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山朗聲道:“好!老夫佩服方虛聖的魄力,若方虛聖能把三連戰堡的兵將帶回寧安城,老夫便前往寧安城,與全軍將士共守城頭!”

“柳相爺真是好算計,把方虛聖激得北上四千裡,自己卻留在寧安城觀風月,這種佩服還是不要為好.”

周君虎冷笑道。

柳山正色道:“之前老夫疑慮重重,但方虛聖打消了我的顧慮。

寧安城已經成為人族北方第一重鎮,既然不退,當保寧安城。

在此,老夫有個不情之請.”

柳山說完起身,面向景君和垂簾之後的太后,低頭彎腰,狀如忠臣。

金鑾殿中的氣氛驟然變得詭異起來。

這些年,柳山做事向來講究分寸,無論他手下的如何鬧,他始終保持一國宰相之風,從不赤膊上陣。

現在,柳山突然說出這種話,行此大禮,定然是了不得的大事。

景君竟然被這個場面嚇住,看著彎腰不起的柳山,不敢言語。

太后的聲音從垂簾之後傳出。

“柳愛卿這是何故?快快起來,若哀家能做到,自會答應.”

眾官心中暗歎,這太后果然是母儀天下,縱然不是景君的親生母親,在面對未知的危險,在這種時候也依舊護著景君。

柳山緩緩起身,正色道:“臣懇請陛下北上寧安,御駕親征!”

金鑾殿瞬間靜了下來,隨後便是眾多官員的喝罵聲!“奸相當道,國將不國!”

“柳山你放肆!”

“狼子野心,慶國走狗!”

“柳狗,你面似人,流的卻是妖血!”

“柳山之心,路人皆知!”

眾多讀書人憤怒至極,沒想到柳山竟然提出這種要求,這簡直是要斷景國的根。

先帝駕崩本來讓景國大動盪,現任景君好不容易順利長大,出了個方運,讓景國蒸蒸日上,在這種時刻,若是景君有個三長兩短,景國必然會陷入極大的危機,從而讓柳山重掌大權,呼風喚雨。

國君乃是一國氣運樞紐,每次國君易位,國運都會受到影響。

方運靜靜地看著柳山,緩緩道:“柳相,你激我北上,我不與你計較,因為我本就要去。

但你竟然鼓動國君御駕親征,包藏禍心,本聖絕不容你!”

眾人全部閉上嘴,驚駭地看著方運,方運既然說出這話,那定然不能善了。

柳山淡然一笑,道:“方虛聖錯怪老夫了。

老夫若是包藏禍心,為何一同前往寧安城?為何不留守京城?老夫之所以建議御駕親征,是因陛下乃一國之主,一旦抵達寧安城,必然能讓國運加持所有將士,激發全軍同仇敵愾,振奮士氣。

我景國一直處於弱勢,任何增加勝算的手段都不應放過,國君只是去寧安城一遊便可讓勝算增加一成,乃是上上之策.”

方運道:“若是陛下年過十八,業已成年,前往寧安城並無不妥,也如你所說,增加我軍勝算。

但現在陛下不過十歲就如此奔波,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若有醫家大學士相隨,陛下斷不會生病.”

柳山道。

“先帝當年也有醫家大學士相伴.”

方運話如驚雷,震得眾官目瞪口呆。

柳山一時語塞,竟無反駁之言。

小景君怒視柳山,眼中還有少許驚恐。

人族一直傳言,先帝是被宗家和柳山聯手毒殺。

柳山道:“既然方虛聖不答應,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能比陛下御駕親征更能鼓舞士氣?老夫不知道!諸位口口聲聲說抗擊蠻族,卻不去盡力,難道我億萬百姓的性命還不如國君一場小病?”

柳山一黨聽到這番話,心中安靜,看來柳山這是圖窮匕首見了,雖然這朝廷實際由讀書人掌控,雖然人人都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可很少會在金鑾殿當著一國之君的面說出這種話。

景君死死咬著牙,卻不敢口吐一字。

古銘舟大聲附和道:“柳相所言甚是!為了救萬民於水火,一國之君奔波千里又有何妨?真正的仁君聖君,甚至可以為百姓捨棄性命,連區區小病都怕,如何當明君?陛下,您一直讀聖賢書,想必也應該知道,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您若御駕親征,便是成為明君的第一步!臣古銘舟,懇請陛下御駕親征,震懾蠻族,壯我軍心,揚我國威!”

“臣附議!”

“臣附議!”

左相一黨全部出列。

人數不多,但卻頗有氣候。

所有人感應到,一種奇特的力量在金鑾殿上空滾動,如同山嶽在空,徐徐飛行。

柳山諫言,國運相隨。

眾多官員沉默著,不得不承認,既然連國運都認可景君御駕親征,許多人沒了反對的理由。

國運無情。

柳山據大勢而行。

方運微微皺眉,這是柳山的困獸之鬥,已經不惜一切代價。

自己倒是想到一些化解之法,但都不便當場說出。

太后的聲音再度從垂簾之後傳來。

“柳愛卿所言不無道理。

不過,陛下終究太過年幼,正是開蒙的年紀,御駕親征的擔子太重。

不如哀家代前往寧安,鼓舞士氣!”

“太后,使不得啊!”

“請太后三思!”

眾多讀書人紛紛勸說。

左相一黨的官員愣住,一齊看向柳山,不知道是該反對還是同意。

柳山立刻道:“太后既願代陛下親征,乃是我景國之福,下官不敢不從.”

方運望著柳山,眯起眼,道:“柳山,你今日動國運以填私慾,可想清代價?”

“老夫身為左相,肩擔一國,何懼代價!”

柳山的話語擲地有聲。

若是不知道柳山的真實面目,許多讀書人恐怕會為之落淚。

“很好.”

方運道。

柳山立刻道:“方虛聖北上之日,便是太后移駕寧安城之時。

方虛聖有平步青雲,但鳳駕行動遲緩,需有大軍護佑。

景國戰事頻繁,軍力吃緊,為保太后北上,還請方虛聖只帶私兵前往三連戰堡。

待方虛聖成功率領殘兵回返,老夫當在寧安城外恭候.”

“欺人太甚!”

大將軍周君虎大怒,震得金鑾殿輕輕顫抖。

柳山面不改色。

大元帥陳知虛道:“軍務就不勞左相費心了,我元帥府自有決斷.”

古銘舟道:“若無內閣大印,萬人以上調令皆為叛國!”

眾將群情激奮,當年左相就故意拖延調兵,導致眾多士兵埋骨他鄉,這次竟然要故技重施。

“為景國計,難為方虛聖了.”

柳山絲毫不懼。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精彩的人生,欺騙的生活

愛吃茄子的毛毛熊

琅琊風起時

冰煜1

青梅竹馬緣定三生

作家當老六著

全獸出擊之陰與陽

你幹嘛嗨哎呦

萬道至尊

安天命

陽光太刺眼

飛翔的白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