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君的聲音透過傳音海螺擴散,讓整個院子裡的人遍體生寒。

兇君終於要出手了。

這就是兇君的兇名由來,對方若不低頭屈服,必然用盡一切手段。

蒙厲冷哼一聲,大搖大擺地離開,那些身披重甲的牛蠻將用殺意森森的目光掃過方運,一一離去。

“我家裡還有事,恐怕不能參加今日的孔城中秋文會,告辭了.”

之前一個對方運笑臉相迎的人一拱手,匆匆離去。

隨後一人連話也不說,也是一拱手,轉身離開。

李繁銘的臉陰得可怕,沒想到自己帶來的人竟然這麼沒擔當,一聽到兇君就嚇得離開。

來時候十七個人,現在只剩下十五人。

一個世家弟子冷漠地道:“竟然被兇君嚇成這個樣子,那同窗之誼就到此為止,以後見面可就認不得了.”

方運看了這人一眼,半聖祖沖之的後裔,祖家以君子六藝中的“數”、曆法和《易經》見長,祖沖之是精確計算出圓周率之人,同時也精通音律和圍棋,多才多藝。

“向蒙厲作揖是禮儀,但危難之時棄友而不顧,卻不是我們鄭家子弟所為.”

那鄭玄世家之人道。

還有幾個人原本猶豫不決,此刻怎麼也邁不動腳步。

李繁銘面有怒色,道:“各家為此次聖墟謀劃已久,但像兇君如此不擇手段卻絕無僅有!就算這血滴獸皮涉及聖墟的秘密,但最多也只是線索而已,他卻把這血滴獸皮當成他封聖的機會、蒙家崛起的希望,簡直是瘋子.”

一人嘆道:“雖然我不喜兇君,但要想封聖,就得有一股瘋子般的氣概。

墨子的兼愛非攻在戰亂時期難道不是最大的瘋子?商鞅、韓非子和李斯等法家之爭,同樣瘋的可怕。

呂不韋以秦始皇之父為‘奇貨’,囤積居奇,最後把始皇之父成功‘賣’成國君,換得秦國權相,最後成雜家半聖,兇君瘋得過他?”

“兇君再瘋,也瘋不過武安君白起.”

又有人道。

“劉玄德與諸葛武侯妄圖以一國之力統一九十州,恢復大漢雄風,在我眼裡,也是瘋子.”

“兇君的兇,乃是直指勇之大道,破除一切阻礙,將來未必不能彌補蒙聖之缺漏。

他十二歲中秀才,十三歲中舉,十四歲進入聖墟,十五歲中進士,殿試中成武國狀元,最後差一點成十國國首,五年前成翰林,明年必然成大學士。

若不是年紀太小,本代四大才子之首恐怕就是他了.”

“記得兇君就是從聖墟出來後才性情大變吧?哼,怎麼不死在裡面!”

說話之人顯然和蒙家關係極差。

李繁銘看向方運,道:“兇君說你要當狂君,那你當一當又何妨?這個狂不是狂妄,而是孔聖之狂,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眾人紛紛稱讚,這話出自《論語》,是說孔子找不到真正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就找狂狷之人交往,狂人是敢作敢當,狷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都值得孔子交好。

“方運,你當不當這個狂君?”

方運平靜望著大門,堅定而有力地道:“這狂君之名暫且不談,但孔聖所言的狂狷之人,我今天就要當一當!他兇君既然說我走不出聖墟,那我定要走出來,讓天下人知道,兇君大錯特錯!一時兇,焉能一世兇?阻我之人,我必持筆滅之!”

眾人點頭暗贊,兇君就是在壓他,一旦方運在膽氣上輸了,那以後很難與兇君這種最頂尖的天才一較長短。

才智可變,文膽不屈!李繁銘大聲讚道:“如此方為讀書人!景國先有劍眉公,後有方鎮國,當真是大興之兆!”

“此次聖墟之行,若方兄有難,我祖家弟子必然伸出援手!前些天還與張衡世家的一些弟子交談時提起過你,聖墟中絕不與你為敵.”

祖源河道。

“在聖墟里,只要方運你不學兇君搶我的東西,我定然相助,不然對不起我書房裡的《陋室銘》!”

“那我也不能不相助,否則對不起我給侄子的《三字經》和我自己那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眾人大笑。

眾人誤了去中午文會的時間,便不去了,就在方運家吃午飯,飲酒暢談,算是一個小型文會。

這些舉子都避開聖墟,談風花雪月,說孔城風貌,論詩詞經義。

方運第一次與天南海北的各國弟子交流,頗為愉快,他這些天一直在讀書,在經義、策論、兵法、琴道、畫道和書法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這些舉子更覺方運名副其實。

