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

興平三年深春,已經自領揚州的曹操,起江東精兵四萬,水陸並進,打著為其父報仇的名號北上,直奔下邳國與彭城國,誓要殺陶謙,為其父雪恨報仇。

陶謙在收到訊息後驚慌失措。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惹下了這麼一個禍患,好端端的,曹嵩怎麼就死在了自己的轄境之內呢?

而且因為這件事起兵的,並不是只有曹操。

其他勢力對這件事也有反應,且對陶謙是不利的反應。

畢竟,曹嵩是譙郡曹家的魁首,昔日在朝中也位列三公。

長安天子知曉此事之後,也派人分別前往譙郡曹氏本家和壽春進行慰問,表示對這位先帝時期的老臣的尊重。

其實,董卓本來是想借著這次事件在關東地區搞點事情的。

不過,因為呂布和牛輔前往涼州的軍隊在當地得到了以韓遂為首的叛軍的強烈抵抗,因而只能是暫時擱淺對於關東諸侯的措施。

現在,董卓需要集中全力,想辦法將涼州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以董卓的角度而言,首先要擺平的就是以韓遂為首的叛軍,然後是各地的羌族。

牛輔雖然是涼州本地人,但他在涼州的威望不夠。

呂布雖然勇猛無敵,但是他畢竟是幷州人,對涼州的局勢也不能說是完全的熟悉。

所以董卓在知曉呂布和牛輔到了涼州之後並沒有太大的進展,心中不免有些焦急。

他不想讓朝廷的軍隊在涼州陷入太深的泥潭,他打算親自前往。

可他一直擔心,一旦他走後,關東諸侯會對長安有所異動……所以一敢一直不敢輕易動。

如今陶謙在徐州出了這麼一大檔子事兒,且不論曹嵩到底是不是死於曹陶謙之手,但是依照董卓看來。這件事至少會將二袁與曹操全都拖入到徐州的泥潭之中。

所以,就董卓的角度來講,就算是這件事與陶謙無關,董卓也希望是與陶謙“有關係的”。

至少董卓不想讓真相過早的就表現出來。

說什麼也得讓陶謙把這個苦果給吃下去才行!

於是董卓還以朝廷的名義派使者前往徐州,並將此事大張旗鼓的散佈!

他要求陶謙限期將曹嵩之死的事情整理清楚,派人向朝廷稟明,並嚴令陶謙交出兇手。

雖然並沒有指明陶謙就是殺死曹嵩的人,但是朝廷這種態度,擺明了就是要將這個屎盆子扣在了陶謙的身上。

如此一來,從官方的角度來講,曹操為他的父親報仇就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因為朝廷也是這種態度!

更何況,為父復仇在漢朝屬於天經地義的事情。

所有的事情都在向著陶謙不利的方向發展。

當然,董卓的真正目地並不是要整死陶謙。

陶謙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威脅,他只是想借著曹操父親的這件事,將以徐州為中心點的幾個強敵都拉下水而已。

董卓的策略似乎是成功了。

曹操興兵犯徐州境後,就派顧雍去拜見袁紹。

袁紹本來對徐州之地也有垂涎之意,於是他派大將孫堅率領精兵強將進入徐州境內,表面上是支援曹操,實際上是想侵吞徐州的土地。

而陶謙那邊,在知道袁紹和曹操都起兵之後,當時舊疾復發,差點兒沒一口氣憋死過去。

陶謙的身體本來就不好,而且他脾氣也大,心裡裝不了事,一旦受了委屈,就容易發出滔天之怒。

況且他心思還重,曹嵩之死,使陶謙的心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波動。

這一病對於陶謙來說很是沉重,差點讓他直不起身兒來。

調養了好一陣子,方才有所減緩。

但是,病情的減緩卻並不代表徐州的局勢,曹操已經兵入下邳和彭城國。

袁紹也已經派兵來了!

