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離的前街後巷中,出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而聖禮臺上,隨著指揮大師手勢揮下,合唱團站位又迅速改變。

左側與左側後方合二為一,右側與右側後方合二為一,原先正後方的主詩班席,分開的合唱團員也再合攏。

表面上看,區域之數從六減少為三,但實際上,內部出現了更微妙地細分,每個區域都是一個完整的四聲部合唱團。

“和散那!和散那!”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三大塊的四部合唱團組成的十二聲部合唱,交替呈示和模仿著第23分曲歡呼的語調!

巴赫為《聖哉經》寫有4首分曲,分別為“聖哉”、“和散那1”、“降福經”、“和散那2”。

在教義中,“和散那”意為“不墜之火”重新升起時的民眾歡呼語,最初是“請求救援”、“請求拯救”的意思,後則引申為讚美驚歎之意。

它和前一曲“聖哉”一樣,同樣建立在d大調的類似帕斯比耶舞曲的38拍上,就連旋律動機的組成形式也頗為相似,讓前面“天地充滿榮光”的歡騰情緒再度拔升一個臺階。

“奉祂的名而來的,當受稱頌.”

第24分曲“降福經”,男高音唱出具備田園風格的詠歎調,長笛和小提琴提供悠揚的助奏,某種樸素而柔和的理性,靜靜地徜徉在谷植與花床的田園情調中。

這是一個夾在前後“和散那”中間的插曲,帶有孤芳自賞的神秘氣質,很快第25分曲的歡呼聲到來,形成了一個光芒四射又精妙絕倫的aba拱形再現結構。

“和散那!和散那!”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那些時刻關注著“是否用典”、“是否考究”、“風格是否純正”、“是否充滿神學隱喻”的教會高層們,發現後面從《信經》到《聖哉經》的每個音符,依然完美與教義對應。

在如此複雜的層層巢狀結構裡,一切思路和靈感都呈現得異常清晰。

“這絕對是受到了“不墜之火”的親自教誨才能譜成的鉅著!”

坐在羅伊左邊的宗教審判長梅拉爾廷,一位身形瘦削、面容嚴峻、白色長袍上帶有燃燒十字架的邃曉三重強者,此刻卻感覺自己的雙膝有點發軟......

不僅因為是臺上的音樂。

他已經感覺到這片廣場上,有十幾個人晉升了。

是的,三萬餘人裡,已有十幾個新晉升的有知者!

理論上說,能進廣場的人,尤其是處在前方區域的人,身世顯赫者或天資過人者的比例高一些,能得到的啟明效果更好,但更遠的廣場之外有更大的基數,等下統計下來怕是同樣數量不少!

梅拉爾廷兩道粗眉毛下的目光接連閃動思索:“拉瓦錫此次自然成了司鐸候選人之首,只存在他預佔一個位置,不存在別人預佔他的位置。

不知道此人離高位階極限還有多遠,從那晚反映上來的‘萊畢奇搭救行動’來看,不會太遠......”

“更關鍵的是,他被評價為‘鍛獅’之格毫無難度,特巡廳也無法表示異議,這就意味著將來他使用我教會‘燈影之門’的金鑰沒有阻礙......”

拉瓦錫成為邃曉者近乎是註定的事情,一想到這點,那些拉瓦錫剛到就引起的反響和微詞,背後推波助瀾的原因似乎就很容易解釋了。

能做到審判長的梅拉爾廷絕對不是手軟的善茬。

首先,是高度警惕的保全,其次,如果這樣的天才真的被特巡廳戕害,他至少會刺殺掉特巡廳三五個低一等的所謂天才,予以對等報復!

後者的這一決心姿態就必須要作出來。

實際上,現在站在臺上的教宗也和他有類似的想法。

“甚至,甚至,拉瓦錫這種感悟力,會不會存在自創金鑰攀升的可能?據說這樣的人在第一次穿過門扉時就需要完成對於輝塔結構的探討,數千年都屈指可數,但我教會並不是沒有先例,古代的那位沐光明者聖塞巴斯蒂安......”

