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

劉備率領兩萬青州精銳人馬,從臨淄出發,南下直奔著徐州而去。

行至泰山的西北境,已是臨近青州邊郡,劉備讓兵馬暫時在此處駐紮。

雖已經到了春深,但天氣依舊是變化無常,今日的天氣就很冷,風也有些大。

但劉備卻並無所謂。

他站在大帳外的田野邊上,看著田畝中的黎民百姓們在辛勤勞作。

許多在田畝中的百姓注意到了劉備一眾人的到來,但這些百姓們並不知道這些人的身份,但是隻看這一群人身著甲冑,器宇軒昂,身份一定是很不尋常。

在意識到這點後,許多百姓紛紛不敢直視劉備等一眾人,他們將所有的目光都注視在腳下的田地上,專心的忙著自己的事。

在那些黎庶一俯一仰之間,汗水就從他們的額頭順著脖頸淌落,隨後落在腳下的田間,這辛勞的一幕落在劉備的眼中,令他的心情變的很好。

劉備手指下方的百姓對著身後諸將道:“黃巾以來,天下喪亂,而天下之所以會動亂,是因為民心不定,民心思變。”

“而那些便是咱們青州的民心……穩固!”

韓當在其身後道:“若非咱們的撫遠大將軍,青州諸郡國如何能出現這種盛世場景?”

劉備點了點頭,道:“撫遠大將軍英明神武,且更兼有劉伯安,還有諸公等一眾賢良輔佐,方成就如此盛世之業!”

程普言道:“我等雖皆是主公之臂助,然論及輔佐之功,卻皆不如玄德公也!”

“玄德公跟隨主公多年,功勞甚多,別的不說,當年主公前往冀州就牧,玄德公留在雒陽替主公保護家眷,護送家小逃出,何其勞苦,何其艱險?只此一項,旁人就比不得呀!”

聽了眾人的誇讚,劉備長嘆口氣,仰頭看向藍天白雲,似乎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遙想當年,我在樓桑村過活,家道中落,父親早逝,若無從父接濟,只怕連飯都吃不飽了……家中真是粥飯不濟,有上頓沒下頓啊……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幢大屋,再有幾畝良田,頓頓都能有藜飯吃!”

“哪曾想,多少年了,現實中所發生的事,著實是與當年事與願違……昔日只是跟隨德然,一同輾轉於幽州各郡,為的不過是搏一個好出身,哪曾想……這兜兜轉轉的,竟然做出了這般大的事業!”

“轉首而望,不過數載,回往當年,直如夢境一般……”

劉備的話,觸動了在場很多人的心絃。

其中,就有韓當和程普,高順這種當年在邊郡,被劉儉所提拔重用的人。

仔細想想,若是沒有劉儉,哪裡又會有他們今日統兵一方,成為一方鎮將的榮耀?眾人正在思索之時,卻見河北校尉韓猛急匆匆的來見劉備。

他趴在劉備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卻見劉備的精神頓時一振。

“既是德然派往前軍之人,吾當一見!”

……

……

少時,劉備返回大帳,與受劉儉之命來前線的太史慈相見。

一見太史慈,劉備頓時大為欣喜。

別的且不說,單從外貌來看,此人儀表堂堂,身材高大威猛,一看就是豪傑之士。

打眼看了一會,劉備就直接拍手讚道:“真猛士也!不敢問足下姓名也?”

“東萊太史慈,表字子義,奉大將軍之命,前來軍前為驃騎將軍效力!”

說罷,太史慈隨即從袖中取出一份絹帛,遞給了劉備。

劉備展開來看,卻見上面乃是劉儉的親筆書信。

劉備大概看了一會之後,心中有數了。

他將劉儉的信放入袖中,隨後笑道:“子義得大將軍推薦來此,必是英雄人物,只是軍中各部皆已經分屬,各部戰將職務不缺,各有統屬,暫時不能讓子義領兵了,子義權且留在我的身邊,做一名參將,協助我統兵,與諸將一同參研軍機,如何?”

劉備雖然沒有直接賦予太史慈兵權,但是肯讓太史慈留在自己的身邊參贊軍機,可以說是非常重用了。

畢竟在軍中,特別是在河北軍中,一切升遷都是以功績作為依據的。

太史慈就算是劉儉推薦過來的,眼下也並無建樹,更無功勞。

故,劉備只是能將他留在身邊權充參將。

“將軍如此重用,慈萬分感激,必當盡心竭力!”

“好!果然不愧是德然推薦之人!”

隨後,劉備命一眾手下前來帥帳,共同商議下一步的進兵方略。

“自打曹軍進入彭城國之後,陶恭祖的軍隊就已經進入了郯縣,彭城國和下邳國皆為曹軍所佔……而孫堅的軍隊則是在彭城之西,現如今還未入境,卻是不知他們在做何籌謀。”

韓當道:“袁軍不入境,我等正好可以率兵南下,直取曹操,先將曹操打退回江東,再去對戰孫堅,好過與他們同時為敵也!”

