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大姐成全。”

那縷道果須臾幻化成形,顯身在雲霄泥丸世界。

話出口多時,未聽雲霄作答。

林平之知她心思不在此,也不贅言,兀自收攝心神靜觀雲霄演道。

有幸觀摩一方天道演化,無疑是莫大緣法,常人終萬世亦未必有這機會。縱有這機會,能力不足也不可看,一看便生大恐怖、大禍端。趙公明等人便是差了些功行,有這機會,卻沒這機緣。雲霄恐他們為自己之道侵染,有損日後修行,是以沒讓他們來看。

“元神演正果,吾心化天心。”

泥丸世界響起一輕聲細語。

演化天道第一步,就是化生天心意志,雲霄已經開始邁出最重要的一步功行。

天心意志就是天道之雛形。

一方小千世界化生,孕育萬靈,集眾生靈慧,歲月演變就會化生天心意志。似這類,大抵是造化玄奇自行化生的世界。

修行者所辟世界有所不同,乃是以己心代天心,可不孕育萬靈,憑自己功行也得精進。當然一方世界如有萬靈,也有莫大好處。萬靈同修可幫助演道,讓天道更快進步成長,大凡開闢世界者,十之八九都會在自家世界孕育萬靈,為得便是這般。

彼時,林平之只覺雲霄元神在泥丸世界中演變萬狀,又沒個具體神形,心中起念,便見其相。

永珍玄機盡羅列當中。

不消說,這法理應是雲霄在封神世界天道中所悟,目下便要將其融為一爐,蛻變一條天道。

不錯,只是一條。

天道為上,下可包羅永珍,一方天道之本根,本也只是一條。之後能演多少道,並無定數,全看功行。此界天道就是雲霄道果,道果有成,日後自可圖再進,演變無窮數。

此方封神世界天道演五十數,莫敢說是一夕而成,不定演變了多少歲月,才成了那般。

大衍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一方世界天道演化,可暫缺四九,唯那遁去其一卻無論如何不可少。

因那遁去之一,飄渺不定,小千世界誕生不出。只在中千世界誕生真實本質時化生,一經化生便已遁去,合於眾生命數,合於天地之間,才有永珍更新輪轉之象。

遁去之一不同後天演化,乃世界自然生成。無疑也是一方中千世界萬靈有未來的關鍵。

轟隆巨響。

泥丸世界不知過去多少歲月,一天,整座世界轟然一震,天搖地動。雲霄演化萬狀的元神,此刻忽然消散不見,一股渺渺茫茫道韻橫空出世,轉瞬遍及天地,整座世界都被這股道韻籠罩,衍生各中玄妙。

無疑這便是天道之雛形。

天心意志。

每一縷道韻都是雲霄之意志。

天地為爐,心意用工,道韻於界內演變無窮,如山,如水,如雲,如霧,是一切,又非一切,不可說,一說就錯,不可錄於文字,一言皆誤,誤人誤己。

頓見:天花亂墜,地湧金蓮,萬萬朵仙葩綻放,整座世界都被濃郁的異香充斥。

少時,一股無名火憑空自燃,道韻悉數點燃。

這功夫正是:天地為爐,造化為工,心意為火,將所有繆誤焚盡,完成最終蛻變。

無名火燒的天地如同火海,紅豔豔一片。火勢噴發,把昏暗世界照的透亮如同白晝。

正是:用盡玄機造化工,方知我道正昌隆。

說得快,卻不知此界多少歲月流逝。

這演變已是到了最後一著。

道若生成,天心意志方有天道之實。

又不知多少功夫。

鋪天蓋地火勢消退,僅剩一簇火苗,燒著一縷似有形質又無形質之物,那東西說不得,有言也難分說清楚。

這會兒整座世界,又恢復昏暗,只火苗處還有點微光。

林平之早已合化己道,怎認不出,那物的本質便是道。

此物正是此界天道。

亦是雲霄。

一條全新的天道化生了。

決然不同與封神世界的天道。

各家修行,各有所悟各有不同。正是道同一理,各有所陳,不止修行之士,世界也是這般。

雲霄所化天道,自也不類其他天道。如林平之要開闢一方中千世界,他劍之大道就是那界天道。皆因各人所悟,演化天道道果也不盡相同。

這廂,天地間忽響起一道清冷的聲音:“小弟,吾之道為永珍,且看吾演道。”

