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皺著眉頭聽著這幫商賈的話,覺得甄安他們說的越來越離譜了,徐偉身為大乾軍的執政,忙的是爭霸天下的大事,哪裡有時間理會他們這種行商上的小道。

看樣子執政還是太仁慈了,以至於這些商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了,不知道執政今時不同往日,居然還敢提如此過分的要求。

他本以為徐偉會拒絕他們的提議,並呵斥他們,讓他們離開。

但現實卻是徐偉高興道:“現在兗州百廢待興,你們要在這裡投資,我高興還來不及,這樣我想辦法把以前製作絲綢的工匠和作坊全部登記好,同時把丘陵等不適宜種植糧食的地方全部用來種植桑樹,爭取弄出百萬畝的桑樹林,然後在兗州規劃好幾個絲綢紡織中心。

爭取在五年內,讓兗州年初產千萬匹以絲綢!不但要滿足你們在絲綢之路上的需求,還要滿足我大乾內部的需求!”

在大漢這個時代,養蠶紡織絲綢,麻布和種田一樣重要,孟子都說了,百畝之田,五畝之桑樹,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可以說男耕女織才是這樣時代的常態。

男耕活命女織賺錢。

但這樣小農經濟產出的絲綢產量不是很大!不要說滿足甄安他們的需求,甚至連大乾內部的需求都滿足不了。

現在在大乾,大家都是學習大工業生產方式,追求的是規模效應,叢集效應,正安他們需要的是馬邑那種大工業的生產方式。

而想達到這一切,自然就少不了徐偉的幫助了,這也是甄安他們那個求徐偉的原因。

要不然的話,讓百姓自己慢慢恢復元氣,用男耕女織的方法來生產絲綢,一年只怕百萬匹的絲綢都弄不到,甚至因為這幾年旱災,大家根本不會想辦法織絲綢,而是想辦法種田,先養活自己再說。

按照這個時代的經驗,兗州的絲綢生產最起碼要在5年之後才有可能會出現,而要完全恢復元氣,沒有幾十年的時間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這麼長的時間甄安他們自然等不了,而想要加速這過程就必須要求徐偉了。

現在甄安他們聽到了徐偉大氣磅礴的計劃大喜,而後拍馬屁道:“執政就是大氣,這計劃看上去就大氣磅礴,不是一般人可以制定的!”

田忠也跟著說道:“也就是執政當政,我等才有現在的身價,天下也就是執政這樣的大英雄,大豪傑最照顧我們了!執政可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呀!”

這話讓其他人都感慨萬千,他們並不認為田中這是拍馬屁,在大漢行商太艱難了,沒有一個後臺的話,被人家生吞活剝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有後臺了,遇到董卓這樣不講理的,他們也會被立刻丟棄,就像一個沒用的痰盂一樣,他們這些商家在大漢的地位太低了。

明明他們做的最多,得的最少,還要冒著生命危險,而那些門閥士族和官員什麼都不用做。

他們卻要上趕著送錢才給他們,不然的話他們的生意都做不下去,當肥羊都沒有他們這麼慘,徐偉清掃天下門閥,他們每個人都竊喜不已。

你們也有今天,真是報應!這些年他們也就是在大乾這裡才能積攢到如此的身家,賺的錢也不用分給他們身後的門閥士族,也沒有小吏和官員敢來敲詐勒索他們。

現在這產業才是真真正正的屬於他們的。

所以即便大乾的稅收比大漢高了十倍,但他們還是喜歡在大乾這裡做生意,因為在這裡做生意,他們可以挺直腰桿子。

而後徐偉說道:“你們這段時間可以在兗州考察一下,看看什麼地方是適合弄一個絲綢紡織業中心,我們爭取在今年考察好地方,明年春天就可以出第一季蠶,紡織出第1批絲綢,5年內達到我們剛剛講的這個目標.”

甄安馬上說道:“我等必定不會讓執政失望的,只要蠶繭能夠在今年春天出現!老朽在兗州投資2,000萬建立絲綢紡織廠!”

其他人也和甄安一樣,紛紛向徐偉保證,可以在兗州新建紡織廠。

徐偉大致算一下,光這些人就投資了十幾億錢,算是解決了兗州的大問題!等甄安他們離開之後,賈詡不解的問道:“執政這也太優待這些商人了,這種事情要是在董國相面前他們提都不敢提!”

賈詡現在弄不懂徐偉的腦回路了,明明門閥士族可以幫助他奪取天下,但徐偉對天下的門閥士族不屑一顧。

明明天下的商人都是待宰的羔羊,一到旨意就可以讓他們家破人亡,但徐偉卻又如此重視他們。

徐偉卻說道:“現在兗州百廢待興,這些大商人在兗州投資,可以養活當地的百姓,讓兗州快速的恢復元氣,我重視這些財主不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想讓人家投錢,總得給人家一些好臉色看,你一副大爺的樣子,誰敢來這裡投資!”

招商引資!這是個天朝人都懂啊,徐偉反而搞不懂賈詡,這樣的聰明人,怎麼連這麼簡單明瞭的事情都看不穿?但賈詡卻擔憂道:“行商有數倍之利,而像甄安這些大商人,有聯通絲綢之路的商道,更是有幾十倍之利,而執政現在還如此優待他們,不怕天下的百姓都去學他們行商!現在正是爭霸天下之時,最重要的應該是耕戰之事,執政如此重視商賈之力,不擔心我大乾的百姓都學習他們,要知道商賈刁鑽,最是自私自利,要是我軍計程車兵學習了他們習氣,讓軍中計程車兵也變得尖酸油滑,那我們大乾即便是有百萬大軍也打不過大漢!執政的王朝霸業也有可能毀於一旦!”

徐偉奇怪道:“這樣簡單的道理,賈詡你也不懂?行商有數倍之利,那是因為行商隊人太少了,不要說天下的百姓都去行商,哪怕是一成的百姓去行商,那這一成學習行商的百姓,可能九成都賺不到錢。

剩下的一成人賺的利潤可能連半分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繼續行商,大家還是會選擇安穩的種田過日子!”

內卷誰還比得過天朝,10億人民9億商,到最後發財的還只是少數,大家還是隻能安穩的過日子!賈詡這些人的想法根本就是杞人憂天。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盛

老龐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