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

“請陛下退位!”

劉辯沒有想到,今日來讓他退位的人,居然不是那一眾漢室宗親。

而是他這些年來輔佐在他身邊的這些朝中公卿們。

這些人甚至都不是荀攸、劉表、馬日磾等清流一系,而是昔日以王允、楊彪為首的那些附庸的望族公卿朝臣們。

而且今日帶眾前來的還是黃琬,這讓劉辯的心如墜冰窖。

黃琬在公卿之中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

畢竟他的曾祖父乃是名臣黃香。

江夏黃氏聲名赫赫,在朝中擁有非常大的號召力。

這個人按道理原先也是王允與楊彪等人的鐵桿兒啊,怎麼如今反倒是倒戈向了劉氏宗親那一面來逼迫自己退位呢?

劉辯怎麼想也想不通。

“陛下,您自登基以來所行諸事,可以說是令天下分崩離析,百姓困苦,陛下已經不適合居於這個帝位了,還請陛下能夠退位讓賢,將大漢天下交給有德之人掌管。”

“放屁!”

劉辯此刻已經完全失去了帝王風度,竟然出口成髒。

“朕做錯了什麼?爾等竟敢逼朕退位!?朕是先帝冊立的君王,你們這些逆賊不好好輔佐於朕,竟然敢來威脅!難道不怕朕把你們通通都殺了嗎?”

很顯然,這些臣子都並不害怕劉辯能夠把他們殺了。

劉辯,現在除了他自己之外,怕是誰都號令不動了。

“陛下,您繼續在皇位上,也不過是徒增萬民之怨,令劉氏江山不穩,令先帝蒙羞,令先祖蒙羞,陛下若是能夠及時退位讓賢,日後九泉之下見了先帝,尚有親情可續,如若執迷,只怕死後不能入劉氏祖墳矣。”

這話一說出來,劉辯差點沒氣的暈過去。

“你們、伱們安敢……朕要殺了你們,都殺了!”

話音未落,便見趙岐大步流星的走了上去。

他甚至毫不顧忌的來到了劉辯的身邊,衝著他拱手說道:“請陛下親手寫下退位詔書!以全天下!”

“什麼?!你們要廢了朕,居然還要朕親手寫退位詔書,朕要是不些,爾等敢把朕怎麼樣?”

將作大匠吳尊,也來到了劉辯的面前,他不慌不忙的伸手從袖子中掏出了一份絹帛,上面乃是他們經過認真研討所撰寫的退位招書,上面還簽寫著劉辯的名字和日期。

劉辯大概掃了一下那份詔書之後,臉色頓時就變了。

“爾等竟敢以朕的名義寫退位詔書?!爾等竟敢冒天下之大,為此滅族之事!你們,你們都不會有好下場的!”

吳尊很是義正言辭的說道:“為了大漢朝的天下,為了萬千的黎民,我們也只能如此行事了,請陛下在這封詔書上蓋上印綬!”

劉辯氣的兩隻手直髮抖。

很顯然,他是不可能讓人在這份詔書上蓋上他的玉璽的。

這皇位就是他的命根子,他怎麼可能讓出來?

除非讓他死!

但是吳尊卻並不把劉辯當成一回事,這個皇帝現在在他們眼中,就是個屁!

他四下觀看了一圈,隨即大聲吼叫道。

“符寶郎何在?何在?!”

“速速將天子的玉璽拿出來,蓋上!”

話音落時,就見大殿的人群后方走上來一個人,正是劉辯親任的符寶郎李梓。

劉辯看向了掌管他玉璽的符寶郎,眼神之中難得的露出了幾分哀求之色。

但是很可惜,他身邊沒有一個人是支援他的,包括現在替他掌管玉璽的符寶郎李梓在內。

就見符寶郎很快的就拿出了劉辯隨身攜帶的玉璽,雙手捧著,快步向著上方走來。

然後,他當著吳尊的面將那盛裝玉璽的木匣開啟,將裡面的印綬露在了吳尊的面前。

劉辯見狀,氣的渾身發抖。

“符寶郎,爾乃是替朕看護印綬的官員?如今竟然當著這些逆賊的面將印綬獻了出來,任這些賊子為非作歹!”

“你可對得起朕對你的信任嗎?”

