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擺臺唱戲

賈詡是何等樣人,什麼事情一經提醒,他就會一下子去想到事情的關鍵。

徐榮所對他提醒了要用水火攻勢,這話算是讓賈詡一下子就清醒了。

若是換成自己,站在孫策與黃蓋等人的角度,此番與劉儉交手,若要成功的擊潰朝廷大軍為孫堅報仇,那麼看來看去,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唯有用火攻才能有取勝的機會。

不然僅僅以雙方兵卒實力的比拼,那以孫策目前的兵力和兵員裝備素質而言,他與劉儉打上一百年,只怕就得輸上一百年。

只是,若要採取水火攻勢,己方現在或許能夠想得到,但孫策和黃蓋等人能夠想得到嗎?

不多時,益州諸將們紛紛來到了孫策的面前,聽他講述劉儉大軍拔營換地方安營紮寨的事情。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劉儉仔細地打量著黃蓋的面容,心中泛起了嘀咕。

直到下午的時候去打探情報的時候,才給孫策和黃蓋帶回了一個正確的答案。

“他如此行事,想來也是算定我們歸縮於陽平關之中,不敢與他正面衝突,他這一次可以說是自己把自己給謀算進去了。”

徐榮笑著說道:“此乃吾分內之事,何勞賈公提醒?賈公放心,老朽一定為丞相想鞠躬盡瘁!”

隨後便就那侍衛興沖沖的離開了,廳堂之中只剩下孫策與黃蓋兩個人。

那斥候隨即向孫策做出了保證,然後便著急忙慌的又出去查探了,而這一次是直到第二天早上,斥候才再次到了孫策的面前,將他們探查得來的訊息給孫策,他們將劉儉新大營的佈局畫在了一份絹帛之上,甚至包括旁邊的山川地貌,並大概進行了一番描述。

而劉儉則是派出老將徐榮,率領兵馬在陽平關下接應黃蓋。

賈詡聽徐榮如此說,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

蜀將卓應分析道:“其實按照常理,劉德然這麼想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若是換在我站在他的位置上,橫向比較雙方的軍力與實力,我也一定會覺得,咱們的兵馬若是出了陽平關,根本就沒有跟他一戰之力。”

劉儉在聽完賈詡詳細的敘述自己與徐榮見面的事情之後,欣慰的拍了拍手。

孫策轉頭疑惑的看著黃蓋,問道:“這劉賊突然轉移大營,所為何事?”

這是為了什麼?

“劉儉將大營搬往何處了?”

張任認真的看著那圖上的佈局,認真的琢磨了一會兒,說道:“不錯,不錯!劉儉將兵馬遷移到山林茂木之處,這是打算讓將士們好生休息,重整士氣!並與我們打長久戰……”

劉儉微笑著上前,將黃蓋從地上攙扶起來,說道:“公覆前來歸順,實乃是國家之大幸也!”

說實話,但從外貌上看來,劉儉就覺得黃蓋不是一個能夠投降的人,此人一臉英雄之氣,雙眸炯炯有神,一看就是忠臣之相。

賈詡隨即拱手:

雙方現在都是比較煎熬,一方士氣低落,拼了命的想守護城關,一方的銳氣也因為堅固的陽平關而開始逐漸顯示低落,銳士和鋒芒開始墮了。

孫策一邊笑呵呵的拍著桌子,一邊吩咐那名斥候:“速速將諸位將軍,包括益州諸將都請到議事廳!我有重大的事情要與他們商議。“

蜀中的大將劉璝也是贊同地說道:“劉儉與我們打持久戰,卻沒有想到,我們不想與他打持久戰。”

而且八月的漢中確實悶熱的不行,劉儉又久攻關隘不下,若是換成正常人戰將的想法,現在確實是部隊士氣和狀態最低落的時候,不做些動作來讓將士們恢復士氣和戰意,是不行的。

八月,劉儉再次對陽平關進行了兩次攻關,雖然都沒有取下關隘,但是對關上計程車兵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導致益州軍和孫家軍計程車氣再次大幅度跌落。

黃蓋的年紀也不小了,五旬上下,臉上的鬍鬚和頭髮有些泛白,身材高大壯碩,很是魁梧,他是零陵人,然渾身上下卻透漏出一股與北方邊郡之人一樣的一股豪爽之氣。

於是,就見賈詡站起身,衝著徐榮拱了拱手,說道:“老將軍真是國家棟梁啊,丞相有老將軍這樣的名將輔佐,實乃大幸之事,老夫立刻將老將軍的想法回報給丞相,至於當如何對付孫策與黃蓋,還需老將軍多多出力呀!”

