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誰用誰

劉儉手下的將領們,針對黃蓋投降這件事上,各舒己見,他們有人的覺得黃蓋的投降是發自內心的,有的覺得這件事或許不太可信,還需仔細斟酌。

但除了以張飛為首的幾個戰將外,大部分的將領都覺得黃蓋沒有理由詐降,除了己方的勢力強大這個原因外,他們也實在想不出黃蓋就算是用苦肉計和詐降計後,會用什麼辦法來擊破己方的大軍!

劉儉一直沒有說話,他只是靜聽手下這些人的意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

就連韓遂的女婿閻行,也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丞相,末將以自身的情況考慮,覺得黃蓋確實沒有必要欺騙我們!”

“說實話,當初末將在涼州韓將軍麾下之時,面對張大都護的精兵強將,還有朝廷方面的威壓,也著實是心生懼意,對自己的未來感覺沒有任何希望!”

“直到岳父帶著我等歸順到了丞相的麾下,我等涼州將士方才覺得有了前途,心胸也一下子開闊起來了!”

聽閻行說這話,劉儉隨即點了點頭。

不錯,以己方如今的聲勢而言,征討這些勢力,他們心中也確實是如此作想。

“至少,也要等丞相攻打陽平關幾陣,知曉蜀關難克,那時候再行歸順,才會為自己取得最大的實利……”

“某適才已經說過,今日所議之事,眾人皆可言,各抒己見,就是說錯了也不怪罪,真降假降,就是找個伍長什長,也能當著某的面說道說道,更何況,你也是從徵多年的戰將,不必顧忌身份,大可直言!”

“令明啊,諸將皆有所言,唯有你躲在一旁,一言不發,是何道理?”

眾人再次紛紛各抒己見,不過依照劉儉看來,大部分人都覺得黃蓋乃是真心歸順!

最終,劉儉將目光落在了一名涼州校尉的身上。

其實若是換成別人,劉儉或許多少還會猶豫一下。

對於龐德的回答,劉儉非常的滿意。

劉儉認真道:“黃蓋乃是詐降,苦肉計也!”

隨後,一眾人就紛紛離開了劉儉的帥帳。

其實他們也未曾想好,黃蓋到底是真降假降,箇中想來頗有疑點,但卻也不排除對方是真的歸順。

龐德是最後一個回答的戰將,於是劉儉對眾人說道:“諸公所言,吾心中已知,此事我會認真斟酌,諸將且各自歸營,好生安頓將士,翌日我自有調遣!”

足見其對待諸將之誠心,同時也能看出,他對於這些剛剛歸順到朝廷的叛軍降將,並無區別對待,至少在表面上,可謂是一視同仁的。

荀攸等三個人沒有想到劉儉居然如此肯定的下了定論。

不過,這個人相比於其他歸順的涼州戰將,卻非常的謹慎,平日裡寡言少語,也不在劉儉的面前過於表現。

此人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劉儉比較注意的人。

荀攸首先說道:“黃蓋之降,箇中疑點頗多,還望丞相謹慎斟酌才是。”

龐德說道:“黃蓋雖不是那種聲名顯赫的戰將,但也算是作戰經驗豐富,陽平關乃是天下雄關,只要守護妥當,足矣抵擋十萬雄兵,我軍雖然強悍,但等閒也拿不下陽平關!”

“喏!”

此等人物,再加上其手中之勢,誰不願意為其效力疆場呢?

就聽龐德說道:“丞相,末吏覺得,黃蓋想要歸順丞相,其實確實屬於常理,畢竟以丞相如今之勢,還有漢中如今的形勢,黃蓋想要為自己謀取一個出路,不足為奇……但是如今一仗未戰,就這般歸順,總覺得有些地方想不通!”

今日,讓所有的將領都發表意見,讓他們都參與進來,讓他們集思廣益,為今後他們的成長開一個好頭,這才是劉儉最想要的。

劉儉道:“具體說說,哪裡想不通?”

若是換成四世三公的袁紹,其號召力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安定手下人心,而以常理角度來說,孫策這樣的人物根本沒有能力來凝聚手下的人心。

“若是換成末吏在黃蓋的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末吏應該不會歸順,因為丞相如今還未曾在陽平關受到阻礙,未曾親身體驗陽平關難以攻克之苦!”

龐德起初還有點不太習慣,他沒有想到劉儉居然一下子就叫出了自己的表字,因而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劉儉哈哈大笑,道:“令明過謙了!”

“令明所言不錯,值得嘉獎。”

劉儉伸手指了指龐德,說道:“令明啊!!”

