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紹有猛虎!

其實袁紹這個人的能力非常強,他取捨策略的本事也是有的。

但是袁紹的用人方式和他傾向於藉助家族力量的諸侯運營模式,註定了他最終肯定會遭遇到這種困局。

各種意見劈頭蓋臉目的向他砸來,有對的有不對的,林林種種,別說是袁紹,你就是換成別人,也會變得好謀無斷。

人會因為聽的太多而崩潰的。

不是袁紹自己有天生的選擇困難症,實在是他所處的政治環境,註定他會有這樣的弊端。

就得需要他自己克服了。

在眾人皆被袁紹遣走了之後,袁紹便自己在帥帳中來回轉著圈圈。

他在仔細的思考,剛才諸位謀士給自己留下的那些話。

袁紹麾下的這些人都出身於高門望族,他們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大漢朝最頂尖的,見識也非常的多廣。

所以說,即使是為了家族利益,但他們向袁紹所吹出的諫言,也都是有他們各自的道理的。

既然確實都有道理,這就讓袁紹很難決斷了。

這就是身邊文化人太多所造成的困擾。

一個個說的都有理,你特麼讓我聽誰的?

換成劉儉和曹操在這兒,也未必能比袁紹強到哪兒去。

就在袁紹冥思苦想,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孫堅來到袁紹的帳外求見。

適才的會議,大部分都是高門望族在帥帳內給袁紹出意見,但是軍中的豪傑猛將當時皆未在場。

此時,孫堅突然前來,袁紹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將眼前他所面臨的這場軍事困境與孫堅一同商議商議,看看孫堅能不能在軍事層面相助於他。

畢竟那些世家望族的諫言,雖然聽著各個都有道理,但是他們心中的小計較也實在是太多了。

或許從孫堅這樣的人物耳中所聽到的話,才是真正符合當下形勢的。

“速速請文臺進來!”

少時,便見孫堅走到了帥帳內,向袁紹問安。

“末吏孫堅,拜見將軍!”

“文臺不必多禮,快請坐。”

孫堅倒也不客氣,隨即按照袁紹的吩咐坐在一旁。

“末吏針對三軍調換了外營營防,各營佈置已變,這是末吏重新布排的防禦陣營,特交由將軍驗看。”

袁紹隨手接過孫堅遞給他的皮圖,大略的看了一下,隨後就摺疊起來放在了一邊。

“文臺辦事我很放心,沒有必要事事問我,你就盡該做什麼就儘管去做什麼,不必過多詢問。”

袁紹這話是這麼說,但孫堅可是不會當真的。

袁紹說歸這麼說,孫堅只需要那麼一聽就是了,若是有事他真的不向袁紹彙報,那回頭定然沒有好果子吃。

當老大的,一般都會說幾句客套的屁話。

“文臺啊,今日軍議之時,有一件大事,我與諸公正在商議,只是一時之間不能決斷,還請文臺助我謀劃謀劃。”

孫堅道:“還請將軍明言。”

“文臺,如今呂布、牛輔、張邈、曹操在司州皆遭敗績,他們每個人現在都已經沒有辦法與劉儉在司州繼續爭雄。”

“而我軍若是要獨自面對劉儉,也是阻礙頗多,如今諸公對於是否要繼續在司州與劉儉交戰,意見很不統一,袁某對此事也有一些猶豫,故而想請你代我一決。”

孫堅聽了這話,大感驚訝。

自己雖然是一名善戰的猛將,但也最多不過是在戰場上協助袁紹東征西討。

至於這些政治上的東西……該不該打的事兒,並不是孫堅所能決定的,孫堅也從來沒尋思過。

孫堅覺得袁紹若是讓他打,他就去打就是了。

哪管什麼該不該打,這非我分內之事啊。

“將軍,這些事似乎不應該是堅應參與的吧?”

袁紹搖了搖頭,道:“有什麼不能參與的?你也是我的臂膀之人,是我的心腹大將!”

“如今前陣逢上兵家大事,諸人雖皆有意見,各有道理,但這回頭跟劉儉,董卓打仗的事情,卻落不到他們的身上。”

“這衝鋒陷陣、與敵周旋的事情,還是得仰仗你孫文臺啊。”

“所以,這事若是不問你,又應該問誰呢?”

孫堅聽了袁紹的話,急忙起身,向著袁紹施禮。

“既然將軍問我,那孫某就略做諫言。”

說罷,就見孫堅走到袁紹背後的輿圖前,在上面指點江山。

“將軍,依末吏之見,劉德然如今兵鋒正盛,若要退兵,確實是最穩健的方式,只是將軍在司州投入甚多,若是現在就撤走了……我不知道將軍如何做想,但是末吏身為軍士,肯定是心中不願的。”

袁紹點了點頭,又道:“若是不甘撤走,那就只能是在這裡繼續與劉儉相爭,只是若董卓率兵而來,我等又該如何是好?”

孫堅言道:“如今袁術兵發淮南,欲斷曹孟德之後路,將軍可以答應孟德,讓他回兵淮南去戰袁術,如此此地就只剩下我們一軍!”

“而豫州與荊州本地的望族,如今因是否出兵之事互相爭鋒,將軍不妨將此事散佈出去,然後回兵魯陽,末將則是率領一軍,留在陽人,觀劉儉和董卓動向。”

袁紹聽了這話,頓時精神一振。

他已經明白了孫堅話中之意。

這是一招以退為進之計啊。

先讓曹操返回淮南,表面上是折了自己的一條臂膀。

然後再將自己陣營之中,汝潁系家族和荊楚系家族爭論戰與不戰的訊息散佈出去,讓董卓和劉儉都以為自己的內部出現了問題,不能順利的作戰了。

隨後,袁紹將大軍撤回魯陽,然後留孫堅在陽人城斷後,這就是在己方在用行動來印證這是一個事實。

如此一來,在劉儉和董卓的眼中,袁紹就暫時沒有能力對付劉儉和董卓!

若這般,董卓和劉儉就可以暫時將袁紹扔在一邊。

袁紹則假裝返回南陽郡應對袁術對豫州的騷擾,另外還有處置自己內部的事宜。

雖然袁紹需要在魯陽做出一幅假相,但孫堅可以在陽人縣審時度勢,隨時出兵,為己方爭取最大的利益。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袁紹看向孫堅,讚道:“文臺不愧為勇略之將!不但善於作戰,且對戰場的把控也如此精準,某有文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文臺可為大都督,坐鎮陽人縣,全權負責司州戰事,荊楚,豫州各路兵馬戰將,由文臺想用誰人,可任意調遣!”

孫堅聽了這話,遂道:“謝將軍信任!堅必以死相報!”

“聽聞文臺長子如今也隨你在軍中?”

“是,小兒孫策,自歸回到我身邊之後,一直在軍前聽用。”

“哦,孫郎現居何職也?”

“回稟將軍,小兒只是暫為我的親衛,未有軍職。”

袁紹搖頭道:“既是少年英雄,豈能無有軍職?傳吾之令,遷孫策為曲軍侯,隨軍聽用!既是文臺之子,必有勇略,定可成為你在陽人的臂助!”

“謝將軍!末吏一定督促小兒,為將軍建立功勳。”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乾坤弈

獨行異客

凡人能成仙嗎?

仙染f4

踏天逆仙

道家信徒

啊,大國醫

皖南布衣

過客中的Top1

若溪難求Z

TrembLe黎明前

潞雙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