為了體現自己歸順的真實性,黃蓋和孫策還有關內諸將做了一場大戲,在黃蓋糾結“志同道合”之士出關的那一日,陽平關大門前一陣騷動,益州戰將劉璝親自率兵前來追拿黃蓋,並大有將其阻擋圍困之勢,不過幸虧了徐榮前來解圍。

“末吏倒是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試一試,方法很簡單!但是以黃蓋和孫策等人的本事,應該是看不出箇中的真意所在。”

劉儉隨即說道:“那把你的想法說給我聽聽。”

“然,只要我們謹慎應對,小心防範,穩妥佈局,同時命校事府仔細的檢視陽平關的動向,想來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大事,最終應該是可以一舉克敵的,就看丞相願不願意冒這個險。”

劉儉伸手將黃蓋從地上攙扶了起來,上下打量著他。

“丞相,老朽倒是有一個辦法,可以使孫策對我軍採取火攻之法,只是這個方法多少會有點兒冒險。”

確實,這一次著實讓他們有些頭疼!要是錯過了這一次機會,以後想要殺劉儉,那可就難了。

孫策和黃蓋一開始聽到這兒的時候頓時一愣,他們兩個實在是有些不相信。

也不知這般樣貌之人,如何能夠想出苦肉計這般計策。

出了這個事情之後,孫策和黃蓋都有些撓頭了。

但是,黃蓋對於孫策的這個想法並不贊同!

隨後,黃蓋再次派遣呂蒙去拜見劉儉,陳明自己已經找到了良機願意歸順,並與劉儉約定了時間,率眾前往歸順。

……

在這樣的情況下,黃蓋覺得自己向劉儉投降的時機到了。

但是,若不殺徐榮,光殺劉儉,成功率又確實不高,這讓黃蓋和孫策等人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

“諾,屬下定為將軍分憂!”

他認為,徐榮雖然也是殺害孫堅的兇手,可若是己方這個計謀用在徐榮的身上,日後想要再對劉儉實施斬首行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等於是打草驚蛇了。

四五.一一四.一五.一五五

而解決酷暑難當的問題,對劉儉而言,是首要之任務!

隨後,就見孫策對眾人說道:“在這個節骨眼上,也正是派遣黃公覆去向劉儉投降之時,待探查明白了敵軍的情況,然後再做計較,若是能夠用火攻,或許可以解我陽平關之大難也!”

黃蓋明白,這能否給老將軍報仇的任務,就在自己身上,他當即向著孫策說道:“將軍放心,黃某絕對不辜負將軍之望!”

但與此同時,劉儉方面也出現了異動。

畢竟,大軍前來益州,大有席捲西南之勢,可惜還是受阻於陽平關。

那侍衛向著孫策拱手道:“現在,劉儉只是將大營剛剛開拔,具體搬向何處還未得知,屬下等人探明之後,再向將軍做稟報。”

“末將黃蓋,拜見丞相,丞相肯納降我這叛逆之人,實在是心胸開闊,海納百川,黃某萬分佩服!”

賈詡此言自然深和徐榮之心。

賈詡笑著說道:“徐老將軍之諫言,與我等並無多大關係,丞相大可不必如此誇讚老夫。”

隨後就見孫策笑呵呵的對著在場的這些人說道:

但是隨後,他們兩個人又突然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不論是我手下的文臣,還是我麾下的戰將,都如此為了朝廷的大局,晝夜苦死,晝夜思謀,盡心盡力,實在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有此等忠臣良將何愁不破陽平關!”

於是,他開始找到孫策,向孫策諫言。

他們沒有想到,劉儉居然會在這個時候拔營。

劉儉說道:“文和,將你的計策說來讓我一聽。”

“劉德然自視甚高,同時他也傲氣十足,如今將手下的將士盡皆安排往山林茂密之地,這八月天氣炎熱,若是用火攻,豈不將其軍盡破也?”

