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宗元換上了一身儒雅大氣的“野服”。

黃裳,直領,兩帶結之,緣以皂,如道,長與膝齊。

中及兩旁皆四幅,不相屬,頭戴皆用一色,取黃裳之義也。

李素娘為龔宗元戴上發冠,整理儀容,那龔宗元的大儒氣度,在此刻,體現的一覽無餘。

而龔浩,龔程,兩兄弟,也華服加身,表情嚴肅。

李錦也佩上祖上蒙蔭下來的霞帔,他祖上太宰李迪,仁宗親自立碑,雖然她這一隻為旁系,但是,子女後人也都有功名加身。

這龔府上下,如此隆重盛裝,只為一件事。

那便是,應對那朝廷來的刑部尚書,鄧洵武。

朱衝臨走前,已經交代了。

這鄧洵武是為皇后辦差,即便是有所隱晦,不便大張旗鼓,可是,這事關皇太后宗親的顏面與切實利益,這鄧洵武必定會全力討好皇太后。

即便朱衝已經在掣肘,運營,但是,這鄧洵武是想收銀子,還是想要極力討好皇太后的選擇上,也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在朱衝沒有借到錢銀,與之談攏之前,這龔氏的每一個人,都是他鄧洵武迫害的物件。

所以,這朱衝要讓龔氏上下,每個人,都頂住了,否則,等他籌到銀子,人家把案子坐實了,你在想讓他拿錢息事寧人,給與政治利益交換,人家已經不需要了。

因為,有皇太后這個靠山,誰還稀罕你的好處呢?相比於龔家人的審慎對待,那鄧洵武,也不遑多讓,不但帶上了自己從東京帶來的隨從,禁軍,數十人,更有提刑司數十名捕快,浩浩蕩蕩,接近百十來人的隊伍,殺到了大酒巷龔氏的府門內。

鄧洵武看著門上的牌匾,心裡就覺得難辦。

“三堂同科!”

這龔宗元是進士出生,官至都官員外郎分司南京,其子為杭州府知府,其孫為杭州府衙門校閱一類文書工作。

這父子三人都是進士出生,其三名女子,又分別嫁給了多少地方大元,在地方上,這家族勢力,倒是厲害。

但是,為了皇太后的顏面,與宗親的利益,鄧洵武也只能揮手。

這一聲令下,十幾名禁軍便要殺進去。

但是韓浩立即問道:“鄧侍郎,既然你沒有聖人諭旨,還是不要在我地方上瞎指揮了,免得,為皇太后招來干政的罵名.”

韓浩的這一生提醒,讓鄧洵武心頭感覺到大事不妙。

這韓浩,並沒有像他想的那樣唯命是從的配合。

雖然,也沒有拒絕,可是,從這態度上看來,這韓浩,只是敷衍自己。

但是,不要緊,只要把人拿走,到了邢獄,一切都好說。

鄧洵武隨即說道:“那,便請韓提邢做主.”

韓浩立即說道:“請,龔家家主,到提刑司議事.”

韓浩手下府判,衙差立即恭敬進入龔氏府宅中。

這平江府的衙差,那個沒得到過龔家的好處?誰又能不知道這朱衝的厲害?是以,對龔家的人,還算是尊敬。

韓浩之所以配合鄧洵武,只是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罷了。

這提刑司的頂頭上司,就是大宋的刑部,若是自己不配合他,那麼,便有失職的嫌疑,這其他人都不會被治罪,他韓浩卻是要難辭其咎的。

眼下,正處於多事之秋。

韓浩自然是要謹慎,再謹慎的。

因為,他的身份已經暴露。

那邊,提刑司衙門的人,來到龔氏府宅,恭敬說道:“我家韓提邢,請,龔家家主們,前往提刑司議事.”

龔宗元緩緩起身,不喜不悲,滿臉嚴肅,那一身儒雅之氣,讓人退避三舍。

兩名兒郎要攙扶龔宗元,但是都被拒絕了。

龔宗元拄著自己的黑杖,步履穩健的走了出去。

府宅中大小人員,都跟隨出去。

來到門外,龔宗元瞧著這麼大的陣仗,不屑哼了一聲。

那氣度,讓鄧洵武十分意外,那一身的大儒氣度,與風輕雲淡,倒是讓他有些心驚肉跳了。

隨著這龔宗元的出門,這大酒巷各大鋪子裡的人,紛紛探出來腦袋,那些群眾們也都紛紛圍觀過來,一個個議論紛紛,頗有微詞。

而且,諸多人並不是看熱鬧的心態,而是一副著急,憤怒的情緒,幾乎,都是在為龔氏打抱不平似的。

鄧洵武這顆沉穩的心,也變得有些駭然了。

這龔宗元為官時,頗有美名,昔日,慶曆年間任江東轉運按察使的楊紘持使節巡行,考核部屬,非常嚴格,官吏見他都比較害怕,棄官而去。

但是,楊紘經過句容縣境時,沒有去,有人問原因,他說,龔宗元治民,所至有聲。

我如果過去,反而干擾他的工作。

可見楊紘對龔宗元多麼看重。

而又從這些民間的百姓對龔氏的關懷與愛戴,可見,這龔氏在這平江府,是有多麼高的聲望。

“是否,要拿老朽?”

突然,龔宗元一聲冷聲質問,倒是將老辣的鄧洵武給驚了一下。

趕緊拱手,說道:“噢,倒是不敢,只是,因為一些案子,要請龔老先生,前往衙門問話一二,若是,龔老覺得不便,我等,也可不去衙門,只需要,將府中的朱管事,交由我等問及便好。

“龔宗元冷聲說道:“府中管事,所有差遣,都是我等安排的,所有案子詳細,你也應該問我等,拿一個管事做什麼?想要再行屈打成招,如我家大郎一樣,被爾等逼供,再來一個梟首的罪名?”

龔宗元的話,讓人群一下就沸騰了,那些民眾紛紛呵斥,抱怨起來,有人甚至憤怒的拿起肉案上的屠刀,若不是有官兵攔著,只怕是要生事的。

鄧洵武看著這陣勢,心裡驚恐。

這平江府本來就是多事之地,最近朝堂多少風雲,都是平江府爆發的,若是,這一趟來,激起民變,只怕,不但沒能為皇太后辦好差遣,還會為皇太后招來逼起民變的罵名。

鄧洵武立即拱手,說道:“我等辦案,一切講究證據,自然不會,龔翁也是為官者,想來,必定能體諒本官的苦處.”

龔宗元冷聲說道:“自然體諒你,如若不然,也不會讓我家兒郎門歇班避嫌了,是否要枷鎖,囚車?”

龔宗元這一聲質問,讓鄧洵武趕緊躬身,連說:“不敢,不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人衛秧

善文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