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品?”

“所以,範寧先生是選擇了在這裡首演他的新作?用作品替代論證?”

“是一首小品,還是完整的多樂章作品?”

賓客們互相交頭接耳,看有沒有知情人士預先了解過更多資訊。

音樂演奏是沙龍的重要元素,新作首演更值得關注,只要是一首精妙的小品首演,就能讓某場沙龍一段時間內在其他社交場合被頻頻重提,因此人們的興趣被充分調動了起來。

大廳的燈光短暫熄滅,再次亮起時,只剩中央一圈。

四張椅子,四把譜架,組成簡單的舞臺,三位淑女和一位紳士站在各自的座椅前面。

侍者們已從大廳四周不著痕跡地進場,點燃各處燭臺,以造成光線的明暗對比,既不讓舞臺過於刺眼,又讓賓客們將注意力都放在接下來的演奏上。

“一場沒有提前告知的演出.”

燭光映照著一旁侯爵夫人臉龐的笑意,“這是我們的小女主人羅伊·麥克亞當小姐,同青年作曲家卡洛恩·範·寧先生一起為諸位策劃的驚喜…”侯爵夫人逐一做介紹:“除了他們外,另幾位也都是聖萊尼亞大學音樂學院的學生,拉中提琴的這位紳士大家應該很熟悉了:亞岱爾家族的盧,另外這兩位美麗的小姑娘則是尼西米勳爵的女兒瓊,以及音樂學院已故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安東·科納爾的女兒希蘭…”四位演奏者的資訊,也讓眾賓客開始持續解讀其含義。

“鐵路大亨家族的盧·亞岱爾先生為之站臺,這已經提前預示了範寧先生的一些藝術人格魅力…”“兩位小提琴手,正是用餐時前排兩位美麗的小姑娘,原來如此…”“沒想到最高貴耀眼的羅伊小姐親自參與到了這場演奏…”羅伊平時在校有一些演出場合,但不管是交響大廳,還是室內樂廳,都和聽眾有著“臺上臺下”的距離感。

而此時是真正意義上的“室內樂”,這種難得的“親切交談”氛圍,讓坐在旁邊的紳士淑女們,包括很多年輕傾慕者倍感激動。

至於赫胥黎和另幾位教授,此時既感意外,又覺頗為受用。

畢竟這裡是博洛尼亞學派的主場,作曲者和演奏者都是學生身份,這讓他們臉面添光不少。

“所以這是卡洛恩的主動提議,還是羅伊的推動爭取?抑或兩人關係比我認為的更親密?…”赫胥黎副校長坐於柔軟沙發,品著一口紅酒,暗自揣摩細節,“今年學校和城市音樂廳的合作受到藝術界廣泛關注,讚譽和質疑皆有,若今晚首演效果良好,又是一輪在主流媒體的造勢…嗯,話說回來,還是得看曲子的質量如何,這應該是卡洛恩複試參賽的室內樂作品…”舞臺上四人向觀眾行禮後,三人先坐下,第一小提琴希蘭走到一側鋼琴前,按下校對音準用的琴鍵,最後一個落座。

“d小調第一號絃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題獻保羅·麥克亞當侯爵…說起來,這也是一首標題音樂…讓我們把接下來的時間留給音樂本身.”

空弦的摩擦聲中,侯爵夫人的引導詞結束,然後款步走下舞臺。

範寧一隻手搭在沙發扶邊,換了個側靠的舒服姿勢,遙遙看向燈光下的四人。

臺上希蘭向另外三人遞出眼神,隨後持弓右手微微提起,在蓄力的同時,充當了預備拍的功能。

四人乾淨利落地拉動弓弦!強有力的絃樂齊奏,呈現出引子的d小調三連音動機。

這種齊奏是撞擊般的,傾瀉式的,以撕扯的方式拉開帷幕,最後在a大調屬和絃上稍作停留。

14個小節,短短二十多秒的引子,鮮明的音樂形象已將聽眾的緊張感牢牢抓起。

呈示部開始,第一小提琴希蘭奏出向上級進的旋律,而同一時刻,另外三人將引子中的三連音動機做模仿發展,彼此形成復調,似生命掙扎攀升,死亡步步緊逼。

隨後副題由小提琴中提琴合奏出,有甜美的田園風格,躍動的節奏型充滿生命活力。

兩者這種衝突無疑是對立式的,彼此對峙糾纏,但遲遲不願展開戰鬥,就像兩位騎士在決鬥場上靜靜周旋,不找到對方破綻決不輕易出劍,這使得矛盾自始至終懸而未解。

終於來到核心的第二樂章。

四位樂手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之際,小心地持弓在琴絃上輕輕摩擦,合奏出主題陰鬱感傷的柱式和絃。

“一琴一音,規整的節奏,簡潔到幾乎透明的織體…這不就是一個常規的四部和聲寫作嗎?為什麼色彩如此深沉,又如此感人肺腑…”在場絕大多數聽眾都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此刻在對比之下,只覺得自己平日裡寫的四部和聲只是一道作業題,而這裡卻是偉大的藝術品。

主題之後是五段變奏,希蘭手下的琴弓奏出一支悽婉動人的旋律,那是處於最美好年華的少女一廂情願的感傷,大提琴的撥奏和中聲部鋪就的背景,像是盛放瓊漿的玻璃杯,美酒在第二變奏由大提琴羅伊倒出,這杯酒當是鮮紅色的,很成熟,有神秘甚至可怖的危險性,但馥郁芬芳,引誘人一飲而盡。

不少賓客聽到這裡,心中已充滿綿綿愁思,很難不對作曲者湧起好奇心和探知慾,這是擁有怎樣的才思和經歷,才能寫出這樣極度感傷和浪漫的樂段?“靈的共鳴已經發生了…”在三四變奏的酩酊之中,聽眾心境從狂舞到酣睡,奇特的靈體絲線聯絡被範寧感知。

而最後一段變奏似覆蓋漆黑墳墓的白雪,這裡對死亡的解讀充滿靜謐的意境,安詳而沉鬱。

兩把小提琴在尾聲以ppp的極弱力度收尾,對映著蒼白色的沉鬱幻象,暗示恆久安寧的解脫。

此時共情能力更強、情緒更為敏感的淑女們已完全代入其中,有人鼻子泛酸,眼角發紅,更有人已流下清淚,甚至微不可察地啜泣。

篇幅短小的諧謔曲奏響,第三樂章首尾部分帶有粗野而強烈的切分節奏,中間轉為溫和的大調,短暫的明暗交替間,終章到來。

這裡的主題有著令人心悸的發展動力,首樂章死亡與生命的對峙,終於展開徹底而激烈的衝突,跳躍性節奏固執地推動著行步的言辭,死亡淡去陰沉之面,卻依舊如期而至,少女被賦予了失敗的抗爭結局,表面凱旋式的熱情結尾,竟然暗合了安東教授構想的交響曲末樂章的意境。

一聲強奏之後,四人的琴弓揚起,音符戛然而止。

範寧將杯中酸甜的西梅汁一飲而盡。

沙龍大廳的掌聲如潮水般淹沒了四位樂手。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算作為神的奇遇吧

文樂晞帛

大魔王只想擺爛

馬鈴薯土豆小姐

行走在諸天萬界

浩浩和介叔

天羽1絕世仙帝

軒九辰

雲上的神明命運的牽線

雨下之林

北歐

有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