“唯有憑藉著陽平關的險惡,將劉儉的大軍擋在陽平關外,時間一長,對方糧草不敷,三軍士氣不振,自然撤退了!”

其實也不怪眾人這麼想,按照一般常理性的方法,沒有人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將兵馬遷移至山林茂盛之地,只是為了引誘己方出關,而且依照常理,己方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出關,只會在這裡防守,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益州官軍也不會往劉儉有預謀這個方向上琢磨。

孫策也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不過,孫策對於黃蓋投降了對方之後,到底能不能與自己裡應外合殺死劉儉,還是抱有懷疑態度。

想不到劉儉居然是感覺八月酷暑難當,將所有的兵馬都轉移到了陰涼之處,讓三軍將士們去避暑了。

賈詡心道,這個世界上了解我的人,恐怕也只有你一個了……

就見孫策顫抖著對那名斥候說道:“你們再派出幾股人馬,仔細打探劉儉屯營的訊息,將他的屯營繪製出地圖給我,記住,一定要仔細才是!”

孫策和黃蓋一時半刻想不到用火攻來對付朝廷的兵馬,那賈詡自然有辦法能夠讓他們想起用火攻對付劉儉的辦法。

孫策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這怎麼可能?劉儉集齊大軍五六萬人,且都是關中和涼州的精銳,還運調了不少的攻城器械來益州,如此大的動作,怎麼可能僅僅因為在陽平關打了幾場沒有打下來就立時撤退了呢?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呀。”

劉儉笑呵呵的說道:“怎麼能跟你都沒多大關係呢?徐將軍雖然提出此事,但如何能使孫策想到火攻之事?還得有賴文和你多多籌謀,想來你心中已經有主意了吧?”

黃蓋疑惑的說道:“該不是因為久攻陽平關不下,想要撤軍了吧?”

就在孫策和黃蓋有些愁眉不展之時,一名傳令兵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向他們兩個稟報:“將軍,劉儉的大軍有所異動,似乎正在開拔起營!”

徐榮指揮自己手下的精兵,將劉璝的兵馬殺散,給黃蓋等人開啟了通路,並親自退後接應黃蓋向著劉儉的大軍營寨而去。當抵達了劉儉的大寨之後,黃蓋當即拜倒在劉儉的面前。

不過,即使不能殺劉儉,孫策還是對黃蓋訴說了他的另一個想法……實在不行,就找到劉儉手下的大將徐榮之所在,若是能夠斬殺徐榮,也算是為孫堅報了一半的血仇。

“若如此,老夫就先行告辭了,徐將軍莫須遠送,且等待老夫給徐將軍傳遞訊息過來。”

孫策和黃蓋聞言頓時一愣。

孫策衝著那侍衛揮了揮手,說道:“速速查探,待劉儉搬完大營之後,有何動向及時向我稟報,不可有任何拖延症,若是查明情況對局勢有利,定有重賞。”

“諾!”

說完劉儉紮營的情況之後,孫策又將那名斥候所彙報回來的畫圖給在場的諸將挨個輪流傳看。

“天助我也,真乃天助我也。”

……

在聽完那名斥候的描述之後,孫策與黃蓋的臉上皆是露出了喜色。

黃蓋心中也知道此事不符合常理,但是他想不出劉儉在這個時候轉移大營到底是為了幹什麼。

在與徐榮商議完了之後,賈詡隨即前往劉儉的帥帳向劉儉彙報。

如此一來,對朝廷的軍隊士氣也是一個不小的影響。

但這事兒已經不需要徐榮繼續提醒下去了,賈詡一旦看到了機會,那他的想法就會思如泉湧,再歹毒再精妙的計策,他都能想得出來,肯定是遠勝于徐榮的。

身為大漢朝的丞相,劉儉可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身邊精兵猛將雲集,而在嚴密的漢軍大營中,劉儉一定是處於最安全的地界。

“有公覆在,何愁陽平關不破?”

“不過公覆還需將益州諸事向我仔細稟明,使我瞭解益州如今的情況。”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洪荒:大勢得改

神馬東錫

各小說小故事:前傳篇

莫想莫看莫問him

破曉之光:逆境中的希望之旅

雪域墨客

穿書後,我在娛樂圈整頓戀愛腦

愛爬樹的西瓜

遊戲:我在龍域成了法神

莫問風雲

古劍奇緣之歐陽少恭

霜降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