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

與劉儉會談完了之後,田豐遂拜辭離去。

他需要回去與四郡的衣冠巨室們溝通一下,確定這十億錢到底要不要由諸家捐贈給劉儉。

田豐走了之後,正廳內只是剩下了趙雲和夏侯蘭兩人陪著劉儉。

趙雲向劉儉拱手請問道:“使君,我等實是不明白,十億財貨,數額巨大,冀州的高門郡望,當真會將這些錢財湊齊交予使君養兵嗎?”

“呵呵。”

劉儉聽到這裡笑了:“自是不會了,換成子龍在其位,子龍可會予以我十億財貨?特別自黃巾之後,冀州郡望豪右所受損失皆不小。”

趙雲頗為不解道:“既使君知曉諸家不會給予,為何還要提出動這個要求?若諸家不給,冀州的賊寇就不討了?”

劉儉搖頭道:“賊眾是一定要討的,太行山中,有的賊寇以天補均平為號,聚眾為惡,擅殺民庶,破壞安定,這樣的賊寇不可輕恕。”

“但諸賊之中,也有不少的流民,其本不欲為賊,只是為衣冠巨室所害,喪失土地,無以為生,行至絕路,不得不返。天補均平之說對這些人的影響也是很大。”

“在我看來,有些人雖是叛逆,但罪不在他們,情有可原,且我們大漢朝的百姓黎庶要求真的很低,什麼所謂的天補均平,對於很多民庶來說只是一個在絕路中求生的噱頭,真正到底平不平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活下去。”

“很多黎庶其實只想活著,只要衣冠巨室和地方豪右沒有把他們往死裡逼,只要他們還能養活自己,還有能吃飯的辦法,就很難被逼反。”

“可當活著的路都被堵死時,換成誰,誰又不反呢?

趙雲和夏侯蘭都是出身在真定鄉里,他們平日裡接觸最多的也都是鄉里的地農。

對於普通黎庶的苦難和恐懼,他們也最是明白。

確實,底層黎庶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活,一般就不會反。

趙雲輕嘆口氣:“使君,只是眼下的形勢卻能改變嗎?”

劉儉回答道:“什麼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天底下不存在瞬息就會改變之事,很多事情和規矩,需要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甚至要破而重立,大亂大治,重新確定體系。”

“就好似秋日的枯葉,在全部落地之後,在挺過一季寒冬冷冽之後,才能在春日生長出新的綠色嫩芽。”

劉儉的話讓趙雲和夏侯蘭心中頗為觸動。

雖然沒有具體的措施和方案,但在他們聽來,劉儉是有心化亂為安的。

“只是想要改變這些,並非朝夕之功。有些事情需得循序而進,根據形勢的變化來進行適當的調整。”

“就當下形勢而言,我今日之所以問四郡的衣冠巨室索要十億錢,也不過是個藉口,我真正的目地,是想借這次事情解決一部分流民的吃飯問題。”

“其實,想要阻攔太行山中的反賊壯大,除了討伐之外,還要控制源頭,而這源頭,就是減少流民的數量。”

“使君是想安置流民?”夏侯蘭問道。

“對,除了用兵動武,儘量的去切斷並減少黑山軍的兵源,將兵源化為己用,這才是正道,一味的剿殺,只是飲鴆止渴而已。”

“試想,我們就算是一戰將黑山軍全部消滅,然只要冀、並、幽、兗諸州吃不上飯的氓首繼續增多,湧入黑山的人就會源源不絕。”

“今年滅他十萬,明年可能就會冒出二十萬、甚至三十萬!後年就會蹦出一百萬!”

“我們不停的打,太行山中賊在不斷的吸收人丁,組建新的軍隊,這是死迴圈!”

