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黑山降漢

於夫羅的死,讓幷州所有的官吏和大族中人,甚至包括關中方面的朝廷,都尤為驚訝。

倒不是說劉儉不能平定幷州之內的禍患,只是用這麼短的時間,就將白波軍,於夫羅等襲擾北境的賊寇迅速剿滅,這速度之快實在是令人咂舌!

縱觀東漢王朝成立至今,也似乎沒有人能夠比的上劉儉了。

劉辯那邊剛剛將興屯田,鑄新錢的政令在朝廷下達,劉儉那邊就將剿滅了於夫羅的戰報又派人送到了朝廷來。

這一下子,劉辯算是徹底憋不住了。

他急忙找董卓再次商議此事。

董卓心中多少也有點著急了,於是他跟劉辯商議,讓劉辯先親政,然後自己再率兵出城涼州!

不過劉辯的意思是,眼下他就算是親政了,但想要在朝廷做到政令通暢,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劉辯現在還需要董卓在朝中輔佐他。

這不是劉辯假惺惺,而是他現在確實需要董卓。

董卓聽了這話非常開心,雖然他知道劉辯利用自己的成分較高,但能讓皇帝真的依賴自己,這對董卓而言,毫無疑問也是一種成就。

於是,董卓決定在麾下的涼州諸將之中,先選出猛將代替自己去往涼州打前哨,看看涼州方面的情況如何,然後再決定自己要不要親自去一趟。

在董卓心中,李傕或是郭汜,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但是郭汜以自己腳趾被河北軍射斷為由,不肯去。

李傕也是突然“得了風寒,”,難以成行。

董卓人老成精,他當然明白李傕和郭汜是什麼意思。

這兩個人的官位如今都上來了,不是昔日和自己在涼州作戰時的一方豪強了。

自己現在想讓他們兩個去涼州給自己辦點兒事情,這種苦寒之地還有比較難處理的軍事行動,他們是不願意去了。

不過,董卓也並沒有強迫他們。

因為董卓非常明白,你就是強迫他們去了,如果他們對這件事有牴觸,那最後說不定反而會造成失敗的結果。

涼州和西域事關重大,董卓不希望因為將帥懈怠而對這件事造成不好的後果,這樣他在朝中的壓力將非常大,也容易使天子失去信心。

於是,董卓另外找了一個人來處理此事,那就是胡軫。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種關鍵時刻,胡軫也竟然不願意去。

這下算是給董卓徹底氣壞了。

想不到自己行軍一生,麾下精兵猛將無數,可到頭來,在重大軍事行動上,居然沒有人肯替自己跑一趟分憂解難。

就在董卓因為李傕郭汜等人不響應自己的號召而生悶氣的時候,有兩個人找上了董卓,希望能夠去涼州替董卓辦理這件事。

這兩個人,一個是牛輔,一個是呂布。

上一次在司州打了大敗仗之後,呂布和牛輔一直有點不太受董卓的待見。

當然,董卓並不是真的不待見他們,而是為了平息其他軍將的猜疑和不滿,因而表面上故意冷淡他們。

如今,牛輔和呂布能夠在這個低潮期,同時又是關鍵時刻站出來替董卓分憂解難,這讓董卓非常的滿意,也很感動。

不過,畢竟牛輔和呂布去年剛打了打敗仗,被董卓冷藏作為懲戒,如今這個時候,若要派遣他們去涼州先行,則必然要委任以要職,但若是就這麼憑空拔高,恐怕會讓涼州系的將領們有所不服。