面對著劉辯的質問,李梓絲毫沒有不好意思,他說道:

“陛下行事不端,處事不正,不通國事,妄自尊大,盡失天下人心……臣雖然是陛下的臣子,但更是大漢的臣子,臣可以對不起陛下,但是不能對不起大漢,更不能對不起大漢朝的諸位先皇。”

“陛下,您確實是不適合當天子,還請退位吧。”

話還沒等說完,便見吳尊當著劉辯的面,拿起了劉辯的玉璽,在退位詔書上重重的蓋了一下。

隨後就見他轉頭將這份詔書交給下方的一名侍郎:“速速送往尚書檯,由尚書檯將陛下退位的訊息昭告天下!”

“你,你們這些逆賊!你們竟敢如此欺辱朕……朕,朕要殺……”

話還沒等說完,就見這些人在黃琬的帶領下,紛紛向著劉辯跪倒,高聲道:“陛下能夠退位讓賢,實在是英明啊,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聽著那一聲聲刺耳的‘陛下英明’,劉辯的心猛然開始劇烈的疼痛,他喘著粗氣,伸手使勁的捂住了自己的胸口。

“你們,你們……”

但是現在沒有一個人願意搭理劉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那封招書,然後便見他們紛紛起身,擁著那封詔書人擠人的向著殿外跑了出去。

劉辯捂著自己的胸口跌坐在了地上,旁邊的宦官急忙過來將他攙扶起來,然後送往宮殿,並找醫生替他看病。

其實現在的劉辯不過是氣急攻心,並沒有太嚴重的疾病。

但是現在,他已經萬念俱灰,巨大的起伏落差,導致了他心臟突然出現難受的感覺。

他心中實在想不明白,自己當了十年的皇帝,怎麼到頭來連一個擁戴他的忠臣都找不到呢?

怎麼連一個忠臣都沒有?!

難道真的是這個世界的人心太壞,還是他做皇帝的方式有問題嗎?

而此時此刻,劉辯腦海中突然想起了另外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呂強。

“朕,殺了一個唯一對朕忠心之人啊……”

想到這兒的時候,天子終於大聲哭泣。

他現在心中深深的後悔殺呂強了。

他意識到,自己的真的是太自負了。

他以為自己能夠成為天下英主。

但事實上,他不過是一個庸碌之輩。

……

而此時此刻,呂強朋友,劉儉,也在替他的好朋友尋找公道。

一個在劉儉大軍抵達長安之前就悄悄出走偽裝成普通的黎民,混在長安附近的鄉野之中,尋機想要向著涼州方向逃跑的人,被校事府的人員被帶了回來。

這個人就是李儒。

劉儉看著面前的李儒,眼睛緩緩眯起,同時露出了幾分殺意。

不過很快,他臉上的殺意還是漸漸的消去了。

他轉頭看向了一旁的賈詡,見賈詡很是恭敬的向他點點頭。

“文和,這個人就是李儒吧?”

賈詡道:“是。”

劉儉轉頭看向了李儒。

“李文優,我等一眾劉氏宗親進長安面見天子,你身為朝中官員,為何暗自喬裝改扮偷跑出長安?難道你心中是有什麼鬼嗎?還是你做了什麼對不起漢室之事,怕被我等宗室發覺。”

李儒如今既然已經落到了劉儉手裡,心中知曉自己必死無疑。

他向著劉儉拜道:“回稟大將軍,儒逃走,乃是害怕,並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對不起大漢朝的地方……而是因為我手中有一樁人命,而這樁人命,大將軍定是非報仇不可。”

“原來你也知道,不錯,我與呂公確實是有交情,或者說,我們算是關係不錯的朋友。”

“當年我在京中任越騎校尉之時,也曾得到過呂公的關照,他對我是有恩的,所以我必須為他報仇。”

李儒聽到這的時候,心中不由頓感一陣悲涼。

“大將軍所言甚是,久聞幽州邊郡之人,多俠士之風,講究的就是一個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大長秋乃是為我親自鴆殺。”

“大將軍今日就是要了我的性命,也是理所當然的。”

“還請大將軍賜我死罪。”

劉儉慢慢的站起身來。

“我當然知道你是殺死了大長秋之人,但是,殺了你,並不算是為大長秋報仇。”

李儒驚訝的看向劉儉。

他猛然間感覺到自己好像還能繼續活著……

“皇命難違,你也不過是受了天子之令而行使此事,當今天子無道,卻並非你們這些臣下無德,天子讓你去殺人,以你的立場總不能違背皇命吧?你也是為了保全自身,並不是惡意害人。”

“就衝這一點,我不殺你。”

“而且當年沮公接袁寵出雒陽,你也曾故意放袁寵出來,終究還是圓了我對袁士紀摯友之情。”

“功過相抵,饒你一死。”

李儒聽到這裡,心中升起了一股對劉儉無以復加的尊重。

“大將軍恩怨分明,不徇私用刑,實在是令李某敬佩。”

劉儉道:“不過,大長秋終究還是死在你的手裡,所以我對你還是要有所懲戒的,縱然不是要取你的性命,但多少也是要給你予以一些責罰。”

李儒道:“理該如此,只是不知大將軍要如何責罰李某?”

