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府。

讓朱權頭疼的事情還有很多。

其中幫助李芳碩奪取王世子之位,也算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

朝鮮半島將會成為外敵進攻的緩衝帶,這其中還有朱棣與李芳遠結交,讓朱權不得不重視。

“我這位四哥,在父皇面前,把野心隱藏的相當之深.”

“若不是知道未來走勢,還真容易被他騙過去.”

朱權搖頭苦笑,除了朝鮮那檔子事外,還要想辦法與蔣瓛鬥智鬥勇。

畢竟明教王寧的身份太過顯眼,本想用來融入江湖廟遠,查探到更多情報。

現在可好,反而自己成了錦衣衛的頭號目標。

另外,佔據朵顏衛的北元遼王阿扎失裡也不老實。

朮赤要儘快回到泰寧衛,組建起屬於自己的軍隊。

“殿下,您交給我設計的三眼銃.”

盛庸恭敬獻上武器,這邊是朱權給朮赤準備的送別禮物。

大明炮的事關國家安全,哪怕朮赤值得信任,朱權也不敢輕易冒險。

三眼銃,可是遼東鐵騎的標配!精湛的馬術,強大的騎射,再配合三眼銃的發揮,這樣的騎兵怎會不強?朱權手中的三眼銃,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

騎兵在使用時在銃管內新增火藥,最後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

在小孔處新增火繩,使用時點燃火繩,引爆裝填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

三輪射擊後,便策馬狂奔,遠離敵人,填充完畢後,又是一陣射擊。

朱權看到三眼銃,臉上才泛起了一絲笑意。

“阿扎失裡若是識相,就別在本王的封地上,搞什麼么蛾子.”

朱權把玩著三眼銃,笑道:“否則,將他打成篩子!”

盛庸眼中帶著興奮之色,他是寧王府中,最擅長運用火器之將!大明炮可以對付騎兵,三眼銃則能利用騎兵機動性,戲耍對方的步卒。

殿下,真乃奇才也!“叫朮赤過來,咱們去試試三眼銃!”

盛庸領命而去,感慨命運無常,之前跟朮赤還刺刀見紅,如今卻共同侍奉寧王。

“安達,喚我前來,所為何事?”

朮赤含笑而來,便看到了朱權手中三眼銃,“這是狼牙棒?我們蒙古鐵騎都用馬刀,不用這玩意!”

朱權笑而不語,兩人來到王府後的靶場。

唰!朱權點燃引線,隨後瞄準木人,很快三發火藥彈便將木人打得碎裂!這等威力,饒是朮赤也被震驚!“這……這是火銃?”

“不錯,正是為你準備的三眼銃!”

朱權笑道:“你與阿扎失裡做鄰居,我可放心不下!我會讓工部趕製五百支三眼銃,帶回去以後,儘快訓練你的人!”

朱權沒有浪費時間,趕緊將遼東鐵騎的戰術,盡數告知朮赤。

兩人是兄弟,朱權自然不會藏拙。

朮赤不斷瞪大雙眸,只因安達的兵法,簡直是天馬行空!只要彈藥充足,馬力分配合理,他甚至有信心戰勝三倍於己方的隊伍!“莫要輕敵,大明如今的敵人,除了北方,還有來自西方的威脅!”

朱權沒有過多說話,他就像歷史上煽動翅膀的蝴蝶,不經意間,可能會引起颶風,改變歷史的走向。

“好!明年安達你就藩,會看到一支屬於你的騎兵!”

朮赤咧嘴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泰寧鐵衛!名字我都已經想好了,絕對不會輸給燕山鐵騎!”

朮赤的能力,朱權絕對信得過,他們比燕王麾下戰將更年輕,但他們的經驗,卻同樣欠缺。

“阿扎失裡如果作亂,你莫要強求將其斬殺.”

朱權叮囑道:“他在朵顏衛兵馬強壯,若是北平不派兵支援,只有你一衛的人馬,遠非他對手.”

以朱權對燕王的瞭解,自己這位四哥,可謂是無利不起早。

知曉朮赤與自己的關係,未必會派兵支援。

萬一朮赤被阿扎失裡暗算,那他可就得不償失。

“安達放心,那等狗賊,焉能是我的對手?”

提起背叛者,朮赤語氣充滿不屑,“再過兩日,我便要離開應天府!”

兄弟二人,再次相見,恐怕就要等到明年朱權就藩。

大寧之地,朱權嚮往他的封地,嚮往離開應天府的自由。

可他也清楚,兩年的時間,三位塞王定會在此地,埋下不少釘子,等待他去一一排除。

“另外,大寧地如今並非是我掌控.”

朱權叮囑道:“糧食的事情,你也不可大意,記得讓族人耕種我分發的良種!”

朮赤果斷點頭,他發現今日安達的話格外多。

“放心!我可比你還要大!你這廝倒是裝起大哥了!”

——朵顏衛。

北元遼王阿扎失裡,在天元帝昏庸無道之際,果斷選擇了投靠大明。

族人們都不知道這位遼王心中所想。

同樣佔據遼河,擁有肥美草場的朵顏衛,顯然成為遼東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明廷去了我的遼王封號,結果只給了朵顏衛指揮使?”

阿扎失裡一臉戲謔之色,“就連朮赤這個小娃娃,也跟我平起平坐?”

“朱元璋不會以為,這等小鬼便能牽制住我吧?”

此言一出,眾人哈哈大笑。

“明廷的狗皇帝,壓根不知道咱們大王的厲害!”

“除非是那燕王率領他的燕山鐵騎,否則誰能與咱們一較長短?”

“大不了,咱們回韃靼!以大王的本事,韃靼和瓦剌都坐享其成!”

阿扎失裡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笑道:“朱元璋既然信任朮赤,那我臨走之時,定要將他的泰寧衛屠戮殆盡才行!”

“對了,還有投降明廷的納哈出,我也要跟老朋友打個招呼才是!”

——應天府。

朱權與藍彩蝶親自送別朮赤,來時一人。

離別之際,朮赤卻已經帶著兄弟之情,君臣之義。

他相信,有洪武大帝,太子爺朱標,以及安達朱權這樣的人在,明廷將會成為一個強盛的多民族國家。

而他也會竭盡全力,立下戰功,為族人的以後,爭取更多的砝碼。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安達,保重!明年,我等你過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地優生優育,世子擁兵800萬

臘月二十八琮