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豐經歷了什麼,朱衝不知曉,但是仇恨,讓他振作,倒也是好事。

眼下急需這等精通醫術,又有道號加持的宗教人士,為朱衝在河湟之地推行自己的一宋兩策。

而楊伯豐能振作起來,也能讓楊詩茵不受牽連,可以專心致志的為自己做事。

振作起來的楊伯豐,立即就要改頭換面,剃髮易服,要去平江府的玄妙觀三清殿出家。

楊伯豐變的如此偏激,讓眾人都比較擔心。

尤其是楊詩茵,這還未從喪母的哀傷中走出來,便要與這倖存的父親,做世俗分割。

但是,楊伯豐心意已決,眾人也無法規勸。

朱衝也只得讓劉潭安排馬車,護送著前往玄妙三清殿剃度出家。

這在大宋,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去管內道正司去備註,將戶籍更改,還需要保人,上報名冊,等等諸如一系列明文規定,十分繁瑣。

可沒有所謂的直接剃了頭髮,穿上袈裟,就成了出家弟子了。

而且這道門考核也極為嚴格。

道家倒是不需要剃度,但是,需要考核。

也就是說,你成為了在冊的弟子,如果在時限時間內,不能考核合格,道門還是不收你的。

這考核的,無非也就是經文字典之類的,還有求雨祈福一系列的道家活動。

朱衝實在有些擔心這楊伯豐已經四十多歲了,還能否扛得住這道家經典。

只是,朱衝也不多管,交給了劉潭百十兩銀子,讓他看著操辦就好了。

楊詩茵送別了父親,就埋在朱沖懷裡哭泣。

“這一別,便是一生一世,這世上,奴家再也沒有父母雙親了.”

楊詩茵哭的聲淚俱下,讓人十分動容。

朱衝安慰一二,張清婉也勸慰幾句。

眼下,這楊伯豐要是出了家,這楊詩茵,還當真是沒有親人了。

這出家可不是跟後世一樣,還有老婆孩子。

眼下道門出了家,真的就是出家,與塵世絕緣了,什麼老婆妻女,今後那都是施主了。

那道濟和尚就是個例子,他出家之後,拋妻棄子,再也與親人無瓜葛了。

朱衝安慰道:“至少,還活著,還為信念活著,人活在,才有盼頭.”

楊詩茵急忙擦乾眼淚,說道:“奴家,到不想矯情,只是有感而發,官人不必為奴家多做開導.”

朱衝笑著說道:“你日後是我娘子,如何能不顧到你心情?該傷感便傷感,不必壓著,只是,不要沉溺其中就好.”

楊詩茵感動,很快就說道:“奴家,已經無礙了,官人,若是想要奴家做些什麼儘管吩咐吧,那血海深仇,奴家也是要報的.”

看到楊詩茵怨恨的模樣,朱衝也沒有多規勸什麼,隨即說道:“眼下,還真的需要你抓緊操辦,這河湟的戰事要起,這傷藥是必備之物,你趕緊採備,秘密調製一批,不下十萬瓶才好,賺銀子是一說,為我大宋男兒多一分保障才是重頭.”

楊詩茵重重點頭,說道:“奴家馬上去辦.”

張清婉立即積極問道:“奴家願意幫助大娘子,免得讓大娘子操勞過度.”

朱衝說:“也好,你們姐妹倒是好好合作,儘快調製出這些傷藥來才好.”

王遠也興奮說道:“多製備一些,我廂兵人手都要一瓶.”

楊詩茵點頭,隨即便收了悲憤,化作動力,前去採備置辦,張清婉跟隨,兩人倒是不輸男兒的爽快乾練。

隨後朱衝便與王遠一同前往周氏,今日要視察周氏,也順便在學業上,做一些安排部署。

雖然,這河湟的戰爭,還沒有打起來,可是眼下小冰河期已經到了,這氣候,可不會等你的。

到了冬天,他就能凍死個人兒。

而且,往後的歲月裡,只會越來越冷,必須要為這棉花推廣的事,做一些計劃了。

一眾人馬來到了周氏學堂。

周縕與周伯達都出門迎接,眾人寒暄了幾句,便前往學堂去。

朱衝一邊走一邊興沖沖地問周縕:“我要求你以章翁的指派,要求將韓世忠,吳玠,劉錡,王彥等人招來的事,辦的怎麼樣了?”

周縕立即如實說道:“已經送到了,這些孩子,有的是世家子弟,有的是貧農出生,那些世家子弟聽聞是章翁邀請,便直接將孩子送來了,而且自己交付了學費,農家的孩子,也都按照國學生,進行安排,所有補助生活照顧,都也做了妥當的安置.”

朱衝心中滿意,這些孩子,未來可都是大宋的肱股之臣啊,眼下的他們,雖然還只是五六歲,十來歲的孩子,還未經人事,但是,現在就把這些未來的棟樑,都聚集起來,進行統一的教育,再加上實戰化的培養,相信,將來能在大宋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發揮他們的力量。

來到學堂,周縕便指著一個教舍說道:“這一間校舍,就是全部從各地接來的孩子,大大小小,有五十人,我將他們叫來,與朱郎見禮.”

朱衝立即阻攔,說道:“不要讓他們知道我的存在,我一介粗俗賤奴,倒是不好與這大宋未來的棟樑們走的太近,要保持他們高傲的心,進取的意志,千萬不能讓他們知道,是我這等人將他們召集起來的.”

周伯達立即嚴肅說道:“朱郎何必如此妄自菲薄?以朱郎才學,連我家父親,都要欽佩,這些學子,即便是有的出生名門,也未必見得比朱郎高到何處去.”

朱衝笑著說:“非禮勿視,我看看便好.”

朱衝言畢,就看向這些兒郎們,一個個都朝氣蓬勃,各個精神抖擻,這,就是大宋的未來啊。

這些曾經在後世,一腔熱血,沒有灑在沙場上,被那昏庸的皇帝給踐踏了家國情懷的人,今後必定能在自己這裡,將他們所有的力量,都展現出來。

如此多的將帥之才在手,相信,那大宋的皇位上栓條狗,也能守得住汴京吧?看到朱衝如此激動興奮,眾人都覺得奇怪。

周縕問道:“朱郎,這些孩子,也不見得有多聰慧,有些,甚至還有些愚笨,為何,你會指名道姓,一定要將他們挑選出來,並且區別教育呢?又為何,對這些兒郎門充滿了一種,在下看不懂的情懷.”

朱衝微微一笑。

他當然不懂。

若是讓他們知道,後世的大宋皇位上,就算是栓條狗,這些他們所謂不怎麼聰明的兒郎門都能將大宋的江山打回來的話。

或許,他們現在比自己還要激動。

他們也不會再說這些兒郎門不怎麼聰明瞭。

只怕以後教育他們,都會包含熱淚的跪著教他們才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操別再腦補,朕真是昏君

吾名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