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袁家的夢

身為涼州人出身的董卓,一直以來他在表面上都非常具有欺騙性。

平日裡見誰都是笑哈哈的,行事爽朗,不拘小節,大有豪俠風範。

在攻於心計的世家眼中,外表憨直的董卓就是個大傻子。

他年近六旬,歷經沉浮,觀其一生官海經歷,實在是起落不定,就仕途而言,董卓很是不容易。

一個人在這樣的年紀,按道理來說,不論是有什麼雄心壯志,亦或是有什麼狼子野心,都應該煙消雲散了。

六十歲的年紀,在大漢朝來說雖不能稱之為祥瑞,但絕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福氣能活到這個年紀。

到了六十,完全就是有今天沒明天的存在了。

特別是近些年來,董卓的表現讓袁家人頗覺滿意。

除了當年在響應中央,北上討伐鮮卑一事上董卓有些自主性外,其餘的時候在袁家人看來,董卓的所作所為都是一條極為聽話的忠犬。

而且,當年北伐鮮卑之事,對於大漢朝來說確實是一個良機,對身為幷州刺史的董卓而言,也是一個可以憑藉軍功翻身的契機,故而當時董卓雖然有些僭越之行,但在袁家人看來,倒也都是可以容忍的。

特別是,此刻與董卓差不多年紀的袁隗,完全自認為他能夠掌控住董卓這個人。

做人啊,有時候真的不能太自大。

……

今日,袁隗就關於董卓的事情,召袁基前來商議。

“董卓書信,向老夫諫言,想要入京協助我袁家,謀取京畿禁軍之權,此事在你看來如何?”

袁基沉默良久,沒有說話。

憑心而論,現在的他覺得袁家在朝堂之中所謀取的權柄,實則已經夠多的了。

雖然尚未掌握雒陽全部的軍權,但西園八校中很多人是袁基的手下。

何進如今也是袁家的盟友,他雖是大將軍,但也算是為袁家所制衡,很多事還要看袁家的臉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袁基覺得比起劉宏在世的時候,袁家所獲取的利益已經足夠多了。

真的需要繼續冒進嗎?

眼下董卓主動請纓進京相輔,在袁基看來卻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的。

“叔父。”

“嗯?”

袁基尊敬的道:“叔父,依照侄兒看來,如今蹇碩已亡,西園八校的禁軍皆歸何進一人統領,當此時節,實在無需著董卓進京,此舉恐多生支節,董卓在涼州手握重兵,但卻需要我等在朝中供應其糧秣,不然其重兵在外皆為死局……可一旦來了京城?咱們有無能力制住此人?”

袁隗搖了搖頭,道:“士紀多心了,董卓不過一涼州犬爾,縱然是來了京城,難道還嫩掀起什麼風浪?”

“如今黨錮已解,天下名士多有被各府徵辟為官者,關東士族再次興旺於朝廷,似董卓這等關西犬狼之徒,對我等而言,也只有甘為附翼一條路……哈哈,老夫實在是想不出,董卓若是進京來搶權執政,那對於天下士族來說,將是何等可笑之事,怕是他在朝堂之上,都未必能超過三日。”

“士紀,董卓已經六十了,不過是想給自己和後代尋個好歸宿,故而在老夫這奮勇建功,不過如此而已,你無需多心。”

袁基嘆了口氣,其實他也明白這個道理。

以董卓的身份,他來朝堂中搶權,這事聽著跟烏桓人和匈奴人來雒陽吵著嚷著當三公一樣,是極度的好笑,壓根就不現實。

但不知為什麼,袁基心中總是隱隱有幾分不安。

“叔父,其實目下,蹇碩已亡,京中諸軍皆為何進所掌,何進與宦官勢不兩立,等同於為我們所控制,這對我我袁家來說,實在是大好局面,何必多此一舉讓董卓進京呢?”

袁隗搖了搖頭,道:“你啊,還是稚嫩!”

“蹇碩一死,何進掌兵,任他與宦官之間的關係再是惡劣又能如何?他卻始終是姓何不姓袁!在身份上,他永遠還是天子的舅父,太后的親兄!”