這對於陶謙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於是乎,陶謙拖著沉重的病體,開始著集一眾屬下召開軍事會議,研究曹操和袁紹目前的動向。

“咳、咳、咳。”

坐在主位上的陶謙一個勁兒的咳嗽,身體顯得極為虛弱,比起年初的時候,他的精神頭委實是差了不少。

但是他現在卻沒有時間在意自己的身體,因為徐州的形勢已經非常的緊急了。

“諸位,曹操的兵馬已經進入了徐州境內,他揚言是為其父報仇,可其兵馬已入沛國!請曹君將曹操軍隊在下邳國的動向向諸位做一下彙報。”

陶謙的話音落時,就見曹豹站了起來,對場中諸人說道:

“曹操打造白旗白甲,雖然表面上喊著是要為其父報仇,實則卻是在掠我徐州。”

“下邳人闕宣向曹操舉眾歸降,彭城國相汲廉與曹操相抗,被曹操部將夏侯淵打破了彭城……當場斬殺。”

“如今曹操屯紮在彭城和下邳,他不但不殺民洩憤,反倒是對兩郡國的百姓極盡優待,並且到處張貼告示,凡是沒有田產的野人和流民,皆可前往江東,在那裡進行屯田,這擺明了是有收攏人心之意。”

“曹操只殺官吏,不動黎庶,宣揚仁德,汙衊陶使君,其心險惡!”

在場的人皆是徐州的頂級人物,也都是見多識廣,聽聞曹操如此行為,心中既驚又怒。

同時也有些佩服。

想不到曹操的父親被殺了,如此血海深仇,曹操在打下了彭城國和下邳後,還能這般行事,處事不驕不躁,收買人心,甚至還用懷柔的手段招募流民野人前往江東,擴充自己在江東的人口,足見其人的志氣極大。

至少眼前的這位陶使君與他是不能比的。

陳珪慢悠悠地說道:“袁紹方面,動靜如何?”

“袁本初那邊,派出其都督孫堅從豫州直入徐州境,其兵馬如今已至沛國,沛相袁忠迎接孫堅的兵馬入城屯紮。”

聽了這番話後,陶謙頓感一陣緊張。

“若是別人來,也就罷了,那孫堅乃是江東猛虎,勇猛善戰,手下昔日更是聚集著一批猛士,如今得袁紹資助兵器錢糧不缺,其兵峰更是難以抵擋……探子查探的怎麼樣了?孫堅他們可是有什麼大的動作?”

曹豹言道:“使君放心,孫堅到了沛國以後,並沒有什麼動作,他既未往徐州發兵,也沒有打造攻城器械……聽聞他的兵馬只是每日正常操練,養精蓄銳,不知所圖為何?”

陶謙嘆息:“既然如此,看來必須要尋找外援,幫助咱們抵擋孫堅和曹操了,這兩個人都是兵強馬壯,非易與之輩……我意,袁術此人與曹操有仇,不如派人去尋袁術,請他發兵來徐州,與我們共同抵擋曹操和袁紹,諸位以為如何?”

“使君的想法雖然好,就怕袁術本人不是曹操和孫堅的敵手。”

一旁的糜竺站了出來道:“我倒是有一個人選,此人的仁義之名遍佈天下,有英雄豪傑之勢,使君若派人前往求救!其人必至,到時定可退孫堅等人。”

陶謙道:“子仲口中所言之人,想來是河北劉德然吧……老夫倒是不想讓他來。”

糜竺沒有想到陶謙居然不想讓劉儉來徐州,隨即問道:“使君昔日與劉德然有什麼仇怨嗎?”

陶謙搖了搖頭,道:“並無仇怨,只是這劉儉仁義之名太盛,又是大漢第一名將,此人到哪裡,就會使民眾歸心。”

“此人昔日入青州,青州為其所佔,此人後來又入河內,河內又為其所控,入幷州,幷州又為其所管,而且是士卒豪紳,百姓皆爭相歸附!”

“老朽雖然薄有才德,但與劉德然相比,實在是差的太遠了……袁術若來,他雖然是四世三公之後,然老夫自認為還能有手段將他請出徐州……可若是劉德然來了……”

他下話沒說。

糜竺心中暗道陶謙可真是小肚雞腸啊。

不過,他心中雖然不屑陶謙之所為,但面上還是安慰他。

“使軍放心,我請這一人並非是劉德然,而是劉德然的手下!”

“此人雖也有仁義之名,但是與劉儉比,那實在是相差太遠。”

“以使君的手段,日後想要他請回河北,也非難事。”

陶謙聞言,大感好奇。

“子仲口中所言的人是誰?”

“便是劉德然的兄長,涿郡劉玄德。”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天災:我靠反派人設上位炮灰局長

菩悠然

琉璃祈夢

玖滇

宿主帶我走向統生巔峰

愛吃手抓餅啊

山楂花

一束百合花

入侵開局開勇者萊汀

我可能是矽基生物

心願之書

g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