直到傍晚,一行人才離開,一起前往孔府學宮。

夕陽西下,眾人來到孔府學宮門前,方運放眼一望,就見前面是一座極為寬闊的大廣場,廣場中心佇立著孔聖的雕像,這雕像極高,足足有二十丈,所有人都只能仰望。

在城外的更遠處,則是三千尺高的倒峰山,山上雲霧繚繞,猶如仙境。

前面的孔府學宮佔地極廣,沒有任何圍牆,外圍是草坪花壇,綠樹環繞,裡面有高大的書樓,有大型的古殿,也有許多普通的宿舍。

許多讀書人正在其間散步,人雖多卻不喧鬧。

這裡最高的建築是孔子像,其次就是各種不知道是幾百上千年的古樹,到處都是,這在別的城市十分罕見。

李繁銘望著廣場,道:“若無意外,明日的聖墟中秋文會在這學宮廣場舉行。

到時候半個城的人都會來,周邊的街道都會被人群堵上。

八年前有人參加聖墟文會,不知道這裡早早擠滿了,根本擠不進去,站在外面急哭,後來孔家人破例請了一位大學士用平步青雲把他帶入裡面.”

“那人怎麼樣了?”

“如今已經是進士,也算小有名氣.”

眾人向孔府學宮內走去,方運問:“在孔府學宮舉辦文會是孔城的習俗?”

李繁銘道:“和別處不同,孔城是天下第一大城,大部分都是讀書人,隔三差五就有大型文會,少則數百,多則上千,連萬人文會都有。

酒樓里根本坐不下,於是孔府學宮那些空餘的別院就派上用場。

孔府學宮的別院很多,其中洙水院和泗水院最大,院名源自孔聖的講經地,而孔聖也曾在這兩個別院教過弟子,像中秋文會這種大型文會在泗水院舉辦,而大儒講學則在洙水院.”

“泗水院我聽說過,據說是一處露天講堂,當時孔聖在前面講課,那上萬弟子就坐著蒲團聽課.”

方運道。

“正是,去了你便知道.”

十六人在孔府學宮的道路中行走,到處可見成群結伴的讀書人,文位最低的也是童生,秀才比比皆是,舉人也極多,進士就少了許多。

“總聽說孔府學宮有十萬學子,出孔城則天下驚,這個數字是真的?”

方運問。

“十萬是虛指,八萬人還是有的,不僅有孔城的人,十國的許多名門、豪門或世家都把弟子送到這裡讀書。

這裡畢竟是孔聖親自建造,都說在這裡讀書才氣增長更快。

不過,在孔府學宮學習後參與科舉,的確要比尋常書院和文院的學生更易考中,要不是孔府學宮有各種限制,早就人滿為患.”

李繁銘如同嚮導一樣,不斷為方運介紹孔府學宮,最後來到一處樹木為牆的奇特地方。

圍成牆的古樹參天,最細的都有十人合抱那麼粗,而且古樹不符合常理地貼得很緊,每兩棵樹之間只露出很窄的縫隙,下面的樹根糾纏在一起,上面的樹冠交叉重疊。

站在這些古樹牆的面前,好似站在一片原始大森林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悠久古老的氣息。

“我聽說這些古樹是因聽孔聖講經而有萬年之壽,被稱為樹先生?”

方運一邊走一邊看著這些古樹。

李繁銘笑道:“對,孔府學宮所有的古樹都是樹先生。

歷代眾聖都有在孔府學宮講學,這些古樹聽得多了,就變得有些不同,要是有好的詩文出現,必然樹冠齊動,落葉繽紛,被眾人戲稱為搖頭晃腦樹先生。

詩文越好,落葉越多。

每次半聖講經,必然掉光樹葉.”

“有趣.”

方運道。

方運聽到樹牆裡面隱隱傳來雷聲,心中奇怪。

走了一陣,樹牆被兩根石柱分開,石柱之間有五丈寬,形成一道門。

“裡面就是泗水院.”

眾人陸續進入門內,就見裡面是一個小廣場,擺滿了桌椅,足以容納萬人。

近處有數百張長桌,許多人坐在桌邊。

再往裡面,則有數百單人矮桌,大半都坐著人。

方運剛進入門內,就感到才氣鼓盪,呼吸有一些不暢,但很快恢復,只是耳邊嗡嗡直響。

方運這才明白為什麼裡面有雷聲,泗水院太大了,許多人在消耗才氣用舌綻春雷談話,裡面有上千人,可有上百人在用舌綻春雷,哪怕都刻意控制範圍,也如同雷鳴同響,不是舉人根本沒有辦法徹底分清誰在說什麼。

走了幾步,有僕從走了過來,恭敬地道:“請諸位出示文會請柬.”

李繁銘等幾個世家子弟拿出請柬遞給那僕從,其餘一些人雖然沒有請柬,但也可跟著進場。

在找長桌的過程方運才發現,這裡不是舉人就是進士,甚至還有翰林和幾位大學士,秀才只有零星幾個,而且都是十一二歲的樣子,看來是世家弟子出來遊學的。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斬神從成為饋贈哥開始

莫讓

血脈戰神

水的n次方

請叫我,北疆爆破王

一隻老虎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