劉儉並不著急,他挨個看著在場的這些人,說道:“你們有什麼想法,都說說,咱們一起探討!暢所欲言!”

待帳內諸將都發表完了自己的意見之後,龐德竟然也沒有出聲。

劉儉怎麼這般肯定就是詐降!

大漢朝的勢力若要達到鼎盛,除了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一定要有雄厚的軍事實力。

“末吏,末吏……在!”

但是現如今,前來歸降的人是黃蓋,而替黃蓋送書信的人是呂蒙,這兩個人是什麼人物,劉儉的心中最是知曉不過。

劉儉之所以讓所有的人都說話,也是為了能夠廣開諸將的言路,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不讓他們成為自己思想上的附庸。

沒有足夠的勢力,出身也並不出彩。

而帳篷內,只剩下了荀攸和賈詡,沮授三個人。

而培養諸多可用的文武雙全的戰將,也是在為大漢朝積累資源。

劉儉這一番話,著實讓人感動非常。

不過他卻並沒有過份的表現出來。

這個人叫做龐德,乃是馬騰麾下的青年勇將,在涼州叛軍之中,昔日也算是聲威赫赫的人,自少年起,就跟隨在馬騰的身邊。

龐德急忙來到帥帳正中,拱手行軍禮道:“末吏乃是邊郡鄙陋之人,不善謀略,黃蓋歸順是真心還是假意,末吏委實是猜不出來的。”

沒辦,這就是現實。

歷史上全盛時期的曹操和關羽,就是栽在這兩個人手裡的。

現如今的自己,就猶如全盛時期的曹操一般……

只不過,自己不能用這個理由來對自己的三位親信解釋。

他得換一個角度。

“三位,且想想,對於黃蓋而言,他雖然歸順我大漢是最好的歸宿,但需知他跟從孫堅征戰近十年,在孫堅麾下建功立業不說,其本人與孫堅也是相交莫逆!”

“黃蓋對於孫堅的感情,只怕是不下於孫策!”

“孫堅雖是死在徐晃,徐榮,張郃三人的手中,但對於孫策和黃蓋來說,我才是最大的仇人!”

“如今我親自率兵來到陽平關,他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在碰到這樣一個機會能夠殺我了!”

“復仇之機,或許只有這一次而已。”

荀攸和沮授等人聽了,略有所悟。

“如此說來,丞相認為黃蓋與孫堅之間的主從情誼,足可令他為孫堅捨身而死?”

劉儉點頭道:“足矣!”

荀攸道:“若果真如此,則黃蓋詐降,乃是為了取丞相性命也!”

劉儉說道:“不錯,不過,這倒是也給了我們一個天賜良機,拿下陽平關!”

賈詡笑道:“若果如丞相所言,孫策等人堅守陽平關,依靠陽平關之險,我們只怕是很難攻克,就算是強行攻克,非得折損大半兵卒不可,可謂元氣大傷!”

“而如今孫策和黃蓋等人為了報仇,意圖算計丞相,不論他們用何種方式報復丞相,那結果就是他們必然出關,只要他們出關,我們就有機會對付他們!這對於我軍而言,大有裨益!”

劉儉很是鄭重地道:“正是如此!”

……

……

呂蒙返回了陽平關之後,隨即將自己面見劉儉的事情向孫策和黃蓋等人做了彙報。

在聽完之後,黃蓋隨即道:“子明說劉儉相信某歸順,依你看,劉儉對此可盡信否?”

呂蒙很是認真地道:“說實話,依末吏看來,劉儉信與不信,倒是在其次,關鍵是他非常的自信,覺得黃將軍真降假降,對他都無甚大礙!”

“此言何意?”

呂蒙隨即將劉儉讓他帶回來的話,給孫策和黃蓋等人重複了一遍。

孫策聽完之後,臉色發青。

“哼!劉德然真是好生猖狂,竟這般自傲,看來他未必將公覆放在眼中!”

黃蓋道:“不是未必,而是確實未曾放在眼中。”

“畢竟劉德然如今聲勢滔天,在朝廷之中又是一言九鼎,就連皇帝見了他,都要叫一聲皇叔,規規矩矩的,”

“這天下兵馬又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且不說他這些年在大漢朝,在劉氏中心中樹立了多少威望。”

“單就是自大漢建國以來,哪一朝的權臣能夠與他相提並論?”

