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舉辦之後,陳瀟的節奏真的慢了下來,帶著沈薇遊山玩水。當然也不算是真正的遊玩,他們是藉著遊玩出去看看長天科技在全世界的產業。

陸地上的管束通道列車可算是全球推廣開了,每個大洲起碼有四條,兩條貨運,兩條乘坐。一條管道里面有多趟列車,按照大家前往的目的地不同派車。

絕對沒有堵車,沒有讓人提前下車然後搭車去的。一切都是伺服器在控制,科學分配。

當長長的管束通道趴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時,從天空看下去就猶如一條淡綠色的長龍。陳瀟和沈薇在裡面觀看這壯觀的場景,讚不絕口。

為了不破壞自然的構造,這些管束通道該埋就埋,並不是一條管道通到底。有時候也得換乘,配合著膠囊列車滿足各種出行需求。

這可比搭飛機實在多了。現在的飛機不是人類能夠適應的。普通的飛機不如管束通道快速。如果是增強後的飛機,人類的身體又無法適應,誰的身體都沒辦法長期在過載三四個g的環境下生存,更別提這玩意已經輕鬆過十個g了。

現在的飛機基本上都是無人駕駛送點急貨的,

如果是要從夏國飛到大洋彼岸的米國,那也還是得忍受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這苦哈哈的讓很多人沒辦法接受,紛紛嚷著海底管束通道專案怎麼不快點上馬!

俗話說,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這個成本確實不低,於是長天科技給出了更為合理的安排。那就是繞著海岸線鋪設管束通道,到了白令海峽就走一走海底完事了。這樣一來,難度就會小很多,也快很多。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說。

然後海底管束通道專案也沒有停下來,該怎麼弄就怎麼弄。橫跨太平洋,這樣的魄力實在是讓人歎為觀止,可陳瀟就是拍板決定了,如果可能,他甚至想弄出反重力技術,鋪設低空懸浮的軌道。

不過事情還得一點點的辦,哪個務實就先弄哪個。長天科技全世界搞管束通道,之前文琪害怕成本太大太長時間才回本。後來陳瀟想了個招,把使用權租出去不就行了嘛?無論是哪裡的管束通道,肯定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既然如此,那就不愁招不到人。

長天科技再強大,也無法覆蓋全世界人類的方方面面,有很多事情就得其他人去辦。而海底管束通道直接關乎海洋資源的開採,這樣的前景讓各國都瘋狂了,紛紛跑過來要求合作。

“我們出我國稅收的30%!換取整個專案收益30%的收益,一年交一次租金!”

“噗嗤!你做夢呢?如果你們今年沒稅收,長天科技就得給你們白乾活了是嗎?”

“我還沒說完,稅收額以去年為標準,去年我國稅收可是創下新高。以後每年繳納的租金基數起碼是去年的120%,這樣總算有誠意了吧?”

“艹!真踏馬捨得!你拿了海底的資源你會使用?”

“不會,但我知道你們肯定很想要。”

一場沒有硝煙但是充滿口水的戰爭打想了,大家都爭著要一起開發海底,那可是公海,誰都有資格去開採,只不過沒有這個技術而已,現在長天科技有這個技術,那還等什麼?掏錢就完事了唄。

這些國家不是傻了,而是互相也在內卷,他們競爭不過夏國,總得比別人要強一些,這麼一來才能搶佔剩下的市場,做世界的老二。

況且,這些海底的資源應該很優質,自己提前屯起來,以後就會有跟其他國家做交易的底氣。跟長天科技做交易?它們已經沒有這個想法了,長天科技今天需要這種資源,明天搞出了新技術很可能就不需要了。

這樣的對手誰敢算計?

“你們都別急,看看我們勘探的結果再說。”王翔不慌不忙把海底的資源列表公佈了出來,光是看到前面那幾個,就足以讓世界各國流口水了。優質金屬,稀缺資源應有盡有,哪怕是可燃冰都讓人垂涎三尺。

開採這些資源的成本絕對比買長天科技的東西要貴,可是再貴又如何?

