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

陳珪,糜竺等人都是人精,聽劉儉要上奏朝廷表奏劉備為徐州牧,隨即不再言語了。

畢竟,若是能夠透過劉儉的表奏,得到朝廷的正式敕封,那徐州本土望族所謂的擁立,那就是個笑話。

人家是朝廷堂堂正正敕封下來的一州之長,來此就任乃是順理成章之事,憑什麼要承你們這些家族的人情?

陳珪,王朗,糜竺等人都是人精,稍稍一想,就大概明白了劉儉的意圖。

只是,就算是知曉了劉儉的意圖,他們又能如何呢?

劉儉可不是陶謙,可不是他們隨意使用一些計策,或是耍一些手段,就能唬弄的了的。

……

……

走出了太守府之後,陳珪,王朗,糜竺彼此互相對望,接著便見糜竺苦笑了起來。

“看起來,這位大將軍,似乎與我們想的不太一樣……看彼似頗為專斷。”

陳珪慢悠悠地道:“不,若是專斷之人,斷然不會成就如此大的事業,依照老夫看來,這位撫遠大將軍,是為了立威,同時也是為了徹底掌控徐州。”

“徹底掌控……?”

王朗似乎有些沒太明白:“公此言何意?”

陳珪嘆道:“我們這些家族,先前與陶恭祖共分徐州政利的好時候已經過去了,依老夫看來,從今往後,徐州的軍政財權、地方法條還有鹽鐵之利,怕是都要被官署收回了……也就是收回他們劉氏的手中。”

這一番話說出來,別人倒是還好,糜竺的臉色首先就變了。

“應,應該不會吧?我聽說河北的撫遠大將軍,乃是勤政愛民之人,下轄之民皆甚是擁戴,他焉能做出與民爭利之事?”

陳珪聽到這的時候,不由哈哈大笑。

民?

咱們是民嗎?

“糜子仲,怎麼事到如今,你怕了不成?”

糜竺皺眉:“我有什麼可怕的?”

陳珪嘆道:“罷了,老夫不玩笑於你了,伱需知曉,大將軍在河北,雖然有愛民之美譽,能使河北蔭富,但河北主要命脈產業,全部把持於官署手中,其人集權甚矣,昔日在河北有諸多望族想要反抗其政,皆被滅門,手段頗是激烈。”

“河北如此,你覺得徐州焉能有幸免之理?”

“難道咱們就這麼認了?”

陳珪哈哈一笑:“不認又怎麼樣?河北有數十望族不服氣,可最終結果怎麼樣?滿族被滅,下場一個比一起慘烈。”

“而反觀那些順從大將軍的家族,如今不論是財富還是產業,都增加了不少,但是,他們如今在河北軍政以及人才任用上,卻都沒有什麼話語權。”

“而且,河北是履行朝廷新政履行的最徹底的地界,這當中代表了什麼,你們好好想想吧。”

說罷,卻見陳珪拱了拱手,向王朗和糜竺表示告辭。

糜竺和王朗也是魂不守舍的彼此告辭離去。

……

……

劉儉的奏疏很快就寫好了,他派人用最快的馬和使者將他的奏疏送往長安,同時劉儉另外還派使者去京中找尋他所扶持的盟友荀攸以及劉表,馬日磾等人,希望清流集團能夠幫助自己,向天子諫言關於劉備的州牧事項。

同時,他開始給青州的劉虞寫書信,讓劉虞從青州方面運調一些資源,給徐州應應急。

畢竟,這大半年以來,曹軍和徐州軍一直在交戰,彭城國,下邳國,廣陵自不需要多說了,被曹軍和孫堅軍好一番禍害,而徐州北境的百姓也因為這場戰爭,而被徵調了大量的民夫,導致徐州北境耽誤了耕種與收成,生產力大幅度下降。

所以,徐州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要恢復生產,而恢復生產需要有谷種,有農具等等,而這些物資,則需要青州方面提供支援。

當然除了青州方面的幫助,徐州本土的望族與豪強,也需要提供他們應有的支援。

畢竟整體大環境不好,豪強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所有的階層齊心合力,讓徐州恢復元氣,走向富庶,這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當然,起先劉儉提出這一點的時候,大多數徐州本地的家族對於此事還是比較擁護的。