“而且自打南陽之戰袁紹敗績之後,涼州的馬騰和韓遂歸順之後,劉儉更是意氣風發,志滿天下,視天下英雄如無物了。”

“換成我是他,只怕也未必會將一個小小的黃蓋放在眼中。”

孫策說道:“若果真如此,那這一次劉德然可就是有大難了!”

“黃公,咱們下一步又應該如何行事?”

黃蓋隨即說道:“若是他剛一答應我歸順,我就立刻在關內糾集人馬向他投降,未免有些太做作了,而且也很容易讓劉德然看出當中的問題。”

“依照黃某來看,當再遣呂子明前往劉儉的大營一趟,告訴他眼下我沒有良機能夠出關與他會合,我會暫時在關內糾集想要歸順劉儉的人,待有了合適的時機,再出陽平關向他歸順。”

“當然,到時候若能攜帶陽平關的一些輜重去投降,則會使劉儉更加的開心。”

孫策聽到這兒,隨即點了點頭,說道:“公覆如此行事,真意何在?”

黃蓋隨即說道:“孫將軍,劉德然乃是精明之輩,同時眼高於頂。”

“我在關內遷延一段時間,讓劉德然先行率兵攻打關隘,我們緊守陽平關,不讓他越雷池於半步。”

“陽平關險要,非朝夕就能拿下。”

“劉德然攻打陽平關無果,必心生焦慮,對陽平關內的軍士也必然重新審視!”

“到時候,我在率眾向他投降,就等於劉儉在困苦之時得到了支援,到那時候,他對我的態度可就不一樣了。”

“如此,則黃某在其大營內則可更好的為孫將軍報父仇!”

孫策聽了黃蓋的話,用左手重重的一錘右手掌心

“公覆之言甚是,那咱們在陽平關好好的跟劉儉對陣一場!”

兩日之後,黃蓋又暗中派遣呂蒙為使者,悄悄的出關去尋劉儉。

呂蒙將黃蓋的話向劉儉進行了一番轉述。

劉儉在聽了呂蒙的話後,隨即對呂蒙說道:“陽平關眼下戰事在即,要一大隊兵馬出來,確實非常困難。”

“不過一時半刻出不了陽平關,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回頭我自會為黃公覆創造一個機會,他現在就在關內,好好的聯絡人手就是了。”

呂蒙聽後,隨即抱拳詢問道:“不知丞相打算如何為黃將軍創造機會?”

劉儉笑道:“吾率兵大舉攻關,難道不是為黃將軍創造機會嗎?”

呂蒙聞言道:“若如此,我可回去向黃將軍說明,讓將軍裡應外合,相助丞相拿下關隘。”

劉儉搖了搖頭,說道:“哪有那麼容易,益州之兵在關內經營了這麼多年,特別是臨陣之時,關隘的佈防嚴密,哪裡是能夠隨隨便便就出來率眾在內舉事了?”

“我先大舉攻關,使陽平關內陷入混亂,使關內計程車兵們士氣降低,到時候你家黃將軍在關內就可以聯絡更多想要歸順朝廷的志士,翌日再行歸順,豈不聲勢更加龐大?”

“如此也更能夠搓卻蜀中銳氣!”

呂蒙等人的計劃,自然不是在關內直接相助劉儉裡應外合,他適才出此言,也不過是想試試劉儉的態度。

眼見劉儉居然這麼說了,呂蒙的心也隨即放了下來。

“既然如此,那我這就將丞相的意圖轉告給黃將軍,請黃將軍與丞相多多配合,更多的領會丞相之意圖,也好早日脫出泥道。”

“如此甚好。”

……

……

休整了幾日之後,劉儉開始命令手下的駐軍對陽平關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劉儉當然不是為了響應黃蓋,為他創造什麼所謂的狗屁機會。

他只不過是想試試陽平關的堅固程度。

但事實證明,陽平關確實是非常的不好打。

劉儉的兵馬分為五輪,並交由大將張飛統一指揮攻關,卻始終沒有攀上關隘。

將士死傷的數量非常多,著實不是一個好打的地方。

難怪西蜀之內的人可以憑藉山川,地勢偏安一一隅,這關隘確實是有可取之處。

想要不在不傷及元氣的情況下拿下陽平關,佔據漢中,看來還非得是利用一下黃蓋不可了。

或者說,最終就看劉儉與黃蓋、孫策之間是誰能利用的上誰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我與兄弟在末日快樂生存

葉落挽風

凹凸:穿越後我身體多多

BkBB

明日方舟:在泰拉的日常生活?

Dr書誠

書憶瀾澤

隅鈺

當我帶著概念級踏上修仙

是吃米不是痴迷

相親物件竟是千億首富

囧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