韓當的話得到了在一眾人的贊同。

劉備倒是沒有很快下定決斷。

他則是看向了太史慈道:“子義覺得此法如何?”

太史慈很是尊敬的拱手說道:“回玄德公的話,韓將軍此言,末吏覺得非常符合眼下的局勢,只是末吏來之前,主公曾讓末吏轉交給玄德公幾句話。”

劉備一聽太史慈帶來了劉儉的口信兒,自然是不敢怠慢,隨即問道:“德然所說何事?”

太史慈鄭重的言道:“主公曾言,入主徐州,當需謹記以陶謙為尊。”

劉備聽到這裡,先是一愣,接著恍然的拍了拍額頭。

“幸虧有子義提醒啊,不然我險些忘記了這件大事。”

說罷,便見劉備看向旁邊的諸人說道:“徐州畢竟是陶謙的掌管之地,陶謙身為徐州刺史,邀請我等率兵前來相助,我等若是不往郯城與其見上一面,而是擅自興兵與人開戰,未免有些喧賓奪主之嫌。”

“當此時節,且不管袁紹如何,曹操如何,袁術如何,我等一定要先與陶謙相見,待得到了陶謙的允許之後再行,與對方開戰!”

“此乃賓主之禮,更是得徐州人心的手段!”

這一番話切中要害。

徐州之戰,短期之間誰勝誰負沒有關係。

但是劉備一方打的是來替陶謙阻擋侵略者的名義。

別弄的自己好像也是來侵略徐州一樣,那就落人口實了。

況且,這也是一招以退為進之法!

劉備不先行用兵,雖然失去了先機,卻也能看清各方接下來的行動,如此他多少就能夠做出一些符合當下形勢的應對。

而想的如此周到且深遠的人,除了劉儉也不做第二人想。

程普、韓當、高順等人也都是跟隨劉儉多年的老將了,自然能夠理解劉儉的深意。

……

與此同時,袁紹的使者逄紀已經抵達了袁術的軍中。

現在的袁術與袁紹可謂有天大的仇怨。

在知道是袁紹派了使者之後,袁術恨不能直接將逄紀推出去斬首。

但是在楊弘的勸說下,袁術還是見了逄紀。

逄紀此來並沒有向袁術宣戰的意思,相反,他還代表袁紹向袁術示好,希望袁術能夠不計前嫌與袁紹聯合,袁紹願意將徐州之地讓出來,包括豫州的一部分土地,給袁術作為屯兵駐紮之用。

袁術聽了逄紀所說,氣的鬍子都顫抖了。

他點著逄紀的鼻尖兒大罵:

“袁本初這個狗賊,欺我土地,搶我兵馬!還將我扔在了兗州之地!害得我如今漂泊四方,無立錐之土,還敢派人來與我交涉?”

“若非看你逄家也是南陽名門,早把你活剮了生吃!還不給我滾出去?”

逄紀笑呵呵的,倒是沒有在意。

他向著袁術拱了拱手,道:“將軍且息雷霆之怒,聽吾一言。”

“昔日我家主公與將軍皆為袁氏翹楚,並列於南,不過為了爭奪袁家之長而彼此攻伐!”

“說實話,我家主公與將軍之爭,不過是門第之爭,爭到最後,所獲利者皆為袁氏,這一點,將軍不能否認吧?”

袁術眯起了眼睛,咬牙切齒的說道:“你說這些又有何意義?反正無論是天下之爭還是門第之爭,都是那小婢之子贏了。”

逄紀搖了搖頭,道:“將軍切莫如此說!實際上,如今天下最大的贏家是誰呢?”

“想起來將軍不會看不出是劉儉吧?”

“此人佔據河北四州,威名震天下,手中兵馬錢糧不計其數。”

“更要命的是袁士紀的遺子,現如今還在劉儉的府中。”

“此子現在還未成長大,一旦此子長大成人,劉儉藉著此子一舉掌控四世三公之門,可將我家主公與將軍皆置於死地,難道將軍心中沒有危機感嗎?”

“袁氏若是再彼此內鬥,早晚必有滅門之禍,這些年,袁家因為劉儉的挑撥吃了太多的虧了,難道到了這個時候,劉儉的霸業已成,我們還要繼續遵照他的意願行事嗎?”

“還請將軍細細思之!”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就是殺人嗎

執謎不悟

熾天使之時間輪迴

吹不到江南的風

失憶也好

聞禧

深淵之魔神:大慈樹王,我好想你

深淵神凌雪

海島求生:真千金她為何總是霸榜

蒼山新雪

怨亦是愛

綿羊妃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