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袁紹行動

宛城的大廳內,袁紹滿面陰沉的坐在正廳之上,他甚是不悅的看著下方的一眾人,言道:“劉德然擅行廢立之事,擁立偽帝劉協,如今在長安城中行弊政,禍害國家與萬千黎庶,袁某身為朝廷重臣,豈能置之不理?今番找諸公商議此事,看看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在場眾人心中對於此事也比較猶豫。

能夠在袁紹身邊聚集的人,都是不贊同劉儉新政,希望維護舊體制的南方門閥望族代表,或者是與袁氏深刻繫結的家族。

相比於涼州,袁氏如今在南方也建造了以他們汝南袁氏為中心的利益鏈條,袁紹對待南方士族與望族豪強的方法,是將權力大量的下放,使圍繞在汝南袁氏身邊的那些望族都可以隨意的組織軍隊,並以袁氏的軍隊為中心,共同鞏固他們在南方的利益。

實際上,劉儉現在所面對的敵人,表面上是袁紹,但實際上並不是!

南方的敵人,代言人是袁紹。

但劉儉所代表的漢政府王朝所面對的真正敵人,是以汝南袁氏為代表的全體不想要大漢朝改革的望族與士族群體,是固有利益的擁護者。

南北兩方的根本對立矛盾,是新體制改革和舊有體制的矛盾,僅此而已。

逄紀在聽了袁紹的話後,當即說道:“主公,劉儉平定關中,發展兗州,攻克涼州,鞏固北方勢力,其所作所為的目地,最終不過是為了南下,平定豫州,江東,荊楚,益州,一統天下,以達成他的野心,此獠為了一己私利,妄行廢立之事,我等絕對不可讓其得逞啊!”

袁紹長嘆口氣,道:“可恨朝堂之中,奸佞當道,袁某為了大漢江山,殫精竭慮,可惜時至如今,卻只能坐視漢室江山,被劉儉奸賊弄的狼煙四起,生靈塗炭,實我之罪也!”

這話純屬是放屁,不過在場的這些舊體制的地方望族代表卻都是連連點頭,被豬油蒙了良心一樣的響應袁紹。

隨後,便見郭圖站了出來。

“袁公!”

“公則有何高見?”

郭圖道:“袁公,劉儉治理河北十年,將烏桓,鮮卑,匈奴諸野人皆收入麾下,以為臂助,大力發展河北,實力雄厚,如今更兼佔住了朝廷,據守北方,勢力日漸強大,但相比於袁公,關鍵就在於,此獠如今乃是朝堂丞相,佔據正統,袁公若要與其爭鋒,非得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不然恐失正道。”

袁紹言道:“此言甚是,不過劉儉妄行廢立,廢先帝所嫡子而立陳留王,罪不容誅!他當初以清君側之名入了長安,我今便也以清君側之名聲討於他,公則以為如何?”

郭圖道:“袁公此言甚是!”

“不過,屬下覺得,如今的劉儉已經是丞相,袁公若只是一荊州牧,未免比他劉儉矮了一頭,此不利於袁公聲勢,屬下以為,袁公當自領為大將軍,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討伐劉儉,方為大計!”

袁紹聽到這的時候,頓時精神一陣。

他仔細的尋思了一下,覺得此言有理。

“公則此言甚是,袁某何等身份,豈能弱於劉德然這一介邊郡武夫?某當發矯詔,號召天下英雄,共同討伐劉儉,後自以為大將軍!”

眾人皆是紛紛拱手,為袁紹稱賀。

隨後,又見許攸站了出來。

“袁公,眼下北方的劉儉,傾舉國之力都在發展關中,三河,兗州等地,大有將這些新屬地發展成與河北一般之勢,一旦使其功成,則我等必將面對空前壓力,主公不可不細思啊。”

袁紹沒搭理許攸。

他看向在場眾人:“諸公還有何高見?”