話罷,忽見得火苗一顫,燒著那物像是活了,分出一點形質入了火苗,便見無數點火星飛往天穹。也怪,那火星分明只一點,一經分化每一顆都大的不可思議。火苗也是,分出這般多火星,卻依舊未見變小,仍是那般大。

點點火星落在天穹,登時變作另一物,散發著柔和光芒。

頃刻功夫!

一顆火紅太陽東邊升起。

一顆清冷明月落在西垂。

日月並行於天。

所有火星也變作一顆顆星辰。

“日月星辰,此乃太陰太陽,星辰之道。”

林平之心頭剛生出一個念頭,又見那簇火苗往地下撒下無數光點,落地就扎入地面,不多時,一座座光禿禿的山川拔地而起。正逢其時,地面震顫,又見一條條河流從低窪處化生,流淌不休。

“山川河流,此道非土非水,乃山河之道,妙哉。”

林平之這具化身,借來己道能為,瘋狂演化開來。

一會兒功夫,大地生出了植被,天空響徹驚雷,空中飄起風雪……未見多久已演化了十五條道。

有天象之道,有自然之道,有生滅之道……

彼時,雲霄似乎也沒了餘力,停了下來。

這般積累不可謂不恐怖,到底是斬殺三尸吞了六氣的高明之士,一朝化生天道竟能演化十五之數。

因雲霄毫不掩飾的演化道果,林平之也得到極大好處,將這十五條道演化出了一個雛形,日後晝夜用功,自可演化而成。

也是功行不足,才不能一蹴而就。

他停罷手,再看那簇火苗處,便見火苗已經徹底熄滅,僅剩那蛻變過後的一物,也在逐漸隱遁。

少時,一條風華絕代的身影從中走出。

仍是舊時打扮,道服衣冠一身白,風姿綽約,氣質清冷。從天穹飛落到了林平之身旁,俏臉帶著澹的幾乎看不見的笑意。

雲霄乃一心修持之士,道氣甚隆,自林平之見她以來,未有開懷大笑之時。縱是心喜,亦只能察覺眼底處的微薄笑意。

修行者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真修之士,斬滅三尸,守持心性,少言,寡語,清心,無慾,少思,無慮,才得以固守形神,守持心性。這般法,正是修持之不二法門。

於煉氣士而言,大喜大悲,大怒大躁,皆是種種外魔,除非真是不欲控制,喜不自持,怨怒難當,到了不吐不快時,才有那般行徑。

二位併為多作分說,林平之道果徑自出了泥丸世界,投入到籠罩整座三仙島的道果之內。

不多時,雲霄也從洞中走出,幾位連忙迎上去。

碧霄急忙問道:“大姐,成了嗎?”

“嗯。”

雲霄眼底帶笑,微微頜首。

“恭賀大姐,大妹,一朝成道,道氣昌隆。”

幾位紛紛出言恭賀,他等情誼深重,知了雲霄功果,比自家有成更覺得高興。

少時,瓊霄面帶期待問:“大姐如今可否比得上聖人之力?”

雲霄微頓一下道:“聖人乃借天道之力,借不得全部,吾自己化天道,可將一身之力悉數用盡,吾也未見識聖人之能,孰高孰低,不好分說。”

瓊霄聽得滿意,笑道:“那也了得,大姐經年修持,從未變改,今番總算得嘗所願,日後萬劫不磨,當可安享自在清福。”

幾位又道賀一番不提。

這廂雲霄道:“虧得老師當年領吾入門,又得小弟授法,才有今日功果,吾欲不日去碧遊宮參拜老師,拜謝師恩。”

“正合情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騰系之重生

炳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