國家是需要獨立性的,不能什麼都完全交出去。而且,這些國家還是有自己的小野心的,希望透過研究更多的資源來擴寬自己的科研角度,搞不好真能走出一條跟長天科技方向不一樣,水平卻一樣的道路。

比如一些金屬合金材料,研究方向有,實驗室也有了一定的成果,問題在哪呢?沒量產的能力啊,有些金屬只在深海大量存在,陸地沒有那麼多,怎麼整?

衝著這些雜七雜八的目的,各國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報價,直到這些報價已經沒多少利潤可言。

王翔說陳瀟是個奸商,陳瀟無辜的聳聳肩:“是他們的想法太多,我可從來沒跟他們說過什麼。一切結果都是他們自己的競標競爭出來的,關我什麼事?”

“對了!這些海底資源好珍貴,難道你真的捨得讓他們用?這跟羊肉進了狗嘴有什麼兩樣?”

陳瀟笑的意味深長:“想弄上來再說,後面的日子還長著呢!”

王翔恍然大悟,陳瀟這是借人家的雞給自己下單,單獨開發的難度太大,就聯合開發,資源出來之後陳瀟肯定想辦法用其他東西換。至於那些人不肯換?

這個可能性從來沒出現過,長天科技有的是好東西,只怕那些人還沒捂熱珍稀資源就哭著喊著要拿出來換了。

王翔頓時無語:“還好你多讀了幾年書,高低有點意義廉恥,要是早早出了社會,這全天下的人還不被你算計死了!”

“你不要覺得你姓王就能使用別人評價王熙鳳的語句,我也沒強賣強買,不虧心。”

“……”

有了這麼多國家的大力支援,整個海底管束通道加上海底開採基地,乃至海底城市的專案算是徹底啟動了。全世界各國各顯神通。

太平洋中的各個島國,島嶼變成了生產基地,管束通道的原材料就在這裡培養完善,在這裡加工直接下海。

整條米國的西海岸徹底忙碌起來,龐大的米國本土變成了超級工場,需要的工人數量是千萬級別的。大家在有陽光的地方鋪開培養池,投入原料,相關細菌,幾乎是一小時就起一次坑,把原材料直接吸入管道,送到了加工環節。

然後淋到空心冷凍管成型,放入海中,這麼多的人自然不會只有一個大型綜合加工點。整個西海岸幾乎都在弄這件事。這倒是給了長天科技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如果這些專案全部放在夏國沿海來弄,成本還不低,現在把活兒丟給米國人,反倒是挺節省成本的。

米國的地勢很平坦,即便是有落基山脈座落於西邊,可架不住人家除此之外幾乎都是平原了。夏國要是搞這個專案,勢必會耽誤掙其他更有價效比的錢,也就是那種所謂的高技術產業。

這個場景熟悉不熟悉?

當然熟悉了,早個二十年甚至是十年,夏國跟米國還有這樣的關係,現在扭頭一看,米國成為了當年掙手工費的夏國,夏國變成了當年的米國。

當然咯,夏國才不會做米國那麼蠢的事情,涸澤而漁,為了掙錢什麼都不管。雖然現在依舊要掙錢,但是科技產業的發展好歹是正常且向上的。

即便場景已然轉換,身份已經對調,可是米國人開心到飛起,這樣的機會可不是誰都能接得住。米國尚有三億人口,裡面的還有不少被派回去的高素質人才主持,要不然的話,當真以為這樣的機會能輪到米國?