“眼下他與張讓,趙忠等人勢同水火,但這不代表,除掉了十常侍之後,姓何的依舊願意聽命於我袁家,咱們利用何進掌兵,伱道何進就不是在利用咱們控制朝廷之勢?”

“朝堂之上,沒有完全的制衡,也不曾存在永久之利!你以為何進會甘心永遠為我袁家所鉗制?”

“自黨錮解除之後,何進以大將軍府的名義,徵辟海內名儒三十餘人入府,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跨過我們袁家和朝堂諸卿,直接向黨人伸手,募為己用,其心思可知!”

“天子現在年紀是小,不曾參與朝堂諸事,但你要知道,天子終歸是有一天是會長大的,而且他還是先帝的兒子,若此子類父,善陰謀權衡之術,一旦他長大親政與其舅父聯合,重新行之以先帝舊時之策,那這朝中的大好局面,是否依舊會向著我等,可就不好說了!”

袁基聞言,沉默不語。

袁隗嘆道:“如今蹇碩剛死,張讓和趙忠等人自危與何進勢不兩立,而何進為了博取關東士族的好感,也是欲致十常侍於死地,當此時節,我等召董卓入京,用其為何進的臂助,何進必會應允,畢竟他好歹也是大將軍,董卓在名義上也是受其掌控,為他平添勢力氣勢,他也是高興還來不及的。”

袁基嘆道:“蹇碩已死,西園禁軍盡在何進手中,他又如何會同意此事?”

袁隗笑道:“我們可以跟何進說,在這關鍵時節,涼州狗入京為主人擋刀,實在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太后也是一個看的長遠的女人,她跟先帝夫妻多年,自然是不想看著這些昔日為先帝爪牙的宦官,就這樣被他兄長處理了的,故而何太后一直在力保十常侍。”

“依老夫看,太后是想等陛下長大一些,讓陛下仿孝先帝,繼續用十常侍為爪牙,來控制朝堂,鞏固皇權,然老夫豈能遂了她一婦人之願?”

袁基點頭道:“明白了,叔父之意,是覺得何進與太后乃是兄妹,更兼十常侍藏身於宮中,何進縱然總領軍權,但顧念兄妹之誼,兼顧忌自己的大將軍身份,不好擅自動用京中的禁軍衝進宮中捉拿十常侍,所以向他推薦董卓來行此事……”

袁隗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士紀你總算看明白了。”

“事情不到最後一步,誰也不願意興兵入宮逼宮剿殺宦官,此等舉動,實乃無父無君之舉!恐落千載罵名,何進不願意做,你看看滿朝公卿,哪個願意做了?”

“所以嘛,讓董卓來做這件事,對何進來說最好!涼州之狗,要什麼名聲?”

“調董卓入京,先讓他興兵入宮,處置了十常侍,如此何進必然滿意,”

“但之後,老夫卻可以讓董卓常駐京師,以為臂助,助我卸了何進之兵權!這京中禁軍和西園八校的禁軍兵力,皆可讓我等心腹之人掌控,至於這所謂的大將軍,以後也就不需要了。”

袁基在心中暗歎,深感袁隗的老謀深算之利!

畢竟,在這個當口,提出將董卓調入京中,表面上看是符合何進之利,實則卻是袁家暗中想卸掉何進的軍權之舉。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不過,自打袁紹和袁術外派任牧之後,袁家的一眾二代人傑,也相繼被袁基調出京師,下派往地方任兩千石的太守和國相。

如今雒陽城中,袁家臂助雖多,但姓袁的人卻沒有幾個了。

不知為何,袁基總覺得心中沒底。

沉默良久,方聽袁基緩緩開口道:“叔父,你覺得那董卓可信嗎?叔父當真瞭解他?”

袁隗哈哈大笑:“老夫用了他十多年,對他再是瞭解不過,放心,董卓乃是仰仗老夫鼻息所活之人,絕無差錯。”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海中的星

三水白小

鄉野間,妙手春醫

翎雲天

沒有會員卡的新書

沒有會員卡

這書居不重個名然能復

來個不會重複的筆名

少歌:三世劫,一世緣

幸運橙

不平凡的軌跡

小新不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