許攸見袁紹冷落自己,心中甚是憋屈,他只能是慢慢的退回到了人群之中。

自打上一次孫堅陣亡之後,許攸就一直不受袁紹的待見,任憑他如何努力的向袁紹出謀劃策,如何的向袁紹表現展示自己,袁紹都不怎麼搭理他。

許攸現在真的是憋屈極了。

但也沒有辦法,當初他當著眾人的面誇下海口,隨同孫堅出征,結果孫堅戰死,他許攸卻臨陣脫逃,暗中從小路返回了南陽郡,並未與大部隊一同歸來,這件事讓許攸在袁紹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於是在這段時間,許攸用盡一切辦法,想要改變他在袁紹心中的地位。

可惜卻沒有成功。

蒯越站了出來,道:“主公,如今的劉儉極力想要發展關中和兗州,那我等想辦法,拖延其關中和兗州的發展,破壞其在兗州和關中屯田,這樣就可以讓他在中原地區的投入白費,如此也算是傷了河北的元氣,畢竟關中和兗州等地想要發展,目前靠的是河北的支援。”

袁紹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道:“繼續說。”

“主公可在荊州聚集兵將,騷擾司州,豫州那邊派出一支軍隊,直往兗州,再令曹操出兵,往徐州牽制劉備,益州袁遺則是出秦川騷擾關中,劉儉縱然是有實力應對,但也要輾轉應對,如今北方都在大力的支援屯田,突然面對數路大軍齊發,必然會大大延緩劉儉的發展之勢。”

“我們在派人聯絡中原以及關中各地諸家,慫恿他們暗中支援我們,則劉儉首尾難顧。”

袁紹認真地聽著,一邊聽一邊點頭。

而就在這個時候,就見袁術慢慢地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兄長,弟有一言相諫!”

一看袁術有話要說,袁紹頓時來了精神。

這個弟弟昔日在雒陽雖然處處與自己不對付,不過如今他已經投入到了自己的麾下,還成為了自己的手下,這種凌駕於昔日對手的感覺,令袁紹很是滿意舒服。

他對袁術非常地好,以上賓之禮厚待,同時每次有軍議的時候,也都爭取袁術的意見,可以說袁紹是真的將袁術當成左膀右臂了。

“公路有何高見?”

袁術說道:“出兵騷擾關中和中原,自領大將軍,佈告天下,這些事都固然重要,但是依照為弟看來,兄長還有一件事需要做啊。”

袁紹忙道:“何事?”

袁術說道:“兄長,不論我等如何說劉儉乃是朝廷奸佞,但如今的朝廷畢竟還是在他的手中,劉儉手中依舊是有正統大義,我汝南袁氏若是要名正言順的與劉儉相抗,則必然要另立一朝,並指劉儉如今所立的朝廷乃是偽朝,如此方能聚攏南境諸人之心,齊心協力與北境諸賊相抗。”

袁紹聽到這,精神震了震。

“公路此言,頗有道理……咱們汝南袁氏,應該在南境擁立一個皇帝……只是,這皇帝當擁立何人?”

荀諶說道:“被劉儉廢掉的皇帝辯,現為弘農王,他雖然被廢,但畢竟是先帝之子,更是先帝留下的正統帝位繼承人,劉儉如今所擁立的偽帝,也不過是其弟而已,”

“若是論及皇位正統,廢帝劉辯,足矣與當今的偽天子有一較之力!”

袁紹聽到這,頓時大喜。

“友若真吾之臂膀也!”

“我當出兵往弘農,迎弘農王南下宛城為帝也!”

隨後,袁紹安排眾人任務,讓諸人各司其職,各大家族回去各自準備兵馬糧草,準備隨時北上,騷擾中原與關中諸地。

另外,蒯良還向袁紹諫言,讓袁紹暗中派人給西涼的叛軍首領馬騰和韓遂寫信,與他們溝通此事。

畢竟馬騰和韓遂,還有跟隨他們兩個人的十餘路涼州叛軍,如今過的都很辛苦。

若是他們知道袁紹要集結南方之兵北上,定然會配合袁紹,一同東向,再次與張飛和劉表交戰。

這對袁紹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

……

……

袁紹很快就派人去往江東,相約曹操北上,另外又派人去蜀中與袁遺溝通。

袁紹的這些心思,其實在北方的劉儉,還有他的得力干將們心中都很清楚。

以袁紹的秉性,在劉儉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功下,他一定會對朝廷方面動手的。

就看這動手的幅度是有多大。

雖然劉儉早就知道袁紹會對中原還有關中動手,但也只能是延緩關中與兗州的發展程序。

袁紹,還有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高門望族,是想要固守他們的利益,因此他們不會顧及中原和關中現在發展成什麼程度,就算是這些成果被破壞了,那也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以劉儉的角度來講,他絕不能讓自己的計劃被袁紹等這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給耽誤了。