於是,董卓想了一個辦法。

正好劉儉剛剛打敗了白波軍,弘農的張白騎等人失去了北方的援助,可謂士氣低落,惶惶不可終日,在這個時間讓牛輔和呂布往弘農協助弘農太守令狐紹打敗張白騎是個好主意。

這樣一來,董卓就有了一個藉口,直接給他們兩個相應的軍職和官位,指派他們前去涼州替自己拓展大業。

對於這點,呂布自然是無所不從,牛輔也領命。

看著這一對搭檔,董卓的心裡還是比較滿意的。

牛輔雖然是董卓的女婿,但是這個人的能力實在是太過平庸了。

董卓想重用他都沒法重用。

而且每次稍稍想給牛輔一點兒機會的時候,牛輔辦出來的事兒都讓董卓氣的想掀桌子。

同時呢,呂布這個人的能力那絕對是沒得說,放眼整個大漢朝,他也是數一數二的飛將。

不過,呂布這個人與牛輔正好相反,董卓並不能完全信任他。

而且,昔日也沒有一個涼州系將領願與呂布合作,這樣一來,呂布一直是獨立於涼州軍體系之外,其部隊的所有事兒都是以呂布為主將,這就讓董卓對呂布的使用更加有所顧忌了。

但是這一次牛輔和呂布合作,呂布甘願為牛輔的副將,這就讓董卓比較滿意了。

雖然董卓心中也大概清楚,呂布是想借著牛輔這條道往上繼續走的小算盤,但是這種事完全在董卓的控制之中。

於是,董卓與牛輔為正,呂布為副,讓他們兩個先去弘農,藉著張白騎等賊寇來考驗一下牛輔與呂布的合作能力。

……

另外一方面,劉儉在幷州消滅了南匈奴的逃竄王子於夫羅。

但是,針對南匈奴的計劃並沒有就此停止。

於夫羅只是南匈奴王庭逃竄出來,在漢境的一個分支。

但是藉著於夫羅這件事,劉儉要前往南匈奴王庭,將南匈奴王庭改造的和烏桓一樣,徹底將他們的子民併入大漢。

不過,幷州境內現在除了於夫羅之外,還有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

就是黑山軍。

只是黑山軍先前反對投靠朝廷的那十二名渠帥,已經被劉儉和張燕暗中聯合全部做掉了。

現在黑山軍剩下的渠帥,要麼就是支援張燕願意加入朝廷的。

要麼就是加不加入朝廷的管制都可以,屬於隨大溜的。

當然,還是有一些人不想加入朝廷,但是這些人餘下的數量不多,他們手中所掌管的力量也不多,對於黑山軍來說並不是特別大的阻礙。

所以,劉儉決定在這個時間段將黑山軍納入到自己的麾下體系中。

畢竟幷州需要建設,黑山軍就是建設幷州的一股主要力量。

於是,劉儉派人去找張燕,商議讓他向自己舉眾投降之事。

張燕早就有此心了。

他想投入到劉儉麾下,可不是一年兩年了,但劉儉就是一直不讓。

張燕有時候真想把劉儉的小人拿出來扎一紮……

主動投降你都不要,你想鬧哪樣?

如今劉儉終於邀請張燕投降,張燕這幾天晚上睡覺都是咧著嘴睡。

樂的都合不上了。

於是,張燕開始召集手下的一眾主要將領,商議向劉儉歸順投降的事情。

這些年,張燕在黑山軍內部做了不少的工作,他想投靠劉儉這件事在部分黑山軍中層中,也不算是什麼秘密。

特別是這些年被張燕提拔起來的渠帥,大部分都是針對日後投降劉儉這件事而做出提拔的。

凡是贊同支撐張燕招安的渠帥,都被張燕一點兒一點兒的委以重用了。

至於那些不贊同被招安的渠帥,如果他們的實力不強,那就將他們逐漸的邊緣化,並慢慢的吸收他們手中的勢力。

如果不贊同張燕歸順劉儉的那些渠帥實力較強……也沒關係,那十二人都已經被劉儉給搞定了。

當張燕將歸順劉儉的事情向著黑山軍的一眾中層宣佈之後,並沒有引起什麼巨大的軒然之波。

畢竟,張燕對於這件事兒已經不是綢繆了一天兩天了。

很快,張燕手下那些最支援歸順劉儉的人,開始逐個發表意見。

這些人發表的意見,無疑就是從各個方面去評價劉儉。

首先就是說劉儉仁義。

然後就是說劉儉為大漢朝建立了諸多功勳。

再然後就是說劉儉修德政,他為大漢朝的底層人民頒佈了很多德政,做了很多好事,河北的普通黎庶如今都過著相對於還算安穩的日子。

再然後,就是說劉儉這個人,唯才是舉,不看重門第。

再然後……

再然後……

總之,不論這些人怎麼說,最後得出的一條結論就是——劉儉真是天下難得一見的英主啊!

黑山軍若是投靠了他,那從上面的渠帥到下面的普通士兵都會得到一個好的歸宿,大家也就不用提心吊膽的在過捱餓的日子了。

雖然大部分的黑山軍中層幹部都支援投奔劉儉,讓三軍將士能得到一個好的前程,但畢竟黑山軍的人數太多,中層之中也是龍蛇混雜,還是有一部分人發出了質疑的聲音。

這些人表示,如果張燕投奔劉儉的話,他們就率眾離開黑山。

對於這些人的倔強,張燕笑眯眯的告訴他們,他們可以想去自己樂意去的地方。

可是,當這些人真的轉身離開了議事廳之後,就立刻被張燕的親軍給拿下。

最終,經過了一些無所謂的小波折後,黑山軍全部的中高層幹部達成了一致——黑山舉眾投降劉儉!

興平二年,公元191年四月,縱橫大漢朝將近八年,稱雄於太行山脈的幷州黑山軍,在他們的大渠帥張燕以及四十六名小渠帥的帶領下,向撫遠大將軍劉儉俯首稱臣。

相比於剿於夫羅以及剿滅白波賊來說,黑山軍向劉儉投降,將劉儉撫遠大將軍的威望和聲名推上了巔峰極致。

那可是代表著太行山脈之中,大漢朝所隱藏的最大的一股黑戶人口,整整兩百餘萬人,全部都成為了劉儉治下的子民。

這件政績可以說是非同小可。

近十年之中,只怕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大漢境內的功績比得上這項功業要大。

整整兩百萬的人口,甚至可以稱之為帝王之資啊。

訊息一經傳出,天下震動!

不要說是朝廷裡的董卓、劉辯,還有一眾大臣。

就是遠在南方的袁紹、袁遺、曹操,還有袁術等人,甚至是涼州的軍閥,全都被劉儉驚到了。

這劉德然簡直就不是人呢。

這天下到底還有什麼事是他幹不成的?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狼群戰紀

小狼狼衛晨

在領域內我是無敵的

喜歡葡萄柚的欒驚鴻

無敵至尊op仙尊

喜歡白株樹的陳翔

戀戀山楂卷

卷卷噠

後浪繼寫

漫wzm

破命黎明

雪落則蕪空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