首先響應劉儉的人就是陳珪。

身為徐州諸家族之中,最有號召力的家族,陳家表示,將傾盡全力,支援大將軍與徐州之主劉備在徐州的所有施政。

陳家的態度讓劉儉感到非常的驚訝。

要知道,每佔領一個新地方,特別是徐州這樣的大州,一州之中,最難啃的骨頭一般都是當地諸家族的首領。

這些家族,大多是發展了百年以上,同時不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極為雄厚,掌管著當地很多產業的命脈,而以政府為主導的州牧勢力,只有在與這些家族領袖達成共識之後,才能在當地沒有掣肘的施政,這已經成了共識。

當然,諸侯牧守也可以完全用兵力與軍事力量威懾,但是那樣的話,只要日後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大規模的反叛,空耗物力和財力,當然有些時候,這也是一種必要手段。

不過,很顯然,像是陳家這種懂事的地方大族,最得諸侯牧守們喜歡的。

不但省事,省錢,而且省心。

更讓劉儉感到驚訝的是,陳珪居然主動向劉備,上了一份諫文。

這份諫文雖然是上給劉備的,但很顯然是寫給劉儉聽的。

這是真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諫文的具體內容,是陳珪當著徐州諸多屬官當眾念出來的,既是念給劉備聽,也是念給徐州諸多官吏聽,更是念給劉儉聽的。

陳珪這份諫書,叫做“諫行新政與屯田之政。”

其中大意,就是讓劉備照搬河北的屯田之政,在徐州仿效實施,同時在徐州廣招當地人傑,充實官署,當然,取納官吏制度要採取朝廷的新政……

總之,陳珪說了洋洋灑灑的一大段,都是劉儉下一步想要在徐州所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大部分都會或多或少損害一些徐州當地望族與豪強的利益,當然你要是往長遠了看,這也是這些大族能夠得到洗禮和進化的契機。

陳珪說完之後,又當即向劉備表示,願意主動獻上自己家族目前在徐州所未曾開墾的土地,將荒地歸公進行二次分配!

這一番表態,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來說,當先背叛了徐州本土望族豪強的陣營,直接向劉儉繳械投降了。

誠然,身為徐州諸族之首的陳家如此做,會讓很多家族跟著他們一同歸順劉儉,但是同時,徐州本地很多家族也會開始不信任陳家。

畢經徐州北部有三個郡國,軍國之中又有數十個縣,其中每個縣中又至少有三到兩個頂級家族,又有數家豪強地主。

陳家作為這些家族的首腦,若是在與他們利益一致的時候,這些家族自然會願意認陳家為長。

但若是家族利益不一致的時候,他們不會跟陳珪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如此一來,陳家就很有可能失去他們家族在徐州北地的宗主地位。

這徐州北方的第一家族只怕就不再會是他們陳家了。

但即使如此,陳珪也並不害怕。

這個老頭還是相當有眼見卓識的。

透過劉儉整治河北四州的過往經歷,陳珪就知道,徐州既然已經落到了劉氏的手裡,那結果必然也會如同河北四州的結局一樣,不會有什麼變數。

這徐州境內沒有人能夠忤逆劉儉的意思。

冀州和幽州那麼難搞定的地方都被劉儉整治了,徐州又算麼呢?

既然徐州註定會被劉儉給整治,那自己還不如趕緊向劉儉投誠,抓住先機。

徐州這麼多家族,誰能夠讓劉儉優先高看一眼?誰又能夠使劉儉比較重視呢?

毫無疑問,就是先向劉儉表示出最大誠意的那個家族。

而以自己的家族體量來說,自己在今日所有的家族反應過來之前打出來這張示好歸順的牌,那麼從今往後,他們陳家必然會被劉儉所倚重。

雖然短時間看,徐州中這些家族會因此輕視了陳家,但是長遠來看,陳家日後一定依舊會是徐州第一家族。

陳珪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信心。

他更是對劉儉抱有極大的期望。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丁達爾格桑花

Anther琳

逐光前的新書

我愛西紅柿炒蛋

快樂與不快樂並存

向日葵給的陽光

小竹馬追夫記

悄悄話

病嬌師尊師姐都不對勁

想念卻又討厭的家

重生,雪中玫瑰

愛幻想的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