如果真能自創金鑰,擁有遠超同境界的恐怖實力和潛力,那麼神聖驕陽教會的復興時代......

歡騰熱烈的合唱之聲稍稍平息,第一第二小提琴的交替前奏,讓音樂進入寬廣悠長又富有冥思意味的境地。

彌撒儀式終於進入了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安寧喜悅的環節,《羔羊經》。

起初,它的禱文是三次完全相同的祈求,呼喚上主羔羊的內容都是“矜憐我等”,但後來第三次祈求的詞句略加改變,“矜憐我等”改作“垂賜平安”,形成了沿用至今的aab三段式歌詞。

實際上巴赫在譜曲時作了更加戲劇化的處理。

他將《羔羊經》分成了兩段分曲“神之羔羊”和“垂賜平安”,為了突出最後祈求賜予平安的來之不易,前段的素材被大大拉長,運用密接和應手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喚請求”——

“除免世罪的上主的羔羊,矜憐我等.”

“除免世罪的上主的羔羊,矜憐我等.”

在均衡的通奏低音中,這首26分曲的女低音詠歎調,唱出了彌撒曲中唯一的帶降號的g小調。

這也許也是一種暗示“即將回正”描繪手法,讓聽眾急切地期待著後面“平安”禱文的到來。

直至第27條二重賦格終曲如約降臨。

“除免世罪的上主的羔羊,垂賜平安......”

歷時接近三個小時,從《慈悲經》《榮耀經》到《信經》《聖哉經》再到《羔羊經》,這部結構龐大、氣勢恢宏的宗教鉅著終於走向尾聲,中間穿插的領洗讀誓、聖體聖事等儀式環節也順利告一段落。

所有配器以潤物無聲地姿態迴歸大樂隊,三個合唱隊的四部聖詠之聲如溫暖的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湧來,一如半空中“輝光巨輪”那純淨平和又浩渺無邊的龐大源泉。

而令一眾聽者訝然又感動的是,這首終曲與體現“讚美、稱頌、朝拜、顯揚”的第6分曲旋律與和聲素材竟然完全相同。

只是由於歌詞的原因,部分二分音符改成全音符、或四分音符改成二分音符而已。

甚至到了後面,他們發現連小節數都是46個小節。

“第6分曲,那是《榮耀經》的情感中心,他是想這部彌撒的結尾時,要使我們再度聽出‘榮耀歸於至高的上主’......”圖克維爾主教眼裡隱約有淚光閃爍,

“這位拉瓦錫,他不是在祈求上主賜給他自己平安,而是要感謝上主賜給那些真正信靠他的所有人以平安......這是一部形式精美絕倫、內涵深藏若虛的彌撒音樂,一部既瀰漫著神性光輝,又有血有肉、有人文關懷的虔誠之作......”

“表面看上去是常規彌撒的五段式架子,其實囊括了一切教典中定義的專用之情形,這是我雅努斯幾千年來的傳承結晶,是一座宗教藝術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

教宗心中無不感慨,他看了看座位下方全程閉目聆聽、面容平和的拉瓦錫,又看著臺上的加利尼茨。

指揮大師同樣閉眼微笑,執棒輕落,讓最後的聖詠之聲在一片祥和靜謐中徐徐消散。

天空沉雲盡空,一碧如洗,冬日暖陽普照,和風拂身。

衣物的窸窸窣窣摩擦聲響起。

先是審判長梅拉爾廷,再是數十位教會高層。

從席位前排到整個廣場,從主幹街道到街頭巷尾,人群盡皆起身肅立。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日:開局拿著一個橘子

幻不菌

world:世界之聲

那啥子北島之歌

迷惘之旅

辭暮辭柯

網遊之天殘地缺

心態涼好

七十九人爭仙位,斬盡敵手開仙門

九九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