劉儉的志氣和格局不一樣。

中原和關中的發展影響不到他這個朝堂最高權力人的生活,但是卻事關萬千黎民的的生活。

只有讓大漢朝的人生活穩定,這個王朝才能強大興盛!袁紹想破壞,堅決不答應。

他手下的精銳校士早就遍佈在大江南北,對袁紹、曹操等人的動向不斷的探查。袁紹方面在宛城一有動作,劉儉這邊就立刻知道了。

他立刻找來手下的一眾親信在他的丞相府商議此事。

荀攸為劉儉分析局勢。

“丞相,如今中原和關中剛剛安定,涼州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正處於關鍵時刻,袁紹此時出兵,倒是符合兵家常理。”

“如今袁紹佔據荊州和豫州,另外還有江東的曹操與蜀中的袁遺都是其戰略盟友與臂膀,這些人的實力遠遠不及丞相,三分天下,丞相有其二。”

“但是,難就難在這些人都扼守險要,曹操固守三江,袁紹跨漢江,袁遺則是憑藉益州的山川之險。”

“這些人若是都單獨出兵,倒是不會給丞相的大業造成什麼損害,可是這些人就因為勢力不及丞相,所以都覺恐唇亡齒寒,所以目前連線在了一起,他們彼此互相勾結,東西呼應,令我們首尾不能相顧,倒是也頗為頭疼。”

劉儉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所以朝廷目前的主力兵將,我都已經調到了前線,而且各州也都有所安排,校事府也在南方佈置了大量的探子,可以在對方有動作的時候,第一時間做出應對!”

荀攸說道:“丞相一心佈局,實在是讓我等敬佩,依我度之,光是將兵馬安排佈置在前線要地,另外在南方安排充足的哨探,雖然在軍事層面上安排的很周密,但是在策略上還有所不足。”

“臣覺得要針對袁紹等人的目地圍堵,只要不讓對方達成他們的戰略目的,就可以打掉他們計程車氣,用最快速度瓦解袁紹的進攻銳氣!”

“袁紹先前已經向關中用過一次兵的,大敗而歸,這北伐之痛可以說是他的一大痛處。”

“只要我們能夠再次瓦解袁紹的一次進攻,那從今往後,袁紹想要在南方組織像樣的北伐就是難上加難了。”

“畢竟袁紹勢力的兵將大多數都是他手下諸家所統治的兵將。”

“袁紹手下的諸家皆有統兵之權,他們用他們的人丁以及糧食來維護袁紹的統治。”

“但是袁紹與他們之間也有著利益衝突,這些望族也不是平白就用自己的兵馬和糧食支援袁紹的。”

“若袁紹兩次北伐都是無功而返,空耗軍力和財力,那這耗費的可不止是他荊州牧的兵力和財力,還有他手下這些望族的。”

“袁紹這次若失敗了,那麼從今往後,他想再組織有效的北伐,這些望族為了各族利益也都不會同意。”

“所以,只要我們這次打斷了袁紹的北伐策略,那麼從今往後,對於南面的這些人,他們就只能固守而不會再輕易進攻,到時候丞相就可以一邊安心發展,一邊找機會收復南境諸州。”

荀攸的話可以說是極具戰略眼光,令劉儉、荀彧還有賈詡等人深深佩服。

劉儉笑著說道:“公達果然是目光如炬,眼光深遠。”

“那麼依照公達之見,袁紹現在他的戰略目的到底都會有什麼?”

荀攸認真的說道:“丞相,依照我之間,袁紹若是想要長久,必然會考慮另立朝廷,他表面上或許會派兵不斷去襲擾我們的屯田,但他定然會暗中將廢帝弘農王接到荊州,然後擁立弘農王為帝,與我們暗中抗衡。”

這話可以說是說到了痛點之上,讓所有人都深思了起來。

劉儉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麼還真是要對弘農王那邊多留心一些,不過這樣也好,可以用弘農王和何氏做誘餌,不斷來吸引袁紹的眼光,打亂他整體的戰略佈局!”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硃砂降

福祿泰安

網王之損落的天才

Mo黎煙

東北非人故事

慧鵬

大夏天子劍

龍九歌

那個路人甲要發瘋了

那年梨下

別人苦命修仙,我十連保底

凌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