“打是一定要打的,但不是最關鍵的。”

“需從兩處抓手,一面打一面撫,撫剿並用才能成事。”

趙雲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其實劉儉完全沒必要跟趙雲和夏侯蘭說這些。

但他之所以耐心的為他們解釋,關鍵還是在於,他希望趙雲和夏侯蘭不只是能成為一名護衛軍的首領,也不只是做征戰沙場的猛將。

趙雲和夏侯蘭很年輕,只有十五歲。

他們可成長的潛力很大。

劉儉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文武全才。

武能安邦定國,文能執政治民。

不一定是精通四書五經,但一定要懂如何治民。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己方今後逐漸壯大後,成為獨鎮一方的人物。

打一開始,劉儉就沒覺得在冀州組織自己的軍隊就完全要靠當地的衣冠巨門。

以他的角度來說,與世族豪右的利益永遠都是會有分歧的。

對巨門望族既要用之,也要抑之。

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和話語權之前,不可將基本盤內的衣冠巨門逼的過急,但也絕不能縱容。

現在這個天下,還不算是最亂的時節,在眼下這種情形下,可以溫水煮青蛙,根據形勢的變化來採取一系列的手段。

“子龍,蘭,我馬上就要開始著手招募軍隊了,咱們冀州軍的別部司馬,就是你們兩個了,成軍之後,要好好的訓練這支兵馬,我要這支軍隊在討賊的過程中不斷強大,而你們兩個人也要隨之一起變的更強。”

“既要練兵,也要鍛鍊你們自己,懂嗎?

趙雲當即道:“使君如此信賴我等,雲定當竭盡全力,以報使君!”

劉儉點了點頭。

確實,現在他需要趙雲和夏侯蘭趕緊成長起來。

雖然當了南冀州牧使,劉儉卻沒有將關羽、張飛等人召來。

關羽目前坐鎮於遼東屬國,統領邊國強兵。

當初他在幽州刺史部的時候。幽州刺史部的軍隊也都是歸於關羽統領。

目前的關羽在幽州,在軍事方面擁有一呼百應的能力。

幽州刺史部的兵馬,還有邊郡屯營,以及屬國兵將,可謂是極其強大的軍事力量。

暫時不能讓關羽離開幽州。

關羽一旦走了,等幽州的軍隊在兩三年內若經過幾輪調換,關羽先前的威望就會隨著時間被消磨。

至於張飛目下則是黎陽營的校尉。

他受雒陽大將軍府的直接指揮,管理黎陽營。

黎陽營中的軍士,皆為六郡良家子出身,不但有著精銳的兵卒來源,同時也有著大漢朝較為精銳的裝備供養。

雖然黎陽營軍中的軍士數量不多,只有千餘,但這千餘人的戰力卻足抵五千之眾。

張飛離開了黎陽營,黎陽營換了統帥,那以後劉儉怎麼吞了他們?

現在形勢未亂,劉儉不能私吞別郡精兵。

似黎陽營,遼東屬國,幽州刺史部的這些強兵,他暫時不能兼併,也不敢兼併。

他現在若是敢對這些兵馬動一動,雒陽方面直接就派中央軍給他就地滅了。

只能先等等。

等雒陽亂了,中樞亂了,地方郡國脫離中樞自成體系,那就是他吞併北方現成的精銳軍隊的好時機。

他不能讓這些明明可以唾手可得的成型軍隊讓別人拿走了。

關羽得繼續待在幽州,張飛和韓當需要繼續執掌黎陽營。

而黃忠和徐榮目前依舊在涼州隨同張溫、董卓破賊。

劉備在京城當西園校尉,高順是他的副手。

所以,劉儉目前在冀州成立的這支新軍,就要由他自己培養了。

他所能用的人是趙雲,程普,夏侯蘭。

程普跟隨他打過黃巾,昔日在北平也當過郡吏,在邊郡有戰爭經驗。

關鍵還是要培養趙雲和夏侯蘭。

讓這兩個年輕的小子成為冀州軍的頂樑柱。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名都被佔了

忍冬金銀花

風止,不存在的她

王小波24

極品撿漏王

風雲

悅春來

野原慄慄

無人知我情

詩雨想吃肉

系統帶我重返16歲

一一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