夏國作為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東道主,而且舉辦的地點又是在離長澤洲非常近的烏鎮。

長天科技當然要參加。

陳瀟做事從來都是要麼不做,要麼就要做到最好。

前段時間長天科技剛剛釋出了生物電池以及搭載了生物電池的瀚海2手機。

所以這一次參加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也不可能是再炒回鍋肉。

而且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性質和公司推出新產品的性質還不一樣。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更多的是展現概念和理論性的產品,是人們對未來網際網路世界發展的一種期許。

所以長天科技這一次也不用推出什麼新品,只需要推出一款更概念性的產品就行了。

既然是概念性的東西,那麼就是有一定的容錯率。

伱的產品可以不用非常的完美,但是一定要有代表性的意義。

那麼用驚鴻芯所生產的可穿戴裝置,是絕對擁有代表性意義的。

陳瀟還對屈萍說道:“我們產品的外觀沒有任何的規定,產品的內容也沒有任何的規定,我只有一個要求,只需要把驚鴻晶片的特點發揮出來就行了。”

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屈萍認為自己能夠完美的完成這樣的任務。

“概念性的產品,最大限度地發揮驚鴻晶片的效能。”

屈萍一邊思考著一邊說道:“這個東西僅僅是依靠生命科學和醫學實驗室可能不怎麼好做。”

屈萍準備找長天科技硬體公司幫忙。

……

2015年的九十月,按照常理也是長天科技最忙的時候。

高苗從西北地區回到長澤洲之後,就立刻和王翔以及文琪共同商量陳瀟給出的新任務——成立一家汽車公司。

長天科技嘗試收購國眾泰等國產品牌。

但對方要麼是獅子大開口,要麼完全沒有出售的意向。

現在沒有辦法去購買一家擁有生產線的汽車企業,那麼長天科技只有自己註冊一家汽車企業。

商量了半天,陳瀟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當初陳瀟在收購波導公司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波導集團搞汽車生產,最後是沒有搞出來,反倒是負債累累。

長天科技在收購波導的時候也是讓波導將自己下屬的汽車業務當做是不良資產給剝離出去。

不良資產到底是剝離了,這剝離的並不意味著不見了,只是財務處理方式不一樣。

收購波導以前,波導還分別和長豐汽車等公司進行過合作,擁有自己完整的汽車生產線以及汽車的生產技術。

只是因為當初資金不夠,沒有生產汽車而已。

現在汽車的生產工廠,當初的那些裝置,以及汽車生產技術還擺在波導公司的名下。

當然,現在也成了長天科技的資產。

現在工廠裝置的東西,現在還擺在那裡無人問津。

這些東西雖然落後,但並不是不能用。

有些東西只需要改良一下就可以做出產品。

而且目前長天科技要做新能源汽車,並不是要一氣合成,要讓多少臺汽車下線,每年要銷售出多少臺。

陳瀟的要求非常簡單,只需要做出概念性的產品就行了。

隨後再從概念性的產品上總結經驗教訓,尋找規律。

在萬無一失的時候,才會大批次的生產。

文琪對王翔說道:“當初對波導進行審計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這部分的資產。”

“恰好波導汽車的總部和生產線以及工廠都是在浙省,而這個地方的土地比較值錢,所以當初我們也並沒有將這一部分的土地和裝置進行變賣,而是讓他擺在賬上,放在那裡沒有動。”

文琪當初這樣做也是符合長天科技利益的。

畢竟浙省也算是沿海的省份,而且寧市更算是沿海地區比較發達的城市,人口比較集中的城市。

這樣的城市土地放在那裡肯定是越來越值錢的。

長天科技雖然沒有任何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但是明知道土地會漲價,也不可能在當初以低價賤賣,並且那個時候長天科技也並不缺錢。

沒有想到當初文琪的無心插柳,現在還有用了。

王翔拍案叫絕,“咱們現在就去寧市的汽車生產工廠看一看。”

“寧市和蘇杭市都是浙省,我們開車過去的距離也不算遠。”

“陳總也說過了,主要是看看裝置能否使用,如果裝置能夠使用,經過簡單的改良生產一些的產品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陳瀟把生產新能源汽車提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

所以這件事情王翔覺得自己應該親自跑一趟。

寧市那邊的工廠再怎麼說也算是波導公司的產業。

作為波導公司的輪值ceo,文琪也認為自己有必要跑一趟。

“好,王總,我們一起過去。”

眾人立刻帶著技術團隊驅車前往了寧市。

寧市在沿海地區,這裡有一處佔地500畝的工廠。

該地就是波導股份當初雄心勃勃和長豐汽車共同設立的汽車生產工廠。

多年過去了,這裡早已經是無人問津,只有幾個守門的大爺和少部分的工廠技術員輪流著值班。

大爺們還以為自己早就被公司給忘記了,不過想著公司一直在自己發工資,還沒有人管,也樂在其中。

今天,公司居然來人了!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恩將仇報了吧

i瑪瑪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