“你要向天下人說出大長秋之死真正的死因,將天子如何吩咐你?暗殺賢良的事公諸於眾。”

李儒乃是聰慧之人。

他自然想的到劉儉讓自己將呂強之死的原因公佈於眾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但是他自然是會聽從劉儉安排的。

因為當今天子與他之間本來就是合作的關係。

他李儒當初也並沒有真正的想要投奔到天子麾下,只不過是因為當時董卓病重,李儒失去了依靠,故而想要暫時依附於天子。

他與天子之間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君臣情誼,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如今的天子倒臺了,而西涼的董卓那邊雖然是有傳言已經痊癒,但是以李儒的智慧,他自然清楚就算是董卓的病情有所好轉,也不會維持太久的。

現在的劉儉已經進入到了長安。

這個王朝的最高政治權利的歸屬已經定下來了。

不久之後,劉儉是會成為這個天下政治的最高執行人。

只有跟著劉儉,李儒才可能保得住性命,而且更有可能可以做出一些出人頭地的事兒,並將自己的智謀和能力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大將軍對儒如此厚恩,我豈敢不遵從大將軍之令?”

“從今往後,儒願意為大將軍效犬馬之勞。”

李儒的歸順是在劉儉的意料之中的。

畢竟這個人當年投靠董卓,也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的欣賞董卓,而是因為董卓確實能夠給他一個好的發展平臺。

相比於董卓,如今的自己很顯然更符合李儒的胃口。

當然,李儒這個人雖然聰明,但行事詭詐,頗為陰狠。

不過這一點劉儉倒是不擔心,他的計謀和陰狠還算記不到自己的頭上,畢竟他也是識時務之人。

劉儉已經想好用什麼人來管著李儒了。

“李文優,從今天開始,你就在校事府,賈文和便是你的上官,以後有什麼事,你就全都聽從賈文和的安排調遣。”

當年在董卓麾下的賈詡身份雖高,但是在受重用的程度上並不如李儒。

但是如今風水輪流轉,輪到李儒給賈詡打下手了。

李儒並不以為意。

他明白劉儉是要用賈詡看著他。

但他也知道,賈詡這個人並不嚴格。

他會看著自己,但只要自己不越界,賈詡對待自己還是會很溫和的。

李儒衝著賈詡施了一禮,說道。

“賈公,末吏從今往後,定當謹遵賈公吩咐,為大將軍效力!”

賈詡心中自然也清楚,劉儉將李儒交給自己是一個什麼目的。

“既然如此,那今後還請文優多多幫襯老夫了。”

……

興平七年元月,王允等人的罪行被落實了之後,朝廷方面的重臣們經過商議,透過尚書檯向天下公示了劉辯的十大過失。

同時,又有李儒主動坦白了當年劉辯如何指使他暗害呂強之事。

至此,當今皇帝劉辯,已經坐實不適合繼續執掌大漢天下。

故而,大漢皇帝劉辯親自寫下詔書,並蓋上玉璽,宣佈退位,將皇帝位置空出來,讓於有賢能之人。

皇帝的位置空出來了,那麼自然就是要得立新君。

於是,在百官與一眾劉氏宗親們共同的議論之下,先帝之子陳留王被推薦成了新君。

長安方面立刻開始準備盛大的登基儀式。

陳留王劉協在百官們的一眾推舉之下,接手了玉璽,成為了新皇帝。

也就是這一年,公元197年,大漢王朝改元建安。

先天子劉辯被貶為弘農王,暫居於長安近郊。

而已經坐實了反叛罪狀的王允、楊彪等人,則是被判斬立決。

同時,與他們有關係的全族人也都量刑定罪。

三公之一淳于嘉因為能夠及時坦白並交代王允與楊彪等人的罪狀,因而從輕發落貶為庶人。

其餘的一眾文武百官則是重新擬定官職。

在這一眾文武百官之中。

撫遠大將軍劉儉的官職與爵位,也被眾人提上了議程,開始重新擬定。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恰逢其時的溫暖

舉步過忘川

你的眼睛似星辰大海

不聞山澗清泉

人在公寓,自在逍遙

再次重逢的世界9

仙凌武界

久伴舊版酒伴

夢河星轉

十七顆新星

天神秩道

雲墨飄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