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坦誠待君

劉儉被劉宏認成了皇親,這件事對他而言意義極為重大。

被宗正署直接調出履歷,查詢並核實輩分,從此往後,不僅僅是劉儉一人,包括他背後的涿郡劉氏的宗親分量,也將水漲船高。

當然,這一切不可能是憑白無故的。

劉宏不是什麼好人,他也不會因為自己喜歡劉儉這個人就隨意做出這樣的事,毫無疑問,這是一場皇帝和孝廉功臣之間的交易。

用被認可的宗親身份,來換劉儉的忠誠,來換取他的鞍前馬後。

這一點劉儉心中非常明白,所以從今日開始,他就要時不時的與劉宏彼此揣摩。

既讓劉宏利用了他,同時還得保證自己不會被皇帝過度利用毀了自己。

陽球就是前車之鑑。

眼下,劉宏既然透過宗正署開啟了局面,那劉儉自然就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陛下,臣有一事極為私密,不敢隱瞞陛下。”

劉宏滿面笑容地道:“愛卿有何事,儘管明言就是,同宗之間,私下裡無需執禮過甚。”

就在這個時候,卻突聽劉焉道:“陛下,德然既有要事向陛下稟明,那臣就權且告退。”

“不必,宗正乃是朕倚重之人,你我叔侄大可不必,你就留下聽。”

說罷,劉宏環首看了一圈四周其他人,包括張讓,趙忠等人在內。

“爾等權且退下。”

“喏!”

一眾內侍和綵女依照劉宏的聖命而退,不過張讓似乎頗有不甘,他在臨走之時,來回打量著劉儉和劉焉,眼眸中似有那麼些許的嫉妒之意。

看到這個情形,劉儉心中大致有數了。

看來,對於劉宏而言,宗親的可信賴的程度並不比宦官要低,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甚至比宦官還要高出一些。

如此看來,劉焉在劉宏心中的地位著實不低。

卻也難怪,廢史立牧這樣的政策,就是由劉焉向劉宏提出來的,若是沒有深厚的信賴作為基礎,一般人豈敢在劉宏的面前提出這件事?

少時,待宦官和綵女們都撤走之後,劉儉方對劉宏諫言道:“稟陛下,臣前番從西園離去之時,不幾日便有袁氏中人前來尋臣。”

“袁氏中人?”劉宏聽了這話,臉上瞬時間露出了不愉的表情。

劉焉則是頗為詫異地看向了劉儉。

但這驚詫也只是一瞬間的事,隨後就見劉焉又恢復了淡定的表情。

但劉宏似乎有些不爽,他剛剛才從宗室中提拔起來的人,袁家這麼快就派人摘桃子來了。

“袁家人尋你為何?”

“彼暫未表明態度,只是送了一些禮品,都是尋常的器具之物,供臣在雒陽城中使用。”

“哦?呵呵,袁家人對伱頗是關照啊。”

劉宏這話裡話外,隱隱的竟有些醋意。

“袁家確有此意,而禮物臣也是照單全收,翌日當前往袁宅拜會。”

“你……”

劉宏的表情有些羞惱:“你這是兩面討好,誰也不落啊?”

天子發怒,但劉儉卻並不害怕,此時此刻,這件事實必須要跟劉宏攤牌講清楚,不然以後定會有很多事都非常難辦,甚至是寸步難行。

“陛下!”一旁的劉焉突然道:“陛下且莫焦惱,德然身負大功,兼為鄭學中人,風頭在雒陽正勁,袁家和楊家皆為今學之長,更兼向來願廣招故吏,他們此時若是不尋德然,才是詭異。”

劉宏瞥了一眼劉焉,卻見劉焉衝著劉宏使了一個眼神。

劉宏在一瞬間,明白了……知己知彼!

在袁家身邊,若有朕的一顆暗子,總是不錯的。

就在這個時候,卻聽劉儉言道:“陛下若是不滿,臣願意今日回去,就將所有的禮品都退還給袁家!”

劉宏聽了這話,先是一愣。

隨即,方聽他暢快大笑:“愛卿何需如此?大可不必!汝南袁氏,聲名顯赫,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何來由的要得罪他們?人家既是一片好意,你收了便是,再說了,袁家中人不也是朕的臣子嗎?”

劉儉聽到這,適才有些懸著的心才放下。

若劉宏真就是不讓他與袁家往來,那他以後還真就得斷了袁氏這條路了。

毫無疑問,執今文系牛耳的袁氏和弘農楊氏,不論是在現在這個較穩定的時節,亦或是今後紛亂的割據之勢中,都是一個龐然大物,龐大到足矣被任何一方勢力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對於劉儉而言,也是如此。

但終歸,現在與袁家硬碰硬的去對抗,實在是下下之策,不僅僅是對自己,對劉宏來說是一樣。

兵伐雲:上兵伐謀,無外乎如是而已。

深通陰謀之道的劉宏,看來終究還是想明白了。

“臣是陛下的臣子,陛下不讓臣做的事,臣絕不會做!”

對於劉宏這種人來說,表現出太多的能力和見解才華是沒有意義的,對於一個帝王而言,你只需要讓他感覺到,你以他為重,你是在他手心裡的人,同時可供他殺伐,就足夠了。

坦誠的將自己受袁氏邀約的事情告知劉宏,雖令其有一時之氣,但卻也無形中更加的貼近了皇帝。

而且,這旁邊還有一個老謀深算的劉焉,劉宏一時間看不清楚的事,他能看到。

“愛卿忠心,朕甚知知,你放心,朕不是在考驗你,朕這個人,胸襟寬廣的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劉儉聽了這話,心中只有一字回答:呸!

隨後,便見劉宏又看向了劉焉,道:“愛卿,袁氏的宗內,現是何等狀況?”

劉焉轉頭看了看劉儉,方才回答道:“老的兄終弟及,擁故吏而自重,小的尚未看出是何等氣候。”

劉宏笑呵呵地看向劉儉:“聽明白了?”

“臣聽明白了。”

適才,劉焉話中一句‘兄終弟及’,提醒了劉儉。

不錯,袁隗在袁家這一輩雖是嫡出,卻並非最長,他是因為兩個兄長都去世,兄終弟及,順利成章的承襲了汝南袁氏所有的資源。

就如同孫權繼承了孫策的基業,趙光義繼承了趙匡胤基業相似。

以劉儉對袁家的瞭解,袁家的下一任宗主,如無意外,定然就是袁逢一脈的長子袁基。

如果這件事板上釘釘的話,那以袁隗現如今的角度而言,應該做些什麼來使自己這一房在袁基上位成為偏支後,依舊可以有些話語權呢?

或許就是乘著自己活著還是家主的情況下,改變權力分佈,讓族中權力不完全集中在宗長手中,或許會給自己這一房的前程多留下條路。

父亡子替,兄終弟及,自古如是。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把劍,神仙被我幹

學海倚舟

我用學習助手重改人生

安郡的腦波怪獸

時空交錯:華夏帝國的傳奇篇章

喜歡光蜥的冰心訣

走陰香

大貓有魚

重生穿越:最強融合系統

社恐的阿旭

穿越約戰:系統有點不靠譜!

阿書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