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看向發言的鄧元鋆,抬了抬手,示意對方繼續說。

“我推薦的人叫梁猛松,人如其名,猛的一批!”

鄧元鋆緩緩介紹道:“他出生於1952年的灣灣省,先在灣灣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然後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到電機博士學位,畢業後就進入到美國處理器大廠a……”夏景行眼睛一亮,梁猛松的大名,他自然是聽說過的,牛逼之處無需多言。

但鄧元鋆卻擔心老闆不瞭解這位技術大牛的厲害之處,繼續賣力的介紹:“梁猛松在a工作的那幾年,除拿下180餘項技術專利外,還發表了350餘篇相關技術論文,表現堪稱天才。

我當時在智慧果灣灣分部工作,後面又加入了a,偶然間結識了梁猛松,他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1992年,梁猛松離開a,轉身投向臺積電,先後任工程師、資深研發處長,目前已經累計在臺積電工作了十五年。

在此期間,他先是幫助臺積電拿下了苦苦追求數年的英特爾代工訂單,然後又帶領團隊跳過150奈米制程工藝,直接完成了130奈米制程的突破。

使得原本落後英特爾和ib代製程的臺積電,得以和這兩大美國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緊接著,臺積電在2003年完成了對ib反超,在130奈米之戰中一舉成名。

而其中貢獻最大的當屬蔣尚義,其次就是梁猛松。

前年張忠謀卸任,去年蔣尚義也退休了,外界理所當然地認為接任研發副總位置的會是梁猛松。

我前段時間曾和他聊過,言語中,他似乎對於臺積電上層的決定多有不服氣,還告訴我,三星也在挖他。

加之他老婆也是韓裔,他對三星丟擲的橄欖枝很動心。

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插次手,把梁猛松帶到復興工業集團,不要讓他加入三星。

我能保證,梁猛松搞晶片絕對是一把好手,不會比任何人差,在華人華僑中絕對是佼佼者.”

夏景行頷首不語,梁猛的是真正的晶片業猛男,這毋庸置疑。

前世這位人才最終也的確同意了加入三星。

為了表示足夠的禮遇,當時的三星甚至還派出專機去灣灣接梁猛松與他的團隊。

當然,梁猛松也沒辜負這份禮遇和信任。

在加入三星兩年後,即帶領團隊在14奈米工藝上反超臺積電。

後面臺積電用盡各種方法控告三星與梁猛松,逼得這位頂級人才不得不退出三星,加入了中芯國際,擔任執行長。

在中芯期間,梁猛松再次證明了自己的才能,成為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般的支柱型人才。

然而,中芯卻扣扣搜搜的,沒有給予梁猛松相應的待遇,差點讓人才流失。

對於這種大才,求賢若渴的夏景行自然不會放過,眼睛都要放光了。

“你能說服梁猛松加入公司?”

鄧元鋆點頭:“我覺得問題不大!我們是新公司,銳氣十足,同時資本實力雄厚,而梁猛松也不是什麼聖人,應該無法拒絕在一張白紙上肆意揮毫潑墨的好機會.”

夏景行沉思片刻,說道:“你這樣,你告訴他,如果同意加入復興工業集團,我可以把晶片製造公司ceo的職位給他,而且這家公司投資不低於百億美金.”

“百億美金?”

鄧元鋆心中踟躕起來,先前老闆已經告知過他,要在半導體領域投資兩千個億。

可這些……都還是沒影的事!如果誇下海口,梁猛松會不會覺得復興工業集團是在忽悠他?鄧元鋆覺得很有可能。

“夏總,咱們還是先不談百億美金投資的事吧,多提提目前復興工業集團擁有的資本實力,只論我們的六大事業群,就已經足夠有吸引力.”

夏景行無奈的笑了笑,看來鄧元鋆還是不太相信自己。

他也懶得解釋,也不好解釋。

“行,無論如何,一定要說服梁猛松加入我們團隊,工資待遇可以給他翻倍,還會送車送房……”夏景行目視列席的眾高管,道:“對於真正的人才,復興工業集團絕不會吝嗇,會拿出我們能提供的最好待遇。

科技就是生產力,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這一條可以納入我們的核心發展章程,集團會給予頂級科學家體面的物質生活,讓他們拋卻所有後顧之憂,更好的展開工作.”

眾高管齊點頭,夏景行所表現出的慷慨和大方,是他們從來沒在國內企業家身上看到過的。

沒人覺得這不好,畢竟在場的幾乎都是出過國,瞭解過技術封鎖所帶來的屈辱和痛苦的人。

技術一旦突破,那能帶來多大利益?相比起來,那點薪酬待遇根本不算啥。

“哦,夏總,梁猛松加入我們集團,一旦幹出點什麼成績,絕對會被臺積電瘋狂追殺。

這不是我妄加猜測,中芯國際的遭遇已經說明了一切,我們絕不能對競業協議、智慧財產權等潛在的法律糾紛掉以輕心.”

夏景行點頭,就算鄧元鋆不提醒,他都想到了這一點。

臺積電心狠手辣,已經不能視為中國企業了,那幫臺巴子眼裡根本沒有家國情懷,早就淪為了外國資本的棋子。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會有妥善安排的.”

夏景行眼中閃過一抹狠意,他已經想到了解決辦法。

見老闆已有準備,鄧元鋆識趣的閉上了嘴巴,沒再多嘴,他開始在心中思考如何說服梁猛松。

“中微的伊志堯博士,年逾六旬,三年前仍帶領團隊歸國,志在造出國產等離子刻蝕機……”“楊培東,1971年生人,26歲取得哈佛大學化學博士學位,現在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終身教授,同時也是半導體奈米材料領域的頂級青年科學家……”“戴偉進、戴偉立、戴偉民等戴氏三兄妹……”……在場高管們紛紛發言,推薦自己知曉的半導體人才,有些已經回國創辦公司了,有些還在美國。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夏景行其實也就那麼隨口一問,竟發現流失海外的半導體領域的科技人才多如過江之鯽,數都數不過來。

這也是國內目前的現狀,給不起那麼高薪酬,大環境不行,留不住人才。

華人中有聰明才智者不在少數,每年高校理工科培養出來的佼佼者,很多都去了美國,其中又有相當大一部分流入了半導體領域,並逐漸成為了行業專家。

這麼多人名,夏景行根本記不住,趕忙揮手打住:“好了好了,等下來過後,大家可以給我發一封郵件,把你們認可的人選推薦給我,我會安排人去一一接觸.”

聽到這,熱烈無比的內推活動這才暫時告一段落。

夏景行有很清醒的認識,半導體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時代已經過去了,即使招來了頂級人才,如果缺乏配套條件的話,也還是抓瞎。

換句話說,頂級人才很關鍵,但更關鍵的還是成熟的技術團隊。

要想在半導體領域有所作為,除了招攬一些頂級人才外,他們還需要派出獵頭去挖一些掌握成熟技能的工程師,作為團隊的研發骨幹。

只是這件事沒必要放在會上討論了,他心中已有腹案。

眼下大軍已經開拔,只要復興工業集團把名頭打響,把招牌擦亮,四面八方的人才都會湧入過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詭異降臨,我終將成皇

電競天使

我的非人類前女友們

炭盡餘煙

退出娃綜後豪門後媽在智綜翻紅

姜不遲

盲盒簽到系統,開出萬億身家

逍遙仙道

我在貶值世界打造頂級一線城市

青春甜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