培養管束通道的材料,看起來簡單,實際上要求真的不低,那些複雜的過程,變態的要求,不僅要人才,還要人口數量。阿三人口到了,可是素質達標的人太少,地理條件,地理位置也不靠譜。整個南美加上北美地區,只有米國能承擔這樣的工作。

夏威夷作為米國領土的一部分,如今也迎來了最大的發展機遇,它作為太平洋中的重要據點,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轉站。

而南太平洋的很多海島是法蘭西的地盤,如今也是熱鬧非凡,那裡作為海底資源初期的開採區域,成為了中轉地區。

長天科技已經開始將超大型無人機“鯤鵬”投入了使用,這款無人機個頭跟原來的空中霸王差不多大,但是載重能力是它的三倍之多,那些龐大的裝置在它的吊索之下猶如輕飄飄沒有重量一般耗能更是十分之一都不到,航程則是全球。

這是人類目前負載能力最大的飛行器,它出現的意義在於人類可以在一天之內把大量裝置投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並且能夠組裝產線。

這樣的利器讓人不免想到武裝用途,如果有幾臺,甚至能把一個團的裝備加人送到敵人後方,這個仗還怎麼打?

夏國南海造船廠已經建造出了第一代超級海上移動平臺,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底下由核動力裝置推動,託卡馬克裝置已經實現了小型化,接下來的技術就簡單了。

這個平臺屬於鋼材與生物材料混合而成,屬於實驗品,很多技術都嘗試性的放上去。

平臺造出來一實驗,長天科技的員工就直呼自己還是太保守了。因為很多結構其實可以把鋼材去掉了。那些生物材料本身的強度早已超過了鋼材本身。全部用上生物材料甚至還能把重量再減少很多。

這種平臺主打的就是生態,能夠從海洋,陽光,空氣中獲得物質,修復那些損傷的地方,甚至還能作為燃料的來源。

“虧大發了,下一次記得把核動力裝置去掉,早說了用不上,生物鞭毛髮動機本身就夠用了。”

“不是我們不知道,而是上面要做大型航空飛船的實驗,這才把海上平臺拿來當試驗品了。”

“哦哦,原來如此,行吧。接下來就把平臺開往阿拉伯海,那裡的海底管束通道專案做到一半了吧。正好試試這種平臺的補給養護能力。”

“早聯絡了,自動開過去就行。不用管。”

“廢話!要你教!我們再看看另一個平臺的建設,這一個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平臺!”

南海造船廠依靠優質海港,只需把外圍給圍起來就夠了,造完了直接開出去,跟傳統的造船方式完全不同,畢竟這種海上超級平臺也不是傳統的船隻。

如果有幸參觀建造過程,人們將會驚訝的發現,這種平臺壓根就不是造出來的,而是“種”出來的。

一個巨大的水框內,先是倒入綠色的液體,液體沒有下沉,反而是浮在了水面上。接著外圍的大框開始收縮,壓縮這些綠色的物質,直到壓縮到一定厚度後再展開,然後又灌入新的綠色液體,然後再收縮擠壓。

這種方式是借鑑了浮游生物以及水葫蘆的生存方式,它們天生就能在水面上下生存,僅僅依靠陽光雨露而已。

當這一層基底培養到位,整個平臺就具備了可怕的浮力,還具備了自我生長,自我修復的能力。根據長天科技技術部門的判斷,平臺會自己長大,越長越結實,越長越寬闊。所以人類需要不斷的修剪周圍以及海面下的部分。

那麼為何不會向上生長?那是因為這層基底的表面已經被硬度極大的材料覆蓋住了,所以這層基底只能往下長卻不能往上長。

目前正在建造的另一個平臺,純原生態,根本不帶鋼筋這些材料,平臺上要通電就用生物發電站,反正也是自產自銷,基本上也不需要核能。如果是線路需要用電什麼的,直接安排生物材料作為電線。長天科技很早就開始淘汰金屬電線了,那玩意發熱這麼多,也太浪費能量了。

“生在這個時代是幸運的,趕上了長天科技,才能看到這麼多奇幻的產物。虛擬永生看來不會無聊了。”一個工程師看著超級海上平臺非常的感慨。(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進無限遊戲後成為反派大佬

三顆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